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础知识
- 1、《佛教常识》
- (1)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 (2)佛法的基本内容、书籍
- (3)僧团和佛的弟子
- (4)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亡及复兴
- (5)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 2、《佛教基本知识》
- 参考文献
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本着阅读的想法,大学时图书馆读过很多星云大师、慧能的通识书籍。星云大师的书里面提到了人间佛教的理念,偶尔去寺庙中 赵朴初的题字非常常见,为什么星云大师会有 人间佛教的理念?是他自创的吗?赵朴初的字也不好看,为什么总能被挂起来,他有名在哪里?周末闲来无事,速看了两本之前收藏的PDF,以记。
1、《佛教常识》
赵朴初通过问答形式,解释了许多佛教的基本知识。
(1)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佛、法的含义?
佛是神吗:是有智慧的人;
佛陀:智者的别称、乘真如之道而来(如来)
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的区别?
释迦摩尼生平简介
转法轮:说法的别称
佛门“三宝”:佛陀、佛法、僧侣团体
古印度的社会面貌、佛教创建的意义、不足等探讨
(2)佛法的基本内容、书籍
佛教书籍基本内容围绕:世间的苦、苦的原因、苦的消灭、灭苦的方法,这4圣谛(苦、集、灭、道谛),本质是缘起论;
缘起:诸法由因缘而起,关系、条件上的同时、异时互存关系;
十一义论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十二缘起、涅槃寂静、修行法门(戒、定、慧三学)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区别:大乘利他,小乘利我(自我解脱);
菩萨行人生观:六度、四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切法"缘起性空"的理论基础,大乘佛教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
佛经结集:佛祖死后,弟子们记诵出来,整理为经、律、论三藏;
后续还有无数次结集,颇有一段文字之味"伟人之所以为伟大,是因为逝世后,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任人摆布"。起因各不相同,大概就是大家各表达各的,都不是绝对权威,看谁的受众多,看谁的理念传播广、久远不断。于是后世越依赖文字、繁复行为来宣传佛教的宗派越来越少(知识分子需要书籍、且战乱不断),越简单的、越方便的派别越能得到传播(底层老百姓不识字),比如禅宗。到现在恨不得在寺庙里面烧个香、许个愿就是礼佛了。
佛经三系:
(3)僧团和佛的弟子
五乘教法与出家的关系:人乘(五戒)、天乘(十恶)不用出家;独觉乘(十二因缘)隐居;菩萨乘(六度),出家比丘、居家居士均可;声闻乘(四谛),需要,为了证得阿罗汉果;
僧侣不是神职人员:僧侣不能代人祈福、免罪。
另外,佛本身是饱含智慧的人,而不是神,也不能祈福、免罪,上香请愿这种就不必了。
僧侣的生活做什么:尽可能少的物质需求、尽可能少的参与社会生活、尽可能多的看书、修行;
佛教不鼓励出家:只有极少数人出于存粹目的出家,而且要非常严格审核、考试才被允许
和尚:本意是尊称,老师的意思,喇嘛同理;
法师:本来是学位的称号,要求通达佛法且能为人讲解。经师、律师、论师,都精通的,称为三藏法师;
吃肉、开"荤"的区别:两者不是一个理解;
僧人生活习惯问题:僧团、会议、生活习惯、衣服、剃发等;
十八罗汉的错误:典籍里只有16个,后面2个错误追加的翻译者、最初画家;
五百罗汉的错误:属于典型的生搬硬凑,没有典籍依据;
(4)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亡及复兴
经历:原始佛教=》部派分裂=》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大乘佛教瑜伽学派=》大乘佛教密宗(藏传佛教),中观、瑜伽又称显宗派;
龙树:大乘佛教集大成者,主张"诸法实相论",万物皆空;
密宗:咒语加仪式可快速获得成就;
(5)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翻译家:鸠摩罗什(大乘中观学派)、玄奘(大乘瑜伽学派);
中国佛教八宗: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简单介绍:法性宗(大乘中观)、法相宗(大乘瑜伽)、天台宗(本土融合)、华严宗(华严经、本土融合)、禅宗(参禅,不立文字,顿修顿悟,楞伽、般若经)、净土宗(无量寿经,西方极乐净土,简单,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律宗(研究戒律)、密宗(大日、金刚顶经);
禅宗:中国极其兴旺,禅宗=》南北分裂=》北灭南分五家=》五变七家=》仅剩临济、曹洞两派。
人间佛教:佛法有浅深程度不同的各种法门,五乘教法中,独觉乘、菩萨乘、声闻乘难学,人乘、天乘易学,称为人间佛教,主要是五戒、十恶。
2、《佛教基本知识》
正果法师像是理论家,通读各类典籍,融会贯通。这本书更像一本入门通识教材,比如我们的《植物学》,更详细介绍了上本书的内容,让人得到更清晰的知识架构。方便后面更单独的去读某一个单独的经典著作,类似于大学里的专业课教材(例如《花卉学》、《蔬菜学》之类)。
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在无边佛法中,人间佛教是最根本和最精要的。
这里面的话其实就是台湾的星云大师一直在践行的,希望后面台湾签证还能审批下来,有机会去趟佛光山参观一下。
参考文献
1、正果法师:佛教基本知识(阅读)
2、《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