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1)五层原理体系结构每层功能:
下面是文档的答案:
我在之前的博客里面有介绍过五层原理体系结构, 按理来说,第五层应该是应用层才对,而会话层的功能应该被放到应用层里面合并才是正确的,下面给出我在其他博主粘贴过来的示意图:
所以,我认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2)TCP建立连接三次握手过程:
感觉也不是很全面,对每次握手的客户端、服务端的状态都没有描述, 我来写答案的话应该会这样:
(3)访问浏览器的过程:
这个大差不差,都是这样,可以最后加一个关闭TCP连接
(4)抓包IP数据报分析:
这个也不太全面,但是我觉得没什么错,因为卷面答题的话写详细才奇怪
四、计算题:
1.第一个就是前面博客复习讲到的那个子网规划,说不定真是原题(?)
编辑
2.CDM就是码分复用,CRC是循环冗余验证编辑
下面我来详细讲(水)一下CDM :
CDMA原理
表示
那么,如何选择码片(如何为个用户分配码片)
计算题2: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
先给出文档里面的答案:
我一时间没有理解到 8192+8=5000字节 是在干嘛,+8是为什么,=5000字节又是怎么算的,答案却是对的,没懂。然后我的解答过程就会这样写:
而(2)的答案就是对的,只不过没有完整的计算过程:
前言:
今天刚接收到一个计网大题的文档,来源暂且不知道,但是我对里面的答案持怀疑态度,不知道是不是经由标准答案给出来的,这里把题目拿出来,然后说一下我质疑的地方
(1)五层原理体系结构每层功能:
下面是文档的答案:
1.物理层: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包括定义电气信号、光信号等。
2.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帧,确保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包括帧的同步、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3.网络层: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实现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4.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数据的分段、传输控制和错误检测。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确保会话的一致性和同步。
我在之前的博客里面有介绍过五层原理体系结构, 按理来说,第五层应该是应用层才对,而会话层的功能应该被放到应用层里面合并才是正确的,下面给出我在其他博主粘贴过来的示意图:
所以,我认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1)物理层:提供在物理媒介传输比特流的服务,包括电气信号、无线电等物理手段以及光纤等物理设备
(2)数据链路层:提供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帧的服务,包括帧的同步、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3)网络层:选择目标地址和源地址之间的路径(路由选择),也就是在两个地址之间传输数据包,还包括数据分段、重组、寻址等
(4)运输层:提供端到端之间的传输服务,也有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作用
(5)应用层:离用户最近的一层,提供应用程序的网络服务
(2)TCP建立连接三次握手过程:
1.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编号)标志的数据包给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
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请求后,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数据包,表示同意建立连接。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后,发送一个ACK(确认)数据包给服务器,完成握手过程,此时TCP连接建立。
感觉也不是很全面,对每次握手的客户端、服务端的状态都没有描述, 我来写答案的话应该会这样:
1.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TCP报文,包含SYN=1,ACK=0,发送的序号seq=X,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
2.服务端接收到报文,结束监听(LISTEN)状态,返回一段报文:SYN=1,ACK=1,发送序号seq=Y,确认号ack=X+1
3.客户端接收报文,确认数据传输正常,结束SYN-SENT状态,发送SYN=0,ACK=1,发送序号seq=X+1,确认号ACK=Y+1
怎么描述都行,但是我还是倾向于描述报文信息要写出来才对
(3)访问浏览器的过程:
1.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
2.浏览器解析DNS,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3.浏览器使用IP地址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4.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到服务器。
5.服务器处理请求,并将响应发送回浏览器。
6.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并渲染网页。
这个大差不差,都是这样,可以最后加一个关闭TCP连接
(4)抓包IP数据报分析:
1.使用网络抓包工具捕获网络上的数据包。
2.分析捕获的数据包,查看每个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包括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3.检查数据包的头部信息,确定数据包的类型和传输细节。
4.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分析数据包的内容,如HTTP请求和响应数据。
这个也不太全面,但是我觉得没什么错,因为卷面答题的话写详细才奇怪
后面就是计算题,这个就挺好,没什么错的了
四、计算题:
1.第一个就是前面博客复习讲到的那个子网规划,说不定真是原题(?)
2.CDM就是码分复用,CRC是循环冗余验证
下面我来详细讲(水)一下CDM :
码分复用CDM
,又称码分多址
- 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样的频率进行通信。
- 如何实现?—— 通过各用户的码序列进行区分。
CDMA原理
表示
- 每个比特(0或1)以一组码序列发送。(m位编码即将每比特划分成m个时间片)
- 每个站分配唯一的码片序列。发1:即发送该码片序列;发0:即发送该码片序列的反码。
这张图网上找的
那么,如何选择码片(如何为个用户分配码片)
首先就有两个要求
- 各用户的码片要唯一;(唯一标识用户身份)
- 一个用户的码片,可以掩盖其他用户的信息。(只能取得自己的信息)
实现:对于第一个,这个好实现,只要保证不同就行了
着重说一下第二个要求:
第二个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向量如果正交,那么他们的数量级为0,或者说向量内积为0)这个想法去实现。只需要每个用户码片之间相互正交即可
假设现在有S和T两个用户码片,那就有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向量相乘,最后加起来=0的话就满足第二条了。
又因为:S(S+T1+T2)=SS,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码片去在多个信号中取出发送给自己的信号,因为发1是发码片序列,而接受时码片序列乘上发送的“那个1”正好是1。
计算题2: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
(1)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给出计算)
(2)写出每一个IP数据报分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先给出文档里面的答案:
(1)8192+8=5000字节 以太网最大1480字节,因此应划分6个IP数据报片。
我看的时候一时间没有理解到 8192+8=5000字节 是在干嘛,然后我的解答过程就会这样写:
(1)已知字段为8192字节,udp头部占8个字节要划分成IP数据包片, 以太网算上头部是1500字节,去掉头则是1480字节(前面说过了),所以就是(8192+8)/1480约等于5.5左右(写成余数形式也可),所以应该划分成6个ip数据报片。
而(2)的答案就是对的,只不过没有完整的计算过程:
(2)每个分片数据字段长度分别为1480、1480、1480、1480、1480、800,对应的偏移字段值为:0、185、370、555、740、925。(自行整理计算过程)
解答的逻辑应该是:
把前面余数的形式写出来,最后多个800字节,然后,每一个片偏移占64位(8个字节),所以每一个数据应该要除以8
所以对应的答案才是下面的0、185(0+1480/8)、370(185+1480/8)、555(370+1480/8)、740(555+1480/8)、925(740+1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