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条:
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总结(上)
四.网络层
1.功能:向上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失序或者超时,这就使得网络中的路由器比较简单,而且价格低廉;如果主机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是可靠的,那么可以由更高层的传输层来负责。
采用这种设计思路的好处是,网络造价大大降低,运行方式灵活,能够适应多种应用~
2.网络层要完成的功能之一就是使异构的网络实现互联~
3.路由选择:根据特定的路由协议构造出路由表,同时经常或定期地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而不断地更新和维护路由表。(根据从各相邻路由器所得到的关于整个网络拓扑的变化情况,动态地改变所选择的路由~)
4.分组转发:通过路由器的数据流,关键操作是转发表查询、转发及相关的队列管理和任务调度等。(路由器根据转发表将用户的IP数据报从何时的端口发送出去)
5.SDN: 软件定义网络——一种创新网络架构,它采用集中式的控制层面和分布的数据层面,两个层面相互分离~
6.拥塞:因为出现过量的分组而引起的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拥塞~
7.静态路由算法:非自适应的路由算法,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8.动态路由算法:自适应路由算法,这些路由信息会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随时获取最优的寻路效果~
-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9.IGP:内部网关协议,也称域内路由选择
10.EGP:外部网关协议,也称域间路由选择
11.IPv4分组的格式:
12.MTU:最大传送单元,一个链路层数据报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
13.ICANN:互联网名字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14.IP地址的重要特点
- 每个IP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因此IP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 IP地址是标志一台主机or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 所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 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者路由器IP地址中的网络号必须是一样的
15.NAT:网络地址转换,通过将专用的网络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从而对外隐藏内部管理的IP地址
16.子网划分:在IP地址中增加一个“子网络字段”,使两级IP地址变成三级IP地址(只是把IP地址的主机号这部分再划分,而非改变IP地址原来的网络号~)
17.CIDR:在变长子网掩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消除传统A、B、C类网络划分,并且可以在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超网构造的一种IP地址的划分方法~
18.ARP:地址解析协议——无论网络层使用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必须使用硬件地址——因此ARP完成了这种映射关系~
19.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常用于给主机动态分配IP地址,它提供了即插即用的联网机制,这种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
20.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为了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该协议来让主机或者路由器报告差错和异常情况
21.PING:分组网间探测,用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22.Ipv6:用来根本上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
23.AS:自治系统,单一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一个自治系统内的所有网络都由一个行政单位(一家公司、一所大学、一个政府部门)管辖,一个自治系统的所有路由器再本自治系统内都必须是连通的~
24.RIP:路由信息协议,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简单~
25.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典型代表~
26.BGP:边界网关协议,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该协议常用于互联网的网关之间~
27.组播:所需要的组播机制是让源计算机一次性发送的单个分组可以抵达用一个组地址标识的若干目标主机,并被他们正确接受
28.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用最小代价把组播数据报传送给所有成员
29.PIM:协议无关组播
30.冲突域:连接到同一物理介质上所有结点的集合,这些结点之间存在介质争用的现象
31.广播域:指接收同样广播消息的结点集合,在该集合中的任何一个结点噶送一个广播帧,其他能接收到这个帧的结点都被认为是该广播域的一部分~
32.硬件地址(MAC地址):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他是平面式的(由厂商决定)
五.传输层
1.功能: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底层~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它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提供了逻辑通信,而网络层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及时网络层协议不可靠,传输层同样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服务
具体功能如下:
- 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
- 复用与分用
- 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 提供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
2.SAP:服务访问点
(传输层的SAP是端口,网络层是IP,而数据链路层则是MAC地址)
3.端口号:应用进程通过端口号进行标识(只具有本地意义,即标识本计算机中应用层的各进程,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4.IANA:互联网地址指派机构
5.无连接服务是指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需要通信时,直接将信息发送到“网络”当中,为让该信息的传递在网上尽力而为的往目的地传送
6.面向连接服务指的是在通信双方进行通信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在通信过程中,整个连接的情况一致被实时地监控和管理
7.Socket:端口号拼接到IP地址即构成套接字Socket
8.UDP:无连接的非可靠传输协议
9.TCP: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
10.TCP连接的建立(3次握手)
11.TCP连接的释放(4次握手)
12.TCP的主要功能:可靠传输、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六.应用层
1.客户/服务器模型:C/S模型:一个总是打卡的主机称为服务器,他服务于许多来自其他称为客户机的主机请求
2.P2P模型:任意一台计算机(称为对等方)直接相互通信;每个结点既作为客户访问其他结点的资源,也作为服务器提供资源给其他结点访问~
3.DNS:域名系统(域名分为顶级域、二级域、三级域等)
jslhyh32.blog.csdn.net
4.FTP:文件传输协议
5.UA:用户代理——用户域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
6.MIME:多用途网际邮件填充
7.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8.POP3:邮局协议
9.IMAP:因特网报文存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