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9. 修剪二叉搜索树
思路
相信看到这道题目大家都感觉是一道简单题(事实上leetcode上也标明是简单)。
但还真的不简单!
#递归法
直接想法就是:递归处理,然后遇到 root->val < low || root->val > high
的时候直接return NULL,一波修改,赶紧利落。
不难写出如下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TreeNode* trimBST(TreeNode* root, int low, int high) {if (root == nullptr || root->val < low || root->val > high) return nullptr;root->left = trimBST(root->left, low, high);root->right = trimBST(root->right, low, high);return root;}
};
然而[1, 3]区间在二叉搜索树的中可不是单纯的节点3和左孩子节点0就决定的,还要考虑节点0的右子树。
我们在重新关注一下第二个示例,如图:
所以以上的代码是不可行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需要重构二叉树,想想是不是本题就有点复杂了。
其实不用重构那么复杂。
在上图中我们发现节点0并不符合区间要求,那么将节点0的右孩子 节点2 直接赋给 节点3的左孩子就可以了(就是把节点0从二叉树中移除),如图:
理解了最关键部分了我们再递归三部曲:
- 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以及返回值
这里我们为什么需要返回值呢?
因为是要遍历整棵树,做修改,其实不需要返回值也可以,我们也可以完成修剪(其实就是从二叉树中移除节点)的操作。
但是有返回值,更方便,可以通过递归函数的返回值来移除节点。
class Solution:def trimBST(self, root: TreeNode, low: int, high: int) -> TreeNode:if root is None:return Noneif root.val < low:# 寻找符合区间 [low, high] 的节点return self.trimBST(root.right, low, high)if root.val > high:# 寻找符合区间 [low, high] 的节点return self.trimBST(root.left, low, high)root.left = self.trimBST(root.left, low, high) # root.left 接入符合条件的左孩子root.right = self.trimBST(root.right, low, high) # root.right 接入符合条件的右孩子return root
# 108.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
进入正题:
题目中说要转换为一棵高度平衡二叉搜索树。为什么强调要平衡呢?
因为只要给我们一个有序数组,如果不强调平衡,都可以以线性结构来构造二叉搜索树。
例如 有序数组[-10,-3,0,5,9] 就可以构造成这样的二叉搜索树,如图。
上图中,是符合二叉搜索树的特性吧,如果要这么做的话,是不是本题意义就不大了,所以才强调是平衡二叉搜索树。
其实数组构造二叉树,构成平衡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大家默认都是从数组中间位置取值作为节点元素,一般不会随机取。所以想构成不平衡的二叉树是自找麻烦。
在二叉树:构造二叉树登场! (opens new window)和二叉树:构造一棵最大的二叉树 (opens new window)中其实已经讲过了,如果根据数组构造一棵二叉树。
本质就是寻找分割点,分割点作为当前节点,然后递归左区间和右区间。
本题其实要比二叉树:构造二叉树登场! (opens new window)和 二叉树:构造一棵最大的二叉树 (opens new window)简单一些,因为有序数组构造二叉搜索树,寻找分割点就比较容易了。
分割点就是数组中间位置的节点。
那么为问题来了,如果数组长度为偶数,中间节点有两个,取哪一个?
取哪一个都可以,只不过构成了不同的平衡二叉搜索树。
例如:输入:[-10,-3,0,5,9]
如下两棵树,都是这个数组的平衡二叉搜索树:
如果要分割的数组长度为偶数的时候,中间元素为两个,是取左边元素 就是树1,取右边元素就是树2。
这也是题目中强调答案不是唯一的原因。 理解这一点,这道题目算是理解到位了。
#递归
递归三部曲:
- 确定递归函数返回值及其参数
删除二叉树节点,增加二叉树节点,都是用递归函数的返回值来完成,这样是比较方便的。
相信大家如果仔细看了二叉树: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opens new window)和二叉树:搜索树中的删除操作 (opens new window),一定会对递归函数返回值的作用深有感触。
那么本题要构造二叉树,依然用递归函数的返回值来构造中节点的左右孩子。
再来看参数,首先是传入数组,然后就是左下标left和右下标right,我们在二叉树:构造二叉树登场! (opens new window)中提过,在构造二叉树的时候尽量不要重新定义左右区间数组,而是用下标来操作原数组。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class TreeNode:
# 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left = left
# self.right = right
class Solution:def traversal(self, nums:List[int],left:int, right:int) -> TreeNode:if left > right:return Nonemid = left + (right-left) // 2root = TreeNode(nums[mid])root.left = self.traversal(nums,left, mid-1)root.right = self.traversal(nums,mid +1, right)return rootdef sortedArrayToBST(self, nums: List[int]) -> Optional[TreeNode]:root = self.traversal(nums, 0, len(nums) -1)return root
#538.把二叉搜索树转换为累加树
思路
一看到累加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疑惑:如何累加?遇到一个节点,然后再遍历其他节点累加?怎么一想这么麻烦呢。
然后再发现这是一棵二叉搜索树,二叉搜索树啊,这是有序的啊。
那么有序的元素如何求累加呢?
其实这就是一棵树,大家可能看起来有点别扭,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有序数组[2, 5, 13],求从后到前的累加数组,也就是[20, 18, 13],是不是感觉这就简单了。
为什么变成数组就是感觉简单了呢?
因为数组大家都知道怎么遍历啊,从后向前,挨个累加就完事了,这换成了二叉搜索树,看起来就别扭了一些是不是。
那么知道如何遍历这个二叉树,也就迎刃而解了,从树中可以看出累加的顺序是右中左,所以我们需要反中序遍历这个二叉树,然后顺序累加就可以了。
#递归
遍历顺序如图所示:
本题依然需要一个pre指针记录当前遍历节点cur的前一个节点,这样才方便做累加。
pre指针的使用技巧,我们在二叉树:搜索树的最小绝对差 (opens new window)和二叉树:我的众数是多少? (opens new window)都提到了,这是常用的操作手段。
- 递归函数参数以及返回值
这里很明确了,不需要递归函数的返回值做什么操作了,要遍历整棵树。
同时需要定义一个全局变量pre,用来保存cur节点的前一个节点的数值,定义为int型就可以了。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class TreeNode:
# 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left = left
# self.right = right
class Solution:def convertBST(self, root: Optional[TreeNode]) -> Optional[TreeNode]:self.pre = 0self.traversal(root)return rootdef traversal(self,cur):if cur is None:returnself.traversal(cur.right)cur.val +=self.preself.pre = cur.valself.traversal(cur.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