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IP的作用,我的理解是,比普通按键复位更加高效灵活,可以配置多个复位输出,可以配置复位周期。
1、输入信号:
重要的信号有时钟clk信号,一般连接到系统时钟;输入复位信号,一般是外部的复位键。
ps:上述输入信号分别是:系统最慢时钟、外部复位、辅助复位、MDM复位(由外部复位参数配置复位时钟数和有效电平)、DCM lock信号
2、 输出信号:
比较重要的是选择输出复位信号,一般选择peripheral_reset信号,可以作为高电平复位信号。
3、配置参数:
配置参数也就是IP配置界面,其中上面两类是对输入信号的参数配置,后面两类是输出信号的参数配置。
第一类,是对输入的外部复位的配置,第一个参数是配置为输入是高电平有效还是低电平有效;第二个参数是输入外部复位的有效周期数(并不是前面的复位外宽,其功能是,输入复位有效周期数达到之后,才会产生输出的复位信号)。
第二类,是对输入的辅助复位的配置,同上。
第三类,是输出高有效的复位信号,并分别配置这两个输出信号的有效周期数。
第四类,是输出低有效的复位信号,并分别配置这两个输出信号的有效周期数。
4、如上,我的分析理解是,该IP的实现过程如下(假设按照上图的参数配置):
选择如下端口输入输出:
那么在输入复位有效周期大于等于4时,就会触发输出复位,因为设置了一个周期的有效,就如下图:
(以上是我对这个IP的理解,唯一不确定的是这个时序图是否正确,等后面有时间再来仿真验证2025.3.28)
该IP的的用户手册链接:https://docs.amd.com/v/u/en-US/pg164-proc-sys-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