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知识总结
- 1. 可重入锁概念与特点
- 2. 基本语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 3. 底层实现原理
- 4. 面试回答要点
- synchronized与lock的区别
- 死锁相关面试题讲解
- 死锁产生的四个条件
- ConcurrentHashMap
- 2. JDK1.7的ConcurrentHashMap
- 结构
- 添加数据逻辑
- 存在问题
- 3. JDK1.8的ConcurrentHashMap
- 结构优化
- 保证线程安全方式
- 4. 对比总结
- 底层数据结构
- 锁的方式
- 导致并发程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知识总结
1. 可重入锁概念与特点
- 概念:ReentrantLock是可重入锁,同一线程可多次获取该锁。
- 特点
- 可中断:与synchronized不同,ReentrantLock可在获取锁过程中被中断。
- 可设置超时时间:获取锁时可设置超时时间,超时未获取到锁可放弃,避免无限等待。
- 支持公平锁和非公平锁:默认是非公平锁,也可通过构造函数设置为公平锁。公平锁按等待顺序获取锁,非公平锁允许插队,提高性能但可能导致某些线程长时间等待。
- 支持多个条件变量:类似synchronized中的wait/notify方法,可创建多个条件变量控制线程等待和唤醒,更灵活。
2. 基本语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 语法
- 创建ReentrantLock对象。
- 在try块中调用lock方法获取锁。
- 在finally块中调用unlock方法释放锁,确保锁一定释放,避免死锁。
- 注意事项:必须在finally块中释放锁,防止异常导致锁未释放引发死锁。
3. 底层实现原理
- 基于AQS实现:ReentrantLock底层依赖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AQS)实现,AQS维护同步状态和线程等待队列。
- 构造函数与锁类型
- 无参构造函数默认创建非公平锁。
- 带参数构造函数可传入特定参数创建公平锁或非公平锁。
- 工作方式
- 非公平锁获取锁:线程先尝试通过CAS操作修改同步状态state,成功则获取锁并设置当前线程为持有锁线程;失败则进入等待队列,但进入队列前仍会再次尝试获取锁(插队行为),若此时锁可用可直接获取。
- 公平锁获取锁:线程先检查等待队列中是否有前驱节点,有则进入等待队列按先来先得顺序获取锁;无前驱节点则尝试通过CAS操作获取锁。
- 锁释放:释放锁时唤醒等待队列中的线程重新竞争锁。
4. 面试回答要点
- 强调ReentrantLock是可重入锁,同一线程可多次调用lock方法。
- 提及底层主要使用CAS和AQS实现,重点解释AQS工作原理。
- 说明ReentrantLock支持公平锁和非公平锁,无参构造函数默认是非公平锁,可传参设置公平锁。
文章目录
- 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知识总结
- 1. 可重入锁概念与特点
- 2. 基本语法与使用注意事项
- 3. 底层实现原理
- 4. 面试回答要点
- synchronized与lock的区别
- 死锁相关面试题讲解
- 死锁产生的四个条件
- ConcurrentHashMap
- 2. JDK1.7的ConcurrentHashMap
- 结构
- 添加数据逻辑
- 存在问题
- 3. JDK1.8的ConcurrentHashMap
- 结构优化
- 保证线程安全方式
- 4. 对比总结
- 底层数据结构
- 锁的方式
- 导致并发程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synchronized与lock的区别
- 面试题引入
- 题目:synchronized与lock有什么区别。
- 回答思路:从语法、功能、性能三个层面回答,重点在功能层面。
- 语法层面区别
- 实现方式:synchronized是关键字,由JVM提供,C++语言实现;lock由JDK提供,用Java语言实现。
- 锁释放机制:使用synchronized时,退出同步块会自动释放锁;lock需调用unlock才能释放锁。
- 功能层面区别
- 相同点:都属于
悲观锁
,具备互斥同步
和锁重入
功能。 - 不同点:lock提供更多功能,如公平锁、可打断、可超时、多条件变量等。
- 公平锁:使用ReentrantLock时,可通过带条件的构造函数传true实现。
- 可打断锁
- 演示代码:创建t1线程,使用
lock.Interruptibly()
方法开启可打断锁,若被打断抛异常,否则正常进入锁并释放锁。
- 演示代码:创建t1线程,使用
- 可超时锁
- 演示代码:线程获取锁调用
tryLock
方法,成功返回true,失败返回false,可设置超时时间,超时后放弃获取锁或获取成功执行业务。
- 演示代码:线程获取锁调用
- 多条件变量
- 演示代码:创建锁后可多次调用
new Condition
声明多个条件变量,线程可按条件等待
- 演示代码:创建锁后可多次调用
- 相同点:都属于
- 适合不同场景的实现及读写锁(功能层面)
- ReentrantLock:与synchronized类似但功能更多。
- 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能支撑更高并发量,读操作可不加锁,写操作需加锁,适用于大量读需求的场景。
- 性能层面区别
- 无竞争时:synchronized做了很多优化,如偏向锁、轻量级锁,性能还行。
- 竞争激烈时:lock往往提供更好性能。
死锁相关面试题讲解
- 死锁产生条件及示例演示
- 产生条件:一个线程同时获取多把锁时易发生死锁。
- 示例代码分析:代码中有
object a
和object b
两个对象,t1
线程先获取a
锁,在a
锁代码块中再获取b
锁;t2
线程先获取b
锁,在b
锁代码块中再获取a
锁,然后开启两个线程,程序会一直运行,出现死锁。
- JDK工具诊断死锁问题介绍
- 死锁情况:
t1
持有a
锁等待b
锁,t2
持有b
锁等待a
锁,形成死锁。 - 工具介绍:使用
jdk
提供的jps
和jstack
工具诊断死锁。jps
可输出当前运行的所有进程状态信息,jstack
可查看java
进程内线程的堆栈信息。 - 诊断步骤:先使用
jps
找到死锁代码的进程id
(如24380
),再使用jstack
加进程id
查看日志信息,日志最后会提示死锁,分析t1
、t2
线程等待和锁住的锁,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代码行数,根据提示打开代码分析多把锁导致的死锁问题并修改。
- 死锁情况:
- JDK可视化工具
jconsole
检查死锁- 工具介绍:
jdk
自带可视化工具jconsole
,可用于jvm
的内存、线程、类的监控。 - 检查步骤:打开
jconsole
,选择本地连接,找到要监控的进程(如24380
),选择不安全链接,点击线程选项卡中的检查死锁,可看到t2
、t1
线程发生死锁及相关日志,根据提示检查对应代码解决死锁问题。
- 工具介绍:
VisualVM
检查死锁及总结- 检查流程:找到
VisualVM
(安装目录与jconsole
相同),双击打开,在本地选择要检查的进程(如24380
),切换到进程权限,会提示检查到死锁,点击线程dump
获取更多信息,日志中可看到与jstack
类似的t1
、t2
线程等待和锁住锁的信息,根据提示的代码行号到附近查找问题。 - 总结:死锁产生条件是一个线程同时获得多把锁。诊断方法可先使用
jps
和jstack
,也可使用jconsole
或VisualVM
检查死锁问题,根据提示分析代码解决死锁。
- 检查流程:找到
死锁产生的四个条件
死锁是指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在操作系统中,死锁产生的条件有以下四个:
- 互斥条件:指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进行排他性使用,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由一个进程占用。如果此时还有其他进程请求该资源,则请求者只能等待,直至占有该资源的进程释放。
- 请求和保持条件:指进程已经保持了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已被其他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被阻塞,但对自己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 不可剥夺条件: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
- 环路等待条件:指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即进程集合{P0,P1,P2,···,Pn}中的P0正在等待一个P1占用的资源;P1正在等待P2占用的资源,……,Pn正在等待已被P0占用的资源。
这四个条件是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这些条件必然成立,而只要上述条件之一不满足,就不会发生死锁。在实际操作系统中,为了避免死锁的发生,通常会采用一些策略来破坏这些条件,例如资源分配策略、死锁检测与恢复机制等。
ConcurrentHashMap
Java 8的 ConcurrentHashMap
是线程安全的哈希表,有如下关键特性:
- 数据结构:采用数组加链表加红黑树结构。初始为数组,链表长度达阈值(8)且桶数超64时,链表转红黑树,提升查找效率。
- 并发控制:摒弃Java 7的分段锁,改用更细粒度的锁机制。使用
CAS
操作更新部分内容,对单个桶用synchronized
同步,降低锁粒度,提升并发性能。 - 常用方法:
put
用于插入键值对;get
根据键取值;compute
对指定键计算并更新或插入值;forEach
遍历键值对。 - 适用场景:适用于高并发、读多写少场景,以及多线程环境下需线程安全哈希表的情况。
2. JDK1.7的ConcurrentHashMap
结构
- 整体结构:采用分段的数组加链表实现。
- Segment数组:不能扩容,每个下标对应另一个可扩容数组,该数组可挂链表或直接存储数据。
添加数据逻辑
- 计算
key
哈希值定位Segment
数组下标。 - 找到下标后用
ReentrantLock
锁住该位置。 - 再次通过哈希值定位哈希表数组位置存储数据。
存在问题
- 性能低:多个
key
定位到同一Segment
下标时,只有一个线程能操作。 - 数组不能扩容:
Segment
数组长度在创建时确定。
3. JDK1.8的ConcurrentHashMap
结构优化
- 放弃
Segment
数组,采用与HashMap
相同结构,即数组加链表加红黑树。
保证线程安全方式
- 添加新节点:通过
CAS
自旋操作保证数据安全。 - 已有链表或红黑树:用
synchronized
锁住首节点,锁力度更细,效率更高。
4. 对比总结
底层数据结构
- 1.7:分段的数组加链表。
- 1.8:数组加链表加红黑树。
锁的方式
- 1.7:
Segment
数组的分段锁(ReentrantLock
),锁住范围大。 - 1.8:添加新节点用
CAS
,对链表或红黑树用synchronized
锁首节点,性能更好。
导致并发程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 并发编程三大特性
- 原子性
- 定义:线程在CPU中的操作不可暂停、中断,要么执行完成,要么不执行。
- 抢票代码示例:有10张票,多线程抢票可能出现超卖或一张票卖给多人,证明代码非原子操作。
- 解决方法:加锁(
synchronized
关键字、lock
锁)使代码具有原子性。
- 可见性
- 定义: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修改后,要让另一个线程可见。
- 代码示例:线程一循环取反共享变量
flag
,线程二将其改为true
,但线程一可能读不到该修改,循环不退出。 - 解决方法:加锁(性能不高)或在共享变量上使用
volatile
。
- 有序性
- 指令重排概念:处理器为提高效率可能打乱代码顺序执行,可能导致问题。
- 代码示例:对共享变量
x
和y
进行赋值和读取操作,若出现x = 1, y = 0
的情况,可能是指令重排序。 - 解决方法:在共享变量上添加
volatile
(最好在y
上添加)禁止指令重排序。
- 原子性
- 总结
- 回答导致并发程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时,需提及并发编程的三大特性及解决方法。
- 原子性用
sync
或lock
锁解决;内存可见性推荐用volatile
,也可用锁;有序性通过在共享变量上加volatile
禁止指令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