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 计网第一章 )的时候,曾经提到过OSI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并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对比。这篇博客在其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OSI体系结构:
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在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事实上,OSI将低三层称为通信子网,即为了联网而附加的通信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
仔细想想,确实在之前学习计网时,物理层的设备就是集线器、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就是网桥、交换机,而网络层的设备就是路由器。
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取决于它的通信子网。拓扑结构就指的是由网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比如之前在数据链路层经常讨论的总线型网络就是一种拓扑结构。除此之外还有星型、环形网络等。
资源子网:
而高三层被称为资源子网,它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的处理等功能。
承上启下的传输层:
最后传输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传输层为上层屏蔽了网络层及其之下层的细节,高层用户就可以直接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从而忽略通信子网的存在。这就好比你网上购物,你并不需要了解快递运输中都具体进行了哪些流程,你只需要买了然后确认收到就行。
二.TCP/IP体系结构和OSI体系结构的比较
1.相同点
(1)两者都采取分层的体系结构。
(2)两者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两者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
2.不同点
(1)OSI精确定义了协议、服务、接口三大概念,但TCP/IP在这方面没有明确区分。
(2)OSI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前,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TCP/IP是协议先于模型之前,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
(3)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 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层次。
(4) OSI模型在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因此它在网际层仅有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模式。但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模式。
我们在之前按照教材的五种类型学习时,在网络层就是无连接,而在传输层时无连接和面向连接。
三.端到端和点对点
点对点通信可以看成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就是指一个硬件地址或者IP地址。
端到端通信就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用一个端口来标识,也就是说端指的是端口,所以就是端到端通信。端到端的通信是建立在点对点的通信的基础上的,是由一段段的点到点通信信道构成的。
实际上,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组成的通信子网为网络环境中的主机提供点对点的服务。而传输层为网络中的主句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
这实际上是服务分类的一种方式。其中两种方式为可靠和不可靠、有应答和无应答。
面向连接就是指通信前双方必须先建立连接,分配相应的资源,以保证通信能正常进行。传输结束后释放连接和所占用资源。
无连接就是不需要连接,直接发送数据。
注意:连接是建立在确认机制基础上的,所以没有无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
五.关于OSI的流量控制
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都有流量控制功能。数据链路层是相邻结点之间的流量控制,网络层是整个网络中的流量控制,而传输层时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突击习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可同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