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测试项目流程概念
1.测试需求分析阶段
a. 明确目标
与产品、开发等项目相关人员深入沟通,透彻理解业务与功能需求,确定软件预期达成的功能、性能及其他质量特性要求。例如开发一款办公软件,需明确文档编辑、格式设置、保存分享等功能要求以及响应速度等性能期望。
b. 梳理范围
依据需求文档,梳理测试覆盖范围,界定重点、次要及暂不涉及的功能区域,保证测试有的放矢。如办公软件此次更新聚焦于文档协作功能优化,那测试重点就放在多人实时编辑、权限设置等相关操作上,对稳定功能做常规回归测试即可。
c. 识别风险
从测试视角分析潜在风险,像需求模糊易致用例设计不全、新技术应用可能引发兼容性问题、需求频繁变更影响测试计划等,并提前准备应对预案。
2.测试计划制定阶段
a. 规划测试策略
根据项目特点、需求和风险评估,确定测试方法(如黑盒、白盒、灰盒测试等)与测试类型(功能、性能、安全、兼容性测试等)组合。例如对逻辑复杂、交互多的软件以黑盒测试为主验证功能,对代码质量要求高时结合白盒测试查内部逻辑。 明确测试轮次安排,先做冒烟测试确保主流程可用,再依次开展功能、集成、系统、验收测试等。
b. 安排测试资源
确定参与测试人员数量、角色(测试工程师、组长等)及职责分工,保障测试有序。如测试组长把控整体计划与协调,测试工程师负责用例设计、执行及缺陷记录。 准备测试所需硬件、软件环境与工具,像搭建不同配置服务器模拟性能测试负载场景,备好自动化测试工具(如 Selenium 用于 web 测试、Appium 用于移动端测试等)。
c. 制定测试进度表
依据项目整体进度,预估各测试活动时间节点,以里程碑形式明确各阶段起止时间,形成进度计划用于跟踪监控,确保按时交付结果。例如规定冒烟测试在开发提测后 1 天内完成,功能测试 5 天内完成 80% 等。
3.测试用例设计阶段
a. 功能分解
将软件各功能按模块、子功能等详细分解,确保各功能点均被覆盖。比如办公软件的文件搜索功能可细分为按文件名搜索、按内容搜索、按修改时间搜索等子功能。
b. 设计用例
运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用例设计方法,为各功能点及子功能设计具体用例,保证全面、有效、可重复。例如用户登录功能中密码输入框,用等价类划分法可分有效密码、无效密码(长度不符、格式不对等)来设计用例。 考虑异常与特殊场景用例设计,如网络异常、服务器过载、非法操作等情况,保障软件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可靠。像测试办公软件保存文件功能时,要考虑网络中断后恢复能否正常保存等情况。
c. 评审优化
组织相关人员(测试团队、开发、产品等)对设计好的用例进行评审,从不同角度审查合理性、覆盖度、是否符合需求等,依评审意见修改优化,确保用例质量。
4.测试执行阶段
a. 冒烟测试
开发提测后,先进行冒烟测试,验证软件核心功能、主流程能否正常运行,若不通过则打回给开发修复,避免浪费资源。例如办公软件冒烟测试检查能否正常打开软件、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等关键操作。
b. 按计划执行各类型测试
按测试计划开展功能、性能、兼容性等测试,依测试用例操作并记录结果(步骤、实际、预期结果、是否通过等),发现缺陷及时在缺陷管理工具(如 JIRA、禅道等)中准确记录(重现步骤、出现环境、严重程度、优先级等属性)。 若发现用例不合理或遗漏,及时补充调整,确保测试准确完整。
c. 缺陷跟踪与管理
跟踪缺陷处理进度,督促开发及时修复,对已修复缺陷进行回归测试,验证修复效果及是否引入新问题,保障软件质量提升。
5.测试总结阶段
a. 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测试过程数据,如用例执行通过率、缺陷分布(按功能模块、严重程度、优先级等)、缺陷修复率等,据此了解软件质量与测试成效。例如某功能模块缺陷占比高,说明该模块可能存在问题需重点关注。
b. 总结经验教训
回顾各环节工作,总结优劣之处,如用例覆盖度能否提高、与开发沟通协作是否顺畅等,为后续项目积累经验,便于持续改进测试流程与方法。
c. 生成测试报告
编写详细测试报告,向项目相关方(管理层、开发、产品等)汇报测试结果,内容涵盖测试项目概述、范围、策略、结果统计分析、软件质量评估、遗留问题及建议等,让各方清晰了解软件测试情况及是否达上线标准。
二、H模型
1.关于 H 模型在项目流程中
H 模型强调测试活动独立且并行于软件开发过程。它的优势在于测试能尽早介入,比如从项目启动时就可开展测试计划、用例设计等准备工作,不依赖开发阶段顺序,可灵活应对变更。像一些需求多变的互联网项目就很适用,对比 V 模型那种按顺序依次开展测试的方式,H 模型能更早发现缺陷,降低修复成本。 H 模型是一种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其特点是将测试活动独立出来,与软件开发各阶段并行开展,测试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灵活介入,只要有可测试对象出现就能启动相应测试工作。
2.在项目各阶段的应用
a.需求分析阶段:
测试人员参与需求评审,从测试角度审查需求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可测试性,提出完善建议。 构思高层次测试策略,规划后续测试方法运用。
b.设计阶段:
依据设计文档进行详细测试用例设计,重点关注模块接口、数据传递等部分。 规划测试环境搭建,模拟真实生产环境。
c.编码阶段:
对代码进行走查、静态测试,提前发现逻辑及规范问题并反馈。 完善测试用例,补充细节测试点。
d.测试执行阶段:
按测试用例开展各层次测试,如单元、集成、系统、验收测试等,检查功能、性能、兼容性等方面。 记录并跟踪缺陷,督促修复,做好回归测试。
e.上线及维护阶段:
关注上线后运行情况,处理用户反馈问题,协调开发修复缺陷并验证。 根据软件变化更新优化测试用例库。
3.H模型与其他模型对比优势
a.对比瀑布模型
H 模型能尽早介入测试,更早发现问题,降低后期修改成本。
b.相较于敏捷模型
H 模型可在敏捷迭代中灵活开展测试,保障软件质量的同时适应快速交付要求。
4.适用场景与局限
a.适用场景
适用于规模大、周期长、需求复杂且变更多的项目,能应对变化保障质量。 也适用于需快速迭代、频繁发布新版本的软件项目。
b.局限
对测试人员能力要求高,需准确判断介入时机与测试工作内容。 在项目管理协调方面要求严格,否则易出现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
三、项目和产品、版本的区别及相关项目分析要素
1.项目与产品区别:
项目是临时性工作,有明确起止时间,旨在完成特定目标,例如开发某企业内部系统项目,上线验收后结束;产品是长期存在、持续迭代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像微信会不断更新功能。
2.项目与版本区别:
项目涵盖从无到有构建软件的全流程;版本是产品阶段性发布成果,体现特定阶段功能更新情况,如电商 APP 的不同版本变化。
3.迭代周期:
受业务需求和技术难度等影响,可固定或灵活调整,各阶段都需依此规划工作。 用例:随迭代功能变更更新、新增,确保有效测试。
4.bug 数据:
收集分析 bug 数量、类型、严重程度等,评估质量和发现问题模块。
5.执行用例时间:
按阶段合理安排,如冒烟、功能、回归测试各有对应时长,保障进度。
6.开发测试比例:
依项目类型、规模而定,不同比例确保足够人力保障质量。
7.分工情况:
开发负责代码相关工作及配合解决 bug;测试负责计划、用例、执行、反馈等确保质量。
8.项目环境:
开发环境用于开发调试,测试环境分集成、验收等,通常有 2 - 3 套模拟不同阶段和真实场景。
四、bug 管理流程、生命周期及相关处理要点
1.bug 管理流程:
测试发现 bug 后提交,专人分配给开发修复,开发自测后反馈,测试验证,修复成功则关闭,否则重新打开继续修复。
2.bug 生命周期:
就是 bug 从发现到关闭各状态变化过程,不同工具可能稍有差异。
3.完整 bug 内容:
含编号、发现时间、人、所属模块、操作及结果描述、严重程度、优先级,必要时附截图等资料。
4.区别前后端 bug:
看界面表现、网络请求和日志,界面显示问题多为前端,数据相关或后端日志报错多是后端 bug。
5.日志查看:
服务器端用对应命令或平台查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工具或 APP 相关查看途径,重点看报错、操作和关键业务流程记录。
6.偶现 bug 处理:
增加日志输出、多次重复操作、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来复现和分析。
7.争议 bug 处理:
准备充分证据,友好沟通,若不行引入第三方共同探讨确定。
8.线上 bug 跟踪处理:
及时记录反馈,协助开发定位,制定修复方案,跟踪进度,验证修复后发布并关注反馈。
五、产品上线后质量保障及测试时间压缩应对策略
1.产品上线后质量保障措施
a.测试阶段全面覆盖:
在上线前充分开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各类测试,确保各方面符合要求,并严格执行验收流程,保障产品质量。
b.预发布环境验证:
将产品部署至预发布环境进行验证,使其尽可能模拟真实上线环境,提前排查可能出现的问题。
c.上线后监控反馈:
上线后持续监控性能指标,同时积极收集用户反馈,以便及时察觉潜在问题并迅速加以处理。
2.测试时间压缩应对策略
a.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借助如自动化测试框架这类高效的测试方法与工具,削减重复手工测试工作量。
b.加班处理(按需):
结合实际状况,在必要时适当加班,保障关键测试任务能按时完成。
c.需求优先级排序:
对需求进行评估,优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需求,相应调整测试计划。例如原计划 10 天的测试时间,提前规划,争取在 7 - 8 天内完成主要测试工作,预留部分时间应对突发状况,同时做好风险评估。
整理不易,诚望各位看官点赞 收藏 评论 予以支持,这将成为我持续更新的动力源泉。若您在阅览时存有异议或建议,敬请留言指正批评,让我们携手共同学习,共同进取,吾辈自当相互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