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神作,任何一个科幻迷都绕不开的一部作品。很早就听说过其大名,因为之前看过电影版的,总感觉少了点新鲜感,这本书就一直在书架上没有拿出来看。但是看过这本书后,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全书都充满新鲜感,是那种多巴胺驱动看书的书,根本停不下来。
神级预测
本书出版在上世纪60年代,距今(2023年)已过去60多年了。何为科幻?科幻是在当前的科学基础上对未来做出比较合理的幻想。而身处60年代的作者,幻想了2000年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而身处现在的我们,刚好可以对其描述的“未来世界”进行验证。
这些作者的神预言当然不是丝毫不差的,比如载人宇宙航行的预测明显有点过于乐观,阿波罗计划结束后我们再也没有脱离地球束缚的实践,哪怕是再次登上月球···
而小说中的2000年,人类已经有豪华的月球基地,并派遣航天员乘坐宇宙飞船前往木星。
不过这真不怪作者,本书于1968年出版,次年人类就登陆月球了。想想再给人类几十年,登陆个木星应该问题不大吧~
小说有很多神预测,列举几个印象深刻的:
人口:阿瑟·克拉克极其准确的预言了2000年人口暴增到60亿(60年代人口是30亿)。甚至预言某些国家因为人口过多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一个家庭最多生两胎(明显保守了对吧··震旦天朝早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而且只能生一胎,直到年轻人不再想生)
疫情防控:2000年地球社会蔓延疫情,到处设置隔离区···(无fuc.k说)
人工智能:1946冯·诺依曼发明了计算机,计算机这个概念才刚刚兴起,阿瑟·克拉克已经在强调人工智能这个概念,预言人工智能对庞大繁杂系统的控制,更甚的是,他已经想到了人工智能可能叛变人类···ChatGPT今年才被认可,细思极恐~
平板电脑:家用计算机在80年代才出现,小说中人们已经在用平板电脑控制系统输入,查看新闻···由于小说过于硬核,阿瑟·克拉克甚至描述了平板电脑上新闻的主页和其他分类页面的切换,并通过数据分析投送用户想要的内容···
三中心镜像:作为dba的我,对这个词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作者描述了数据中心的镜像备份,并把数据分3份完全一致的镜像放在地球不同的地方,以作容灾···两地三中心、三地五中心等等概念我也不太确定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但我想肯定不久),但是看到小说对数据镜像、异地容灾的概念描述的如此详尽,确实触动到我的dba基因了。
拜读这个神作,我的心态是震惊,再震惊,不停地震惊~60年代的阿瑟·克拉克是怎么构思未来世界的?难以想象。怪不得有人说“阿瑟·克拉克穿越到现在,然后回到60年代写了这部作品”。
幻想
如果仅仅是对科学的预测,其实不能称为科幻。科幻不能只是冷冰冰的科学推测,还需要加入一些人文提炼,需要一点脱离科学的幻想,比如老刘作品对于人性描述等等。这部分脱离科学的幻想恰恰其实决定了科幻作品的最终高度。
而《2001太空漫游》的终极幻想是TMA-1石板和星孩。TMA-1石板是外星生命对人类进化的启发物,同时也代表了人类科学与外星科学的差距。小说全篇都在围绕这个石板讲诉故事,这个石板其实就是整部科幻小说的核心。其实石板只出现在2个时间点:猿人和人类开始太空探索时。猿人第一次接触了石板后,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他们的手更灵活,大脑开始思考。后续作者用了几个篇章描述了猿人的变化:
1.这群猿人掌握了工具,在与豹子的争斗中,历史第一次占据了上风,标志着他们第一次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不再是被捕食者。
2.这群猿人在与其他种群的猿人争斗过程中完胜,标志着他们从猿人蜕变,成为人类。
随后,小说跳过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直接把镜头切换到太空旅行年代。这个手法太精彩了~
第二次,唯一一个人类历经千辛万苦接触了土星上的石板,主角通过外星生命提前布置好的虫洞,经历太空穿越旅行,见证许多神奇的宇宙奇观,最后坠入一个房间,星孩诞生!
外星生命指引猿人成为人类,再指引人类成为星孩。星孩就是幻想,基于猿人成为人类的类比,以TMA-1石板为标志。恰如其分的加入幻想元素,又那么的顺理成章,回味无穷,不愧是科幻界的代表作。
老刘
老刘的作品在大学期间看了不少,《三体》、《流浪地球》、《球状闪电》、《地球大炮》··· 我很喜欢《三体》,但是对《三体一》里面过多的派系争端实在没兴趣,甚至觉得有点“扯把子”。不过通过三体游戏理解三体社会这个设定,非常精彩。《三体二》明显就好很多,可谓三部曲中最精彩的一本。当时看我完这些作品就觉着《流浪地球》可能会拍电影,其他几个都不太好拍···
老刘的科幻作品有很强的剧情悬念和很多的人文冲突,更多的是在宇宙背景下的人的行为。而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很少聚焦于人际关系,他更喜欢描绘未来社会的样貌,以及对星空、星球、太空旅行的光怪陆离。
老刘作品有很多地方能看出来有《太空漫游》的影子。阿瑟·克拉克再描述TMA-1的时候,使用了“光滑”这个词,明显《三体》中的“水滴”参考了这个设定。他们都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外星生物的科技产品,用途确实千差万别~
话说老刘已经十多年没有出作品了,在搞啥呢···
电影版《2001太空漫游》
1968年上映的电影,库布里克的又一神作,科幻之神+电影之神。
经典的BGM响起~当猿人把充当工具的大骨扔上天再掉下来的时候,镜头切换到几百万后···极其妙手的镜头语言,令人心潮澎湃~
之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地方没看明白,看完小说一切都顺理成章。电影中还添加了很多经典的镜头,比如:
1.对2000年地球外围太空的幻想。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类已经发射了很多太空舱到天上,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太空飞船,这个片段在2000年前被经常引用
2.哈尔9000通过读唇语知道飞行员要把自己干掉。我以为这一幕是小说里本身就有的,但小说里对干掉AI的情节要曲折很多。不过都很精彩。(《流浪地球》电影版MOSS致敬哈尔9000挺多的)
最后
《太空漫游》完美描述了硬核科幻应有的样子:对未来的神级预测,以及画龙点睛式幻想。这本书读的太晚了,后面一定要多看几本后续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