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dis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呢?
我们通过跑redis的代码,查看运行的程序可以得知,Redis本身其实是个多线程,其中包括redis-server,bio_close_file,bio_aof_fsync,bio_lazy_free,io_thd_*,jemalloc_bg_thd等过程,其中的io_thd_*就是多线程的意思,包含多个接收io的线程。
但是我们常说的Redis是单线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说的是Redis在处理我们发送的命令是单线程的。也就意味着有前后顺序。
二、命令处理为什么是单线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单线程的局限性:如果在单线程中碰到了一些耗时操作,比如cpu的大量计算和阻塞等待的io处理,那么整个线程就会被阻塞等待,大大降低效率,这样对Redis而言就会影响性能。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Redis有没有相关的处理方式,比如io密集型,cpu密集型。
1、io密集型
磁盘io:对于 fork 进程,在子进程中持久化,我们通过异步刷盘来处理。
网络io:对于服务多个客户,造成io密集型的话,我们采用reactor网络模型来处理。而对于数据请求或返回数据量比较大的话,我们需要开启io多线程来处理。
2、cpu密集型
在Redis中我们采用分治的方式,数据结构切换,渐进式数据迁移。
分治的方式:将一个大的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进行处理。对于一个操作时间长的问题,我们将一段一段的进行处理。
数据结构的切换:在Redis中含有五种类型的结构,在每一种的结构中还有更小的结构,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这一不同的小结构,使效率最快。
渐进式数据迁移:类似于分治的第二种。
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多线程处理呢?由于我们含有五种数据类型,而且每种类型由多个数据结构实现,这样使我们加锁变得复杂,并且加锁粒度不好控制。那么使用单线程就可以避免多线程间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减少线程切换额外带来的开销,从而提高处理速度。下面会讲解。
三、对象编码
下面的图片中,共有五种数据类型:string,list,hash,set,zset。其中每一个类型都含有不同的数据结构,Redis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出不同的数据结构的。
跳表:就是多层级的链表,一层一层的搜索,将时间复杂度降低到和二分查找一个速度。理想跳表下,可以模拟出二叉树的结构,和二叉树一个搜索速度(空间换时间)。但是这种情况需要重构,重构的时间太长。因此实现Redis的跳表:从节约内存出发,可以让这个结构更加扁平,把二叉堆变成四叉堆。
四、单线程为什么这么快?
1、采用了哪些机制
内存数据库:Redis数据库是内存数据库,是将数据直接存储到内存中的,这样的读取速度比存储在磁盘中的速度提高了近10倍。
数据组织方式:Redis是一个KV类型的,Redis把这一对直接放到hashtable里面。下面会着重讲解。
数据结构高效:多种数据结构,可以来回切换,使效率和占用内存保持平衡。
2、hashtable
在数据组织方式中使用了hashtable,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存放在这个里面。由于Redis存储是KV存储,我们根据K这个值来进行选定位置。对于使用了hash表,我们每次的set和get之前都要对这个Key值进行hash,对于一样的Key值,我们hash出来肯定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做到O(1)的时间复杂度。
但是当我们开辟出来的空间使用完毕,那么我们就会出现hash冲突,比如一共六个位置,这六个位置全部有数据了,那么我们再添加一个数据,此时这个数据肯定要发生hash冲突,当一个坑位中出现n个结点的时候,那么我们的查找速度就从O(1)降到O(n)。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扩容。
负载因子 = used / size ; used是数组存储元素的个数,size是数组的长度。负载因子越小,冲突越小,负载因子越大,冲突越大。而redis的负载因子是1。
2.1、扩容
当我们每个位置都已经满了还要插入数据,也就是负载因子>1 时,就需要进行扩容,并且是翻倍扩容。如果正在 fork (在 rdb、aof 复写以及 rdb-aof 混用情况下)时,会阻止扩容;但是此时若负载 因子 > 5 ,索引效率大大降低, 则马上扩容;
扩容后我们的hash函数发生变化。hash(key) % size;那么我们hash后存储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
2.2、缩容
当我们的负载因子 < 0.1 则会发生缩容;缩容的规则是恰好包含used的2的n次方。举个例子:当存储的元素为9,那么包含该元素的为2的4次,也就是16。
2.3、渐进式rehash
当我们扩缩容的时候,我们发现映射规则发生改变,因此需要重新进行hash,所以叫做rehash。
当我们阅读Redis源码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DB数据库中的hashtable是有两个哈希表的:ht[2](数组);默认情况下,Redis将数据存储在ht[0]中,那么为什么需要两个hashtable呢?
我们在扩缩容之前是存放在ht[0]中的,当我们需要进行rehash时,我们就将数据存放在ht[1]中,当全部hash之后,我们就将ht[1]赋值给ht[0],将ht[1]置空。
那为什么叫做渐进式rehash呢?因为当hashtable中的元素过多的时候,不能一次性rehash到ht[1]中去,这样就会一直占用redis,无法及时处理其他命令,所以需要渐进式rehash。
渐进的方法:1、分治思想。2、加入定时器。
1、分治:我们每次rehash一个槽位,把这个操作放入到增删改查的后面去,一步一步的将全部数据转移到另一个哈希表中去。但是这种方法在数据很多的情况下有点慢。
2、定时器:我们在Redis不太忙的时候,弄一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rehash,每次最大执行一毫秒,每次步长为100个数组槽位。
处于渐进式rehash的时候,不会发生扩缩容。
3、数据结构高效
我们在上面提到了很多的数据类型,比如string类型,在它的下面还有三种:int,raw,embstr。这三种用于分别存储不同类型的字符串。在这里有个面试题可以瞅一眼:为什么Redis中字符串选择64个字节作为分界线?为什么string类型中要以44为分界线?
首先内存分配器都是按照大小为2的几次方(2,4,8,16,32,64....)进行分配的,同时cpu cache line(cpu缓存行)最小访问单位为64个字节,所以选择64个字节作为分界线。对于在string字符串中小于44字节选择embstr编码格式,大于44字节选择raw编码格式。其中embstr顾名思义就是嵌入式字符串,嵌入到redisObject中,而raw就是在redisObject中维持一个指向堆上的资源。
我们通过查看存储string类型的源码可以发现是redisObject占据了16个字节,由于是64字节,所以需要sdshdr8(sdshdr8是Redis中用于表示简单动态字符串(SDS)的一个结构体类型)来存储,这里占用三个字节,这些全都是字符串的头部信息。因为string类型是一个二进制安全的字符串,但是为了兼容c的字符串库函数,字符串末尾要以'\0'作为分隔符,所以需要减去这一个长度。所以64-16-3-1 = 44。
4、做出优化
采用分治思想,把rehash进行分摊或者放入定时器中。然后将耗时阻塞的操作扔给其他线程处理。再然后对于不同的对象类型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实现。
五、redis的多线程工作原理
对于大量的阻塞io和cpu计算,我们采用多线程工作的方法进行处理。下面的图就是redis的处理流程。
当大量客户端连接上后,发送多个命令到服务端,我们的reactor服务器将这些任务分发到不同的线程中去。其中一次任务的处理流程是:read->decode->compute->encode->send。读取数据,解析,处理,加密,发送数据。具体的处理函数可以自行阅读源码。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多线程是怎么运行的。下面这张图中的数组代表客户端发送来的任务。下面有四个线程,其中一个是主线程。我们还记得Redis处理任务是单线程,每个任务的处理都要走上面那幅图的流程。
我们将任务分发给每个线程,让他们负责读数据,解析,加密,发送数据。而处理数据全部交给主线程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主线程只负责处理核心数据,而其他线程负责处理其他业务。
讲解完毕啦!https://github.com/0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