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做大的过程就是创始人把职责一层层分摊下去的过程,公司里的各级领导在招聘时的原始诉求都是一样的,就是招到可以帮自己分担一部分工作的人,然后自己好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如何去做运营
1.流程制度(三个目的:做什么及如何做;控制风险避免损失;优化用户体验)
2.数据指标(漏斗模型,借贷记账法)
案例
流程制度:广义的流程包括工作流程及各种制度,流程会说明每一步做什么,制度会说明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该如何做。
设立流程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说明要做什么及如何做。
二是控制风险、避免损失
三是优化用户体验,也就是优化系统用户在使用公司系统时的体验。
表面上看,用户是在使用系统,但实际上系统的背后是流程,流程是迭代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你在发现问题时才能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持续进行改进,而不是每次都从头再来
数据指标:流程制度告诉你要做什么及如何做,而数据指标则告诉你做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如何才算做好运营
做运营的水平取决于你自己对问题的抽象程度。
🔹零级:打杂;
🔸一级:一次性解决一类问题(运营主管;
🔹二级:一劳永逸地解决一类问题(运营经理);
🔸三级:策略性地,从根本上,解决一类问题(高级经理);
🔹四级:从机制上,预防一类问题(总监);
🔸五级:跨部门完善机制,并解决根源性的问题(高级总监);
🔹六级:从公司全局权衡利弊,利用快速迭代机制使试错成本降至最低(副总裁-VP;
🔸七级:针对公司目标,协调沟通各个部门对年度目标的优化和调整,统一各部门对年度目标的认知(COO);
🔹八级:设立公司愿景(CEO);
🔸九级:当你拥有使命、具备价值观、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拥有一家公司。
运营工作晋升标准
初级运营:帮助销售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各种杂事。
运营主管:对杂事其进行分类,使之结构化,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
运营经理:一劳永逸地解决一类问题,应该可以升职为运营经理。
高级经理:可以跨部门的沟通解决一类问题,并且是在策略层面解决这一类问题。
运营总监:在公司出台的新策略上线之前,可以准确的找到漏洞,并且通过例行复盘及时发现并且修正。可以在机制上预防一类问题的发生。
高级总监:可以跨部门完善机制并解决根源性的问题。
副总裁:通过复盘机制进行密集监控和快速迭代,通过一个周期的调整使之在时效与风险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你已经可以站在公司全局的角度权衡利弊,并且利用快速迭代的机制使试错成本降至最低。
COO预备:针对公司目标的问题,你召集所有部门对年度预算进行了几轮整体沟通和调整,最终统一了所有部门对公司本年度整体目标的认知。
COO:与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共同进行战略讨论,并最终确定了一个3年规划,以及每年的年度整体目标。
CEO:指定公司的愿景。因为愿景是大家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设计实现路径、商业模式、阶段性目标等。
独立创业:你要为之奋斗终身的那件事,那也是你的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你的使命就是公司的使命,而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你个人价值观的缩影,使命和价值观加起来就叫作企业文化。
当自己拥有使命、具备价值观、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就具备了独立创立品牌的能力。
如果不满足于“打杂”,那么你可以把日常遇到的“杂事”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分类,使之结构化,之后再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
愿景来自企业的使命。什么是使命?就是即便今生无法实现,你也要为之奋斗终身的那件事,那也是你的价值观的体现。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你的使命就是公司的使命,而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你个人价值观的缩影,使命和价值观加起来就叫作企业文化。
当你拥有使命、具备价值观、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时,你已进阶为运营10段,此时的你就算独立经营一家公司也会有不错的成绩。
产品是什么?产品是公司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服务,一个是用户
最初级的产品经理只能把用户反馈的一些bug或零散需求进行简单整理并交给研发人员,这一级别的产品经理只起到传话作用,并没有在用户与研发人员之间提供什么附加价值,然而这种产品经理却是大多数,这种未入门的水平只能算作0段。
你需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需求
所谓真正的沟通不是讲道理,而是梳理情绪,让大家心甘情愿地配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