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家都听过“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听上去很牛。“大中台、小前台”背后完成了一件事情:把阿里巴巴和支付宝所有的基础技术全部统一到阿里云上,这是个重大的技术变革。为了完成这个技术变革,阿里巴巴做了非常好的组织设计,让当时的阿里巴巴CTO行癫(张建锋)兼任阿里云CTO,把技术收在一起,加强阿里云。“大中台、小前台”策略执行了三年,阿里云整个技术架构就非常完整了。阿里巴巴以全公司之力支持达成了一个技术战略。
“大中台,小前台”是一种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前台”指贴近最终用户/商家的业务部门,包括零售电商、广告业务、云计算、物流以及其它创新业务等。“中台”则是强调资源整合、能力沉淀的平台体系,为“前台”的业务开展提供底层的技术、数据等资源和能力的支持,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
“大中台,小前台”的运营模式,就是美军的“特种部队(小前台)+航母舰群(大中台)”的组织结构方式,以促进管理更加扁平化。
字节跳动公司就采用了项目制,打破原有的完全以职能结构为主的团队划分,把不同职能的人组织在一起,围绕同样的目标努力。现在超过50%的项目人数都在10人以内,虽然人数少了,但是整体产能大大提升,也给了很多新人成为项目经理并能独当一面的机会。
那么对于有几万员工,业务结构错综复杂的阿里巴巴公司呢?其实阿里巴巴公司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3年前提出了“大中台—小前台”战略。这个理念来源于美军的“特种部队+航母舰群”的组织结构方式。十几人甚至几人组成的特种部队在战场一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决策,并引导导弹精准打击目标。而精准打击的导弹往往是从航空母舰群上发射而出。这是针对目前公司内部部门日渐臃肿、整体迭代缓慢、灵活性不够、内部竞争激烈、缺乏创新的现状提出的。当然,如果你了解国外的情况,就会对这个理念绝不会感到震惊,因为国外很多公司只有几个人,却创造了等同于某些大公司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产生的效益。
然而,这种改变对大公司来说可谓是“知易行难”。因为人多了,管理成本必然随之升高,中低层管理者会使用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则来降低管理成本,而这必然会抑制创新。只有在“失控”的状态下,创新才会发生;在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情况下,创新很难发生。也许在目前这个时代,你所在的公司或者组织、团队,规模不大、灵活多变、管理扁平化,才是更值得庆幸的。
但不管怎么说,团队越来越精简、灵活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这为大幅提升彼此的合作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支持。
阿里中台(大中台小前台)架构详解
美团业务中台实现方案
腾讯的大中台小前台
大中台小前台模式是一种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它将公司的核心资源和能力集中在中台,通过共享和复用,为前台的小团队提供快速、灵活的支持。以下是一些大中台小前台模式的案例:
阿里巴巴中台战略:阿里巴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其中,中台包括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负责提供基础设施、数据分析和业务服务。前台则包括各个业务部门,如淘宝、天猫等,负责面向用户的业务运营和创新。这种架构使得阿里巴巴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腾讯技术中台:腾讯的技术中台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使得腾讯的各个业务部门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逻辑和创新,而无需担心技术问题。
京东数据中台:京东的数据中台负责整合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这使得京东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优化业务流程和决策。
美团业务中台:美团的业务中台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业务服务,如订单管理、支付等。这使得美团的各个业务部门能够更快速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这些案例表明,大中台小前台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创新速度、优化业务流程和决策,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同时,这种架构也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中台能力和灵活的前台团队,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京东中台故事
在早期,京东面临的问题是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和流程都是孤立的,导致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低下,创新能力有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京东开始探索构建中台体系。
中台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大中台,小前台”。中台承担着整合资源、沉淀能力的重要角色,为前台业务提供强大的支持。通过集中化、标准化的管理和运营,中台能够提高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在构建中台的过程中,京东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首先,京东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治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京东将中台能力进行了分类和整合,形成了包括技术、数据、服务等多个层面的中台体系。同时,京东还建立了完善的中台运营机制,确保中台的高效运转。
通过中台体系的构建,京东成功地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首先,中台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和流程得到了整合和优化,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其次,中台体系为前台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前台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提高了公司的创新能力。
京东中台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协作和效率的故事。通过构建强大的中台体系,京东成功地解决了早期面临的问题,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构建强大的中台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不采用“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企业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在没有中台支持的情况下,每个前台业务部门可能需要独立建设自己的技术、数据等基础设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还降低了运营效率。
业务响应速度慢:由于缺乏中台的支持,前台业务部门在响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可能导致企业错失市场机会,甚至被竞争对手超越。
创新能力受限:中台通常承担着资源整合和能力沉淀的角色,能够为前台业务提供强大的支持。如果没有中台,前台业务部门可能无法充分利用整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组织僵化:在没有“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下,企业可能更容易出现组织僵化和官僚化的问题。这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协作困难,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综上所述,采用“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可以帮助企业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组织的灵活性。然而,这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
大中台小前台的主要内容是资源集中化和管理扁平化,通过提炼各个业务条线的共性需求,将共性需求组件化、模块化,并以接口的形式提供给前台各业务部门使用,使产品在更新迭代、创新拓展的过程中研发更灵活、业务更敏捷,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造轮子的KPI项目。
大中台小前台的开发模式本质上是将通用的服务抽离出来做到共享服务的体系结构当中,使得管理更加高效,小团队更加扁平化。由于资源的共享可以让开发更加敏捷,更能够知道需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通过抽象各条业务线,把共用的服务抽象出来共享,不限于用户、订单等基础模块服务,还包括具体的业务的抽象,比如教育培训相关的课程、讲师、学员等服务,通过抽象并以微服务的形式实现,避免重复投入资源造轮子。
大中台小前台的特点包括服务复用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和开发效能提升。通过服务复用,可以避免重复投入资源造轮子,降低成本。同时,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可以更快地通过共享服务的组合响应新业务。对于新业务,无需再投入新的重复的开发力量,减少人员成本。开发人员更专注某一领域,开发更快,更易维护。
在实际应用中,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模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如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强大的中台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前台业务的创新需求,实现业务的快速迭代和发展。
总之,大中台小前台的原理是通过资源集中化和扁平化管理,实现服务复用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和提高开发效能。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当前系统中各个业务的前端应用与后端服务解耦,将各个功能中的服务能力进行梳理、沉淀和整合,并注意服务的通用性和自我进化能力。
在“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模式中,小前台主要工作是贴近最终用户/商家的业务部门,包括零售电商、广告业务、云计算、物流以及其它创新业务等。这些前台业务部门能够快速决策、快速研发,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同时具备强大的自我进化能力。小前台的特点是业务全能,便于快速决策、敏捷行动,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应对市场变化。总的来说,小前台就是各个业务部门,个性化的各种前台服务。
大中台主要工作是资源整合、能力沉淀的平台体系,为前台的业务开展提供底层的技术、数据等资源和能力的支持。大中台将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集合在一起,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大中台通过提炼各个业务条线的共性需求,将共性需求组件化、模块化,并以接口的形式提供给前台各业务部门使用,使产品在更新迭代、创新拓展的过程中研发更灵活、业务更敏捷,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造轮子的KPI项目。大中台的具体组成部分包括公共业务组织结构、公共数据组织接口和基础技术支撑等。总的来说,大中台的作用是实现技术复用,避免重复造轮子,把一些稳定的共通业务服务抽象出来,能够给各个业务应用去使用。
中台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中台是能力的枢纽和对能力的共享,它可以将企业的各种资源转化为易于前台使用的能力,从而为企业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台是在集中的基础上建设分权的业务,进行联通,并为各业务提供统一的服务。
中台团队关注的是如何形成基础服务,为前台团队建设业务应用提供便利。因此中台要实现平台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并隔离不同前台业务。 另外,中台不是微服务,因为中台不仅是一种技术架构,还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参考架构。不过从技术角度,可以认为微服务是建设中台的最佳实践。
微服务是将J2EE时代的单体架构拆分为多个提供微服务的技术架构。微服务将相关联的业务逻辑及数据放在一起形成独立的边界。各个微服务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比如HTTP RESTful风格进行通信访问。各个微服务间是松耦合的。不同的微服务开发团队理论上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来实现微服务而无须强求一致。另外,微服务所需的数据存储一般都由单独的数据库实例或数据库模式隔离,数据的交互只能通过接口或消息实现,而不能在数据库层直接访问另一个微服务的数据。
微服务强调接口的隔离原则,通过接口封装。由于微服务可单独部署,因此可根据需要对所需的微服务进行扩缩容,无须针对整个系统,从而使系统的伸缩性更灵活,更能应对大流量并发场景,比如秒杀。微服务拥有与生俱来的独立开发、独立部署、独立发布特性,支持高并发高可用,以及去中心化管理等优点。但由于微服务是分布式编程,提高了开发、调试、部署、运维等的难度,增加了服务管理的复杂度,且需要重新设计原先由单一数据库保证的原子性等。虽然微服务对开发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它促进了研发团队的一体化运维能力,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研发组织架构。
中台和微服务都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们在实现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台通过提供统一的服务来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而微服务则是实现中台的最佳实践之一。
不采用大中台和小前台的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缺乏中台体系的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时,可能会难以快速响应和调整。中台体系能够提供共享服务和技术支持,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业务创新的速度。没有采用小前台的组织结构可能会导致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障碍,难以形成合力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小前台的组织结构能够更好地聚焦业务创新和客户需求,提高运营效率,使企业更加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
对于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的企业来说,采用大中台和小前台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这种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复用性和业务创新速度,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当然,不同企业的情况不同,具体采用何种组织结构还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大中台和前台为企业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业务创新和运营效率。
大中台是指企业将各业务线中具有共性需求的功能进行抽象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为前台提供共享服务。这种组织形式的核心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复用性,减少重复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同时提升业务创新的速度。大中台通常包括技术、数据、服务等多个方面,通过集中管理和调度资源,快速响应前台的需求。
前台则是指企业的业务一线,直接面对客户和市场需求。在大中台的支持下,前台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创新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而不需要过多考虑技术、数据等方面的细节。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得前台更加灵活、敏捷,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运营效率。
具体来说,大中台可以为前台提供以下支持:
技术支持:大中台可以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开发和运维支持,确保前台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开展业务。
数据支持:大中台可以对各业务线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前台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服务支持:大中台可以提供共享服务,如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确保前台可以专注于业务创新和运营。
同时,前台也需要与大中台紧密协作,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前台需要与大中台共同制定业务战略和发展规划,共同推进业务创新和运营优化。同时,前台还需要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和客户意见,为大中台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大中台和前台的组织形式可以使得企业更加灵活、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业务创新和运营效率。同时,这种组织形式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驱动力来自多个方面,包括业务创新、中台技术、产业互联和生态运营。企业可通过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两条路径来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连接、数据和智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台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支持业务和数据中台的建设。中台系统有助于实现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提升运营效率。数字营销领域也在快速发展,中国数字营销市场呈现出新特性,如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搭建生态、形成云原生数字营销阵营等。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架构包括基于中台、微服务架构的数字营销平台和SaaS数字营销云。中台的作用在于提供共享服务,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相互关联。中台的发展和进化经历了多个阶段,中台生态的形成和与前台的博弈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中台文化的建设需要遵循7个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时需要具备运营、业务和技术的能力要求。业务执行方面,需要关注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和敏捷开发等方面。中台实施的经验教训包括持续迭代完善、避免团队组织错误、业务拆分清晰、微服务适度使用和避免系统过度设计等方面。中台架构整体策略包括业务顶层设计、业务中台设计方法论和数据中台设计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