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与归
近日,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通报了一则消息:该院依法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对在宜兴市紫砂行业以打假为由,多次采用拘禁、殴打、上门滋扰等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邵洪群、许鹏、吴浩、盛云峰等4名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及涉案的其他人员钱丽媛等3人提起公诉。
一串名单当中,钱丽媛很快被拎了出来。
因为她有着一个身份标签——紫砂壶制壶大师。近年来,紫砂壶行业乱象迭出,如今连涉恶势力都浮出水面了。
被爆炒的紫砂壶
在江苏宜兴,扫黑扫进紫砂行业,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是当地闻名全国的特色产业;但一不小心扫到了大师,还是令人惊诧。
据天眼查上的信息显示,钱丽媛开设有一家名为“钱丽媛陶瓷艺术馆”的公司。
该公司官网介绍,钱丽媛1943年生于陶都宜兴,现年已经76岁高龄。
她的公开头衔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等。
钱丽媛具体涉及怎样的违法或犯罪情节,还有待司法机关的调查和信息披露。
但紫砂行业的乱象,可以说早已如同一滩烂泥。
以前,我们见惯了各种品牌的天价茶叶,以至于经常感叹,你以为你喝的是茶,其实你喝的是包装。
但当这种包装无限外延扩散时,我们就不得不感叹:你以为你喝的是茶,其实你喝的是茶壶。
紫砂壶的火爆,在本世纪初就引发关注。
2012年,制壶大师顾景舟的“提璧壶”、“双圈壶”、“虚扁壶”分别以1288万元、1150万元、943 万元成交,总价超过3300万元。
翻看当时的报道,以“名家壶两年涨10倍”“紫砂壶价格三年上涨15倍”等为标题的文章,十分抢眼。
然而,检索近些年关于紫砂壶的相关信息可以发现,整个行业一直充斥着造假和反造假的博弈。
几乎一半是宣传紫砂壶的文章,另一半是揭内幕、戳骗局的打假文章。
紫砂壶里的“大师经”
央视财经曾经披露,紫砂壶大师级人物每年的作品仅二三十把,有的甚至一壶难求,而市场上刻着大师名字的紫砂壶随处可见,真品和赝品比例高达一比十。
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鲍志强,就曾和假紫砂壶的营销人员有过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对话:
鲍志强:这个壶是谁做的啊?
营销人员:鲍志强大师。
鲍志强:用什么手段能保证是鲍志强亲自做的紫砂壶呢?
营销人员:“咱们产品证书上都有鲍志强大师的亲笔签名,您到时候都可以验证,如果您不相信,您可以找鲍志强大师本人问一问。”
……
这场景,很容易让人瞬间脑补到:李鬼剪径时遇到李逵,愣是要给李逵看板斧上的“李逵亲笔签名”。
另据新京报最近的报道,一位宜兴紫砂行业的从业者坦言,普通工匠做的壶只卖几百元,而“大师”做的壶可卖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因此,当一些“大师”生意太好时,就会找别人代工,然后盖上自己的印章。
相比一些伪大师的伪作品,真大师的伪作品,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伤害恐怕更大。
宜兴大师多,一些大师的头衔更多。
甚至,一些头衔前缀了“世界级”“华人”“全球”“环球”等限定词。
有人调侃,一些“大师”的名号和荣誉,在网页上需要滚动鼠标3次以上,才能通读完毕。再结合一些大师动辄数百上千的订单量,简直堪称“著作等身”。
但这些人的手艺到底怎么样,却没人知道。
爆炒紫砂壶的人常说的一个理由是紫砂泥越来越少,紫砂壶未来必然稀缺。实际上,早在2011年就有专家辟过谣。时任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曾直言,紫砂泥料本身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在一把名贵的紫砂壶所体现的价值当中,泥料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宜兴紫砂泥储量很丰富,不存在短缺现象。
紫砂壶稀缺,必将价值连城,不过是一个人造神话。
多家媒体都曾报道,紫砂壶市场比较混乱,“定价乱,紫砂壶售卖基本靠喊”,配上证书,价格立升十倍,而一些商贩专门在证书上做文章,故意“挂羊头卖狗肉”来抬高价格。
当被问到几百元到底能不能买到真正的紫砂壶业的时候,卖壶的人往往讳莫如深。
“什么叫真?什么叫假?只能说紫砂有多少含量,加了多少其他的东西,”“黄金有价玉无价,买家喜欢就好”——在这样的一个标准混乱、价格不透明的市场上,普通消费者很难不被坑。
需要“刮痧”的紫砂壶
紫砂壶这些年来走俏,一方面是人们富裕了,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希望靠炒作紫砂壶获利。
但普通人想靠炒作获利却非常难。业内人士曾透露,紫砂壶市场3到5年为一个波段,很多品种的价格波动很大,“这其中是否有相关方面联手做局以拉高价格,不好说。”
茶中有江湖,壶中亦有江湖。紫砂壶行业制假售假的状态长此以往,不仅伤害消费者或投资者,劣币驱逐良币后,整个行业也将大受影响。
据业内人士介绍,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的紫砂壶收藏异常活跃,经过炒作,价格上涨得不可思议。当时名家的作品能高达数十万元,即使是普通技术员的作品也能卖到上万元。这种过度炒作,透支了紫砂壶的升值空间,加之赝品横行,市场就乱了,接下来就是市场萧条。
此次,江苏宜兴当地重拳打击紫砂壶领域的恶势力,也是想保护宜兴紫砂这一百年品牌。
不过,打击几个恶势力,净化市场的作用有限,紫砂壶评级混乱,造假泛滥才是产生信任危机的根源。
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更精细的行业标准,完善认证机制,但做到这些需要时间,而且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有漏洞。
如果当地真的想保住这个百年品牌的话,当地的企业和行业协会也要想想办法,毕竟业内有什么猫腻行业内的人最清楚。总是用“黄金有价玉无价”这类说辞搪塞,未来很可能被消费者抛弃。
点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