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软件 | 十分详细,为了学习设备树,我写了5w字笔记!

  • 0、设备树是什么?
  • 1、DTS
    • 1.1 dts简介
    • 1.2 dts例子
  • 2、DTC(Device Tree Compiler)
  • 3、DTB(Device Tree Blob)
  • 4、绑定(Binding)
  • 5、Bootloader
    1. compatible属性
  • 7、 #address-cells和#size-cells属性
  • 8、reg属性
  • 9、根节点兼容性
  • 10、地址编码
  • 11、ranges
  • 12、中断连接
  • 13、GPIO
  • 14、时钟
  • 15、pinmux
  • 16、设备点属性回顾
  • 17、设备添加label
  • 1.寻找节点
  • 2.读取属性
  • 3.内存映射
  • 4.解析中断
  • 5.获取与节点对应的platform_device
    1. 打个总结
    • 1、注册platform_device,绑定resource,即内存、IRQ等板级信息
    • 2、注册i2c_board_info,指定IRQ等板级信息
    • 3、注册spi_board_info,指定IRQ等板级信息
    • 4、多个针对不同电路板的设备,以及相关的回调函数
    • 5、设备与驱动的匹配方式
    • 6、设备的平台数据属性化
  • 18、站在Android看设备树
  • 1、概览
  • 2、加载设备树
  • 3、术语
  • 4、分割 DT
  • 5、构建主 DT 和叠加 DT
  • 6、对 DT 进行分区
  • 7、在引导加载程序中运行
  • 8、保持兼容性
  • 9、确保安全
  • 10、小结-白话一刻

看完这个文章,搞清楚下面三点就OK:

  • 1、设备树是什么?
  • 2、设备树有啥用?
  • 3、设备树怎么用?

至于那些来历啊、传闻啊,确实很有意思,但是有很多的博客和书有写,我就不重复那个部分,来强调一下知识。

先整个图片:

0、设备树是什么?

我的理解,就是以前对于很多的冗余重复的东西进行来组件化。

以前每个硬件都有自己的代码进行细节描述,但是将这些代码组件化后,你每个板子需要用什么,给你个dts树架子,你需要啥,就选啥,少啥就加啥。

就别重复整了。

同时讲内核和dts组合,那些细节代码哪儿凉快哪里待着,因为我内核是需要接触硬件的一些东西(应用包含了驱动),所以需要板子的细节,但是现在有了dts,那么那些细节代码byebye。

没dts之前–>把板子的信息放在内核的
有dts之后–>dts将硬件细节传输给内核,内核干净了

在设备树中,可描述的信息包括(原先这些信息大多被硬编码在内核中):

·CPU的数量和类别。·内存基地址和大小。·总线和桥。·外设连接。·中断控制器和中断使用情况。·GPIO控制器和GPIO使用情况。·时钟控制器和时钟使用情况。

这些信息都是一些硬件的信息,我最近要解析的就是内存地址,可惜我现在还无从下手。

它基本上就是画一棵电路板上CPU、总线、设备组成的树,Bootloader会将这棵树传递给内核,然后内核可以识别这棵树,并根据它展开出Linux内核中的platform_device、i2c_client、spi_device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用到的内存、IRQ等资源,也被传递给了内核,内核会将这些资源绑定给展开的相应的设备。

这里啰嗦几点:

  • 1、dts是描述设备信息(硬件板子)的文本
  • 2、dts不是直接用的,而是编译后给内核用的
  • 3、dts不是直接和内核联系,而是通过bootloader将编译后的文件传输给kernel

下面来看看什么是DTS?

1、DTS

文件.dts是一种ASCII文本格式的设备树描述,此文本格式非常人性化,适合人类的阅读习惯。但是内核肯定和人不一样,所以就的转换。

基本上,在ARM Linux中,一个.dts文件对应一个ARM的设备,一般放置在内核的arch/arm/boot/dts/目录中。值得注意的是,在arch/powerpc/boot/dts、arch/powerpc/boot/dts、arch/c6x/boot/dts、arch/openrisc/boot/dts等目录中,也存在大量的.dts文件,这证明DTS绝对不是ARM的专利。

1.1 dts简介

由于一个SoC可能对应多个设备(一个SoC可以对应多个产品和电路板),这些.dts文件势必须包含许多共同的部分,Linux内核为了简化,**把SoC公用的部分或者多个设备共同的部分一般提炼为.dtsi,**类似于C语言的头文件。(我要解析的就是.dtsi文件)

其他的设备对应的.dts就包括这个.dtsi。譬如,对于VEXPRESS而言,vexpress-v2m.dtsi就被vexpress-v2p-ca9.dts所引用,vexpress-v2p-ca9.dts有如下一行代码:

/include/ "vexpress-v2m.dtsi"

这个和我写bp那里有点相似的思维,果然include包含世界。

当然,和C语言的头文件类似,.dtsi也可以包括其他的.dtsi,譬如几乎所有的ARM SoC的.dtsi都引用了skeleton.dtsi。

文件.dts(或者其包括的.dtsi)的基本元素即为前文所述的节点和属性,代码清单18.1给出了一个设备树结构的模版。

 1 / {2      node1 {3          a-string-property = "A string";4          a-string-list-property = "first string", "second string";5          a-byte-data-property = [0x01 0x23 0x34 0x56];6          child-node1 {7              first-child-property;8              second-child-property = <1>;9              a-string-property = "Hello, world";
10          };
11          child-node2 {
12          };
13      };
14      node2 {
15          an-empty-property;
16          a-cell-property = <1 2 3 4>; /* each number (cell) is a uint32 */
17          child-node1 {
18          };
19      };
20 };

上述.dts文件并没有什么真实的用途,但它基本表征了一个设备树源文件的结构:

1个root节点"/";root节点下面含一系列子节点,本例中为node1和node2;节点node1下又含有一系列子节点,本例中为child-node1和child-node2;

各节点都有一系列属性。

这些属性可能为空,如an-empty-property;可能为字符串,如a-string-property;可能为字符串数组,如a-string-list-property;可能为Cells(由u32整数组成),如second-child-property;可能为二进制数,如a-byte-data-property。

1.2 dts例子

上面知道了基础的知识,下来整个栗瞅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来文字描述:

1个双核ARM Cortex-A932位处理器;

ARM本地总线上的内存映射区域分布有两个串口(分别位于0x101F1000和0x101F2000)、GPIO控制器(位于0x101F3000)、SPI控制器(位于0x10170000)、中断控制器(位于0x10140000)和一个外部总线桥;

外部总线桥上又连接了SMC SMC91111以太网(位于0x10100000)、I2C控制器(位于0x10160000)、64MB NOR Flash(位于0x30000000);

外部总线桥上连接的I2C控制器所对应的I2C总线上又连接了Maxim DS1338实时钟(I2C地址为0x58)。

转换成dts文件

 1 / {2      compatible = "acme,coyotes-revenge";3      #address-cells = <1>;4      #size-cells = <1>;5      interrupt-parent = <&intc>;67      cpus {8          #address-cells = <1>;9          #size-cells = <0>;
10          cpu@0 {
11              compatible = "arm,cortex-a9";
12              reg = <0>;
13          };
14          cpu@1 {
15              compatible = "arm,cortex-a9";
16              reg = <1>;
17          };
18      };
19
20      serial@101f0000 {
21          compatible = "arm,pl011";
22          reg = <0x101f0000 0x1000 >;
23          interrupts = < 1 0 >;
24      };
25
26      serial@101f2000 {
27          compatible = "arm,pl011";
28          reg = <0x101f2000 0x1000 >;
29          interrupts = < 2 0 >;
30      };
31
32      gpio@101f3000 {
33          compatible = "arm,pl061";
34          reg = <0x101f3000 0x1000
35                 0x101f4000 0x0010>;
36          interrupts = < 3 0 >;
37      };
38
39      intc: interrupt-controller@10140000 {
40          compatible = "arm,pl190";
41          reg = <0x10140000 0x1000 >;
42          interrupt-controller;
43          #interrupt-cells = <2>;
44      };
45
46      spi@10115000 {
47          compatible = "arm,pl022";
48          reg = <0x10115000 0x1000 >;
49          interrupts = < 4 0 >;
50      };
51
52      external-bus {
53          #address-cells = <2>
54          #size-cells = <1>;
55          ranges = <0 0  0x10100000  0x10000     // Chipselect 1, Ethernet
56                    1 0  0x10160000  0x10000        // Chipselect 2, i2c controller
57                    2 0  0x30000000  0x1000000>; // Chipselect 3, NOR Flash
58
59          ethernet@0,0 {
60              compatible = "smc,smc91c111";
61              reg = <0 0 0x1000>;
62              interrupts = < 5 2 >;
63          };
64
65          i2c@1,0 {
66              compatible = "acme,a1234-i2c-bus";
67              #address-cells = <1>;
68              #size-cells = <0>;
69              reg = <1 0 0x1000>;
70              interrupts = < 6 2 >;
71              rtc@58 {
72                  compatible = "maxim,ds1338";
73                  reg = <58>;
74                  interrupts = < 7 3 >;
75              };
76          };
77
78          flash@2,0 {
79              compatible = "samsung,k8f1315ebm", "cfi-flash";
80              reg = <2 0 0x4000000>;
81          };
82      };
83 };

在上述.dts文件中,可以看出external-bus是根节点的子节点,而I2C又是external-bus的子节点,RTC又进一步是I2C的子节点。每一级节点都有一些属性信息。

下面再来看看什么是DTC

2、DTC(Device Tree Compiler)

DTC是将.dts编译为.dtb的工具。

DTC的源代码位于内核的scripts/dtc目录中,在Linux内核使能了设备树的情况下,编译内核的时候主机工具DTC会被编译出来,对应于scripts/dtc/Makefile中“hostprogs-y:=dtc”这一hostprogs的编译目标。

当然,DTC也可以在Ubuntu中单独安装,命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device-tree-compiler

在Linux内核的arch/arm/boot/dts/Makefile中,描述了当某种SoC被选中后,哪些.dtb文件会被编译出来,如与VEXPRESS对应的.dtb包括:(哪儿都跑不掉的makefile)

dtb-$(CONfiG_ARCH_VEXPRESS) += vexpress-v2p-ca5s.dtb \
vexpress-v2p-ca9.dtb \
vexpress-v2p-ca15-tc1.dtb \
vexpress-v2p-ca15_a7.dtb \
xenvm-4.2.dtb

在Linux下,我们可以单独编译设备树文件。当我们在Linux内核下运行make dtbs时,若我们之前选择了ARCH_VEXPRESS,上述.dtb都会由对应的.dts编译出来,因为arch/arm/Makefile中含有一个.dtbs编译目标项目。

DTC除了可以编译.dts文件以外,其实也可以“反汇编”.dtb文件为.dts文件,其指令格式为:

./scripts/dtc/dtc -I dtb -O dts -o xxx.dts arch/arm/boot/dts/xxx.dtb

3、DTB(Device Tree Blob)

文件.dtb是.dts被DTC编译后的二进制格式的设备树描述,可由Linux内核解析,当然U-Boot这样的bootloader也是可以识别.dtb的。(至于谁用,得看启动流程,或者都用)

通常在我们为电路板制作NAND、SD启动映像时,会为.dtb文件单独留下一个很小的区域以存放之,之后bootloader在引导内核的过程中,会先读取该.dtb到内存。

Linux内核也支持一种变通的模式,可以不把.dtb文件单独存放,而是直接和zImage绑定在一起做成一个映像文件,类似cat zImage xxx.dtb>zImage_with_dtb的效果。当然内核编译时候要使能CONFIG_ARM_APPENDED_DTB这个选项,以支持“Use appended device tree blob to zImage”(见Linux内核中的菜单)。(单独整个镜像)

4、绑定(Binding)

对于设备树中的节点和属性具体是如何来描述设备的硬件细节的,一般需要文档来进行讲解,文档的后缀名一般为.txt。

在这个.txt文件中,需要描述对应节点的兼容性必需的属性可选的属性

这些文档位于内核的Documentation/devicetree/bindings目录下,其下又分为很多子目录。譬如,Documentation/devicetree/bindings/i2c/i2c-xiic.txt描述了Xilinx的I2C控制器,其内容如下:

Xilinx IIC controller:
Required properties:
- compatible : Must be "xlnx,xps-iic-2.00.a"
- reg : IIC register location and length
- interrupts : IIC controller unterrupt
- #address-cells = <1>
- #size-cells = <0>
Optional properties:
- Child nodes conforming to i2c bus binding
Example:axi_iic_0: i2c@40800000 {
compatible = "xlnx,xps-iic-2.00.a";
interrupts = < 1 2 >;
reg = < 0x40800000 0x10000 >;#size-cells = <0>;#address-cells = <1>;};

(我想解析,第一步这里知道了寄存器的含义,下一步找到我要解析的寄存器,学习怎么去解析读取就好诶)

基本可以看出,设备树绑定文档的主要内容包括:

  • ·关于该模块最基本的描述。
  • ·必需属性(Required Properties)的描述。
  • ·可选属性(Optional Properties)的描述。
  • ·一个实例。

Linux内核下的scripts/checkpatch.pl会运行一个检查,如果有人在设备树中新添加了compatible字符串,而没有添加相应的文档进行解释,checkpatch程序会报出警告:UNDOCUMENTED_DT_STRINGDT compatible string xxx appears un-documented,因此程序员要养成及时写DT Binding文档的习惯。

5、Bootloader

Uboot设备从v1.1.3开始支持设备树,其对ARM的支持则是和ARM内核支持设备树同期完成。为了使能设备树,需要在编译Uboot的时候在config文件中加入:

#define CONfiG_OF_LIBFDT

在Uboot中,可以从NAND、SD或者TFTP等任意介质中将.dtb读入内存,假设.dtb放入的内存地址为0x71000000,之后可在Uboot中运行fdt addr命令设置.dtb的地址,如:

UBoot> fdt addr 0x71000000

fdt的其他命令就变得可以使用,如fdt resize、fdt print等。

对于ARM来讲,可以通过bootz kernel_addr initrd_address dtb_address的命令来启动内核,即dtb_address作为bootz或者bootm的最后一次参数,第一个参数为内核映像的地址,第二个参数为initrd的地址,若不存在initrd,可以用“-”符号代替。

(Linux初始RAM磁盘(initrd)是在系统引导过程中挂载的一个临时根文件系统,用来支持两阶段的引导过程。initrd文件中包含了各种可执行程序和驱动程序,它们可以用来挂载实际的根文件系统,然后再将这个 initrd RAM磁盘卸载,并释放内存。在很多嵌入式Linux系统中,initrd 就是最终的根文件系统。)

(可惜关于bootloader这里没有整个具体例子讲讲,保持这种感觉欠那么一点的感觉继续学习。)

前面整了很多虚头巴老的东西,这个部分来看看实例,一个dts到底有什么东西。

这里先讲最近我遇到的三个属性,内容是来自某位前辈的blog,但是我搞忘链接了,抱歉。

设备树是由节点组成的,节点是由一堆属性组成的,节点都是具体的设备, 不同的设备需要的属性不同,用户可以自定义属性。

除了用户自定义属性,有很多属性都是标准属性。

6. compatible属性

ksms驱动中of_find_compatible_node,就是查找节点的compatible属性。

compatible属性也叫做“兼容性”属性,是一个字符串列表,compatible属性用于将设备和驱动绑定起来。

字符串列表用于选择设备所要使用的驱动程序,格式如下所示

“manufacturer,model”

其中manufacturrer表示厂商,model一般是模块对应的驱动名字。比如像下面这个sound节点

sound {
compatible = "fsl,imx6ul-evk-wm8960","fsl,imx-audio-wm8960";. . . . . .}

属性分别是“fsl,imx6ul-evk-wm8960”和“fsl,imx-audio-wm8960”,其中“fsl” 表示厂商是飞思卡尔,“imx6ul-evk-wm8960”和“imx-audio-wm8960”表示驱动模块名字,这个设备首先使用第一个兼容值在 Linux 内核里面查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与之匹配的驱动文件,如果没有找到的话就使用第二个兼容值查。

设备树可描述的信息

·CPU的数量和类别。·内存基地址和大小。·总线和桥。·外设连接。·中断控制器和中断使用情况。·GPIO控制器和GPIO使用情况。·时钟控制器和时钟使用情况。

7、 #address-cells和#size-cells属性

我们看见dts文件最上面有个 #address-cells和#size-cells。这两个属性的值都是无符号32位整型,用于描述子节点的地址信息。

#address-cells属性值决定了子节点reg属性中地址信息所占用的字长(32位)

#size-cells属性值决定了子节点reg属性中**长度信息所占的字长(**32 位)

整个栗子瞅瞅:

spi4 {
compatible = "spi-gpio";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0>;
gpio_spi: gpio_spi@0 {
compatible = "fairchild,74hc595";
reg = <0>;
};
}

节点 spi4 的#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0>,说明 spi4 的子节点 reg 属性中起始地址所占用的字长为 1,地址长度所占用的字长为 0。

因为父节点设置了#address cells = <1>, #size-cells = <0>,因此 addres=0,没有 length 的值,相当于设置了起始地址而没有设置地址长度。

#address-cells = <2>;
#size-cells = <2>;

相当于reserved-memory设备的属性的起始地址信息占用的字长为两位,这个地址长度为两位。这两个信息都是针对属性的。

有点绕,我觉得就是一个是知道了起始地址的位置,然后告诉你从这个起始位置走多远。

起始地址用多长来描述–》#address-cells = <2>;
走多远用多长来描述–》#size-cells = <2>;

8、reg属性

上一部分的#address-cells 和#size-cells 表明了子节点应该如何编写 reg 属性值,一般 reg 属性都是和地址有关的内容,和地址相关的信息有两种:起始地址和地址长度, reg 属性的格式一为:

reg = <address1 length1 address2 length2 address3 length3……>

reg 属性一般用于描述设备地址空间资源信息,一般都是某个外设的寄存器地址范围信息,比如在 imx6ull.dtsi 中有如下内容:

uart1: serial@02020000 {
compatible = "fsl,imx6ul-uart",
"fsl,imx6q-uart", "fsl,imx21-uart";
reg = <0x02020000 0x4000>;
interrupts = <GIC_SPI 26 IRQ_TYPE_LEVEL_HIGH>;
clocks = <&clks IMX6UL_CLK_UART1_IPG>,
<&clks IMX6UL_CLK_UART1_SERIAL>;
clock-names = "ipg", "per";
status = "disabled";
};

(这个肯定对应的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reg = <0x02020000 0x4000>;

上述代码是节点 uart1, uart1 节点描述了 I.MX6ULL 的 UART1 相关信息,重点是第 326 行的 reg 属性。

其中 uart1 的父节点 aips1: aips-bus@02000000 设置了#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因此 reg 属性中 address=0x02020000, length=0x4000。

查阅《I.MX6ULL 参考手册》可知, I.MX6ULL 的 UART1 寄存器首地址为 0x02020000,但是 UART1 的地址长度(范围)并没有 0x4000 这么多,这里我们重点是获取 UART1 寄存器首地址。

上面简要的了解一丢丢的属性,其实也最常用的三个属性。

下面继续系统学习更多的东西。

9、根节点兼容性

上述.dts文件中,第2行根节点"/"的兼容属性compatible=“acme,coyotes-revenge”;定义了整个系统(设备级别)的名称,它的组织形式为:,。

Linux内核通过根节点"/"的兼容属性即可判断它启动的是什么设备。

在真实项目中,这个顶层设备的兼容属性一般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兼容性字符串,首个兼容性字符串是板子级别的名字,后面一个兼容性是芯片级别(或者芯片系列级别)的名字。

譬如板子arch/arm/boot/dts/vexpress-v2p-ca9.dts兼容于arm,vexpress,v2p-ca9和“arm,vexpress”:

compatible = "arm,vexpress,v2p-ca9", "arm,vexpress";

板子arch/arm/boot/dts/vexpress-v2p-ca5s.dts的兼容性则为:

compatible = "arm,vexpress,v2p-ca5s", "arm,vexpress";

板子arch/arm/boot/dts/vexpress-v2p-ca15_a7.dts的兼容性为:

compatible = "arm,vexpress,v2p-ca15_a7", "arm,vexpress";

可以看出,上述各个电路板的共性是兼容于arm,vexpress,而特性是分别兼容于arm,vexpress,v2p-ca9、arm,vexpress,v2p-ca5s和arm,vexpress,v2p-ca15_a7。

进一步地看,arch/arm/boot/dts/exynos4210-origen.dts的兼容性字段如下:

compatible = "insignal,origen", "samsung,exynos4210", "samsung,exynos4";

第一个字符串是板子名字(很特定),第2个字符
串是芯片名字(比较特定),第3个字段是芯片系列的名字(比较通用)。

作为类比,arch/arm/boot/dts/exynos4210-universal_c210.dts的兼容性字段则如下:

compatible = "samsung,universal_c210", "samsung,exynos4210", "samsung,exynos4";

由此可见,它与exynos4210-origen.dts的区别只在于第1个字符串(特定的板子名字)不一样,后面芯片名和芯片系列的名字都一样。

在Linux 2.6内核中,ARM Linux针对不同的电路板会建立由MACHINE_START和MACHINE_END包围起来的针对这个设备的一系列回调函数,如代码清单18.3所示。

 1 MACHINE_START(VEXPRESS, "ARM-Versatile Express")2         .atag_offset    = 0x100,3         .smp            = smp_ops(vexpress_smp_ops),4         .map_io         = v2m_map_io,5         .init_early     = v2m_init_early,6         .init_irq       = v2m_init_irq,7         .timer          = &v2m_timer,8         .handle_irq     = gic_handle_irq,9         .init_machine   = v2m_init,
10         .restart        = vexpress_restart,
11 MACHINE_END

这些不同的设备会有不同的MACHINE ID,Uboot在启动Linux内核时会将MACHINE ID存放在r1寄存器,Linux启动时会匹配Bootloader传递的MACHINE ID和MACHINE_START声明的MACHINE ID,然后执行相应设备的一系列初始化函数。

ARM Linux 3.x在引入设备树之后,MACHINE_START变更为DT_MACHINE_START,其中含有一个.dt_compat成员,用于表明相关的设备与.dts中根节点的兼容属性兼容关系。

如果Bootloader传递给内核的设备树中根节点的兼容属性出现在某设备的.dt_compat表中,相关的设备就与对应的兼容匹配,从而引发这一设备的一系列初始化函数被执行。一个典型的DT_MACHINE如代码清单18.4所示。

 1 static const char * const v2m_dt_match[] __initconst = {2         "arm,vexpress",3         "xen,xenvm",4         NULL,5 };6 DT_MACHINE_START(VEXPRESS_DT, "ARM-Versatile Express")7         .dt_compat      = v2m_dt_match,8         .smp            = smp_ops(vexpress_smp_ops),9         .map_io         = v2m_dt_map_io,
10         .init_early     = v2m_dt_init_early,
11         .init_irq       = v2m_dt_init_irq,
12         .timer          = &v2m_dt_timer,
13         .init_machine   = v2m_dt_init,
14         .handle_irq     = gic_handle_irq,
15         .restart        = vexpress_restart,
16 MACHINE_END

Linux倡导针对多个SoC、多个电路板的通用DT设备,即一个DT设备的.dt_compat包含多个电路板.dts文件的根节点兼容属性字符串。 (举个栗子就是这个流程 这个那个板子都可以用)

之后,如果这多个电路板的初始化序列不一样,可以通过int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const char*compat)API判断具体的电路板是什么。在Linux内核中,常常使用如下API来判断根节点的兼容性:

int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const char *compat);

此API判断目前运行的板子或者SoC的兼容性,它匹配的是设备树根节点下的兼容属性。

例如drivers/cpufreq/exynos-cpufreq.c中就有判断运行的CPU类型是exynos4210、exynos4212、exynos4412还是exynos5250的代码,进而分别处理,如代码清单18.5所示。

 1 static int exynos_cpufreq_probe(struct platform_device *pdev)2 {3         int ret = -EINVAL;45         exynos_info = kzalloc(sizeof(*exynos_info), GFP_KERNEL);6         if (!exynos_info)7                 return -ENOMEM;89         exynos_info->dev = &pdev->dev;
10
11         if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exynos4210")) {
12                 exynos_info->type = EXYNOS_SOC_4210;
13                 ret = exynos4210_cpufreq_init(exynos_info);
14         } else if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exynos4212")) {
15                 exynos_info->type = EXYNOS_SOC_4212;
16                 ret = exynos4x12_cpufreq_init(exynos_info);
17         } else if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exynos4412")) {
18                 exynos_info->type = EXYNOS_SOC_4412;
19                 ret = exynos4x12_cpufreq_init(exynos_info);
20         } else if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exynos5250")) {
21                 exynos_info->type = EXYNOS_SOC_5250;
22                 ret = exynos5250_cpufreq_init(exynos_info);
23         } else {
24                 pr_err("%s: Unknown SoC type\n", __func__);
25                 return -ENODEV;
26         }
27         ...
28 }

如果一个兼容包含多个字符串,譬如对于前面介绍的根节点兼容compatible=“samsung,universal_c210”,“samsung,exynos4210”,"samsung,exynos4"的情况,如下3个表达式都是成立的。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universal_c210")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exynos4210")
of_machine_is_compatible("samsung,exynos4")

这个的复用吧,我觉得是利用一套去适应多条的必然,但是如果相对于本身,顺序或者自定义过多,那么其实也没有必要复用这个DT吧。具体的当然我现在的理解都是纯靠猜想,具体等到设计到的时候,再做详细展开,正如我所说,学习读书,联接很重要。

上面学了根节点,这里来学习设备节点:

内容来自:《Linux设备驱动》

在.dts文件的每个设备节点中,都有一个兼容属性,兼容属性用于驱动和设备的绑定。兼**容属性是一个字符串的列表,列表中的第一个字符串表征了节点代表的确切设备,**形式为",",其后的字符串表征可兼容的其他设备。可以说前面的是特指,后面的则涵盖更广的范围。如在vexpress-v2m.dtsi中的Flash节点如下:
(根节点是绑定更高层级的,比如芯片板子,设备节点就是具体的设备)

flash@0,00000000 {
compatible = "arm,vexpress-flash", "cfi-flash";
reg = <0 0x00000000 0x04000000>,
<1 0x00000000 0x04000000>;
bank-width = <4>;};

兼容属性的第2个字符串"cfi-flash"明显比第1个字符串"arm,vexpress-flash"涵盖的范围更广。

再如,Freescale MPC8349SoC含一个串口设备,它实现了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NS16550寄存器接口。则MPC8349串口设备的兼容属性为compatible=“fsl,mpc8349-uart”,“ns16550”。其中,fsl,mpc8349-uart指代了确切的设备,ns16550代表该设备与NS16550UART保持了寄存器兼容。因此,设备节点的兼容性和根节点的兼容性是类似的,都是“从具体到抽象”。

使用设备树后,**驱动需要与.dts中描述的设备节点进行匹配,从而使驱动的probe()函数执行。**对于platform_driver而言,需要添加一个OF匹配表,如前文的.dts文件的"acme,a1234-i2c-bus"兼容I2C控制器节点的OF匹配表,具体代码清单18.6所示。

 1 static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a1234_i2c_of_match[] = {2          { .compatible = "acme,a1234-i2c-bus", },3          {},4 };5 MODULE_DEVICE_TABLE(of, a1234_i2c_of_match);67 static struct platform_driver i2c_a1234_driver = {8          .driver = {9                  .name = "a1234-i2c-bus",
10                  .owner = THIS_MODULE,
11                  .of_match_table = a1234_i2c_of_match,
12          },
13          .probe = i2c_a1234_probe,
14          .remove = i2c_a1234_remove,
15 };
16 module_platform_driver(i2c_a1234_driver);

对于I2C和SPI从设备而言,同样也可以通过of_match_table添加匹配的.dts中的相关节点的兼容属性,如sound/soc/codecs/wm8753.c中的针对WolfsonWM8753的of_match_table,具体如代码清单18.7所示。

 1 static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wm8753_of_match[] = {2          { .compatible = "wlf,wm8753", },3          { }4 };5 MODULE_DEVICE_TABLE(of, wm8753_of_match);6 static struct spi_driver wm8753_spi_driver = {7          .driver = {8                  .name   = "wm8753",9                  .owner  = THIS_MODULE,
10                  .of_match_table = wm8753_of_match,
11          },
12          .probe          = wm8753_spi_probe,
13          .remove         = wm8753_spi_remove,
14 };
15 static struct i2c_driver wm8753_i2c_driver = {
16          .driver = {
17                  .name = "wm8753",
18                  .owner = THIS_MODULE,
19                  .of_match_table = wm8753_of_match,
20          },
21          .probe =    wm8753_i2c_probe,
22          .remove =   wm8753_i2c_remove,
23          .id_table = wm8753_i2c_id,
24 };

(其实看了这个部分,对于前面根节点应该也有所感悟,应该到这里既知道了怎么去看dts,应该知道了怎么将属性和driver的probe绑定起来。)

上述代码中的第2行显示WM8753的供应商是“wlf”,它其实是对应于Wolfson Microe-lectronics的前缀。详细的前缀可见于内核文档:Documentation/devicetree/bindings/vendor-prefixes.txt

 1 static int spi_match_device(struct device *dev, struct device_driver *drv)2 {3          const struct spi_device *spi = to_spi_device(dev);4          const struct spi_driver *sdrv = to_spi_driver(drv);56          /* Attempt an OF style match */7          if (of_driver_match_device(dev, drv))8                  return 1;9
10          /* Then try ACPI */
11           if (acpi_driver_match_device(dev, drv))
12                   return 1;
13
14           if (sdrv->id_table)
15                   return !!spi_match_id(sdrv->id_table, spi);
16
17           return strcmp(spi->modalias, drv->name) == 0;
18 }
19 static const struct spi_device_id *spi_match_id(const struct spi_device_id *id,
20                                              const struct spi_device *sdev)
21 {
22        while (id->name[0]) {
23               if (!strcmp(sdev->modalias, id->name))
24                       return id;
25               id++;
26        }
27        return NULL;
28 }

通过这个别名匹配,实际上,SPI和I2C的外设驱动即使没有of_match_table,还是可以和设备树中的节点匹配上的。

一个驱动可以在of_match_table中兼容多个设备,在Linux内核中常常使用如下API来判断具体的设备是什么:

int of_device_is_compatible(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device,const char *compat);

此函数用于判断设备节点的兼容属性是否包含compat指定的字符串。这个API多用于一个驱动支持两个以上设备的时候。

当一个驱动支持两个或多个设备的时候,这些不同.dts文件中设备的兼容属性都会写入驱动OF匹配表。

因此驱动可以通过Bootloader **传递给内核设备树中的真正节点的兼容属性以确定究竟是哪一种设备,**从而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arch/powerpc/platforms/83xx/usb.c中的mpc831x_usb_cfg()就进行了类似处理:

if (immr_node && (of_device_is_compatible(immr_node, "fsl,mpc8315-immr") ||of_device_is_compatible(immr_node, "fsl,mpc8308-immr")))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CCR_OFFS,MPC8315_SCCR_USB_MASK,MPC8315_SCCR_USB_DRCM_01);
else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CCR_OFFS,MPC83XX_SCCR_USB_MASK,MPC83XX_SCCR_USB_DRCM_11);
/* Configure pin mux for ULPI.  There is no pin mux for UTMI */
if (prop && !strcmp(prop, "ulpi")) {
if (of_device_is_compatible(immr_node, "fsl,mpc8308-immr")) {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ICRH_OFFS,MPC8308_SICRH_USB_MASK,MPC8308_SICRH_USB_ULPI);} else if (of_device_is_compatible(immr_node, "fsl,mpc8315-immr")) {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ICRL_OFFS,MPC8315_SICRL_USB_MASK,MPC8315_SICRL_USB_ULPI);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ICRH_OFFS,MPC8315_SICRH_USB_MASK,MPC8315_SICRH_USB_ULPI);} else {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ICRL_OFFS,MPC831X_SICRL_USB_MASK,MPC831X_SICRL_USB_ULPI);clrsetbits_be32(immap + MPC83XX_SICRH_OFFS,MPC831X_SICRH_USB_MASK,MPC831X_SICRH_USB_ULPI);}
}

它根据具体的设备是fsl,mpc8315-immr和fsl,mpc8308-immr、中的哪一种来进行不同的处理。

当一个驱动可以兼容多种设备的时候,除了of_device_is_compatible()这种判断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在驱动的of_device_id表中填充.data成员的形式。**譬如,arch/arm/mm/cache-l2x0.c支持“arm,l210-cache”“arm,pl310-cache”“arm,l220-cache”等多种设备,其of_device_id表如代码清单18.9所示。

 1 #define L2C_ID(name, fns) { .compatible = name, .data = (void *)&fns }2 static 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l2x0_ids[] __initconst = {3          L2C_ID("arm,l210-cache", of_l2c210_data),4          L2C_ID("arm,l220-cache", of_l2c220_data),5          L2C_ID("arm,pl310-cache", of_l2c310_data),6          L2C_ID("brcm,bcm11351-a2-pl310-cache", of_bcm_l2x0_data),7          L2C_ID("marvell,aurora-outer-cache", of_aurora_with_outer_data),8          L2C_ID("marvell,aurora-system-cache", of_aurora_no_outer_data),9          L2C_ID("marvell,tauros3-cache", of_tauros3_data),
10          /* Deprecated IDs */
11          L2C_ID("bcm,bcm11351-a2-pl310-cache", of_bcm_l2x0_data),
12          {}
13 };

在驱动中,通过如代码清单18.10的方法拿到了对应于L2缓存类型的.data成员,其中主要用到了of_match_node()这个API。

 1 int __init l2x0_of_init(u32 aux_val, u32 aux_mask)2 {3          const struct l2c_init_data *data;4          struct device_node *np;56          np = of_find_matching_node(NULL, l2x0_ids);7          if (!np)8                  return -ENODEV;9        …
10          data = of_match_node(l2x0_ids, np)->data;
11 }

如果电路板的.dts文件中L2缓存是arm,pl310-cache,那么上述代码第10行找到的data就是of_l2c310_data,它是l2c_init_data结构体的一个实例。

l2c_init_data是一个由L2缓存驱动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在其定义中既可以保护数据成员,又可以包含函数指针,如代码清单18.11所示。

 1 struct l2c_init_data {2          const char *type;3          unsigned way_size_0;4          unsigned num_lock;5          void (*of_parse)(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 u32 *, u32 *);6          void (*enable)(void __iomem *, u32, unsigned);7          void (*fixup)(void __iomem *, u32, struct outer_cache_fns *);8          void (*save)(void __iomem *);9          struct outer_cache_fns outer_cache;
10 };

通过这种方法,驱动可以把与某个设备兼容的私有数据寻找出来,如此体现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避免了大量的if,else或者switch,case语句。

(如果现在不能理解,那么我要和你握个手,我也是。但是当有天真的涉及到这个场景的时候,知道回来看看,那么就不错。现在你的知识还没足够和它产生联接,所以看过没啥感觉也是一样的。)

10、地址编码

可寻址的设备使用如下信息在设备树中编码地址信息:

reg#address-cells#size-cells

其中,reg的组织形式为

reg=<address1length1[address2length2][address3length3]...>

其中的每一组address length表明了设备使用的一个地址范围。

address为1个或多个32位的整型(即cell),而length的意义则意味着从address到address+length–1的地址范围都属于该节点。若#size-cells=0,则length字段为空。

address和length字段是可变长的,父节点的#address-cells和#size-cells分别决定了子节点reg属性的address和length字段的长度。

在代码清单18.2中,根节点的#address-cells=<1>;和#size-cells=<1>;决定了serial、gpio、spi等节点的address和length字段的长度分别为1

cpus节点的#address-cells=<1>;和#size-cells=<0>;决定了两个cpu子节点的address为1,而length为空,于是形成了两个cpu的reg=<0>;和reg=<1>;。

external-bus节点的#address-cells=<2>和#size-cells=<1>;
决定了其下的ethernet、i2c、flash的reg字段形如reg=<0 00 x1000>;、reg=<1 00 x1000>;和reg=<2 00 x4000000>;。

其中,address字段长度为2,开始的第一个cell(即“<”后的0、1、2)是对应的片选,第2个cell(即<000x1000>、<100x1000>和<200x1000000>中间的0,0,0)是相对该片选的基地址,第3个cell(即“>”前的0x1000、0x1000、0x1000000)为length。

特别要留意的是i2c节点中定义的#address-cells=<1>;和#size-cells=<0>;,其作用到了I2C总线上连接的RTC,它的address字段为0x58,是RTC设备的I2C地址。(这个意思就是你就在这里,哪里都不需要去)

根节点的直接子书点描述的是CPU的视图,因此根子节点的address区域就直接位于CPU的内存区域

但是,经过总线桥后的address往往需要经过转换才能对应CPU的内存映射

11、ranges

external-bus的ranges属性定义了经过external-bus桥后的地址范围如何映射到CPU的内存区域**。**

(设备的内存管理)

ranges是地址转换表,其中的每个项目是一个子地址、父地址以及在子地址空间的大小的映射。

映射表中的子地址、父地址分别采用子地址空间的#address-cells父地址空间的#address-cells大小。对于本例而言,子地址空间的#address-cells为2,父地址空间的#address-cells值为1,因此0 0 0x10100000 0x10000的

前2个cell为external-bus桥后external-bus上片选0偏移0,(子地址)

第3个cell表示external-bus上片选0偏移0的地址空间被映射到CPU的本地总线的0x10100000位置, (父地址)

第4个cell表示映射的大小为0x10000。 ranges后面两个项目的含义可以类推。(长度length)

ranges = <0 0  0x10100000   0x10000     // Chipselect 1, Ethernet1 0  0x10160000   0x10000     // Chipselect 2, i2c controller2 0  0x30000000   0x1000000>; // Chipselect 3, NOR Flash

12、中断连接

设备树竟然还可以保存中断信息。对于中断与硬件的关系,硬件怎么去触发中断,实现中断。有机会看看研究一下,中断。回到正题。

对于中断控制器而言,它提供如下属性:**interrupt-controller–这个属性为空,**中断控制器应该加上此属性表明自己的身份;

#interrupt-cells–与#address-cells和#size-cells相似,它表明连接此中断控制器的设备的中断属性的cell大小。

在整个设备树中,与中断相关的属性还包括:

interrupt-parent–设备节点通过它来指定它所依附的中断控制器的phandle,当节点没有指定interrupt-parent时,则从父级节点继承。对于本例(代码清单18.2)而言,根节点指定了interrupt-parent=<&intc>;,其对应于intc:interrupt-controller@10140000,而根节点的子节点并未指定interrupt-parent,因此它们都继承了intc,即位于0x10140000的中断控制器中。

interrupts–用到了中断的设备节点,通过它指定中断号、触发方法等,这个属性具体含有多少个cell,由它依附的中断控制器节点的#interrupt-cells属性决定。

而每个cell具体又是什么含义,一般由驱动的实现决定,而且也会在设备树的绑定文档中说明。譬如,对于ARM GIC中断控制器而言,#interrupt-cells为3,3个cell的具体含义在Documentation/devicetree/bindings/arm/gic.txt中就有如下文字说明:

The 1st cell is the interrupt type; 0 for SPI interrupts, 1 for PPI
interrupts.
The 2nd cell contains the interrupt number for the interrupt type.
SPI interrupts are in the range [0-987].  PPI interrupts are in the
range [0-15].
The 3rd cell is the flags, encoded as follows:
bits[3:0] trigger type and level flags.1 = low-to-high edge triggered2 = high-to-low edge triggered4 = active high level-sensitive8 = active low level-sensitive
bits[15:8] PPI interrupt cpu mask.  Each bit corresponds to each of
the 8 possible cpus attached to the GIC.  A bit set to '1' indicated
the interrupt is wired to that CPU.  Only valid for PPI interrupts.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设备还可能用到多个中断号。对于ARM GIC而言,若某设备使用了SPI的168号、169号两个中断,而且都是高电平触发,则该设备节点的中断属性可定义为interrupts=<01684>,<01694>;。

对于平台设备而言,简单的通过如下API就可以指定想取哪一个中断,其中的参数num就是中断的index

int platform_get_irq(struct platform_device *dev, unsigned int num);

当然在.dts文件中可以对中断进行命名,而后在驱动中通过platform_get_irq_byname()来获取对应的中断号

譬如代码清单18.14演示了在drivers/dma/fsl-edma.c中通过platform_get_irq_byname()获取IRQ,以及arch/arm/boot/dts/vf610.dtsi与fsl-edma驱动对应节点的中断描述。

 1 static int2 fsl_edma_irq_init(struct platform_device *pdev,struct fsl_edma_engine *fsl_edma)3 {4     fsl_edma->txirq = platform_get_irq_byname(pdev, "edma-tx");5     fsl_edma->errirq = platform_get_irq_byname(pdev, "edma-err");6 }78 edma0: dma-controller@40018000 {9           #dma-cells = <2>;
10           compatible = "fsl,vf610-edma";
11           reg = <0x40018000 0x2000>,
12                   <0x40024000 0x1000>,
13                   <0x40025000 0x1000>;
14           interrupts = <0 8 IRQ_TYPE_LEVEL_HIGH>,
15                           <0 9 IRQ_TYPE_LEVEL_HIGH>;
16           interrupt-names = "edma-tx", "edma-err";
17           dma-channels = <32>;
18           clock-names = "dmamux0", "dmamux1";
19           clocks = <&clks VF610_CLK_DMAMUX0>,
20                   <&clks VF610_CLK_DMAMUX1>;
21 };

第4行、第5行的platform_get_irq_byname()的第2个参数与.dts中的interrupt-names是一致的。

除了中断以外,在ARM Linux中时钟、GPIO、pinmux都可以通过.dts中的节点和属性进行描述。

(pinmux—Pin Multiplexing缩写,即引脚复用,通常CPU的管脚数量有限,通过复用来实现不同功能)

这设备树真的是很全面?还记得第一篇说dts可以描述的硬件信息有哪些吗?

·CPU的数量和类别。·内存基地址和大小。·总线和桥。·外设连接。·中断控制器和中断使用情况。·GPIO控制器和GPIO使用情况。·时钟控制器和时钟使用情况。

13、GPIO

譬如,对于GPIO控制器而言,其对应的设备节点需声明gpio-controller属性并设置#gpio-cells的大小。

譬如,对于兼容性为fsl,imx28-pinctrl的pinctrl驱动而言,其GPIO控制器的设备节点类似于:

pinctrl@80018000 {
compatible = "fsl,imx28-pinctrl", "simple-bus";
reg = <0x80018000 2000>;gpio0: gpio@0 {
compatible = "fsl,imx28-gpio";
interrupts = <127>;
gpio-controller;#gpio-cells = <2>;
interrupt-controller;#interrupt-cells = <2>;};gpio1: gpio@1 {
compatible = "fsl,imx28-gpio";
interrupts = <126>;
gpio-controller;#gpio-cells = <2>;
interrupt-controller;#interrupt-cells = <2>;};...
};

其中,#gpio-cells为2,第1 个cell为GPIO号,第2个为GPIO的极性。为0的时候是高电平有效,为1的时候则是低电平有效。

使用GPIO的设备则通过定义命名xxx-gpios属性来引用GPIO控制器的设备节点,如:

       sdhci@c8000400 {
status = "okay";
cd-gpios = <&gpio01 0>;
wp-gpios = <&gpio02 0>;
power-gpios = <&gpio03 0>;
bus-width = <4>;};

而具体的设备驱动则通过类似如下的方法来获取GPIO:

cd_gpio = of_get_named_gpio(np, "cd-gpios", 0);
wp_gpio = of_get_named_gpio(np, "wp-gpios", 0);
power_gpio = of_get_named_gpio(np, "power-gpios", 0);

of_get_named_gpio()这个API的原型如下:

static inline int of_get_named_gpio(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 int index);

在.dts和设备驱动不关心GPIO名字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通过of_get_gpio()获取GPIO,此函数原型为:

static inline int of_get_gpio(struct device_node *np, int index);

如对于compatible="gpio-control-nand"的基于GPIO的NAND控制器而言,在.dts中会定义多个gpio属性:

gpio-nand@1,0 {
compatible = "gpio-control-nand";
reg = <1 0x0000 0x2>;#address-cells = <1>;#size-cells = <1>;
gpios = <&banka 1 0     /* rdy */
&banka 2 0     /* nce */
&banka 3 0     /* ale */
&banka 4 0     /* cle */0              /* nwp */>;partition@0 {...};
};

在相应的驱动代码drivers/mtd/nand/gpio.c中是这样获取这些GPIO的:

plat->gpio_rdy = of_get_gpio(dev->of_node, 0);
plat->gpio_nce = of_get_gpio(dev->of_node, 1);
plat->gpio_ale = of_get_gpio(dev->of_node, 2);
plat->gpio_cle = of_get_gpio(dev->of_node, 3);
plat->gpio_nwp = of_get_gpio(dev->of_node, 4);

14、时钟

时钟和GPIO也是类似的,时钟控制器的节点被使用时钟的模块引用

clocks = <&clks 138>, <&clks 140>, <&clks 141>;
clock-names = "uart", "general", "noc";

而驱动中则使用上述的clock-names属性作为clk_get()或devm_clk_get()的第二个参数来申请时钟,譬如获取第2个时钟:

devm_clk_get(&pdev->dev, "general");

<&clks 138>里的138这个index是与相应时钟驱动中clk的表的顺序对应的,很多开发者也认为这种数字出现在设备树中不太好,因此他们把clk的index作为宏定义到了arch/arm/boot/dts/include/dt-bindings/clock中。譬如include/dt-bindings/clock/imx6qdl-clock.h中存在这样的宏:

#define IMX6QDL_CLK_STEP                        16
#define IMX6QDL_CLK_PLL1_SW                     17…
#define IMX6QDL_CLK_ARM                         104…

而arch/arm/boot/dts/imx6q.dtsi则是这样引用它们的:

clocks = <&clks IMX6QDL_CLK_ARM>,
<&clks IMX6QDL_CLK_PLL2_PFD2_396M>,
<&clks IMX6QDL_CLK_STEP>,
<&clks IMX6QDL_CLK_PLL1_SW>,
<&clks IMX6QDL_CLK_PLL1_SYS>;

15、pinmux

在设备树中,**某个设备节点使用的pinmux的引脚群是通过phandle来指定的。**譬如在arch/arm/boot/dts/atlas6.dtsi的pinctrl节点中包含所有引脚群的描述,如代码清单18.15所示。

 1 gpio: pinctrl@b0120000 {2         #gpio-cells = <2>;3         #interrupt-cells = <2>;4         compatible = "sirf,atlas6-pinctrl";5       …67         lcd_16pins_a: lcd0@0 {8                lcd {9                       sirf,pins = "lcd_16bitsgrp";
10                       sirf,function = "lcd_16bits";
11                };
12         };
13       …
14         spi0_pins_a: spi0@0 {
15                spi {
16                       sirf,pins = "spi0grp";
17                       sirf,function = "spi0";
18                };
19         };
20         spi1_pins_a: spi1@0 {
21                spi {
22                       sirf,pins = "spi1grp";
23                       sirf,function = "spi1";
24                };
25         };
26       …
27 };

而SPI0这个硬件实际上需要用到spi0_pins_a对应的spi0grp这一组引脚,因此在atlas6-evb.dts中通过pinctrl-0引用了它,如代码清单18.16所示。

 1 spi@b00d0000 {2          status = "okay";3          pinctrl-names = "default";4          pinctrl-0 = <&spi0_pins_a>;5        …6 };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设备树的全局视图,图18.2显示了设备树中的节点、属性、label以及phandle等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看看当有了设备树对BSP产生了什么影响?


16、设备点属性回顾

前面根节点“/”的cpus子节点下面又包含两个cpu子节点,描述了此设备上的两个CPU,并且两者的兼容属性为:“arm,cortex-a9”。

注意cpus和cpus的两个cpu子节点的命名,它们遵循的组织形式为[@],<>中的内容是必选项,[]中的则为可选项。

name是一个ASCII字符串,用于描述节点对应的设备类型,如3com Ethernet适配器对应的节点name宜为ethernet,而不是3com509。

如果一个节点描述的设备有地址,则应该给出@unit-address。多个相同类型设备节点的name可以一样,只要unit-address不同即可,如本例中含有cpu@0、cpu@1以及serial@101f0000与serial@101f2000这样的同名节点。设备的unit-address地址也经常在其对应节点的reg属性中给出。

**对于挂在内存空间的设备而言,@字符后跟的一般就是该设备在内存空间的基地址,**譬如arch/arm/boot/dts/exynos4210.dtsi中存在的:

sysram@02020000 {compatible = "mmio-sram";reg = <0x02020000 0x20000>;…
}

上述节点的reg属性的开始位置与@后面的地址一样。

对于挂在I2C总线上的外设而言,@后面一般跟的是从设备的I2C地址,譬如arch/arm/boot/dts/exynos4210-trats.dts中的mms114-touchscreen:

i2c@13890000 {…mms114-touchscreen@48 {compatible = "melfas,mms114";reg = <0x48>;…};
};

具体的节点命名规范可见ePAPR(embedded Power Architecture Platform Reference)标准,在https://www.power.org中可下载该标准。

17、设备添加label

我们还可以给一个设备节点添加label,之后可以通过&label的形式访问这个label,这种引用是通过phandle(pointer handle)进行的。

例如,在arch/arm/boot/dts/omap5.dtsi中,第3组GPIO有gpio3这个label,如代码清单18.12所示。

 1 gpio3: gpio@48057000 {2         compatible = "ti,omap4-gpio";3         reg = <0x48057000 0x200>;4         interrupts = <GIC_SPI 31 IRQ_TYPE_LEVEL_HIGH>;5         ti,hwmods = "gpio3";6         gpio-controller;7         #gpio-cells = <2>;8         interrupt-controller;9         #interrupt-cells = <2>;
10 };

而hsusb2_phy这个USB的PHY复位GPIO用的是这组GPIO中的一个,所以它通过phandle引用了“gpio3”,如代码清单18.13所示。

 1 /* HS USB Host PHY on PORT 2 */2 hsusb2_phy: hsusb2_phy {3          compatible = "usb-nop-xceiv";4          reset-gpios = <&gpio3 12 GPIO_ACTIVE_LOW>; /* gpio3_76 HUB_RESET */5 };

代码的第1行的gpio3是gpio@48057000节点的label,而代码清单18.13的hsusb2_phy则通过&gpio3引用了这个节点,表明自己要使用这一组GPIO中的第12个GPIO。很显然,这种phandle引用其实表明硬件之间的一种关联性(这不就是汇编的函数,然后调函数。)

再举一例,在arch/arm/boot/dts/omap5.dtsi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如下的label,从这些实例可以看出,label习惯以<设备类型>进行命名:

i2c1: i2c@48070000 {
}
i2c2: i2c@48072000 {
}
i2c3: i2c@48060000 {
}…

读者也许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代码清单18.13中居然引用了GPIO_ACTIVE_LOW这个类似C语言的宏。文件.dts的编译过程确实支持C的预处理,相应的.dts文件也包括了包含GPIO_ACTIVE_LOW这个宏定义的头文件:

#include <dt-bindings/gpio/gpio.h>

对于ARM而言,dt-bindings头文件位于内核的arch/arm/boot/dts/include/dt-bindings目录中。观察该目录的属性,它实际上是一个符号链接

baohua@baohua-VirtualBox:~/develop/linux/arch/arm/boot/dts/include$ ls -l dt-bindings
lrwxrwxrwx 1 baohua baohua 34 11月 28 00:16 dt-bindings -> ../../../../../include/dt-bindings

从内核的scripts/Makefile.lib这个文件可以看出,文件.dts的编译过程确实是支持C预处理的。

cmd_dtc = $(CPP) $(dtc_cpp_flags) -x assembler-with-cpp -o $(dtc-tmp) $< ; \$(objtree)/scripts/dtc/dtc -O dtb -o $@ -b 0 \-i $(dir $<) $(DTC_FLAGS) \-d $(depfile).dtc.tmp $(dtc-tmp) ; \
cat $(depfile).pre.tmp $(depfile).dtc.tmp > $(depfile)

怎么看出来的?

是因为它是先做了

$(CPP)$(dtc_cpp_flags)-x assembler-with-cpp-o$(dtc-tmp)$<

再做的.dtc编译。

先链接好了,才编译.dtc的。

除了前文介绍的of_machine_is_compatible()、of_device_is_compatible()等常用函数以外,在Linux的BSP和驱动代码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Linux中其他设备树的API,这些API通常被冠以of_前缀,它们的实现代码位于内核的drivers/of目录下。这些常用的API包括下面内容。

1.寻找节点

struct device_node *of_find_compatible_node(struct device_node *from,
const char *type, const char *compatible);

根据兼容属性,获得设备节点。

遍历设备树中的设备节点,看看哪个节点的类型、兼容属性与本函数的输入参数匹配,在大多数情况下,from、type为NULL,则表示遍历了所有节点。

2.读取属性

int of_property_read_u8_array(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 u8 *out_values, size_t sz);int of_property_read_u16_array(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 u16 *out_values, size_t sz);int of_property_read_u32_array(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 u32 *out_values, size_t sz);int of_property_read_u64(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 u64 *out_value);

读取设备节点np的属性名,为propname,属性类型为8、16、32、64位整型数组。

对于32位处理器来讲,最常用的是of_property_read_u32_array()。

如在arch/arm/mm/cache-l2x0.c中,通过如下语句可读取L2cache的"arm,data-latency"属性:

of_property_read_u32_array(np, "arm,data-latency",data, ARRAY_SIZE(data));

在arch/arm/boot/dts/vexpress-v2p-ca9.dts中,对应的含有"arm,data-latency"属性的L2cache节点如下:

L2: cache-controller@1e00a000 {
compatible = "arm,pl310-cache";
reg = <0x1e00a000 0x1000>;
interrupts = <0 43 4>;
cache-level = <2>;
arm,data-latency = <1 1 1>;
arm,tag-latency = <1 1 1>;
}

在有些情况下,整型属性的长度可能为1,于是内核为了方便调用者,又在上述API的基础上封装出了更加简单的读单一整形属性的API,它们为int of_property_read_u8()、of_property_read_u16()等,实现于include/linux/of.h中,如代码清单18.19所示。

 1 static inline int of_property_read_u8(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2                                        const char *propname,3                                        u8 *out_value)4 {5         return of_property_read_u8_array(np, propname, out_value, 1);6 }78 static inline int of_property_read_u16(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9                                        const char *propname,
10                                        u16 *out_value)
11{
12         return of_property_read_u16_array(np, propname, out_value, 1);
13}
14
15 static inline int of_property_read_u32(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16                                        const char *propname,
17                                        u32 *out_value)
18 {
19         return of_property_read_u32_array(np, propname, out_value, 1);
20 }

除了整型属性外,字符串属性也比较常用,其对应的API包括:

int of_property_read_string(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const char **out_string);
int of_property_read_string_index(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int index, const char **output);

前者读取字符串属性后者读取字符串数组属性中的第index个字符串。

如drivers/clk/clk.c中的of_clk_get_parent_name()函数就通过of_property_read_string_index()遍历clkspec节点的所有"clock-output-names"字符串数组属性。

 1 const char *of_clk_get_parent_name(struct device_node *np, int index)2 {3          struct of_phandle_args clkspec;4          const char *clk_name;5          int rc;67          if (index < 0)8                  return NULL;9
10          rc = of_parse_phandle_with_args(np, "clocks", "#clock-cells", index,
11                                         &clkspec);
12          if (rc)
13                  return NULL;
14
15          if (of_property_read_string_index(clkspec.np, "clock-output-names",
16                                    clkspec.args_count  clkspec.args[0] : 0,
17                                            &clk_name) < 0)
18                  clk_name = clkspec.np->name;
19
20          of_node_put(clkspec.np);
21          return clk_name;
22 }
23 EXPORT_SYMBOL_GPL(of_clk_get_parent_name);

除整型、字符串以外的最常用属性类型就是布尔型,其对应的API很简单,具体如下

static inline bool of_property_read_bool(const struct device_node *np,
const char *propname);

如果设备节点np含有propname属性,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一般用于检查空属性是否存在。

3.内存映射

void __iomem *of_iomap(struct device_node *node, int index);

上述API可以直接通过设备节点进行设备内存区间的ioremap(),index是内存段的索引。

若设备节点的reg属性有多段,可通过index标示要ioremap()的是哪一段,在只有1段的情况,index为0。

采用设备树后,一些设备驱动通过of_iomap()而不再通过传统的ioremap()进行映射,当然,传统的ioremap()的用户也不少。

int of_address_to_resource(struct device_node *dev, int index, struct resource *r);

上述API通过设备节点获取与它对应的内存资源的resource结构体。

其本质是分析reg属性以获取内存基地址、大小等信息并填充到struct resource*r参数指向的结构体中。

4.解析中断

unsigned int irq_of_parse_and_map(struct device_node *dev, int index);

通过设备树获得设备的中断号,实际上是从.dts中的interrupts属性里解析出中断号。若设备使用了多个中断,index指定中断的索引号。

5.获取与节点对应的platform_device

struct platform_device *of_find_device_by_node(struct device_node *np);

在可以拿到device_node的情况下,如果想反向获取对应的platform_device,可使用上述API。

当然,在已知platform_device的情况下,想获取device_node则易如反掌,例如:

static int sirfsoc_dma_probe(struct platform_device *op)
{struct device_node *dn = op->dev.of_node;…
}

[一个现实的Linux设备和驱动通常都需要挂接在一种总线上,对于本身依附于PCI、USB、I2C、SPI等的设备而言,这自然不是问题,但是在嵌入式系统里面,**在SoC系统中集成的独立外设控制器、挂接在SoC内存空间的外设等却不依附于此类总线。**基于这一背景,Linux发明了一种虚拟的总线,称为platform总线,相应的设备称为platform_device,而驱动成为platform_driver。]

6. 打个总结

充斥着ARM社区的大量垃圾代码导致Linus盛怒,因此该社区在2011~2012年进行了大量的修整工作。

ARM Linux开始围绕设备树展开,设备树有自己的独立语法,它的源文件为.dts,编译后得到.dtb,Bootloader在引导Linux内核的时候会将.dtb地址告知内核。(通过dtc)

(这也是有的会有个dtb镜像)

之后内核会展开设备树并创建和注册相关的设备,因此arch/arm/mach-xxx和arch/arm/plat-xxx中的大量用于注册platform、I2C、SPI等板级信息的代码被删除,而驱动也以新的方式与在.dts中定义的设备节点进行匹配。

设备树就到这里,其实很难都一次性掌握好,需要不断地实践应用才会变成长时记忆,学习的路还很长。

有了设备树后,不再需要大量的板级信息,譬如过去经常在arch/arm/plat-xxx和arch/arm/mach-xxx中实施如下事情。

下面展示的都是改变了的,有个对比可以让你对设备树的影响更加的深刻。

1、注册platform_device,绑定resource,即内存、IRQ等板级信息

通过设备树后,形如:

static struct resource xxx_resources[] = {[0] = {.start  = …,.end    = …,.flags   = IORESOURCE_MEM,},[1] = {.start  = …,.end    = …,.flags   = IORESOURCE_IRQ,},
};
static struct platform_device xxx_device = {.name           = "xxx",.id             = -1,.dev            = {.platform_data          = &xxx_data,},.resource       = xxx_resources,.num_resources  = ARRAY_SIZE(xxx_resources),
};

之类的platform_device代码都不再需要,其中**platform_device会由内核自动展开。**而这些resource实际来源于.dts 中设备节点的reg、interrupts属性。

典型的,大多数总线都与“simple_bus”兼容,而在与SoC对应的设备的.init_machine成员函数中,调用of_platform_bus_probe(NULL,xxx_of_bus_ids,NULL);即可自动展开所有的platform_device。

2、注册i2c_board_info,指定IRQ等板级信息

形如:

static struct i2c_board_info __initdata afeb9260_i2c_devices[] = {{I2C_BOARD_INFO("tlv320aic23", 0x1a),}, {I2C_BOARD_INFO("fm3130", 0x68),}, {I2C_BOARD_INFO("24c64", 0x50),},
};

之类的i2c_board_info代码目前不再需要出现,现在只需要把tlv320aic23、fm3130、24c64这些设备节点填充作为相应的I2C控制器节点的子节点即可,类似于前面的代码:

        i2c@1,0 {compatible = "acme,a1234-i2c-bus";…rtc@58 {compatible = "maxim,ds1338";reg = <58>;interrupts = < 7 3 >;};};

设备树中的I2C客户端会通过在I2C host驱动的probe()函数中调用的of_i2c_register_devices(&i2c_dev->adapter);被自动展开。

3、注册spi_board_info,指定IRQ等板级信息

static struct spi_board_info afeb9260_spi_devices[] = {{       /* DataFlash chip */.modalias       = "mtd_dataflash",.chip_select    = 1,.max_speed_hz   = 15 * 1000 * 1000,.bus_num        = 0,},
};

之类的spi_board_info代码目前不再需要出现,与I2C类似,现在只需要把mtd_dataflash之类的节点作为SPI控制器的子节点即可,SPI host驱动的probe()函数通过spi_register_master()注册主机的时候,会自动展开依附于它的从机,spear1310-evb.dts中的st,m25p80SPI接口的NOR Flash节点如下:

之类的spi_board_info代码目前不再需要出现,与I2C类似,现在只需要把mtd_dataflash之类的节点作为SPI控制器的子节点即可,SPI host驱动的probe()函数通过spi_register_master()注册主机的时候,会自动展开依附于它的从机,spear1310-evb.dts中的st,m25p80SPI接口的NOR Flash节点如下:

4、多个针对不同电路板的设备,以及相关的回调函数

在过去,ARM Linux针对不同的电路板会建立由MACHINE_START和MACHINE_END包围的设备引入设备树之后,MACHINE_START变更为DT_MACHINE_START,其中含有一个.dt_compat成员,用于表明相关的设备与.dts中根节点的兼容属性的兼容关系。

这样可以显著改善代码的结构并减少冗余的代码,在不支持设备树的情况下,光是一个S3C24xx就存在多个板文件,譬如mach-amlm5900.c、mach-gta02.c、mach-smdk2410.c、mach-qt2410.c、mach-rx3715.c等,其累计的代码量是相当大的,板级信息都用C语言来实现。

而采用设备树后,我们可以对多个SoC和板子使用同一个DT_MACHINE和板文件板子和板子之间的差异更多只是通过不同的.dts文件来体现。

5、设备与驱动的匹配方式

使用设备树后,驱动需要与在.dts中描述的设备节点进行匹配,从而使驱动的probe()函数执行。新的驱动、设备的匹配变成了设备树节点的兼容属性和设备驱动中的OF匹配表的匹配。(下篇看看OF是什么?)

6、设备的平台数据属性化

在Linux 2.6下,驱动习惯自定义platform_data,在arch/arm/mach-xxx注册platform_device、i2c_board_info、spi_board_info等的时候绑定platform_data,而后驱动通过标准API获取平台数据。

譬如,在arch/arm/mach-at91/board-sam9263ek.c下用如下代码注册gpio_keys设备,它通过gpio_keys_platform_data结构体来定义platform_data。

static struct gpio_keys_button ek_buttons[] = {{    /* BP1, "leftclic" */.code          = BTN_LEFT,.gpio          = AT91_PIN_PC5,.active_low    = 1,.desc          = "left_click",.wakeup        = 1,},{    /* BP2, "rightclic" */...}
};
static struct gpio_keys_platform_data ek_button_data = {.buttons       = ek_buttons,.nbuttons      = ARRAY_SIZE(ek_buttons),
};
static struct platform_device ek_button_device = {.name          = "gpio-keys",.id            = -1,.num_resources = 0,.dev           = {.platform_data= &ek_button_data,}
};

设备驱动drivers/input/keyboard/gpio_keys.c则通过如下简单方法取得这个信息。

static int gpio_keys_probe(struct platform_device *pdev)
{
struct device *dev = &pdev->dev;
const struct gpio_keys_platform_data *pdata = dev_get_platdata(dev);...
}

在转移到设备树后,platform_data便不再喜欢放在arch/arm/mach-xxx中了,它需要从设备树的属性中获取,比如一个电路板上有gpio_keys,则只需要在设备树中添加类似arch/arm/boot/dts/exynos4210-origen.dts中的如代码清单18.17所示的信息则可。

 1 gpio_keys {2        compatible = "gpio-keys";3        #address-cells = <1>;4        #size-cells = <0>;56        up {7               label = "Up";8               gpios = <&gpx2 0 1>;9               linux,code = <KEY_UP>;
10               gpio-key,wakeup;
11        };
12
13        down {
14               label = "Down";
15               gpios = <&gpx2 1 1>;
16               linux,code = <KEY_DOWN>;
17               gpio-key,wakeup;
18        };
19        ...
20 };

而drivers/input/keyboard/gpio_keys.c则通过以of_开头的读属性的API来读取这些信息,并组织出gpio_keys_platform_data结构体,如代码清单18.18所示。

代码清单18.18 在GPIO按键驱动中获取.dts中的键描述

 1 static struct gpio_keys_platform_data *2 gpio_keys_get_devtree_pdata(struct device *dev)3 {4         struct device_node *node, *pp;5         struct gpio_keys_platform_data *pdata;6         struct gpio_keys_button *button;7         int error;8         int nbuttons;9         int i;
10
11         node = dev->of_node;
12         if (!node)
13                 return ERR_PTR(-ENODEV);
14
15         nbuttons = of_get_child_count(node);
16         if (nbuttons == 0)
17                 return ERR_PTR(-ENODEV);
18
19         pdata = devm_kzalloc(dev,
20                              sizeof(*pdata) + nbuttons * sizeof(*button),
21                              GFP_KERNEL);
22         if (!pdata)
23                 return ERR_PTR(-ENOMEM);
24
25         pdata->buttons = (struct gpio_keys_button *)(pdata + 1);
26         pdata->nbuttons = nbuttons;
27
28         pdata->rep = !!of_get_property(node, "autorepeat", NULL);
29
30         i = 0;
31         for_each_child_of_node(node, pp) {
32                 int gpio;
33                 enum of_gpio_flags flags;
34
35                 if (!of_find_property(pp, "gpios", NULL)) {
36                         pdata->nbuttons--;
37                         dev_warn(dev, "Found button without gpios\n");
38                         continue;
39                 }
40
41                 gpio = of_get_gpio_flags(pp, 0, &flags);
42                 if (gpio < 0) {
43                         error = gpio;
44                         if (error != -EPROBE_DEFER)
45                                 dev_err(dev,
46                                         "Failed to get gpio flags, error: %d\n",
47                                         error);
48                         return ERR_PTR(error);
49                 }
50
51                 button = &pdata->buttons[i++];
52
53                 button->gpio = gpio;
54                 button->active_low = flags & OF_GPIO_ACTIVE_LOW;
55
56                 if (of_property_read_u32(pp, "linux,code", &button->code)) {
57                         dev_err(dev, "Button without keycode: 0x%x\n",
58                                 button->gpio);
59                         return ERR_PTR(-EINVAL);
60                 }
61
62                 button->desc = of_get_property(pp, "label", NULL);
63
64                 if (of_property_read_u32(pp, "linux,input-type", &button->type))
65                         button->type = EV_KEY;
66
67                 button->wakeup = !!of_get_property(pp, "gpio-key,wakeup", NULL);
68
69                 if (of_property_read_u32(pp, "debounce-interval",
70                                          &button->debounce_interval))
71                         button->debounce_interval = 5;
72         }
73
74         if (pdata->nbuttons == 0)
75                 return ERR_PTR(-EINVAL);
76
77         return pdata;
78 }

上述代码通过第31行的for_each_child_of_node()遍历gpio_keys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并通过of_get_gpio_flags()、of_property_read_u32()等API读取出来与各个子节点对应的GPIO、与每个GPIO对应的键盘键值等。

18、站在Android看设备树

最后再在android 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这个东西。

1、概览

设备树 (DT) 是用于描述“不可发现”硬件的命名节点和属性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例如在 Android 中使用的 Linux 内核)会使用 DT 来支持 Android 设备使用的各种硬件配置。

硬件供应商会提供自己的 DT 源文件,接下来 Linux 会将这些文件编译到引导加载程序使用的设备树 Blob (DTB) 文件中

设备树叠加层 (DTO) 可让主要的设备树 Blob (DTB) 叠加在设备树上。使用 DTO 的引导加载程序可以维护系统芯片 (SoC) DT,并动态叠加针对特定设备的 DT,从而向树中添加节点并对现有树中的属性进行更改。

Android 9 版本中的更新

在 Android 9 中,在将统一设备树 Blob 传递给内核之前,引导加载程序不得修改设备树叠加层中定义的属性。

2、加载设备树

在引导加载程序中加载设备树会涉及到构建、分区和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 在引导加载程序中加载设备树的典型实现。

  • 1、如需构建,请执行以下操作:

    • 1、使用设备树编译器 (dtc) 将设备树源 (.dts) 编译成设备树 blob (.dtb),将其格式设置为扁平化设备树。
    • 2、将 .dtb 文件刷写到引导加载程序在运行时可访问的位置
  • 2、如需进行分区,请确定闪存中引导加载程序在运行时可访问的可信位置以放置 .dtb。位置示例:

启动分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 .dtb 放在启动分区中,方法是将其附加到 image.gz,并作为“kernel”传递给 mkbootimg。
唯一分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 .dtb 放在唯一分区(例如 dtb 分区)中。

  • 3、如需运行,请执行以下操作:
    • 将 .dtb 从存储空间加载到内存中。
    • 启动内核(已给定所加载 DT 的内存地址)。

白话一刻:
这个过程就是写dts文件,然后编译成dtb文件,然后loader会把dtb文件加载进内存,然后把这地址在kernel启动的时候传递给kernel,kernel根据解析这个文件,实现硬件的配置。

3、术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面我们学习了dts,也知道这个dtc、dtb。这个dto是什么?

实现 DTO 包括分割设备树、构建、分区和运行。

在实现可以正常工作之后,您还必须保持两个 DT 之间的兼容性,并确定用于确保每个 DT 分区安全性的策略。

4、分割 DT

首先将设备树分割成两 (2) 部分:

  • 主 DT。由 SoC 供应商提供的仅限 SoC 访问的部分和默认配置。
  • 叠加 DT。由原始设计制造商 (ODM)/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提供的设备专用配置。

分割设备树之后,您必须确保主 DT 和叠加 DT 之间的兼容性,以便通过合并主 DT 和叠加 DT 为设备生成完整的 DT。有关 DTO 格式和规则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DTO 语法。如需详细了解多个设备树,请参阅多个 DT。(后面会写)

5、构建主 DT 和叠加 DT

如需构建主 DT,请执行以下操作:

  • 1、将主 DT .dts 编译为 .dtb 文件。
  • 2、将 .dtb 文件刷写到引导加载程序在运行时可访问的分区(详见下文)。

如需构建叠加 DT,请执行以下操作:

  • 1、将叠加 DT .dts 编译为 .dtbo 文件。虽然此文件格式与格式设为扁平化设备树的 .dtb 文件相同,但是用不同的文件扩展名可以将其与主 DT 区分开来。
  • 2、将 .dtbo 文件刷写到引导加载程序在运行时可访问的分区(详见下文)。

6、对 DT 进行分区

在闪存中确定引导加载程序在运行时可访问和可信的位置信息以放入 .dtb 和 .dtbo。

主 DT 的示例位置:

  • 启动分区的一部分,已附加到内核 (image.gz)。
  • 单独的 DT blob (.dtb),位于专用分区 (dtb)。

叠加 DT 的示例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叠加 DT 分区的大小取决于设备和主 DT blob 上所需的更改量。通常,8 MB 已足够当前使用并已为未来扩展留出了空间(如果需要的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在引导加载程序中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保持兼容性

主 DTB(来自 SoC 供应商)会被视为 DTBO 的 API 表面。将设备树分离为 SoC 通用部件和设备专用部件后,您必须确保这两个部件以后相互兼容,包括:

  • 主 DT 中的 DT 定义(例如,节点、属性、标签)。主 DT 中的任何定义更改都可能会触发叠加 DT 中的更改。例如,如需更正主 DT 中的某个节点名称,请定义映射到原始节点名称的“别名”标签(以免更改叠加 DT)。
  • 叠加 DT 的存储位置(例如,分区名称、存储格式)。

9、确保安全

引导加载程序必须确保 DTB/DTBO 安全无虞、未被修改且未被损坏。您可以使用任何解决方案来保护 DTB/DTBO,例如,VBoot 1.0 中的启动映像签名或 AVB 哈希页脚 (VBoot 2.0)。

  • 如果 DTB/DTBO 位于专属的分区中,您可以将该分区添加到 AVB 的信任链。信任链从硬件保护的信任根开始,并进入引导加载程序,从而验证 DTB/DTBO 分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 如果 DTB/DTBO 位于现有分区(如 odm 分区)中,该分区应位于 AVB 的信任链中。(DTBO 分区可以与 odm 分区共享一个公钥)。

10、小结-白话一刻


叠加 DT文件生成的dtbo格式与格式设为扁平化设备树的 .dtb 文件相同,但是用不同的文件扩展名可以将其与主 DT 区分开来。

到这里就差不多关于设备树的东西,没想到写了这么多。

85%的内容都来自于宋老师的书籍《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

看到这里的你也辛苦啦!记得点赞哦!

下次聊!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hkb.cn/news/36914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长河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Elasticsearch 使用误区之二——频繁更新文档

在使用 Elasticsearch 时&#xff0c;频繁更新文档是一种常见误区。这不仅影响性能&#xff0c;还可能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 理解 Elasticsearch 的文档更新机制对于优化性能至关重要。 关于 Elasticsearch 更新操作&#xff0c;常见问题如下&#xff1a; ——https://t.zsxq.c…

MySQL学习(5):SQL语句之数据查询语言:DQL

1.DQL语法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列表 #DQL是可以进行多表查询的 where 条件列表 group by 分组字段列表 having 分组后条件列表 order by 排序字段列表 limit 分页参数 2.基本查询&#xff08;select&#xff09; 2.1查询多字段 select 字段1,字段2,字段3,......fro…

Linux/Ubuntu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夹

文件夹中找到“Other Location”&#xff0c;输入“smb:IP地址/共享文件夹名称”&#xff0c;然后点击connect后者直接回车即可&#xff01; End&#xff01;

【51单片机入门】矩阵键盘

文章目录 前言矩阵键盘介绍与检测原理原理图代码讲解总结 前言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xff0c;键盘输入是一种常见的人机交互方式。其中&#xff0c;矩阵键盘因其简单、方便和易于扩展的特性&#xff0c;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51单片机来实现矩阵键盘的…

相机光学(二十四)——CRA角度

CRA角度 0.参考资料1.什么是CRA角度2.为什么 CRA 会导致luma shading3.为什么 CRA 会导致color shading4.CRA相差过大的具体表现5.CRA Matching6.怎样选择sensor的CRA 0.参考资料 1.芯片CRA角度与镜头的匹配关系&#xff08;一&#xff09;   2.芯片CRA角度与镜头选型的匹配关…

【MySQL系列】隐式转换

&#x1f49d;&#x1f49d;&#x1f49d;欢迎来到我的博客&#xff0c;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您见面&#xff01;希望您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份轻松愉快的氛围&#xff0c;不仅可以获得有趣的内容和知识&#xff0c;也可以畅所欲言、分享您的想法和见解。 推荐:kwan 的首页,持续学…

基于Java的壁纸网站设计与实现

&#x1f497;博主介绍&#x1f497;&#xff1a;✌在职Java研发工程师、专注于程序设计、源码分享、技术交流、专注于Java技术领域和毕业设计✌ 温馨提示&#xff1a;文末有 CSDN 平台官方提供的老师 Wechat / QQ 名片 :) Java精品实战案例《700套》 2025最新毕业设计选题推荐…

【linux高级IO(一)】理解五种IO模型

&#x1f493;博主CSDN主页:杭电码农-NEO&#x1f493;   ⏩专栏分类:Linux从入门到精通⏪   &#x1f69a;代码仓库:NEO的学习日记&#x1f69a;   &#x1f339;关注我&#x1faf5;带你学更多操作系统知识   &#x1f51d;&#x1f51d; Linux高级IO 1. 前言2. 重谈对…

Redis基础教程(六):redis 哈希(Hash)

&#x1f49d;&#x1f49d;&#x1f49d;首先&#xff0c;欢迎各位来到我的博客&#xff0c;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您见面&#xff01;希望您在这里不仅可以有所收获&#xff0c;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份轻松欢乐的氛围&#xff0c;祝你生活愉快&#xff01; &#x1f49d;&#x1f49…

Windows 安装hadoop 3.4

目录 安装 下载 设置环境变量 配置 修改&#xff1a;hadoop-env.cmd 修改&#xff1a;core-sit.xml 修改&#xff1a;hdfs-site.xml 修改&#xff1a;mapred-site.xml 修改&#xff1a;yarn-site.xml 运行 格式化HDFS文件系统 启动&#xff1a;hadoop 启动&#xf…

CTF常用sql注入(二)报错注入(普通以及双查询)

0x05 报错注入 适用于页面无正常回显&#xff0c;但是有报错&#xff0c;那么就可以使用报错注入 基础函数 floor() 向下取整函数 返回小于或等于传入参数的最大整数。换句话说&#xff0c;它将数字向下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值。 示例&#xff1a; floor(3.7) 返回 3 floor(-2…

统计信号处理基础 习题解答11-12

题目 证明 的MAP估计量为 其中是一个的矢量, 是一个可逆的p*p的矩阵。也就是说&#xff0c;MAP估计量对可逆的线性变换是可以变换的。 解答 已知的联合概率密度 且&#xff1a; 现在知道&#xff1a; 那么为了获得变换后的MAP&#xff0c;首先需要根据求出 根据概率密度变换…

Linux系统部署MongoDB开源文档型数据库并实现无公网IP远程访问

文章目录 前言1. 安装Docker2. 使用Docker拉取MongoDB镜像3. 创建并启动MongoDB容器4. 本地连接测试5. 公网远程访问本地MongoDB容器5.1 内网穿透工具安装5.2 创建远程连接公网地址5.3 使用固定TCP地址远程访问 &#x1f4a1; 推荐 前些天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am…

Springboot与xxl-job

一、下载xxl-job项目 XXL-JOB是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平台&#xff0c;其核心设计目标是开发迅速、学习简单、轻量级、易扩展。现已开放源代码并接入多家公司线上产品线&#xff0c;开箱即用。 从GitHub上面将项目clone下来&#xff0c;如果网络问题导致速度慢也可以从Gitee上面拉…

企业搭建知识库:解锁无限潜力的钥匙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xff0c;企业如何高效地管理、传播与利用知识&#xff0c;已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知识库&#xff0c;作为这一背景下的产物&#xff0c;正逐步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数字资产。它不仅是一个自助式的数字门户&#xff0c;更是连接员工、客户与…

stm32定时器与pwm波

文章目录 4 TIM4.1 SysTick系统定时器4.2 TIM定时器中断与微秒级延时4.3 TIM使用PWM波4.3.1 PWM介绍4.3.2 无源蜂鸣器实现 4.4 TIM ,PWM常用函数 4 TIM 4.1 SysTick系统定时器 ​ Systick系统滴答&#xff0c;&#xff08;同时他有属于自己的中断&#xff0c;可以利用它来做看…

RT-Thread Studio与CubeMX联合编程之rtthread stm32h743的使用(十一)spi设备SFUD驱动的使用

我们要在rtthread studio 开发环境中建立stm32h743xih6芯片的工程。我们使用一块stm32h743及fpga的核心板完成相关实验&#xff0c;核心板如图&#xff1a; 1.建立新工程&#xff0c;选择相应的芯片型号及debug引脚及调试器 2.编译下载&#xff0c;可以看到串口打印正常 3.…

Solo 开发者周刊 (第12期):连接独立开发者,共享开源智慧

这里会整合 Solo 社区每周推广内容、产品模块或活动投稿&#xff0c;每周五发布。在这期周刊中&#xff0c;我们将深入探讨开源软件产品的开发旅程&#xff0c;分享来自一线独立开发者的经验和见解。本杂志开源&#xff0c;欢迎投稿。 产品推荐 1、Soju————一个现代的书签…

完全理解C语言函数

文章目录 1.函数是什么2.C语言中的函数分类2.1 库函数2.1.1 如何使用库函数 2.2自定义函数 3.函数的参数3.1 实际参数&#xff08;实参&#xff09;3.2 形式参数&#xff08;形参&#xff09; 4.函数调用4.1传值调用4.2 传址调用4.3 练习 5.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链式访问5.1 嵌套调…

Django + Vue 实现图片上传功能的全流程配置与详细操作指南

文章目录 前言图片上传步骤1. urls 配置2. settings 配置3. models 配置4. 安装Pillow 前言 在现代Web应用中&#xff0c;图片上传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功能。Django作为强大的Python Web框架&#xff0c;结合Vue.js这样的现代前端框架&#xff0c;能够高效地实现这一功能。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