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2.1. 了解你的大脑
- 2.2 学习是对神经元网络的塑造
- 2.3 大脑的一生
- 3.学习的心里基础
- 3.1 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
- 3.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 4. 学习路径
- 4.1 构建知识模块
- 4.2 大脑是如何使用注意力的
- 4.3 提高专注力
- 4.4 放松一下,学的更好
- 4.5 巩固你的学习痕迹
- 4.6 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
- 4.7 费曼学习法
- 4.8 如何记笔记
- 5. 记忆篇
- 5.1 H.M的故事
- 5.2 万千只会始于记忆
- 5.3 人人都能学会的记忆技巧
2.1. 了解你的大脑
大脑的进化,人类是属于智人一类。
2.2 学习是对神经元网络的塑造
神经元包含轴突和树突以及髓鞘。
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发送过来的信号。
轴突:向其他神经元发送信号。
髓鞘:提高神经信号的传输速度。
学习的过程,就是神经元连接的过程,神经元连接后,最终将记忆碎片编码后存入到海马体。
神经元具有可塑性,就和地上的路一样,经常走的路会越来越宽。
2.3 大脑的一生
胎儿刚出生时,神经元数量达到860亿左右,大约只有17%的神经元是有相互连接的。
0-3岁这个时间段里面,婴儿从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刺激,神经元的连接数量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3岁时达到顶峰。
这时候的神经元连接数量大约是成年人的神经元连接的2倍,但是重量只有成男人大脑重量的80%。
3岁后,大脑开始对神经元的连接进行修剪的过程,把用不到的修剪掉,留下来的都是有效并且有用的。
这个修剪过程大约持续到青春期14岁左右,大约会修剪掉40%的神经元连接。
5岁时,开始减缓大脑生长发育的速度,此时的大脑重量大约是成人的90%。
青春期里面:
负责处理情绪的部分,边缘系统,在青春期会得到强化。
负责控制自己的行为部分,得到16-20岁才会逐渐发育成熟。
大脑这两部分发布的时间不匹配导致青春期的男女生容易冲动,形成叛逆的情绪。
30岁左右,突触的密度逐渐稳定,从此以后大脑便开始稳定的衰退过程,神经元的细胞逐渐的减少。
70-80岁,大脑重量和体积会萎缩15%左右。
30岁以后的衰退过程是及其缓慢的,学习时间会较以往时间会长一些,但是只要不断的学习,就会在大脑中不断的形成新的神经元的链接。
所以,人类可以通过终身的学习,不断的获得知识的增长的。
3.学习的心里基础
3.1 固定思维与成长思维
普通人拥有的是固定思维模式,而一些厉害的人往往是成长思维模式的人。
固定思维模式:相信一个人的聪明才智都是天生的。
成长思维模式:天赋只是起点,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才智。
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很容易放弃,因为他本身就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天赋不够,即便通过努力,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很多时候,学习上的拖延就是来自于此。
成长思维模式的人,会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更容易享受和沉浸于学习中。
如果遭遇失败,往往他们会从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上去寻找原因。
拥有成长思维模式的人不惧怕挑战,因为他们相信通过挑战,不断的努力,一旦获得成功,那么他们获得的收获就越多。
确认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是固定思维模式,承认他的存在。
如何改变固定思维模式? 改变自己的内心对话。
3.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4. 学习路径
4.1 构建知识模块
学习知识时,大脑里面无数的神经元被激活,形成在一个个神经元网络里面。
学习到的信息碎片,在大脑里面形成一个个的信息组块,并且相互连接的过程。
构建知识组块分为三个步骤:
(1)专注
(2)理解学习内容
这步可以将新学习的知识融入到已经存在的信息组块中。
如果不理解,就会形成孤零零的一个组块,难以和其他组块形成链接,这样以后在用到的时候,也难以调用到。
(3)跳出来,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内容
举一反三,用新学习的技巧来发散思考,能否触类旁通,去解决其他问题,这样可以链接到更多的信息组块。
4.2 大脑是如何使用注意力的
大脑保持专注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段时间以后需要活动一下。
4.3 提高专注力
手机关机
每天运动超过半个小时,每周超过3个小时的运动
4.4 放松一下,学的更好
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需要休息一下调解。
可以闭目躺一会,或者出去散步听广播剧,或者慢跑。
相关资料
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第二章第三章
芭芭拉.奥克利《学会如何学习》第二章
让-菲利普.拉夏《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第七章
本尼迪克特.凯里《如何学习》第六章
4.5 巩固你的学习痕迹
24小时以内,主动回顾一次,主动回想可以强化神经元的链接
注意点:主动回想并不是主动的阅读学习材料,而是在没有学习材料的情况下,大脑主动去思考到底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练习或者测验,通过运用知识来测验,测验时间需要间隔。
尽量去找自己没有想起来的知识点来测验,这是我们当下的知识漏洞,需要去补全。
主动回想、练习、复习,都是一种知识的提取。
相关资料
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认知天性》第三章
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第四章
本尼迪克特.凯里《如何学习》第五章
4.6 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
老师传输,被动看视频,听读书,但是思想开小差,这些都是被动学习,这些在外人看来这人很努力勤奋,每天工作学习到1,2点,非常用功,
这种努力往往会成为自欺欺人的一种借口,被动学习的过程吸收的效率相对来说很低。
如何保持主动学习:
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去思考,比如看完某个章节,进行口述,思考刚才的知识点。比如通过做课后习题来解决一些问题。
反复重复的从不同的角度去做,或者和其他方法或者实验的对比,可以使知识点巩固的更深刻。
对比实验,可以从感官上加深记忆。
记得小时候,数学老师通常都会讲解一个原理或者公式,然后出几道题让学生去做,那时候老师说谁愿意做的请举手。那时候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赶忙举手说“我我我我。。。”
到高中或者大学的时候,老师还是这样提问的,但是下面很少有人举手回答问题了,甚至老师点名。
特别是学英语的时候,老师讲的我完全懵逼,上课基本都处在开小差的状态。
以为前面的很多都不懂,导致后面的仍然不懂,什么语法,什么句子使用,结果每次点名都非常害怕点到我。
而且,因为英语一直不好,所以在课后从来没想过怎么去学习和复习,做作业也都是抄袭别人的,最后都是只上英语课的时候才打开书本,不上课的时候从来不愿意主动去翻看书籍。
这时候其实心里已经非常排斥了。
主动学习:
从心里上要搞清楚,学习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而不是老师,学到了就是赚到了,自己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同样是听课,主动学习者通常是在听课时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在听课时,会记录有哪些疑惑或者问题,在课下时会去找老师讨论。
遇到不会的题目,会整理下记录下来,用于以后的复习,这种方式来增加学习效果。
对于主动学习者来说,学习效果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努力的形式。一旦缺认掌握了某个知识,便可以放手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出去游玩。
这会造成一种假象,在外人看来,这人可能没怎么努力,就学习很好。其实他在课上花费更多的专注力,更多的主动学习时间。
主动学习者是参与了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学习中拥有主动权。
常见的主动学习有:
- 小组讨论
- 角色扮演
- 在实践中运用
- 教给别人
4.7 费曼学习法
如果你不能把一个知识用简单的语言讲解给别人听的话,那么你就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个知识。
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然后找一张白纸,把你要学习的概念写在这个白纸上,概念不要太大,最好是具体到某个点上。
第二步:设想自己是一名老师,把这个概念讲给没有任何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去听。然后把讲解的过程记录下来。这里如果写的比较麻烦,也可以使用录音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你在讲解或者写下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哪些部分理解的还不够透彻,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漏洞。
如果是一个新知识,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很难讲解的非常明白的。那么这是正常的现象,不用担心。继续学习巩固不清楚的地方。
第三步,返回再学习。
学习本身就不是一次可以搞定的事情,无论查资料,还是请教别人,都是一种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反复的咨询,才能真正理解这个知识。
第四步,如果这个解释比较啰嗦,那就尽量简化他。用简答的语言去解释你的知识。
4.8 如何记笔记
做笔记不是抄学习资料,而是自己的思考总结。
笔记不应该记得非常满,后期发现一些问题时,没地方修改或者增加了。
推荐使用活页本来记录。
注意点:上课的时间大部分都需要注意听讲,而不是记录笔记,记录笔记仅仅做个记号,或者是在某个知识点不懂的时候记录下,用来课后重点复习的。
康奈尔笔记法(适用于上课记录笔记):
1:(课堂记录)上课记录的,尽量简短,主要时间用来搞懂课堂的内容。
2:(课后)线索栏,记录关键词,或者问题
3: (课后)总结学习内容
复习方法:遮住第1部分,看第2部分,回想内容
卡片盒记忆法(适用于工作中)
类似于思维导图或者脑图。
5. 记忆篇
5.1 H.M的故事
脑叶部分-海马体组织被切除。
海马体是人体存储记忆的地方。
5.2 万千只会始于记忆
5.3 人人都能学会的记忆技巧
空间记忆法:
购物篇:大葱,芹菜,筷子,遥控器,西瓜,电池,垃圾袋,猫粮,笔筒,中性笔
厨房里妈妈正在摘芹菜,旁边还有捆大葱,晚上准备做芹菜大葱饺子,准备用筷子压平面皮。
爸爸一边吃西瓜,一边正在按遥控器看电视,发现没效果,原来是电池没了,西瓜吃完堆了一桌,垃圾篓里面没垃圾袋了。
到自己卧室,发现猫打翻了笔筒,中性笔掉落了一地,这才想起没有给猫带猫粮。
图片法:
将内容在大脑里面画一幅画
口诀谐音法:
例如24小时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类比法:对比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