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贤:在我20岁的时候,对未来和专业充满了憧憬但又迷茫;安藤忠雄的讲座和书陪伴我度过了非常艰难的一段日子。在我们很多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他人生中的求学实践经历为所有的年轻建筑师带来了启发和坚韧。很多时候 ,我们只需要再多坚持一下就成功了。本次联合中信出版社,为安藤老爷爷的亲笔自传做一次首发推广!
正文:在北海道,有一座水上教堂,是日本女孩最向往的结婚之地,教堂正面是一块可以拉开的玻璃墙,拉开玻璃,随着光线照入,教堂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光影变化的静谧风景中多了一份神圣。
能如此完美和谐地将光影效果和大自然放在一个空间里的,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精英辈出的建筑界,安藤忠雄被誉为“奇才”,成为建筑师之前是拳击手,从未受过科班教育,没有名师指导,完全靠自学,拿下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68岁时,因为患癌切除了胆囊、十二指肠、肾和脾等脏器,仍旧满世界飞,因为“要盖自己喜欢的房子”。
安藤忠雄说:“我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称为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
从默默无名,到哈佛等名校争相聘请、在世界各地留下一个个杰出作品的建筑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成名之前他经历过什么?关于生活和建筑有怎样的思考?……在回顾过去时,他把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建筑思考,亲笔写成了一部自传。
对于写这本自传的原因,他是这么说的:
并非什么鸿篇巨制或成功录,倘若在中国,哪怕只一人也好,读了这本记录我磕磕绊绊、跌倒却总要爬起来的自传,而获得更多的生存勇气,那才是鄙人之大幸。
为此,他特别加入自己的亲笔签名在书的开篇,跟他的人生信条放在一起,以期给处于艰难时期的读者以鼓励。
从拳击手到建筑师:
在自学和旅行中变得坚毅独立
在成为建筑师之前,安藤忠雄是一个拳击手。两个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职业,却给了他同样的精神力量——哪怕只有渺小的希望,也决不放弃。
17岁时,安藤忠雄开始学拳击,只练习了短短一个月,凭着较好的悟性和“一身硬骨头”,顺利考取了执照,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他积极参加各种拳击比赛,在23场比赛中,取得13胜3败7平的不俗成绩,练就了性格中坚毅独立的特质:“忍受孤寂、走向擂台,独自决一死战的经验,我认为在许多方面都让我建立了自信。”
在重新思考未来方向时,他发现了建筑的巨大魅力。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建造的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给他第一次“震撼”:简洁的线条,质朴的混凝土材料,对于战后人们精神的疗愈和巨大共鸣,让他决定投身建筑。“我虽然无法以言语表达那座建筑的精湛之处,但亲身体验了‘建筑能够拥有的力量’。”
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去学习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跑到大学里旁听,上夜校,读函授……还用一年时间,在打工之余,把大学建筑系4年的教材,全部自学一遍。
学习了理论之后,他还想更真切地感受那些书上的建筑独特的力量,于是用所有积蓄开始了一趟一生中重要的旅行。从亚洲坐火车到欧洲,再从欧洲坐船途经非洲,回到亚洲。这趟穿越半个地球的旅行,让他看到在讲究细节、强调与自然融合的日本建筑之外,另一个充满强劲力量的建筑世界。
回顾40多年建筑生涯:
坚守自然与生活融合的原则
从成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到问鼎建筑界最高奖,安藤忠雄不断思考居住的意义,让生活与自然融合于建筑,以简单的材料追求极致的效果。
在成立事务所后的前三年,他几乎接不到任何项目,他决定自己创造机会。看到一块空地,就去想如果是自己设计会怎么做,看到别人的家整修后窗子开得方位不合理,也会去“指手画脚”跟对方提出。虽然一开始会遭到很多白眼,但各种中肯的建议,对方也慢慢地听了进去,他开始陆续接到一些小项目。
对于这些别人可能看不上的面积小、预算低的项目,在安藤忠雄看来,反倒让他充满干劲,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建筑。他以尽可能低廉的材料,简单的结构,加上优质的建造质量,让业主收到了惊喜。他的第一个引发关注的作品“住吉长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为了让这间狭长的两层老房子有充足的光线、活动空间,他借鉴自己从小居住的老房子的改造过程:只留一个临街的出入口,将长条状的屋子划分成三部分,中庭是一个开放空间,不设屋顶。一楼两端是起居室、厨房、卫生间,二楼两端各1间卧室,以一段走廊相连。房屋的墙壁和天花板都是用清水混凝土材料。
从设计、施工到建成,这栋房子一直饱受争议,附近的居民纷纷提出不解“没有窗户,是不是太封闭了?”“屋子里面四周都是清水混凝土墙,不太适合作为温馨的家吧?”“中庭没有屋顶,下雨天下楼去上厕所还要撑伞吗?”……
面对种种质疑,安藤忠雄认为,这样的设计,恰恰是对生活和居住的意义进行彻底思考后给出的:“问题是在这里生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让生活融合在自然中才是住宅的本质。”
在他看来,尽管牺牲了一些不便,但是屋内的居住空间却得到了充分利用、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开放式的中庭,让院内有了闲暇的空间,而且阳光能照到一楼,坐在庭院里就能感受时间变化和四季交替。狭小的空间由此变得丰富。业主也已经一住30多年,当初的设计未作任何改变。
坚守着生活与自然融合的原则,有了他后来很多为人称道的作品:为了保留原有树木而舍弃最好朝向的小筱邸,牺牲商业价值而保护行道树的表参道之丘,可以枕着波涛声入眠的4米x4米住宅……为了与自然更和谐相处,建造理想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安藤忠雄一直在给自然“让步”。
珍贵手稿背后的故事:
未完成的心愿是持续推进的动力
在这本自传中,安藤忠雄把自己的建筑手稿也收入其中。有的手稿最终建成落地,有的因为种种原因未得以完成。这些“未完成的心愿”,似乎更能体现安藤忠雄的建筑愿景:抱持着能够做出前所未有的、有趣的东西的自信,才能不断突破。
这些未得以完成的项目中,比如大谷地下剧场计划。这个方案原本是要将大谷采石场改造为地下剧场,因为采石场在采掘中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坑道,有着天然的改造优势——采掘过程也是建造的过程,既减少了专门施工的人工损耗,采掘的石块也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供给其他工程。
但最终因为被认为存在一定危险性和不够环保而未能通过。对于其中的环保问题,安藤忠雄认为, “建筑设计者,应该有将环境问题转换为创新的气概和想象力”,正是这种对于未完成的尝试,推动他不断向前。
荒木经惟亲自掌镜:
私家珍藏照片记录光影人生
为了还原精神历程,安藤忠雄将40多张珍贵私家照片收入自传中,有他的好友——日本摄影大师荒木经惟亲自拍摄的十余组肖像照,也有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照和工作照。
荒木经惟为安藤忠雄拍摄的照片,取景于安藤忠雄的建筑内外,大片级别的黑白“硬照”,还原了安藤本人对光影和人生的思考,照片中阅读、行走、混凝土墙面、自然、光线等元素频繁出现,也勾勒了不同人生阶段的关键词。
童年、青年时期生活照和工作照,与文字回忆交错呈现,由照片中的情境,可以窥见坚韧、执着这些特质,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端倪”,而且几乎贯穿每段经历。
感受清水混凝土美学
此次新版,全书装帧设计全面升级,从内而外体现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建筑美学。由上一版的圆脊精装改为方脊精装,轮廓感更强,暗合安藤的建筑外形的特点——“水泥盒子”,棱角突出的设计也契合安藤本人刚毅坚韧的个性。
灰色水泥纸,书名压凹、烫白工艺,凸显安藤的清水混凝土美学。印刷品质全面升级。国内顶级印厂雅昌承制,印刷质量一流。
安藤忠雄的红手套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