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随意点开了一档正在播出的喜剧节目,结果没看完就被“劝退”了,实在是不好笑,关键还尴尬!转了一圈评论,发现果然“英雄所见略同”,评论里对节目的吐槽占了相当一部分。想着另外换个评价好的,可仔细回想一番,完全想不起来最近几年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喜剧节目,最终选择了看过无数次的赵丽蓉老师的小品。
闲下来反思,最近几年市场上的喜剧节目明明那么多,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没得看、不好笑?莫非是大家的笑点变高了?有可能。为什么变高了?私以为是因为一切都变“快”了。
观众的生活节奏变快,相较于融合了人物、情景、铺垫、冲突点等多元素的喜剧节目,十几秒一个的短视频段子似乎与观众的适配性更高,观众对作品的“耐心”也日渐下降。
于是,创作者不得不在观众有限的耐心里,紧张且略带卑微地表达自己。这就意味着他们也需要快,从开始创作到完整展现,从进入故事到包袱出现到最后表达主题,全都开始要求速度。
然而优秀作品的创作并非朝夕即成,为了适应观众的节奏,保持自身在市场中的活跃性和占有量,众多的创作者来不及或沉不下心去打磨更多更优质的作品,有些便选择套老梗、注水、“借鉴模仿”的方式,企图用陈旧的“痒痒挠”硬戳观众的笑穴,以笑声来证明自己。慢慢地,喜剧节目向快消品看齐,只求笑点密集,来去如风,只是刮过之后就基本销声匿迹,难出经典。
个人认为,一直以来喜剧在观众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其轻松诙谐的形式,更是因为喜剧以这种形式表达了大家的心声,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式”的共鸣。喜剧存在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哈哈一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批判,为了歌颂,为了表达一种心声,而所有的包袱、笑点只是相应的衍生。若是一味只追求有笑点抓流量,不顾内容和质量,似乎有本末倒置之嫌。
希望喜剧创作者们记得最初的出发点,细细打磨,多出作品、出精品,有内容有触动自然就会搞笑;也希望广大的观众朋友们能多给创作者们一些耐心和时间,我们共同挖掘和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