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丽媛、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开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2021年,“开源”首次被明确列入“十四五”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
2023年6月15日,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办,赛迪传媒、《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社联合承办的“第十八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本场论坛以“开源创新 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重构”为主题,邀请了开源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和学者、优秀企业、开源开发者,就开源热点问题、开源生态构建、开源产业发展创新突破等维度,展开交流与讨论,致力于推动开源生态的共同繁荣。
国内外开源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论开源创新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发表开幕致词时表示,“早期,开源的概念仅限于开源软件,而如今单靠软件已装不下开源了!迄今为止,开源概念内涵已扩充为: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源生态+开源技术+开源许可证(开源的法律体系)等,并还在与时俱进,向开源教育、开源文化、开源经济、开源基础设施和开源治理等方向扩展。”
在他看来,中国开源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主要围绕企业产品的操作系统及其生态建设,为克服我国“缺芯少魂”的短板而努力。今天更为研发智能网联汽车,抢占全球创新机遇的窗口期而努力。
2)主要结合研发基于开源的深度信息技术(如AIOT、大数据、云原生、区块链、GPT、人工智能等)及其应用的阶段,为迎接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作准备。
3)在双循环基础上规范建设或改造我国供应链,反对脱钩断链,促进供应链的数字化、开源化,以提高并保障其安全的阶段,并将其向上游引进解决网络安全,以及保障国家关键领域(如能源系统、金融系统、国防系统、防治疫病全球的流行系统等)的安全。
陆主席指出,当前我们最关心的一件事是开源创新,并且是 0→1 的创新,这充分反映了时代的呼声,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就是要为开源创新锦上添花。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紧接着,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发表了《开源如何成为创新的关键推动力》主题分享。他表示,有了开源能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去创建科技产品,这也是开源现在如此成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现在全球每天都有很多的开源软件出现。
对于目前爆火的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Linux 基金会正致力于对大语言模型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开源,以此让更多人去理解大语言模型,使其更透明、更安全和可靠,在未来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认为,开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几年来中国开发者和企业在全球开源社区中逐渐成为核心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开源快速融入全球开源生态,在这里一起见证中国开源生态爆发出来的活力、潜力和惊人速度。
在 OpenSSF 基金会 CTO Brian Behlendorf 来看,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软件行业的状况很错综复杂,但现在我们有很多的开源支持者。中国很多技术公司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也是技术的参与者,OpenSSF 基金会的代码当中有 25% 都来自于中国,同时在资金方面也会对 OSS 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做出支持。
OpenSSF 基金会 CTO Brian Behlendorf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琦表示,“我觉得人工智能和开源本身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大模型出来以后,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趋势,即我们要大模型开源,要开源数据级,要共建并共同科研。我们认为,这是跟开源精神紧密结合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在带来《开源创新的启示》主题演讲时,分享道,“今天面对的人工智能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我们要重视在不确定性时代开源模式对于吸引开发者、定义消费者这些方面的引领作用。在中国今天发展的进程中,人工智能发展是又一次不确定性的机遇,我们要提高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在平台和明星项目上有积极作为,而不仅仅是做其他项目的追随者,这才是我们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工智能。”
Apache 软件基金会主席 David Nalley 表示,基金会愈加国际化,中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四年前我们大约有 25% 的流量来自中国,如果这一数字超过了 40%,我们也会看到许多源自中国的项目加入了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这是令人兴奋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项目和更多人的参与,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更广泛的人群,他们最终会让我们的软件变得更好,所以我鼓励大家能够参与进来,参与到这些对于大家来说有重要意义的项目。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孙文龙指出,现在开源助力了创新,开发者群体在崛起,软件正在深刻改变着现实的生活与产业结构,成为各个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以更高的技术透明度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推动软件生态的繁荣,与此同时,开源软件的使用和参与让更多开发者走进这个行业。
他表示,“在 90 年代,开源先驱们把自由软件带进中国,此后我们奋斗多年,终于在 2020 年成立了开源基金会,它也承载了中国几代开源人的期待和愿景。基金会至今成立三年,我们没有历史,只有未来,因此我们致力于团结汇聚各方的资源,来传承开源人追求的开放共享、无私奉献、多元包容的精神,为开源生态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 孙文龙
IBM 开源首席专家 Brad Topol 表示,开源能让企业成为行业主导者,并获得广泛的行业支持,带来市场变化和建立新市场的实施标准,因此驱动创新开源和内源对公司内部来讲非常重要。面对近来人工智能的火热发展,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将来会成为主流的开源社区和人工智能平台,这些平台会更加富有责任心。
COPU 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在会上宣读了 COPU 资料组摘录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讲话。奥特曼曾说,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把 GPT 系列当做数据库来使用,而近来 ChatGPT 进入 AGI 后,出现了令人费解的推理能力;马斯克也说,ChatGPT 已经突然出现了我们无法解释的推理能力。对此,刘明表示:“虽然奥特曼先生和马斯克先生都说这‘令人费解’,但他们心里明白,重要的是以开源的模式、以实践的方式来去探索,去共同努力。”
此外,刘明还补充道:“去年我整理了一份资料,当时直到 GPT-3,从百亿参数到千亿参数到接近万亿参数,确实出现了人类没法理解的现象,值得我们探索,而最好的探索办法也许就是用开源的模式,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我相信就像陆老预判的,尽管现在机器会暂时超越人类,但未来人类会更加超越机器的智能。”
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任旭东表示,回顾过去几十年开源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非常明显的效应,包括马太效应、融合效应和杠杆效应。在今天的智能时代,AI大模型寒武纪已经来临,如今无论是谷歌还是OpenAI,都已经内部有洞察发现可能他们并没有很好的护城河,所以他们也不仅认为AI监管是必须的,强调开源也是会持续去做的。作为几十年ICT加持的服务器的提供商,华为深耕基础软件,践行可持续开源方面积极探索。落地到具体项目上,一个是OpenHarmoney定位终端OS统一数字底座,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另一个是在服务器领域的操作系统欧拉,都在围绕开源已经走在非常健康的生态的路上。
中兴通讯开源规划总监孟伟从数字化转型的开源与标准和行业里面的实践两个维度带来了《拥抱开源 推动开源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他分享道,中兴通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认为数字化转型有四大基本要素,分别是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骨骼、通信网络这种连贯身体躯干的神经、构成了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血液之数据、成为大脑的人工智能。在实践方面,中兴提出了5G+数字星云双轮驱动解决方案,以及向 Linux 基金会捐赠了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如何部署模型或者大模型的解决方案 Adlik 项目,还有开源了帮助解决企业隐私的问题的neursafe项目等等。
解锁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共筑开放生态
在论坛的下午场,CSDN 创始人 & 董事长蒋涛首先带来了《新生态,新应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今年最火爆的GPT大模型正在推动整个软件开发范式的转变。GPT拥有复杂的编程、推理等能力,过去把项目重写开发这样复杂的工作,现如今AI只需要两分钟就能完成,这让很多开发者原来写代码的能力、编程的技巧都被归零了。开源大模型之所以被需要,是因为很多行业里面有自己定制化的需求,可以降低对供应商的依赖。应用开源,可以把技术快速用各种方式进行迭代。最终,在新生态中人人都是开发者,开发者的门槛会进一步降低。其次,每个行业会做出自己的模型,开发出行业大模型会有领先的作用。再者,开发者的软件工具全部会重构。以及,未来会产生比现在移动应用和网站更多的新型的智能化应用。
CSDN 创始人 & 董事长 蒋涛
Open 3D 及开放元宇宙基金会执行董事 Royal O' Brien 表示,元宇宙的到来,能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丰富的体验、就业机会、很多新产业,还能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鸿沟给弥合起来。在元宇宙世界中,有一些必要要素,包括标识符、资产、ID等等。当然在设计元宇宙世界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知识产权的问题,要确保知识产权的创造者会乐于做交易,而不能强迫大家接受某一种固定的模式,因为对很多人来说特定的方式可能是不具有可接受性的。另外就是开源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自由的实现创造,让人们来使用不同的内容,而且具有可以执行和可互操作性。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软件生态事业部总经理李映表示,经过20多年的成长,英特尔已经成为一百多个开源软件的发起者和重要的贡献者,也管理维护着300多个社区,覆盖硬件虚拟化、云原生等多维度,相继参与了 LinuxOS、龙蜥社区、欧拉社区等社区共建工作。从去年开始,英特尔在中国推出英特尔中国2.0新的战略,该策略也是立足中国的软件生态,一方面推动跟全球开放的合作,同时坚持软硬结合,能够培育与本土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实现中国式的创新。扎根中国,扶持中国本土的软件生态以及帮助中国创新发展。
紧接着,国防科大研究员,openKylin 开源社区秘书长余杰从开源的发展现状、开源操作系统和开源实践带来了《开源操作系统及麒麟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开源就是从软件的创新和版权保护博弈的历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原始萌芽阶段、多家争鸣阶段、共识达成阶段以及融合发展阶段。期间诞生了 Debian、Ubuntu、RHEL、Android 等多款成功的操作系统。而麒麟是基于 Linux 体系构建的,也一直注重参与回馈,由此开源了优麒麟、OpenKylin 项目,也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国防科大研究员,openKylin 开源社区秘书长 余杰
天工开物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田广礼指出,国外的工业软件化已经走了250多年,国外的工业软件已经有100多年,而我们真正的工业软件才20年。中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面临着三大主要问题,一是我们仍然处在第三梯队,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不是制造业强国。二是在整个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软件是制造业的灵魂,但很多工厂的工人、CIO、老板盲目的跟从,不会用,甚至买了很多软件,后来发现它的软件是别人开源之后卖给他的,导致中国的制造业往前推进的过程中,踩了很多坑。 第三是,关键高端装备加工的软件还处于“卡脖子”阶段,如果我们想完成国产软件的替代,真的需要开源去赋能。为此,天工开物开源基金会将从扎根社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搭建,以及面向工业现场的AI、AIOT、IOT项目作为优先支持的方向三个维度出发,与大家一起共同构建与国际开源同频共振,基于中国程序员的实际特色打造我们的生态。
天工开物开源基金会理事长 田广礼
滴滴智能平台事业群总经理杨毅指出,对于滴滴而言,其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开源软件来构建系统,也积极去为开源社区做贡献。滴滴相信开放透明才能带来更好的反馈,能够保证系统更好地发展。同时也通过内部开源,从内部协同激发工程师跨团队、跨部门的协作。为了保证在内部能够保证项目都是在内部经过各个业务部门、各个技术部门使用和打磨和锤炼,滴滴也成立了开源委员会的组织,另外围绕精品项目,做到相关的项目管理。
超级账本(区块链)基金会执行董事 Daniela Barbosa分享道,“开源发展对于Web3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Web2模式当中,用户依靠社交媒体网络搜索引擎进行交流和交易,这些平台经常收集和利用用户的数据,容易受到审查和其他形式的集中控制,Web3 技术比如区块链和去中心化的存储以及去中心化的应用,为用户和公司提供了 2.0 模式的替代方案,他们能够使用户掌握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相互之间直接连接和交易。 现在超级账本基金会是一个由不同的组织形成的联盟,共同来建立技术,自从 2016 年成立以来,超级账本开源项目的贡献者接近 4 万人,贡献量 120 万,逐年增长,我也鼓励大家加入到我们的社区来做出贡献。”
北京国金认证中心实验中心负责人李博文从开源对于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影响进行了分享。他指出近年来金融行业对开源的态度逐步发生了变化,即当前金融的开源达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程度:“在 2021 年我们做了一组调研数据,其中有 5% 的机构表示他们已经把开源作为目前构建技术站的主要来源,而小规模测试的占比达到了将近 60%。”
他表示,开源本身对于金融机构有非常多的好处:首先,开源软件便于二次开发,可实现定制化产品;其次,开源的引入成本很低,可在各种渠道获得到想要的东西;最后,开源的出现还能避免技术垄断。
OpenTEKr 社区发起人,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狄安表示,社区大于组织,在开源里面社区的组织,社区运营好,提升其活跃度跟写出漂亮代码是同样重要的事情。一个好的技术如果不经过有效传播,很难被推广出去,这就是社区的力量。OpenTEKr 社区是社区的聚合集,帮助开源和产业化实践,即促进开源技术组件和开源技术提供方一起进行商业化上下游的合作,来服务和推动中国开源产业的发展。
OpenTEKr 社区发起人,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 狄安
小米物联网 vela 平台负责人顾瑶瑶表示小米多年来一直在践行开源理念,例如和 NuttX 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把 NuttX 推向全球,也带到中国,让所有开发者和所有设备厂商都能够享受到 NuttX 的技术红利。同时,小米多年来也始终坚守其开源的五大原则:”第一,开源的目的一定是为了业务提效,不为了开源而开源;第二,不重复造轮子;第三,不用则以,要用则惊;第四,坚持开放与共享,所有修改开源代码都会回馈到社区;第五,我们不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要为巨人指方向。“
统信软件开源社区负责人王耀华分享了其社区多年来的成果:“除了建设自己的社区以外,我们来自于社区,回馈于社区,一直没有停止向上游社区去做贡献。根据 2020 年开始正式计算并统计的数据,累计下来我们已向 192 个开源项目提交了 1000 多个 PR,接受 700 多个 PR,超过 4 万行代码,这些是社区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对于开源团队来说,不管是形式还是文化,他们本身就从开源社区中受益,因此要在整个社会面积极推广开源文化。
第四范式架构师谭中意围绕“大模型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的主题,介绍了第四范式致力于帮助企业改造 ToB 软件的智能化产品 AIGS,同时他表示:“AIGS 对传统 ToB 软件的改造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但 AIGS 也依赖于共同协作,我们会成立 AIGS 开发者开放社区,构建基于范式大模型产品来构建 AIGS 的开源社区,包括举办各种活动,鼓励大家共同用大模型来改造 ToB,让这件事情做的更好,帮助企业更快、更轻松、更低成本地完成企业智能化转型。”
Linux 基金会亚太区副总裁陈泽辉指出,现如今Linux基金会旗下的云原生方面,已经有155个项目,20万个贡献者,还有来自全球188个国家一起来共建不同的开源项目。其中有 25%的项目来自中国,主要聚焦在前沿的技术维度,包括 Web3.0、分布式存储等。而使用云原生技术,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非常弹性的伸展,也会让成本更加低,这也是云原生无处不在的原因。
Linux 基金会亚太区副总裁 陈泽辉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梁志辉重磅发布了《2023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他提到,蓝皮书是从2021年开始编辑出版,延续至今,它已经变成完全开放的项目,今年参与这个项目的有106个单位,120多名开源领域的专家、志愿者参与。今年蓝皮书围绕开发者、项目、行业应用、社区、组织与生态、教育、商业化等维度解析了当前开源发展现状,也对遇到的一些重点挑战分享了相关的建议与经验,更多蓝皮书内容可查看:https://copu.gitcode.host/copu/2023/1/。
“2023 中国开源优秀人物”大揭晓!
开源技术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在开源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在我国开源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大批优秀的开源人才为开源事业添砖加瓦,贡献着重要的力量。为树立行业标杆,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开源人才的不断涌现,大会现场,重磅揭晓了“2023中国开源优秀人物”。
荣获“2023中国开源优秀人物”的有:
KubeEdge经理、华为云云原生开源技术总监 王泽锋
Gitea 社区创始人、吉谛科技 CEO 肖伦文
木兰社区发起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云计算研究室主任 杨丽蕴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林咏华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开源和软件安全部主任 郭雪
滴滴开源委员会主席 杨毅
中兴通讯标准与开源战略总监、LF AI&DATA董事会主席 孟伟
国防科大研究员、openKylin社区秘书长 余杰
小米开源委员会技术专家 肖翔
深度开源社区负责人 王耀华
蚂蚁开源业务总监、开源办公室负责人 边思康
开源中国研发总监、Gitee开发总负责人 李彦成
共同见证中国开源的未来
中国开源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我们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和竞争的机会,也为学术界和研究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开源精神的推动下,我们见证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开源项目的诞生和蓬勃发展,这些项目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未来,也希望在产学研、更多基金会的推动下,深入开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创造更多机遇和成就。
直播回放地址:https://live.csdn.net/room/csdnnews/1szUw3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