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度实战社区
我们是一个深度学习领域的独立工作室。团队成员有:中科大硕士、纽约大学硕士、浙江大学硕士、华东理工博士等,曾在腾讯、百度、德勤等担任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全网20多万+粉丝,拥有2篇国家级人工智能发明专利。
社区特色:深度实战算法创新
获取全部完整项目数据集、代码、视频教程,请进入官网:zzgcz.com。竞赛/论文/毕设项目辅导答疑,v:zzgcz_com
1. 项目简介
本项目的目标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DeepFM(Deep Factorization Machine)来预测高潜购买用户,从而提高营销的精准度和销售转化率。随着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不断积累,如何有效识别出潜在的高价值用户是各大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任务。DeepFM模型结合了传统的FM模型与深度神经网络的优点,既能够通过因子分解的方式处理稀疏特征(例如用户与商品的交互数据),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捕捉高阶的特征组合关系。因此,DeepFM非常适合处理像电商这种复杂的推荐场景。
项目中,数据主要包括用户行为、商品特征及交互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可以预测用户未来的购买行为。DeepFM模型通过同时训练因子分解层和深度神经网络,既能对显性特征进行准确建模,又能自动学习隐性特征交互。该模型不仅在推荐系统中有广泛应用,还可以被用于广告点击率预测、个性化推荐、用户购买意图分析等场景,极大地提升了商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2.技术创新点摘要
从代码中可以看到,DeepFM模型在该项目中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深度因子分解与神经网络的结合:DeepFM模型结合了FM(因子分解机)和深度神经网络的优点。FM通过因子分解处理稀疏特征交互,能够对特征的低阶交互进行有效建模;而深度神经网络(DNN)则擅长捕捉高阶特征交互。在这个项目中,FM部分帮助模型理解用户与商品的交互数据,而DNN部分则进一步发掘复杂的特征组合,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
- 特征工程的自动化:在代码中,模型通过FM层自动学习低阶特征的交互关系,并通过DNN层学习高阶的特征组合,这减少了传统推荐系统中依赖人工特征设计的复杂性。这种自动化的特征工程,使得模型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用户行为数据、商品特征等),并且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泛化。
- 时序特征的提取与应用:代码展示了如何将行为数据中的时间字段转换为可用于训练的时序特征,如月份、日期等。时序特征在用户购买预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模型能够利用这些特征捕捉用户行为的季节性或周期性变化,为高潜用户的识别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支持。
- 处理异常数据与数据预处理技术:代码展示了如何通过各种方法处理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输入模型的数据质量。例如,针对某些字段中的异常值进行了修正,将时间字段规范化为统一的格式等。这些预处理步骤保证了模型训练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 数据集与预处理
在本项目中,数据集的来源是一个用户行为数据集,其中包含用户的交互记录。这些数据记录了用户的行为动作(例如点击、浏览、购买等),时间戳以及其他与商品或用户相关的特征信息。项目中使用了部分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手动调整了部分字段,以使数据更加适合模型需求。
数据集特点: 该数据集主要包含用户与商品之间的交互信息,如用户的行为类别、行为时间、商品特征等。这些数据大多是稀疏的类别型数据,特别适合使用因子分解模型(FM)来捕捉其潜在的特征交互。同时,数据集还包含时序信息(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这些时序特征对预测用户未来行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数据预处理:
- 异常值处理:代码展示了如何检测并处理异常数据。例如,时间字段存在异常时长,项目通过规范化操作将时间字段转换为标准的时间戳格式,并删除不必要的字段。此外,对部分类别型数据进行了随机化处理,以减少样本不平衡或数据倾斜对模型的影响。
- 特征工程:时序特征在此项目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提取用户行为的月份、日期等信息,模型能够捕捉用户行为的时间规律。这种时序特征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此外,项目中还通过嵌入层对类别型特征进行编码,将其转换为低维稠密向量,使得模型能够有效处理高维稀疏数据。
- 数据归一化与标准化:对于连续型特征,项目中使用了标准化技术,将特征值归一化为0到1的范围内,从而确保不同量纲的特征在训练过程中具有一致的权重。
这些预处理步骤确保了模型在输入数据时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通过特征工程增强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4. 模型架构
本项目采用的是DeepFM模型,其结构结合了FM(因子分解机)与深度神经网络(DNN),实现了低阶与高阶特征交互的有效建模。模型分为以下几层:
1.1 FM部分(因子分解机层)
FM层主要用于建模稀疏特征的低阶交互,其数学公式如下:
- 一阶部分(线性模型):
- y linear = ∑ i = 1 n w i x i y_{\text{linear}} = \sum_{i=1}^{n} w_i x_i ylinear=i=1∑nwixi
- 其中,wi是线性权重,xi是输入特征。
- 二阶部分(特征交互部分):
- y FM = ∑ i = 1 n ∑ j = i + 1 n ⟨ v i , v j ⟩ x i x j y_{\text{FM}} = \sum_{i=1}^{n} \sum_{j=i+1}^{n} \langle \mathbf{v}_i, \mathbf{v}_j \rangle x_i x_j yFM=i=1∑nj=i+1∑n⟨vi,vj⟩xixj
- 其中,vi 和 vj 是特征嵌入向量,表示特征间的隐式交互,⟨vi,vj⟩ 是向量的内积,用于捕捉特征之间的低阶关系。
1.2 DNN部分(深度神经网络层)
DNN部分用于捕捉高阶特征交互。输入特征首先通过嵌入层映射为低维稠密向量,然后输入深度神经网络。DNN部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 第一层全连接层:
- h 1 = ReLU ( W 1 ⋅ x + b 1 ) h_1 = \text{ReLU}(W_1 \cdot x + b_1) h1=ReLU(W1⋅x+b1)
- 其中,W1和 b1 是第一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x是输入的嵌入向量,ReLU是激活函数。
- 第二层全连接层:
- h 2 = ReLU ( W 2 ⋅ h 1 + b 2 ) h_2 = \text{ReLU}(W_2 \cdot h_1 + b_2) h2=ReLU(W2⋅h1+b2)
- 类似地,W2和 b2 是第二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
- 输出层:
- y DNN = σ ( W 3 ⋅ h 2 + b 3 ) y_{\text{DNN}} = \sigma(W_3 \cdot h_2 + b_3) yDNN=σ(W3⋅h2+b3)
- 其中,σ是sigmoid激活函数,用于二分类预测。
1.3 DeepFM的融合
DeepFM模型将FM部分和DNN部分的输出进行融合,最终的输出为:
y output = σ ( y linear + y FM + y DNN ) y_{\text{output}} = \sigma(y_{\text{linear}} + y_{\text{FM}} + y_{\text{DNN}}) youtput=σ(ylinear+yFM+yDNN)
通过同时训练这三部分,模型能够同时捕捉到低阶和高阶特征交互。
2.1 训练流程
模型的训练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 数据准备:对输入特征进行嵌入,并将稀疏特征转化为低维嵌入向量,同时将连续特征归一化。
- 前向传播:通过FM层和DNN层分别对低阶和高阶特征进行建模,并将两部分的结果结合起来,计算最终输出。
- 损失函数:使用二元交叉熵损失函数:
- L = − 1 N ∑ i = 1 N [ y i log ( y i ^ ) + ( 1 − y i ) log ( 1 − y i ^ ) ] L = -\frac{1}{N} \sum_{i=1}^{N} \left[ y_i \log(\hat{y_i}) + (1 - y_i) \log(1 - \hat{y_i}) \right] L=−N1i=1∑N[yilog(yi^)+(1−yi)log(1−yi^)]
- 其中,yi是真实标签,yi^是模型预测的概率。
- 优化器:模型使用Adam优化器来更新参数,调整学习率以获得最佳收敛效果。
2.2 评估指标
- AUC(Area Under Curve) :AUC用于评估模型的分类能力。AUC值越接近1,表示模型的分类性能越好。模型通过回调函数监控验证集上的AUC,以确定模型性能并进行早停或调整学习率。
5. 核心代码详细讲解
1.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读取用户行为数据集,包含用户与商品的交互数据。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随机生成一个1到5之间的整数来替换原始的 action_type
列。这里模拟了不同的用户行为类型,可能为了确保数据的多样性或处理数据的平衡性。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将行为时间字段转换为datetime
格式,并按照时间排序,以便后续提取时序特征并进行模型训练。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从行为时间中提取月、日等时序特征,以帮助模型捕捉用户行为的时间趋势。
2. 模型架构构建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定义DeepFM模型的输入部分。sparse_input
用于处理类别型(稀疏)特征,dense_input
用于处理连续型(密集)特征。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对稀疏特征进行嵌入处理。每个类别型特征通过嵌入层转换为低维的稠密向量,便于后续的FM和DNN层处理。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构建FM模型的一阶线性部分,将稀疏和密集特征的线性嵌入结果结合,形成线性组合。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构建FM部分的二阶交互层,计算嵌入向量的内积并通过 Subtract
操作实现特征交互。通过平方和差公式得到交互结果,并通过Lambda层调整系数。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DNN部分通过多个全连接层实现高阶特征的非线性组合。每一层都通过批标准化、激活函数和Dropout层进行处理,防止过拟合并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将FM模型的线性部分、二阶交互部分以及DNN部分的输出拼接在一起,最终通过Sigmoid层输出预测结果(适用于二分类任务)。
3. 模型训练与评估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编译模型,使用Adam优化器、二元交叉熵损失函数,并评估AUC(曲线下面积)作为性能指标,适用于二分类问题。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设置回调函数,包括早停机制(若验证集AUC在5轮内不提升则停止训练)、学习率调整(AUC不提升时降低学习率)、以及保存最佳模型的检查点。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解释:训练模型,使用指定的训练数据集、验证集,批次大小为128,训练100个epoch,并在每轮后检查AUC值,若有提升则保存模型。
6. 模型优缺点评价
优点:
- 低阶与高阶特征交互的结合:DeepFM模型结合了FM和DNN,既能高效处理稀疏特征的低阶交互,又能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捕捉复杂的高阶特征交互。这种结构在推荐系统和用户行为预测中表现优异。
- 自动特征提取:模型通过嵌入层将稀疏特征转换为稠密向量,减少了手动特征工程的工作量,并提高了模型处理高维特征的能力。
- 良好的泛化能力:通过加入Dropout、BatchNormalization等技术,有效防止过拟合,使模型在训练和测试数据上都能保持较好的表现。此外,模型使用了AUC作为评估指标,保证了模型的分类性能。
缺点:
- 训练时间较长:由于DeepFM需要同时训练FM和DNN两部分,参数量较大,因此训练时间较长,尤其是在大规模数据集上。
- 超参数调优复杂:模型结构较为复杂,包含嵌入维度、DNN层数、每层的神经元个数等超参数,这些超参数的调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
- 缺乏针对性的数据增强:虽然模型结构强大,但对数据增强的处理较为简单。稀疏特征可能导致数据噪声或稀疏问题在模型中得不到有效处理。
改进方向:
- 模型结构优化:可以引入更多的注意力机制,如基于Transformer的模块,以增强对高阶特征交互的建模能力,并减少DNN部分的复杂性。
- 超参数调整:通过网格搜索或贝叶斯优化等方法,自动调整模型的超参数,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 数据增强方法:在稀疏特征上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增强,例如使用特征交叉或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更多样的训练数据,从而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和表现力。
更多热门推荐:
fasterRCNN模型实现飞机类目标检测
GAN模型实现二次元头像生成
全部项目数据集、代码、教程进入官网zzgc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