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阅读《认知觉醒》这本书,封面如下:
读到了里面对于费曼技巧的介绍(在第八章),感觉受到了一些启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其实之前很早就接触过了费曼技巧,但是并没有很好的应用起来,而且之前介绍费曼技巧的文章都是直接说这个技巧的做法是什么,没有给出生动地解释,而《认知觉醒》的作者在介绍费曼技巧时就引用了另外两个名人对阅读与写作的看法,而他们的看法本身就很符合费曼技巧,因此在这里记录一下他们对阅读与写作的介绍,并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费曼技巧的理解(力求使用费曼技巧的方式解释费曼技巧)。
简单来说,费曼技巧指的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摘自《认知觉醒》)。
书中作者列举了刘未鹏在《暗时间》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对费曼技巧的生动解释,这里我摘录如下:
你不能自己站在11层,然后假设你的读者站在第10层,指望着只要告诉他第11层有哪些内容就让他明白。你的读者站在第一层,你必须知道你脚下踩着的另外10层到底是怎么构造的。这就迫使你对所掌握的,或之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做彻彻底底的、深刻的反思,你的受众越是不懂,你需要反思的就越深刻。 摘自《认知觉醒》第八章
作者列举的另一个介绍费曼技巧精髓的人是罗振宇,现摘录如下: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摘自《认知觉醒》第五章
这里罗振宇用到了“缝扣子”的类比,这种将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的类比可以让我们轻松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并且能够记得很牢固。这种类比省去了未知事物中比较复杂的一面,而力求强调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的共性,这种共性是人类大脑学习未知事物的强有力工具。
如果大家看过混知团队写的《半小时漫画》系列的书籍的话,就不难理解类比的强大之处了。该系列书籍中大量应用了类比,例如他们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中将战国时期那些国家类比做一个班级中的同学,这使得那些晦涩的知识变得诙谐幽默起来,读起来毫不费力。
前面讲完了《认知觉醒》中提到的刘未鹏与罗振宇对阅读和写作的看法,下面介绍一下我自己对于费曼技巧的理解。
从逻辑角度来看,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一些前提条件在做支持的,对于熟悉这些前提条件的人来说可以直接略过,但是费曼技巧就要求假设听众不掌握任何前提条件,因此要求讲述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些前提条件讲出来,并让那些没有相关背景的人听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我们都知道多吃蔬菜对身体好,那么为什么多吃蔬菜对身体好呢?
具体来讲,是因为蔬菜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这些必需元素是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但是对于人体器官及细胞正常发挥功能又至关重要,因此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充足的必需营养元素,最后就得出了多吃蔬菜对身体有好处的结论。
在上面这个介绍中,我提到了器官和细胞这两个概念。如果我面对的听众没有学过生物,那么他们很可能不懂这两个概念,所以我就需要进一步解释这两个概念是什么,或者我也可以更改我的介绍,略去这两个概念,而直接说蔬菜中含有的物质对于人体发挥正常功能是必需的,这样的介绍就更加简洁,所基于的前提条件比较少。
再举一个科研中的例子,即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定义。它的官方定义是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分析,这里就涉及到了三个概念,即基因型、表型和关联。如果是不了解这三个概念的人,那么需要进一步讲清楚这三个概念是什么含义才行。
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妨试着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讲述,只有这样才能表示自己真正学会了某个知识,当以后向别人介绍相关知识的时候也会更加顺畅,别人更容易听懂。
最后
本文同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水木的生信与编程世界,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公众号,我会持续分享更多关于生信的分析经验和实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