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开关电源变换器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多种供电电源,并且需要的电流通常在几百毫安以内,这样的电源若采用体积庞大的DC-DC变换模块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成本较高,另外需要较大的PCB面积。
因此,小体积的集成化开关电源变换器应运而生。这些变换器内置控制电路和开关管,配合外围电感、二极管,应用方式比较灵活。既可以产生正电源,又可以产生负电源,且电压幅度也可以通过外置的反馈电阻控制。这类变换器虽然功率不大,但是可靠性很高。
下面介绍下应用广泛的芯片LT1173LT1173稳压原理不同于PWM电路,它控制的是开关脉冲的数目(称为门控振荡技术)。当输出电压过大时,内部振荡器停止工作,停止功率变换,输出电压就会下降;当输出电压过低时,内部振荡器恢复振荡,开始功率变换,输出电压就会上升。PWM技术控制的是连续开关脉冲的占空比。
因此,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在LT1173的3脚(SW1:内部开关管的集电极)会看到周期脉冲的断续现象,这就是内部稳压机制在起作用。LT1173既可以工作在boost(亦称step-up)模式,也可工作在buck(step-down)模式。今天先来介绍下升压电路。
升压电路(LT1173应用于step-up模式)
高压产生电路
如上图所示,电路采用了DC-DC专用电路LT1173,其内部包含脉冲产生器、输出开关管、比较放大电路。图中LT1173的3脚(SW1)为内部开关管的集电极,L4为储能电感,当开关管打开时,电感上将有线性增加的电流流过(注意,此时由于SW1引脚的电位为开关管的饱和压降,所以C49存有的电荷将通过二极管D2向电容C36充电),当开关管关闭时,电感上产生反电动势,导致D4导通,向电容C49充电。同时,二极管D1导通,向C37、C38、C39、C49、C40充电(此时C36放电)。L3为抑制高频噪声的磁珠滤波电感,R12、C32构成RC滤波器,最终得到输出电压。由上分析可知,整流部分由二极管D1、D2、D4和电容C36、C37、C38、C39、C40、C49构成,这是一个三倍压整流电路,每个二极管阴极对地电压是不等的。下面简单介绍下倍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倍压整流电路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是一个六倍压整流电路示意图,输入交流信号Vi经过该电路整流后,在不同的二极管阴极输出不同的电压,串联的二极管越多,最终得到的输出电压就越大。
与单管整流电路相比,倍压电路广泛应用于需要得到数千伏特以上直流电压的变换器中,这是因为采用单管整流时,次级线圈上感应电压的峰峰值为达到输出电压值的幅度,次级线圈匝数会很多,这样就必须分层缠绕,由于线圈上感应电势很大,如果绝缘措施不当,紧密挨在一起的线圈极易产生击穿放电现象,从而将线圈、开关管烧毁。但是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是分摊在每个电容和二极管上,每个器件的应力参数却不需要很高。
回到LT1173升压电路,电阻R22、R27、R28构成分压采样电路,得到反馈电压送至LT1173的反馈比较端FB(8脚),根据LT1173的资料可知,内部参考电压为1.245V,所以FB上的电压会在这个值附近波动。电感值的计算较复杂,一般是根据输出功率要求推算电感电流平均值;然后根据电感电流是线性变化的关系,推算出电感的峰值电流;再根据导通脉冲宽度时间,根据电感电压、电流与电感量的积分方程式计算出电感量;然后根据磁芯的磁导率、最大饱和磁通量决定线圈的匝数(L4的详细计算方法,可参考LT1173的手册)。
另外,整理了一些电子工程类的资料,分享给大家,目前有模拟电路、单片机、C语言、PCB设计、电源相关、FPGA、EMC、物联网、Linux相关学习资料,还有针对大学生的资料包,后续还会有更多资料分享给大家,助力大家学习,成就梦想~链接可在往期文章中找(在文章的最后有链接)~
模拟电路设计的九个级别,你是模电几段?https://blog.csdn.net/diudiulala/article/details/12708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