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进阶
- 注解
- 什么是注解?
- 内置注解
- 元注解
- 自定义注解
- 对象克隆(对象复制)
- 如何实现克隆?
- 浅克隆
- 深克隆
- 设计模式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类
- 接口
- 类之间的关系
-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 1. 单一职责
- 2. 开闭原则
- 3. 里氏替换原则
- 4. 依赖倒置
- 5. 接口隔离
- 6. 迪米特原则(最少知识原则,降低类之间的耦合)
- 7. 组合/聚合复用原则
注解
最早使用的注解:方法重写@Override
什么是注解?
Java中的注解也称标注,可以对类、方法、属性、参数、包等进行标注,然后让编译器或运行时其他类进行解析,完成某个功能。
注解也可以编译到字节码文件中。
内置注解
Java中已经定义好的注解:
- @Override-检查该方法是否是重写方法。如果发现其父类,或者是引用的接口中并没有该方法时,会报编译错误。
- @Deprecated-标记过时方法。如果使用该方法,会报编译警告。
- @SuppressWarnings-指示编译器去忽略注解中声明的警告。
- @FunctionalInterface-用于指示被修饰的接口是函数式接口。
元注解
元注解是Java API提供的,用于修饰注解的注解。通常用在注解的定义上:
- @Retention-标识这个注解怎么保存,是只在代码中,还是编入class文件中,或者是在运行时可以通过反射访问。
- @Documented-标记这些注解是否包含在用户文档中。
- @Target-标记这个注解是那种Java成员变量。
- @Inherited-标记这些注解是继承于哪个注解类(默认注解并没有继承于任何子类)
- @Repeatable-标识注解可以在同一个声明上使用多次。
自定义注解
对象克隆(对象复制)
为什么要克隆?new出来的对象的属性还是初始化时候的值,所以当需要一个新的对象来保存当前对象的“状态”就靠clone方法了。
将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以及对象数据克隆到另一个对象中。
如何实现克隆?
类实现Cloneable接口
重写Object类中clone()
在重写的clone方法中,调用父类clone方法返回一个新对象
克隆分为浅克隆,深克隆
浅克隆
克隆一个对象时,如果对象中有关联的对象,只将关联对象的地址复制过来,那么称为浅克隆
深克隆
克隆一个对象时,如果对象中有关联的对象,将关联对象也一同克隆(创建一个新对象),那么称为深克隆
如何做到深克隆?
方式一:在每一层类中都重写clone方法(类实现Cloneable接口),层级多了就比较麻烦;
方式二:以序列化方式实现深克隆。对象的输入和输出流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最早诞生于建筑领域,后来被引入到软件设计领域。
设计模式:之前的程序员,在实际开发中,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这些被优化后的解决方案被称为设计模式。
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模式?
- 首先学习设计模式是对面向对象设计的应用。
- 是对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封装、继承、多态以及类与类之间关系的应用
- 可以提高我们的设计能力,有助于阅读源码
- 提升程序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可扩展性(在程序后期添加新功能时成本最低,尽量不影响之前的功能)
统一建模语言(UML)
UML:帮助开发人员进行设计的语言,使用各种图形符号,来表示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Java语言基本单位:
类
接口
类之间的关系
- 依赖关系:在一个类中的方法中,使用到了另一个,具有临时性(依赖 use-a)
- 关联关系:把一个类当作对另一个类的属性(学生关联宿舍has-a)
组合中还可以根据强弱分为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 聚合关系
- 组合关系
- 继承关系
- 实现关系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1. 单一职责
:最简单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用于控制类的粒度大小。
优点:低耦合,高内聚。
2. 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即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为了满足开闭原则,需要对系统进行抽象化设计,抽象化是开闭原则的关键。在进行软件设计时,一般先评估出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类,然后构造抽象来隔离那些变化。
3. 里氏替换原则
继承必须确保超类所拥有的性质在子类中仍然成立。
所有使用父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的使用其子类对象。
在使用继承关系时,在子类中重写父类方法时,不要在重写对子类运行结果产生影响。子类原来调用父类方法,重写父类方法后,调用的是子类自己方法,导致结果产生影响。
4. 依赖倒置
上层模块不应该依赖底层模块,它们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如果有多个同类型事物时,我们可以抽取一个共同的抽象层,具体的实现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5. 接口隔离
接口隔离:使用多个接口,而不总使用单一的总接口,不强迫新功能实现不需要的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设计接口,不要将所有的功能设计到一个接口中,让子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实现不同的接口,不用实现一些不必要的功能。
6. 迪米特原则(最少知识原则,降低类之间的耦合)
迪米特原则:要求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只和你的直接朋友交谈,不跟“陌生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