《技术陷阱》这本书450页,43万字之巨,信息量密密麻麻,采集的资料极其丰富,复习了一遍大停滞、大分流、大平衡、大逆转时代,并展望未来。
看完了有很多想法,随手写了下来,希望不是蹭热点。
(一)时间折半加速?
忽略人类起源到中世纪的万年大停滞,1750年前后开始工业革命壮大,社会剧变,劳工和童工的血汗填满了资本主义大坑,视为大分流;
从痛苦的大分流到1900年左右的大平衡,历时约150年许;20世纪由于社会政治发展、现代战争强力推动等因素,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的蓝领中产达到一定的经济平衡,是为大平衡;
紧接着随着信息革命,自动化普及,蓝领做为中产被大逆转用了不到80年;大逆转后是IT和互联网的福音期,持续了40年;
现在,人们开始担忧硅基、量子的智能抹杀碳基生存。
事实上,这些阶段边界其实没有字面那么清晰,潜移默化互相交错的区间很大,但这不重要,简化是一种分析方法。
走读这略显粗糙的简化,发现了么:每个阶段所用的时间,都以近似折半的速率飞度。
回头看,每个时代阶段确实都大大提升人类的整体福祉,同时,也会多于一代人面临被抛弃。作者说:“大部分经济学家承认,技术进步在短期内会造成一些调整问题。但很少有人提到,这个“短期”可以是人的一生”~这可算是“时代的一粒灰”的另一种表达吧。
我们这一代和更年轻一代正在面临的,是人口红利消失,流量增长触达天花板,全球规模的不平等,从疫情到社会经济问题带来的消费不足...就最近,作为最有话题性的一根稻草,一个智能聊天机器人都来抢饭碗了...:P
从时间折半规律来看,新的剧变可能在20年内甚至更快的时间内就水落石出,吃到或勉强蹭到互联网红利的一代人,如何面对?
焦虑或躺平,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二元叙事。《技术陷阱》这本书,优点在提供了更细化尺度的分析。
(二)使能或替代?
书太厚,车轱辘话有点多,摘几个点吧。
作者把技术分为"使能技术"和"替代技术"。使能技术即"更高更快更强",能让人类开拓新疆界。大机械帮助开垦更多土地,打造更大规模的工业,也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就业,比如制造、操控和维护机器的专业技工。
类似的,星际旅行相关的技术,从空间拓展层面可以是“使能技术”。
替代技术顾名思义,替代了人力所能及的繁琐常规工作,又没有同期创造大量新的工作,或者将有一定复杂度的活儿变成要求更低的重复性劳动。这显然导致了大规模失业或收入下降。
历史上,卢德分子主要反抗替代技术,对使能技术有一定的宽容。
问题在于,这两种技术的边界不像简单的的定语这么边界清晰,而且会随着时间推移嬗变。
使能技术的特点在于起始期强调创新,需要高级人才,推进速度可能没有那么快,一旦成熟就有极大的碾压优势,标准化和常规化后,带来不可逆转的规模效应,最终变成取代大量“低阶”劳力的“替代技术”。
同时,疆土开拓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总是有边界(想想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兴衰、全球化的起落..),新的市场慢慢饱和,使能的边界效用递减,而替代的负面效应显露。
时代在分流、平衡、逆转中押韵。在巨变中,新的职业可能会被催生(比如以前是技工,现在到了程序员),作者认为曾经教育的普及,使人们满足了新职业需求,达到发展和淘汰的平衡。
但越来越残酷的是,时间折半效应面前,有可能大部分人即使坚持一生的学习,也难以在新的使能技术领域获得绝对优势...
尤其是,新的技术不仅仅碾压人的体力(人类在这方面显然输给了机械),而是在更高阶层面上对人类的智能发起了(初步)的挑战。
(图:机器和人不同,你给它信息,它真学)
还是很焦虑,对么。
(三)鸡汤和幸福感?
作者尝试着把“职业”和“任务”分开,试图安慰说,一个职业包含了很多任务,有些任务是可以被替代的,这些任务本来就很繁琐、烦重,让技术帮忙,人们可以从事职业中更多需要创造性、同理心、人际敏感、微妙的任务。
正如我所在的一个老司机群讨论说,程序员每天只有10%的时间写代码,其他时间在开会、撕逼、写PPT、改BUG...ChatGPT只取代了10%的工作量。我的一个老朋友一针见血:“如果码农这10%的东西不用干,剩下的工作自然没有了”~~我就喜欢这种现实到地板的毒鸡汤群:)
作者探讨对那些改善健康、美感、幸福感的职业,比如艺术家,瑜伽教练、按摩师、发型师等,是否影响不大,甚至是否更加利好(因为整体物质水平的上升和对幸福感的需求)。
然而作者表示这是有争议的,他说:“首先服务业也在被自动化和智能化侵蚀,以及,如果人们都在往服务业转移,由于人们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有上限,就业机会也会存在上限”。
更进一步,作者说:“如果我们的“基本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更高的收入并不会转化为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如何理解这段话可能见仁见智,也许幸福感取决于一个人的欲望水平(多巴胺?)和满足率,而不是收入水平(即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因果性)。
富人标榜清心寡欲,可能实际上依旧日进斗金不知停息;中产和穷人即使有时发朋友圈说“岁月静好”,但自然是希望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实现阶级上升。
我们排斥富人的贪婪,且认为富人的消费过于奢侈、拉动效应不足,那么,是否合理认为,面对海量基数的穷人,“共同富裕”可能才是新的大规模需求增长面?
有人会思考一个问题:在没有冲出地球之前,这颗星球的资源和空间,是否能承载这么大总量的“富足”?无论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见《增长的极限》)。
以及,实现更平等的幸福路上,会有多少技术、经济、社会、人性的陷阱...
作者说:“未来的挑战发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而非技术领域。在一个技术创造了很少的就业机会却创造了巨大财富的世界,主要的挑战在于财富的分配”。
“分配”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四)乌托邦能存在?
作者最后用最吸睛的“致富之路”一章,讨论了教育、福利保险、税务、专营管制、合理流动等如何让人们更加平等的致富。
但注意!这不是一本机场书店那些成功学书。
总的来说,一个常识:“平等不等于把钱撒给不参与劳动的人”。同时,作者认为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工作(只是在吐槽“狗屁工作”),以保持社交、竞争力等。
从凯恩斯写作的1930年往后,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倍,闲暇时间却只增长了3%,这其中“狗屁工作”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都有贡献。
在工作中,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冲动、好奇、利益,开发出“聪明的技术”,然后又有一些人用技术去竞争、对抗、剥削。人们总是善于给自己挖陷阱。
脑补一种极端的可能,未来世界只剩下10亿人口,他们驯服了当前我们能想到的所有技术,他们操控着技术从这个星球获取足够的生存和享受资源,所有人都是富足的,不能满足操控技术能力的人都被达尔文了;
另一种极端的可能就是类似《终结者》《黑客帝国》(还可以列举很多),人和机器最终干起来了。
作者认为,反乌托邦和完美的乌托邦都不会存在,人类不会一下子失去“所有”的工作(但总有一部分人会先成为代价);也不会有那种悠然南山下、采菊东篱中,被机器喂饱喝足憨吃酣睡的完美世界,二元思维是最廉价的。
分流、平衡、衰退、等待下一次技术爆炸是日常,其中有无数灰度无数层面的博弈。
(五)最后生还者
看到最后,我能感觉到,作者对这个宏大的话题,已经做了大量功课、汗牛充栋,但预测未来和给出“解决方案”,当代任何一个人都会力不从心,没有专家、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学习、实践,也许在最坏的情况下,争取做个“最后生还者”吧 (诶,追剧去了:P)。
相关阅读:
《增长的悖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83581/):套路和技术陷阱类似,从经济学方向复盘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阐述类似的创新、创新和不平等问题。两本对着读感觉挺有趣的。
《增长的极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745507/):用计算机构建world3模型,计算地球资源究竟能提供的增长极限在哪里,数据很细,推进绵密,尤其是结论:可持续的工具是“想象、网络、说真话、学习和爱”--有种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宇宙计算机“深思”计算了700万年,得出了关于“生命、宇宙和万事万物终极问题”的答案:42...这种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