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hatGPT模仿面试官,问我做过的项目!
1.关键词部分
需要让CHatGPT有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以下是我给它的角色定位词:
请你作为一个Java后端面试官,请你基于我的项目,问我一些由项目扩展到专业知识的问题,下面是我项目的大致介绍:
- 一个提供 API 接口调用的平台,用户可以注册登录,开通接口调用权限,用户可以使用接口,并且每次调用会进行统计。管理员可以发布接口、下线接口、接入接口,以及可视化接口的调用情况、数据。
- 使用技术:SpringBoot、SpringClountGateway、Dubbo、MySQL、Http调用、Java、Spring等 。
- 补充:其中自己写了一个SpringBoot Start。请你基于以上和专业知识对我进行面试,要求问题不小于15个,不多于20个。
- 要求问题真实合理。
- 问题难度应当是一个初级工程师的水平。
2.问题部分
然后下面是GPT给我生成的问题:
- 请简要描述一下Dubbo的原理和作用。
- 你在使用SpringBoot Start时,是否遇到过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 我们知道,Spring框架提供了多种AOP实现方式,比如JDK动态代理、CGLIB等。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些AOP实现方式的区别?
- 当一个接口调用发生异常时,你认为在平台中该怎样做处理才能增加用户体验?
- 谈谈对于在Spring中使用注解的理解,比如@Controller、@Service、@Autowired等?
- 请对比一下Spring的IoC和AOP两个主要概念的区别。
- 在项目中,你是如何进行接口的鉴权和授权的?
- 当一个接口的响应时间过长时,你认为该如何做优化?
- 请简要说明一下Spring的事务管理机制。
- 当出现高并发请求时,你认为应该如何优化系统性能?
-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为什么需要分布式系统?举个例子说明。
- 你了解过什么分布式框架?请简要介绍一下。
- 在MySQL中,你是否了解过索引的使用?如果是,你觉得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索引?
- 如何保证接口的安全性?
- 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并是如何解决?
- 你是否了解过SpringBoot的优化方法?请简单说说你理解的优化方法。
- 我们知道,Java虚拟机提供了运行时数据区,比如Java堆、Java栈等。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和区别?
- 请谈谈你对于单元测试的见解。
- 你是如何进行接口文档的编写和管理的?
- 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在你实现的平台中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3.回答部分
下面是我的回答以及GPT的回答,我的回答就比较简陋了…
1. 请简要描述一下Dubbo的原理和作用。
我:
Dubbo的作用就是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请你细说一下实现原理,关键部分可以附上细节代码(还没有具体学习DUbbo所以就开始了反问面试官模式)
GTP:
Dubbo的调用原理分为两种情况:
-
通过Netty异步方式进行远程通信,基于长连接方式通信(默认方式)。
-
通过HTTP协议方式进行远程通信,每次需要建立连接。
在Dubbo中,远程调用的真正实现是通过调用Invoker接口实现类(DubboProtocol)来完成的,通过以下步骤:
-
服务消费方调用接口时,实际上是通过Dubbo的代理对象来调用远程服务。
-
Dubbo代理对象首先会在本地缓存中查找相应的Invoker对象。
-
如果缓存中已经存在Invoker对象,则直接调用Invoker的invoke方法完成远程调用。
-
如果缓存中没有找到相应的Invoker对象,在进行远程调用之前,需要根据接口的类名、方法名和参数类型等信息构建一个Invocation对象。
-
构建Invocation对象后,Dubbo代理对象会通过Protocol实现类(DubboProtocol)创建一个Invoker对象。
-
创建完Invoker对象,Dubbo代理对象会将其缓存在本地,并调用其invoke方法完成远程调用。
以下是DubboProtocol的部分关键代码:
/*** 远程调用入口*/
public class DubboProtocol implements Protocol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NAME = "dubbo";/*** 服务端接口暴露*/@Overridepublic <T> Exporter<T> export(Invoker<T> invoker) throws RpcException {// ...}/*** 客户端引用服务接口*/@Overridepublic <T> Invoker<T> refer(Class<T> type, URL url) throws RpcException {// ...}/*** 客户端调用远程服务*/@Overridepublic <T> Result invoke(Invoker<T> invoker, 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RpcException {// ...}
}
Dubbo的远程调用过程仅仅是Dubbo框架中一个非常小的部分,Dubbo的整个调用流程还包括服务的注册、发现、路由、负载均衡、容错等功能,这些功能使得Dubbo能够灵活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场景。
2. 你在使用SpringBoot Start时,是否遇到过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我:
主要是为了解决开发者调用接口时,需要在意其他参数,然后我在项目中写了一个Start,解决这个痛点,至于遇到过的难题,如何解决,我没有遇到过,请你详细说说有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呢?
GPT:
在我之前的项目经历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是:
-
接口的参数传递不清晰,例如命名不统一或含义不明确。解决方法是通过规范化接口文档以及代码注释来明确参数的含义和命名约定。
-
接口的返回值类型不统一。解决方法是定义一个统一的返回值格式,例如采用JSON格式,包括一个标记状态的code、返回信息的msg和返回数据的data字段。
-
接口性能不稳定,导致请求耗时过长或请求失败。解决方法是进行接口性能测试,针对瓶颈进行优化,例如优化数据库查询语句、使用缓存等方式。
-
接口安全性问题,例如接口参数传递过程中数据容易被窃取、篡改等。解决方法是采用数据加密方式(例如SSL/TLS)、限制接口调用权限等方式。
以上是我在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总体来说需要对接口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常规的性能和安全性优化。
3. 我们知道,Spring框架提供了多种AOP实现方式,比如JDK动态代理、CGLIB等。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些AOP实现方式的区别?
我:
JDK动态代理好像是需要有实现接口时,使用的是JDK动态代理,CGLIB则是没有实现接口时,使用的是CGLIB,请你具体说说,并且详细举例
GPT:
对的,JDK动态代理需要有接口,而CGLIB动态代理不需要接口。
JDK动态代理是基于接口实现的,当我们需要代理一个类的方法时,需要先定义一个接口,只有实现该接口的类才能被代理。JDK动态代理通过反射机制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实现了代理类所实现的接口,并且将所有方法的调用转发给了被代理对象。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UserService接口和UserServiceImp实现类,现在我们需要代理UserService的一些方法: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void getUser();void addUser();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 implements UserService {public void getUser(){System.out.println("get a user");}public void addUser(){System.out.println("add a user");}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Proxy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private Object target;public UserServiceProxy(Object target) {this.target = target;}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return resul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serServiceImp userServiceImp = new UserServiceImp();UserService userProxy = (UserService) Proxy.newProxyInstance(userServiceImp.getClass().getClassLoader(), userServiceImp.getClass().getInterfaces(), new UserServiceProxy(userServiceImp));userProxy.getUser();userProxy.addUser();}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UserService
接口和一个UserServiceImp
实现类,实现了getUser()和addUser()方法。UserServiceProxy
是我们自己定义的代理类,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
接口,用来在代理对象方法调用时进行处理。我们使用Proxy.newProxyInstance()方法来创建代理对象,参数分别为类加载器、接口数组和代理类实现的InvocationHandler。在main()方法中,我们创建一个UserServiceImp实例,使用代理来调用getUser()和addUser()方法。
而CGLIB动态代理不需要接口,它是通过继承来实现的。CGLIB动态代理通过生成被代理类的子类来实现代理,被代理类不能被final修饰。举个例子,我们还是拿上面的UserServiceImp类来做示例: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CglibProxy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private Object target;public UserServiceCglibProxy(Object target) {this.target = target;}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 Method method, Object[] objects, MethodProxy methodProxy) throws Throwable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objects);return resul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enhancer.setSuperclass(UserServiceImp.class);enhancer.setCallback(new UserServiceCglibProxy(new UserServiceImp()));UserServiceImp userServiceProxy = (UserServiceImp) enhancer.create();userServiceProxy.getUser();userServiceProxy.addUser();}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UserServiceCglibProxy代理类,实现了MethodInterceptor接口,在intercept()方法中实现对方法的代理。我们使用Enhancer来创建代理对象,先设置父类为UserServiceImp,再设置回调函数为UserServiceCglibProxy,最后创建代理对象。在main()方法中,我们创建UserServiceImp实例并将其代理,使用userServiceProxy调用getUser()和addUser()方法。
从这两个示例可以看出,JDK动态代理是基于接口实现的,代理的是接口中的方法,而CGLIB动态代理是基于类实现的,代理的是这个类的所有方法,包括public、protected和private方法。
4. 当一个接口调用发生异常时,你认为在平台中该怎样做处理才能增加用户体验?
我:
在一个接口调用发生异常时,平台应该首先跳转到一个统一的异常处理解决,并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些具体的实例代码,最后不行可以向开发者反映
GPT:
对于一个接口调用发生异常的情况,平台应该采取如下的异常处理解决方式:
- 首先将该异常记录下来,供开发者参考并优化代码。
- 然后跳转到一个统一的异常处理页面展示给用户,该页面应当具有友好的UI界面,包括异常信息、错误码以及建议解决方案等。
- 在该页面中,可以提供给用户一些具体的实例代码,帮助其了解如何正确地调用接口,防止下次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 如果用户无法通过提供的实例代码解决问题,可以提供用户提供反馈的通道,让其向开发者反映,开发者可以及时修复相关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快地定位和修复问题,提高整个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谈谈对于在Spring中使用注解的理解,比如@Controller、@Service、@Autowired等?
我:
把SpirngBoot注解的优点说了出来,但是感觉不对…然后我就反问了GTP
GPT:
在Spring中,注解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来描述和配置组件,包括控制器、服务、数据访问等组件。常用的注解包括:
- @Controller:表示一个控制器类。
- @Service:表示一个服务类。
- @Repository:表示一个数据访问对象类。
- @Autowired:表示自动装配一个组件到另一个组件中。
- @RequestMapping:表示一个请求映射,将请求映射到对应的处理方法上。
- @RequestParam:表示一个请求参数,将请求参数映射到方法的参数上。
SpringBoot是基于Spring的,因此也大量使用注解来进行配置。
区别:
- SpringBoot中的注解更加简化。比如可以使用@SpringBootApplication代替@Configur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三个注解。
- SpringBoot内置了很多starter,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快速搭建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 SpringBoot自动做了很多配置,比如自动配置DataSource、DispatcherServlet等,减少了繁琐的配置过程。
优点:
- 更加简洁、方便,编写效率更高。
- 自动化配置降低了使用Spring的门槛,降低了对于框架的理解和配置能力的要求。
- 基于注解的配置,使得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更加清晰明了。
缺点:
- 如果注解使用不当,会导致代码可读性变差,影响后期的维护。
- 深入掌握Spring注解和SpringBoot原理需要较高的学习成本。
- 大量使用自动化配置可能迫使开发者一些小细节处理时显得力不从心。
6. 请对比一下Spring的IoC和AOP两个主要概念的区别。
我:
Spring的IOC是控制反转,将创建和控制对象的权利,交给了Spring容器来管理,AOP则是面向切面编程,将一些重复、通用的点从业务代码中抽离,区别在于:IOC是创建和控制,而AOP是抽离,如果回答不对,请你详细说明
GPT:
您的回答是正确的。下面进一步说明:
-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是一种设计思想,把对象的创建、依赖注入、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作交给IOC容器来完成,从而达到松耦合、易维护的目的。在Spring中,IOC容器可以是BeanFactory、ApplicationContext等实现类。
-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是指面向切面编程,是一种编程思想,用于分离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AOP可以实现日志、安全、事务等功能,让我们的业务逻辑更加清晰,可维护性更高。在Spring中,AOP可以通过注解方式编写切面,对目标类中的方法进行拦截。
相比较而言,IOC和AOP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精确地说,IOC是一种实现思想,而AOP是一种编程思想。通过IOC,我们能够将对象的创建和控制交由框架来完成;而使用AOP,我们可以将与业务逻辑无关的代码进行抽离,从而达到解耦、维护性高的目的。
7. 在项目中,你是如何进行接口的鉴权和授权的?
我:
在项目中,我使用了Gateway网关统一鉴于和授予,并且在数据库中设置了ak、sk两个字段,用于区分用户之间的权限。那么通常怎么进行接口的鉴权和授权呢?
GPT:
接口的鉴权和授权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 首先,前端应用会将用户的ak、sk等信息通过Gateway网关请求发送给后端。
- 后端会通过网关拦截器对请求进行拦截,验证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信息。其中,身份验证包括验证ak、sk的有效性等,权限验证包括判断用户是否有访问该接口的权限等。如果身份和权限验证通过,则将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
- 后端服务在接收到请求时,也需要对请求进行身份和权限验证。这里的身份验证可以复用网关的验证结果,权限验证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实现。如果身份和权限都验证通过,则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并返回结果。
- 如果身份或权限验证不通过,则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并拒绝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接口鉴权和授权的具体实现方式可能因项目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实现。同时,为了提高安全性,应该定期对ak、sk等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和重置等操作。
8. 当一个接口的响应时间过长时,你认为该如何做优化?
我:
当一个接口响应时间过长时,我会如何优化,首先,先根据访问量确定该接口访问人数频率,如果是很少的话,我不打算进行优化,如果是访问人数多的话,我会确定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响应时间过长,然后根据问题优化、并且我会考虑使用多线程,你觉得我的回答对吗,不对请你详细说明
GPT:
您的解答是基本正确的。但我想深入探讨一下您提到的问题优化和使用多线程的内容。
问题优化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库优化:检查是否有查询语句优化的余地,是否可以利用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等。
-
网络优化:通过网络流量分析和监控,优化网络效率和带宽。
-
前端和后端代码优化:检查代码的性能瓶颈和影响响应时间的部分,如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代码执行、减少内存使用、使用缓存等。
而关于多线程的使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哪些业务场景需要使用多线程:如果业务场景的处理时长比较长,可以考虑使用多线程来提高效率。
-
使用多线程的方式:线程池、Fork/Join框架等。
-
注意线程安全:尽量避免线程间的数据交叉和竞争,并使用同步措施来保证多线程环境下数据的正确性。
-
监控和调优:使用多线程后,我们需要对线程池进行监控,及时诊断线程池状况并调整线程池参数。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很有帮助!)
9. 请简要说明一下Spring的事务管理机制。
我:
Spring的事务管理机制有两大类:1.编程式事务,将事务管理代码嵌入到业务方法中来控制事务的提交和回滚,2.声明式事务,将事务管理代码从业务方法中分离出来, 以声明的方式来实现事务管理。请你在补充说明一些
GPT:
除了编程式和声明式事务,Spring还支持注解式事务管理。注解式事务是在业务方法上通过注解来实现事务管理,使得业务方法的实现与事务管理的细节进行了解耦。常用的注解有@Transactional,可以声明该方法需要启用事务管理,同时可以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传播特性等属性。此外,Spring还提供了TransactionTemplate类,可以简化编程式事务的代码。通过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可以不用手动执行事务的提交和回滚,而是可以将事务操作包装在一个回调函数中,在回调函数执行完毕后,TransactionTemplate会自动提交或回滚事务。
10. 当出现高并发请求时,你认为应该如何优化系统性能?
我:
首先判断高并发请求的原因是什么,会考虑扩大缓存池里的线程数,还会考虑对请求进行限制或者引入消息队列,我不是很了解这些,请你在细细说明吧
GPT:
高并发请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业务逻辑诉求,也可能是由于系统性能瓶颈导致的。当出现高并发请求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
-
扩大线程池的大小:通过增加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来处理更多的请求,这样可以提高并发处理能力。但是在线程池的配置上要关注线程池的大小,防止因为过多线程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系统性能损耗。
-
提高缓存性能:缓存可以减少请求的处理时间和数据库的压力,当出现高并发请求时,可以考虑提高缓存的性能。
-
引入消息队列:将请求放入消息队列,异步处理请求可以避免多个请求同时进入服务器造成的阻塞。
-
系统限流:为了避免系统崩溃,服务器可以对请求做出限制。可以通过系统参数配置和QoS限流等机制限制请求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系统的配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场景和业务需求,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性能的监控和分析,及时检测系统性能的瓶颈。
11.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为什么需要分布式系统?举个例子说明。
我:
分布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有多个运行程序,每个程序有独立负责的功能,这样即使一个挂掉,其他程序部分也不影响,降低耦合性。例如前端调用A,而A是依赖B的,这样B挂掉 A也挂掉,就会导致前端错误,但是A是独立的,则B挂掉对A没有影响,如果不对,请你说明
GPT:
您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确的。然而,分布式系统与单体应用最大的不同是,前端调用 A 时不是直接调用它的内部方法,而是通过网络请求。A 可能需要等待 B 的响应才能完成其任务。在分布式系统中,需要考虑网络通信的延迟和故障,这可能会导致 A 等待 B 的响应时间过长或者没有响应。因此,需要对分布式系统进行适当的架构设计和各种手段的应对,如负载均衡、容错机制、数据一致性等等。
这里不太明白,然后又问了GPT:那么为什么需要分布式系统,请你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分布式系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单个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受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和请求的需求,而分布式系统则通过将计算机资源和处理能力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上,从而扩展了整个系统的能力和性能。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个电商网站,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访问和下单,单个服务器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并发负载。此时,将整个系统拆分为多个服务,每个服务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分别处理不同的请求,再通过负载均衡器分发请求,就可以实现分布式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2. 你了解过什么分布式框架?请简要介绍一下。
我:
我了解的分布式框架有SpringCloud…
GPT:
是的,SpringCloud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开源分布式框架。它基于SpringBoot构建,并提供了一系列开箱即用的组件,如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断路器、网关等等,极大地简化了微服务架构下的开发和运维工作。除了SpringCloud,还有像Dubbo、Zookeeper、Kubernetes等分布式框架和工具也很常见。
13. 在MySQL中,你是否了解过索引的使用?如果是,你觉得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索引?
我:
了解索引的作用,用于提高查询文件的速度,在需要大量查询数据,且对数据的修改较少时,适用于使用索引。
GPT:
不错,索引是用于加快查询数据速度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为表中的一列或多列创建索引,使得数据的查找更快。一般来说,索引适用于需要频繁查询且对数据增删改的操作较少的表。同时,索引也会占用一定的磁盘空间并影响写入数据的速度,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权衡利弊。
14. 如何保证接口的安全性?
我:
1.架构上使用了Gateway用于统一的鉴权2.提供专门的单向加密算法二次比对校验
GPT:
除了架构上使用Gateway用于统一的鉴权,提供专门的单向加密算法二次比对校验等措施之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接口的安全性:
-
认证:使用身份认证措施来验证用户的身份,如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双因素认证等。
-
授权:使用授权措施来控制用户能够访问的资源和操作,如使用访问令牌、访问控制列表、角色和权限等。
-
加密:对于敏感数据,应该使用加密措施来保护其机密性,如使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技术。
-
防御:对于常见攻击,如跨站脚本攻击、SQL注入、DDoS攻击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使用验证码、过滤非法字符、限制访问频率等。
-
监控:通过监控接口访问情况和异常情况来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如使用日志分析、异常监控等技术。
综上所述,保证接口的安全性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确保接口的安全性。
15. 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并是如何解决?
我:
在开发过程中,在SpringBoot中导入Dubbo使用Zookeeper时,与原SpringBoot版本有冲突,导致Zookeeper启动不了。后来将Zookper换成Nacos解决问题
GPT:
这可能是由于Dubbo和Zookeeper依赖包版本与SpringBoot版本不匹配所导致的冲突。在使用Dubbo的时候建议使用与Dubbo官网推荐版本相匹配的Zookeeper版本。另一方面,您可以考虑使用Nacos替代Zookeeper,因为Nacos可以与Dubbo集成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SpringCloud和SpringBoot。
16. 你是否了解过SpringBoot的优化方法?请简单说说你理解的优化方法。
我:
???(懵逼脸,还是看GPT的吧-_-)
GPT:
SpringBoot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配置文件的优化:尽量避免使用xml配置文件,并且对于一些配置项可以使用properties或者yaml文件替代。同时对于静态资源可以使用CDN加速。
-
内存优化:调整JVM参数,但不是随便调整。可以使用SpringBoot自带的性能分析工具来监控应用中的内存占用、GC等信息。
-
数据库优化:需要进行优化查询语句和创建索引,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库操作和连接,避免请求量查过大,不要一次性获取全部数据。
-
编码优化:避免频繁的对象创建和销毁,优化循环代码,减少访问静态变量和方法,减少使用try-catch语句块等。
-
缓存优化:使用缓存技术,如Redis等,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能力和性能,减轻服务器压力。
我个人的理解是,SpringBoot的优化是一种系统性能优化,需要通过多个方面的优化手段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使用合适的工具来监控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和进行性能调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种优化手段的实现原理,做出合适的决策。
17. 我们知道,Java虚拟机提供了运行时数据区,比如Java堆、Java栈等。你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作用和区别?
我:
栈是固定大小的,而堆可以根据开发者设定(回答的时候就感觉不靠谱,后gpt果然给我一巴掌)
GPT:
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在Java中,栈和堆都具有一定的固定大小限制,但是它们的大小限制的来源不同。栈空间的大小是由JVM在运行时决定的,通常情况下,每个线程都会有一个独立的栈空间,其大小由JVM在创建线程时根据预设的参数设定。而堆空间的大小可以在启动JVM时通过命令行参数来设定,也可以在程序运行时动态调整。在Java中,栈用于存储方法的局部变量、方法的调用和返回信息,而堆用于存储由new操作符创建的对象。
这里又回顾一下栈和堆
Java堆和Java栈都是Java虚拟机(JVM)运行时的内存区域。
Java堆是JVM中用于存储对象实例的内存区域,是Java程序中最常用的内存区域。Java堆是由Java虚拟机自动管理的,内存空间的分配和释放都是由JVM自动完成的。由于Java堆中存储的是对象实例,因此Java堆的大小可以通过-Xmx参数来设置。
Java栈是Java程序执行方法调用的内存区域。每个线程在运行时都会创建一个Java栈。Java栈用来存储方法执行的栈帧,栈帧里包含了用于当前方法执行的局部变量、操作数栈、方法返回值等信息。Java栈的大小是在线程创建时就被固定的。
Java堆和Java栈的主要区别在于,Java堆是用于存放对象实例的内存区域,而Java栈是用于存放方法调用的内存区域。另外,Java堆中的对象实例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而Java栈是每个线程独享的。
总之,了解Java堆和Java栈的区别和作用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Java程序的内存模型,并且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编写高效稳定的Java程序。
18. 请谈谈你对于单元测试的见解。
我:
单元测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测试就直接编写别的代码块,后面出现异常时不利于定位错误
GPT:
没错,单元测试对于保证软件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编写单元测试,可以不断检测和验证代码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避免了在开发阶段积累大量的隐患和漏洞。此外,单元测试还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及时发现并修复代码中的错误,减少了后期的调试和Bug修复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19. 你是如何进行接口文档的编写和管理的?
我:
使用了Knife4j加Swagger进行接口文档的编写和管理
GPT:
很棒的选择!Knife4j 是一款优秀的 SpringBoot 接口文档框架,其整合了 Swagger-UI 和 Swagger-Bootstrap-UI 两个 UI 框架,为接口文档的编写和查询提供了非常友好的界面。同时,Knife4j 还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对接,对于接口文档的管理和维护都非常便捷。
20. 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在你实现的平台中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我:
1.我没有提供给用户可以更换ak、sk的方法 。2没有考虑到增加限流、降低保护等
GPT:
对于问题1,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供可以更换AK、SK的接口,让用户可以使用新的AK、SK来进行访问授权。通常情况下,建议在开发API时,提供相应的文档说明,让用户了解如何使用AK、SK进行授权,并且应该提供一个作为备用的AK、SK,以避免一旦主要的AK、SK泄露,导致API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对于问题2,增加限流、降低保护等,是保证API服务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措施。在API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有效的限流和保护,确保API资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用的限流机制有:令牌桶、漏桶;常用的保护机制有:熔断、降级。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API服务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以保证API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好啦~以上就是全部的内容啦捏,如果对您觉得写的可以,给我点个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