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跨越阶层有多难?


 1 

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中国最近这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的强,是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

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

但是孩子却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就感到非常有意思,因为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你们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

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去教育自己的儿子,并且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做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啥样他啥样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

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娃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

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娃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娃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有了义务教育还好点,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点骂人话,如果学的比较深,还可以知道什么叫薛定谔的猫咪。

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家长,但是家长无疑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各种玩意全部传授给下一代。

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也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的消息。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自己也不大明白,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接受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识字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只有曾国藩他们那种小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光的圈起来抓学习,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什么的。

等着这个娃如果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

比如后来曾国藩牛逼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

后来那个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后来混的风生水起,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也还不错。

大家看出来了吧,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杀手锏。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重点是挖煤纺织嘛,技术含量不高。

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在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

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杀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这个别笑,是真的。

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那个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民国时期没有义务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的,这个没开玩笑,马督工之前就讲过,“中国人”这个概念完全彻底的普及,不到七十年。

义务教育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而且有可能是个神棍,这个也没瞎说。

韩国遍地神棍,发达国家里,比如说美国那边很多神棍,在家跟孩子说是上帝用了七天创造了世界。

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拖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什么的。

这两百年里美国信教比例大幅下降,跟普及义务教育强相关,现在美国信教比例应该是一半左右。

在中国也一样,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的掉渣的村里竟然能考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个情况,发现各个层次的人都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

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玩意跨越物种,跨越文明,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

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牛逼就得突破这个圈。


 2 

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比较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

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这个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现代也都这样。

比如中国以前也不像现在,我读大学那会儿我们这些“土炮”去大城市读大学,发现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其实差的不太多,也都不咋时髦。

当时我们班的城里人住着那种大城市里很常见的单位宿舍,我去看了还觉得不如我们小县城小平房住的爽。

2008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城乡迅速就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潮,跟村里的长得都不太一样。

我当初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上书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说他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哪个是大城市的,哪个和自己一样是村里来的。

而且他发现一个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学里的他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全校都是土炮的盛况已经不再重现。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在稳定的制度下发展几百年了,社会变得非常稳定。

不像我国这样经历完革命也才七十年,正儿八经的稳定发展也才三四十年。

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富豪阶层,中产阶级神马的,中产阶级们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大家都觉得努力一下还有希望。

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快乐的玩耍。

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向上突破。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

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

这个不是在说我国,全世界都这样,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下图是德国的一个情况,5%的人拥有德国将近一半的房子:

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

莱比锡只有5%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之前网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就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

后来我不是常驻了一段时间德国嘛,前几天还又去了一趟,我问我们几个公司的德国小伙伴,我说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

他说只有傻逼才不喜欢房,他们攒不住钱,而且买房后对生活影响太大,普遍买不起房,德国政府是很鼓励买房的,首付非常低,但是大家依旧不太能买得起。

如果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很快也会出现欧美的那种明显分层效果,牛逼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好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好小学升好初中,然后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路径就上去了。

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好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大增。

对应的,普通人就概率大减,受教育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能扭转不?也不是不能,但是不太好搞。

比如明清的时候朝廷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的多,原因很多。

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知识家族底子足,这些知识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

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这个事业里,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

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数量比其他省份加起来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

所以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

跟现在多像啊,现在不也是各省那几所重点中学会拿走一大半名额嘛。

所以吧,不要怀疑,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你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你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那些互联网公司。

博主说这个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顺便卖什么东西,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3 

消费的枷锁

在《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对我打动特别深:

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些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也就是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

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嘛,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

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

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个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

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什么的东西吧,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的要死。

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的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爽,可是问题是道理都懂,怎么操办?

这个问题首先最难的就是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去哪找?如果慢慢攒钱的花,估计得攒到天荒地老才能攒出来房子的首付。

但问题就是赚的钱不够多嘛,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钱不够花,怎么攒钱买资产?有人说可以借贷嘛,但是流水少的情况下,大杠杆几乎是找死。

更郁闷的是,穷人信用不太行,借不到钱,或者借钱成本太高。

这里说的信用不是生活里说的那个信用,而是银行对你的信用评级,穷人没有抵押物,评级低,银行要不不借给你钱,要不利息高的要死。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钱90%以上是从银行贷出来的,对,没写错,市场上90%以上的钱都是贷款,你贷不到钱,很多游戏就不带你玩。

所以吧,这件事对于那些有条件但是消费观有问题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

但是对于真穷人来说,几乎无解,明知道当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旧只能这样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郁闷的事了。

当然了,有些人属于“道理都懂,客观条件导致没法操作”,但是依旧有不少人脑子里真缺根弦。

我有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当村官了,他说国家给贫困户是有拨款的,但是很多贫困户并没有好好的把这部分钱利用起来,不少人到手后随手就瞎花了。

他感慨有部分人穷是缺机会,有部分人真是活该穷,扶不起来。


 4 

习得性无助

下边这段话是从微博“硅谷王川”(这个号非常有料,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那里看到的,非常有启发。

我其实有类似感觉,但是一直没能用语言概括出来,直到他发了个帖子出来,我也不必总结了,直接抄过来: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 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忧郁症。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三个问题: 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Barry Schwartz 《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

大家看到了吧,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

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完全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啥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

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的消极状态。

既不想改变,也不想去想改变的事。

这也是我这些年目睹的强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

但强人总有种碰上问题就主动去解决,解决了还要优化,优化了还要固化的习惯。

这两种思维一开始可能效果不太明显,持续十年,非常可怕。

说到这里,得祭出我们这张图了:

很多事都是你得做很久很久完全没起色,最后一小段时间一飞冲天,比如学英语,公号涨粉,文化观念的传播,财富的积累,甚至这段时间疫情在各国的爆发曲线,都是这个。

一开始都很缓慢没进展,跟乌龟似的,突然间就雄鹰展翅一飞冲天。不过在那天出现之前,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

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啥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尝试自己自然就崩溃了,这玩意是个正反馈或者负反馈的通道。

牛逼人有自信,自信又有助于他穿越痛苦的周期,达成目标后变得更自信。不牛逼的人恰好相反。


 5 

那该怎么办呢?

按照我们上文说的反方向走不就行了嘛:

怎样突破父母的限制?

没啥办法,只能是多读书了,中国高考为啥这么惨烈,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这是最廉价的向上突破途径,这是第一个机会。

欧美呈现出来的趋势是大学学费越来越贵,英联邦等国干脆把大学当创收工具了。

怎样突破同质层分化?

年轻时尽量去大城市,然后埋头苦干,越是小地方,越板块固化、越难以突破!

怎样克服消费枷锁?

勤俭持家呗,就算一辈子没攒下钱,也给下一代留个好习惯。

一代不行就用几代人,东西方都是一样的,每一个豪门的崛起,都需要好几代人,上一代做下一代的基础。

如果你这辈子没法改变阶层,那也一定要让下一代有机会跨越!

怎样克服习得性无助?

去选择去做那些不敢做的事,这既是对大家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今后要一直做这事,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年轻。

而且社会学有个结论:社会中下层的人收入往往不太依赖运气,这类人的收入都是确定的,都是固定工资;

越往上,运气比例越大,比如某思聪,运气比例占据了99%以上。经商做买卖什么的,都高度依赖运气。

越有钱的人,往往收入中运气比例越高。

整体而言,如果你工作非常忙,一般来说先紧工作,如果有闲暇时间,也别闲着斗地主,可以发展一些“运气行业”。

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的转变,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屌丝。

如果一直做消费者,花自己的时间和钱,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

你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互联网时代为啥好呢,因为“生产者”门槛一降再降,传播边际成本也一降再降。

屌丝不需要打广告也可以推广自己产品的时代竟然来了,这玩意才是真大时代。

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现在花时间也是消费。

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对一个没啥资源和动手能力的穷人来说没卵用,但是很可能五年后就彻底改变了你的生活。

如果一件事做过了,没成,那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块料,或者运气不好。

但是如果什么都没做,就觉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这是病,得电,用高压!

  作者:九边


其他原创文章可以戳:

人生就像微信,迭代才有机会

选一线一张床还是二线一套房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有超强逆商?


你可以长按这个二维码加我微信,空位不多。

记得备注“职业信息”,我会将你拉进一个高品质圈子,全是我的读者们,从CEO、 CTO到总监、架构师还有投资人等等,是一个优质人脉圈。


【您的在看,我的莫大鼓励】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hkb.cn/news/2097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长河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李宏毅2023春季机器学习笔记 - 01生成AI(ChatGPT)

一、引言 预设的知识储备要求: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机率);编程能力(读写python) 这门课专注在 深度学习领域deep learning, 事实上深度学习在今天的整个机器学习(ML&#xff09…

穷人入门区块链指南

本文来自作者 Fengy 在 GitChat 上分享 「区块链与比特币快速入门」 编辑 | 甘道夫 写在前面 本人是个对编程以及区块链感兴趣的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阅读技术博客,技术书籍。 本次在 GitChat 上发起 Chat,主要是带领区块链小白、炒币者、区块链爱好者…

穷人翻身唯一出路是什么?穷人赚钱一点都不难?

世界上有很多种人,可以分为男人或者女人。更全面一点可以说是穷人和富人,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而有的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但是又不想就此放弃,所以会选择创业这条路,穷人翻身唯一出路到底是什么&#xf…

这个社会穷人的出路在哪里?

穷人也分上进的穷人和不上进的穷人,如果你自己不上进,那就根本没有出路。 如果你上进,就多少还有点办法。 如果你没有学历,说实话,挺难的,在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学历,只知道苦做&…

中国移动牵头定义【“1”个技术底座+“X”个厂商算法】隐私计算平台

开放隐私计算 《中国移动“1X”隐私计算平台纳管集成规范》于2月10日正式发布,该规范是中国移动牵头组织业内技术伙伴亚信科技、富数科技、蓝象智联、数牍科技、同盾科技等多个业内技术合作伙伴联合编写,主要基于1X架构的互联互通分级纳管模式展开说明。…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Foundation model的进展仍不够快

编者按:如今根基模型(Foundation Models)的应用和相关创新正在快速涌现,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还无法充分发挥根基模型的潜能、将其高效快速地应用于企业级AI应用中。 根基模型的加速应用和落地,带动了…

【思维模型】概率思维的价值:找到你的人生算法!打开你的人生格局!实现认知跃迁!

把同样公平的机会放在放在很多人面前,不同的人生算法,会得到迥然不同的结果。 概率思维是什么? 【ChatGPT】概率思维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模型来思考和评估不确定性事件的方法。它通过计算不同可能性的概率来预测事件的结果,并评估风险和机会。 概率思维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帮…

GPT-4越强,这些数据隐私问题就越需要被重视!

开放隐私计算 今天,ChatGPT4.0版本(下称GPT-4)正式发布,引爆了我们的话题圈子。GPT-4霸榜各个频道、社区的热度头条,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头脑风暴的创新,到处都能听到“…

学习英语给你带来了哪些机会?

昨天文章发出后,J姐姐给予了一些更正,我希望将来也能够像她那样走出去看一看。 Y呢,并不是我说的那样混日子,了解更多之后,才发现他是个王者,顿时肃然起敬。 “一起学英语”群里大佬云集,希望他…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2020流程图解和最全指南

详细原文,点击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1167881 阅读。 每年高考完后,并不是最轻松的时刻,因为这个时候学生要做的就是,估分以及报考大学,填报志愿。 而怎么填写高考志愿,难倒了一大众家长学生&a…

给高考生填报专业和志愿的建议

给高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建议 开头提示:我又来参加活动啦~ 活动:【高考季征文】高考那些事儿,作为过来人我有话要说 时间过的真快,想想19级高考已经过去三年了,不知不觉就上20多岁了,今天我们就聊…

【高考志愿填报-让你领先在起跑线上】学长给学弟学妹七点建议,字字珠玑!

文章大纲 一:前言二: 选择什么学校和选择什么专业(一): 选择学校需要前需要考虑的事情(二): 辅助你做决策的工具(三): 选择什么专业 三: 计算机专业如何(一) 什么是计算机类专业:(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定义:二:各类专业排名:三:《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Top10行业四…

老菜鸟学PYthon - 高考志愿填报数据的实时采集

一直想学习Python,又一直懒,直到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开始,在跟进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高分却报漏未被录取或没有报上的情况。(自家小子今年下半年开始高三生涯) 学习目的:2022年7月开始的高考志愿填报时&am…

教你用Python浪漫表白

虽然2.14情人节已过,但接下来还有白色情人节,黑色情人节,玫瑰情人节…… 如果你有意中人, 赶紧抓住机会表白! Python浪漫表白! Python具有超强大的绘图功能,可以在你准备表白时祝你一臂之力. Python导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

本周大新闻|苹果首款MR没有主打卖点;Meta认为AI是AR OS的基础

​本周XR大新闻,AR方面,苹果首款MR或没有主打卖点,反而尽可能支持更多App和服务;扎克伯格表示基于AI的AR眼镜操作系统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基础;微软芯片工程VP Jean Boufarhat加入Meta芯片团队;Humane展示了…

《塞尔达传说》发售 | 历史上的今天

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3 年 2 月 21 日,在 1804 年的今天,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制造了一台单一汽缸和一辆蒸汽机车&#xf…

Language Models Meet World Models: Embodied Experiences Enhance Language Models翻译

摘要 尽管大型语言模型(LM)在众多任务中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但它们经常在物理环境中无法进行的简单推理和计划,例如理解目标的持续性或计划家庭活动。这种局限源于以下事实:LM仅在书面文本中训练,而缺乏基…

OpenAI CEO 称公司没有上市计划;特斯拉自动驾驶将开放给其他车企;百度智能云推出代码助手 Comate|极客头条...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哇,「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整理 | 梦依丹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一分钟速览新闻点&#…

Python代码解蓝桥杯第十三届省赛(C/C++大学B组)赛题

Python代码解蓝桥杯第十三届省赛(C/C大学B组)赛题。 【学习的细节是欢悦的历程】 Python 官网:https://www.python.org/ Free:大咖免费“圣经”教程《 python 完全自学教程》,不仅仅是基础那么简单…… 地址:https://lqpybook.re…

GDOUCTF2023 WriteUP by 肥猪拱菜队

前言 本篇WriteUP为B0、ccc、Boogipop、树木共同编写,感谢三位师傅带我打比赛拿了个第五Orz Misc 签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发送指令得到flag Matryoshka 解压附件得到一个zip和一个txt,看看txt的内容 不难发现,是将数字和一些运算符号给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