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第四版)(上下册) (豆瓣) (douban.com)
书评
这本书通过讲述许多著名科技公司、硅谷、斯坦福大学、工业革命的历史,逐步由浅入深地剖析世界科技、信息产业的客观规律,最后总结出世界产业革命的规律。 不得不说,这本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安排得很好,循序渐进。作者先是通过讲述众多科技公司的兴衰史,慢慢引导读者领会这些看似特殊的历史中存在什么样的一般规律。
至于我从中的收获,首先是许多著名科技公司、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历史,了解到它们是如何兴起、发展乃至衰落的。最后是作者关于信息产业发展、硅谷发展、汽车产业、技术革命的总结。
当然,我也在网上看到过对于作者吴军博士的负面评价,大多集中于作者似乎总带着一种作为Google研究员的傲慢。在这本书中,字里行间的确带有一些这种作为Google研究员的自豪甚至是傲慢情绪。但这并不影响这是一本关于科技发展史的好书。
产业革命
技术革命的范式
令我影响最深刻的是作者关于技术革命范式的总结,旧产业+新技术=新产业。
从时间上来看,大约每隔70年发生一次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电,第三次工业革命时的计算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的数据,现在(2023.2.10)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很多产业逐渐喜欢冠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的帽子。
生产关系的革命
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有很多生产关系都与以往的企业不同。比如说分配制度、管理层级等。特别是分配制度,过去的旧思想就将分配制度看作“零和游戏”,也就是企业给员工的钱多了,企业自己的钱就少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更强调公司和员工是一种契约关系,而非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员工做的好,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多,企业则从更多的利润中拿出钱来支付给员工更多,然后员工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工作,就这样子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像做蛋糕一样,不要老是光想着如何从别人那拿走更多块蛋糕,要想着如何去把蛋糕做得更大,有更多的蛋糕可以用于分配。
信息产业
摩尔定律
信息产业一直按照着摩尔定律的速度进行发展着,虽然说这挺难以置信的。处理器的性能越来越快,但软件也做得越来越大,不断迭代着的软件吃掉了处理器所提升的性能。
反摩尔定律
所谓的反摩尔定律就是,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前卖掉同样多、同样的产品,但它的营业额将会下降一半。
也就是说根据反摩尔定律,所有硬件设备公司都必须以一种非常高的迭代速度去迭代他们的产品,去提升他们硬件的性能。 IT技术的迭代速度之快,以至于有多小公司也赶上了时代的浪潮,逐步地壮大。就比如说小米。可以说,身处信息行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IT行业的高利润主要集中在软件和服务业的上游,至于下游呢,主要是硬件和半导体厂商,利润率没有做软件来的高。
商业模式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商业模式。只有好的、合适的商业模式才能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例如,英特尔的通用处理器、微软的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谷歌的在线广告系统、腾讯的虚拟物品,他们的商业模式或多或少都会有创新、虽然说这个商业模式的创新,有时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大道至简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风险投资
本书在讲述科技方面的内容的同时,也讲了对于科技公司发展所必需的,甚至是决定性的风险投资。一家公司从获得天使融资到上市,中间的资金的运转是怎么样的?公司是如何上市融资的?这些类似的金融问题书中都有讲述。
在公司获得投资的同时,金融也算是一把双刃剑。它用资金来扶持公司的发展,但是它也会要求甚至是逼迫公司不断地去盈利、去回报投资人。这样子下来,公司难免变得有些目光短浅,过度追逐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更重要的长期利益。书中也提高了高盛、红杉资本这些著名的风险投资。
结合当下(2023.2.10)的时事,比如说之前Google收购了机器人公司中的明星公司波士顿动力,但因为Google要求波士顿动力短期内实现盈利,但波士顿动力短期内做不到,还挺硬气的。于是乎,波士顿动力就被Google卖给了日本软银。前些月,Google收购了负责开发维护ROS的商业公司及其团队,不知道之后会有什么大事发生。Google在大陆用不了,ROS以后会有这个可能吗?这还是个未知数。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有IT行业的大新闻。之前由微软再次大量注资的OpenAI推出的一款非常火爆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很可能颠覆这种传统的搜索引擎。因为你问它一个问题,它总是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而且,你还可以通过不断的给它更多的提示来让它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这个一问一答的交互模式,对于传统的搜索引擎,自己一个网页一个网页的找,更加具有吸引力。
根据上面技术革命的范式,新技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会以哪些产业相结合,颠覆哪些旧产业以及创造出哪些新产业?可能性有很多,但肯定有搜索引擎。Google和Microsoft已经发布了融入大型语言模型到搜索引擎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也许,以后人们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再也不用用搜索引擎自己一个个网页找了,去问ChatGPT这样的AI就好了。
就如最在网上近看到的某句话一样,微软正在用ChatGPT这种武器向Google的核心业务——搜索引擎,发起着进攻。在微软抢先发布带有ChatGPT功能的Bing之后,微软的市值已经开始暴涨了,而Google则在慢了一拍之后才发布类似的功能,据说Google的市值已经开始蒸发一部分了,我没看股市,不知道是否属实。
方法论的革命
关于本书,我觉得最重要、最底层的内容就是关于方法论的革命的内容。作者从这些科技公司的发展史、各个产业的发展史中,去归纳总结出发生这种变革背后的的方法论。
上一个时代的方法论就是说的那种传统的机械论,是一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而现在,则过渡到所谓的“三论”,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相比起机械论,机械论中,你总是想去考虑好所有变量、所有那些影响事情结果的因素,但事实证明,现实是非常难考虑完全、考虑周到的,你只能尽可能考虑周全,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句话是在很多场合中总是对的。就是说,你不要指望你的计划是多么的完美、多么的万无一失,可以套那个所谓完美的计划进行下去,这通常是行不通的。因为现实中有非常非常多不确定的变量、不确定的因素,就是说,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地灵活调整。
就像那些个控制算法一样,最经典的PID算法,就说的是那种多退少补的这种思想,闭环控制一个事物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就相当于现在你开发一个软件,先是做一个雏形,尽可能考虑周全,当然只是尽可能,然后上线内测。当你在做这些个软件的时候,尽可能把它做得健壮一点,后期容易扩展,容易开发维护。最后在用户的反馈中不断地完善它。
但是,个人或者某个团队的思想,终究是有着局限性的。要达成一个目标,重要的是能够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去不断地调整你的行动,以此来达到你最初的目标。
总的来说,其实就是Marx那一套,你要用变化的、运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去解决问题。说白了,其实是又一次证明Marx是对的。这种变化着的、运动着的、发展着的思想,才是符合实际客观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