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与符号检测检测系统源码分享
[一条龙教学YOLOV8标注好的数据集一键训练_70+全套改进创新点发刊_Web前端展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项目参考AAAI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项目来源AACV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r Vision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从自动驾驶、安防监控到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字母与符号的检测作为图像识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教育领域,字母与符号的自动识别可以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符号的识别可以实现对交通标志的自动监测与分析,从而提升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准确的字母与符号检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YOLO(You Only Look Once)系列模型因其高效的实时检测能力而备受关注,尤其是YOLOv8模型在精度和速度上的进一步提升,使其成为图像检测领域的热门选择。然而,现有的YOLOv8模型在字母与符号的检测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多类别、多角度的情况下,模型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亟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改进YOLOv8的字母与符号检测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集包含5300张图像,涵盖62个类别的字母与符号,包括26个英文字母及其旋转形式、多个方向的箭头符号、停止标志以及数字等。这一丰富的类别设置不仅能够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还为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通过对这些类别的细致划分和多样化的旋转形式的引入,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能力和识别准确率。
在技术实现上,本研究将通过对YOLOv8模型的结构进行改进,结合数据增强、迁移学习等先进技术,提升模型对字母与符号的检测能力。具体而言,改进的方向包括优化特征提取网络、调整损失函数、引入注意力机制等,以提高模型对复杂背景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鲁棒性。此外,针对字母与符号的多样性和旋转特性,研究将采用旋转不变的特征提取方法,确保模型在面对不同角度的符号时仍能保持高效的识别能力。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字母与符号的检测精度,更在于推动图像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通过构建高效的字母与符号检测系统,能够为教育、交通、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相关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同时,本研究也为后续的图像识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
综上所述,基于改进YOLOv8的字母与符号检测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备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必将为推动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图片演示
注意:由于此博客编辑较早,上面“2.图片演示”和“3.视频演示”展示的系统图片或者视频可能为老版本,新版本在老版本的基础上升级如下:(实际效果以升级的新版本为准)
(1)适配了YOLOV8的“目标检测”模型和“实例分割”模型,通过加载相应的权重(.pt)文件即可自适应加载模型。
(2)支持“图片识别”、“视频识别”、“摄像头实时识别”三种识别模式。
(3)支持“图片识别”、“视频识别”、“摄像头实时识别”三种识别结果保存导出,解决手动导出(容易卡顿出现爆内存)存在的问题,识别完自动保存结果并导出到tempDir中。
(4)支持Web前端系统中的标题、背景图等自定义修改,后面提供修改教程。
另外本项目提供训练的数据集和训练教程,暂不提供权重文件(best.pt),需要您按照教程进行训练后实现图片演示和Web前端界面演示的效果。
3.视频演示
3.1 视频演示
4.数据集信息展示
4.1 本项目数据集详细数据(类别数&类别名)
nc: 62
names: [‘AlphabetA’, ‘AlphabetArotation’, ‘AlphabetB’, ‘AlphabetBrotation’, ‘AlphabetC’, ‘AlphabetCrotation’, ‘AlphabetD’, ‘AlphabetDrotation’, ‘AlphabetE’, ‘AlphabetErotation’, ‘AlphabetF’, ‘AlphabetFrotation’, ‘AlphabetG’, ‘AlphabetGrotation’, ‘AlphabetH’, ‘AlphabetHrotation’, ‘AlphabetS’, ‘AlphabetSrotation’, ‘AlphabetT’, ‘AlphabetTrotation’, ‘AlphabetU’, ‘AlphabetUrotation’, ‘AlphabetV’, ‘AlphabetVrotation’, ‘AlphabetW’, ‘AlphabetWrotation’, ‘AlphabetX’, ‘AlphabetXrotation’, ‘AlphabetY’, ‘AlphabetYrotation’, ‘AlphabetZ’, ‘AlphabetZrotation’, ‘DownArrow’, ‘DownArrowrotation’, ‘LeftArrow’, ‘LeftArrowrotation’, ‘RightArrow’, ‘RightArrowrotation’, ‘Stop’, ‘Stoprotation’, ‘UpArrow’, ‘UpArrowrotation’, ‘VisualMarker’, ‘VisualMarkerrotation’, ‘eight’, ‘eightrotation’, ‘five’, ‘fiverotation’, ‘four’, ‘fourrotation’, ‘nine’, ‘ninerotation’, ‘one’, ‘onerotation’, ‘seven’, ‘sevenrotation’, ‘six’, ‘sixrotation’, ‘three’, ‘threerotation’, ‘two’, ‘tworotation’]
4.2 本项目数据集信息介绍
数据集信息展示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名为“Project 2”的数据集,以改进YOLOv8的字母与符号检测系统。该数据集的设计旨在提供丰富的样本,以支持模型在多种条件下的训练和验证,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数据集包含62个类别,涵盖了英文字母、数字以及多种符号的不同变体,具体类别包括字母的常规形式及其旋转形式、方向箭头、停止标志以及视觉标记等。
首先,字母类别的设置极为全面,涵盖了从A到Z的所有字母,并且每个字母都提供了旋转版本。这种设计使得模型能够学习到字母在不同方向下的特征,增强了其对旋转和变形字母的识别能力。例如,字母A及其旋转形式(AlphabetA和AlphabetArotation)不仅有助于模型识别标准的字母A,还能有效处理在不同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旋转字母,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
此外,数据集中还包含了多种符号和数字,诸如上下左右箭头(DownArrow、LeftArrow、RightArrow、UpArrow)及其旋转形式,以及常见的视觉标记(VisualMarker和VisualMarkerrotation)。这些符号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数据集的多样性,使得模型在处理与方向、指示相关的任务时,能够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识别能力。尤其是在需要实时反馈和决策的应用场景中,准确识别这些符号将极大提升系统的实用性。
数字类别同样得到了充分的考虑,数据集中包含了从一到九的所有数字及其旋转形式(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这使得模型在识别数字时能够具备更高的准确率。数字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其本身的形态上,还体现在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如不同的字体、大小和背景,这为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样本。
通过将字母、数字和符号的多样性结合在一起,“Project 2”数据集为YOLOv8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全面而复杂的基础。这种多类别、多变体的设计思路,旨在让模型在面对现实世界中复杂的视觉信息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识别和分类。数据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将有助于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总之,“Project 2”数据集不仅为字母与符号检测系统的训练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还通过其多样的类别设置和丰富的样本变体,确保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这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字母与符号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全套项目环境部署视频教程(零基础手把手教学)
5.1 环境部署教程链接(零基础手把手教学)
5.2 安装Python虚拟环境创建和依赖库安装视频教程链接(零基础手把手教学)
6.手把手YOLOV8训练视频教程(零基础小白有手就能学会)
6.1 手把手YOLOV8训练视频教程(零基础小白有手就能学会)
7.70+种全套YOLOV8创新点代码加载调参视频教程(一键加载写好的改进模型的配置文件)
7.1 70+种全套YOLOV8创新点代码加载调参视频教程(一键加载写好的改进模型的配置文件)
8.70+种全套YOLOV8创新点原理讲解(非科班也可以轻松写刊发刊,V10版本正在科研待更新)
由于篇幅限制,每个创新点的具体原理讲解就不一一展开,具体见下列网址中的创新点对应子项目的技术原理博客网址【Blog】:
8.1 70+种全套YOLOV8创新点原理讲解链接
9.系统功能展示(检测对象为举例,实际内容以本项目数据集为准)
图9.1.系统支持检测结果表格显示
图9.2.系统支持置信度和IOU阈值手动调节
图9.3.系统支持自定义加载权重文件best.pt(需要你通过步骤5中训练获得)
图9.4.系统支持摄像头实时识别
图9.5.系统支持图片识别
图9.6.系统支持视频识别
图9.7.系统支持识别结果文件自动保存
图9.8.系统支持Excel导出检测结果数据
10.原始YOLOV8算法原理
原始YOLOv8算法原理
YOLOv8算法是目标检测领域的一次重要革新,它在YOLO系列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关键改进,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和灵活性。YOLOv8的设计理念围绕着快速、准确和易于使用的目标检测需求展开,尤其适用于图像分割和图像分类等多种任务。YOLOv8提供了五种不同规模的模型,分别为n、s、m、l和x,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模型并不是简单地遵循固定的缩放系数,而是在调整模型深度和通道数的同时,优化了整体性能。
YOLOv8的网络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输入端(Input)、主干网络(Backbone)和检测头(Head)。在输入端,YOLOv8默认接受640x640的图像尺寸,但为了适应不同长宽比的图像,采用了自适应缩放策略。这种策略通过将长边按比例缩小到指定尺寸,然后对短边进行填充,旨在减少信息冗余,提高检测和推理速度。此外,YOLOv8在训练过程中引入了Mosaic增强技术,通过将四张图像随机缩放并拼接,生成新的训练样本,从而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
在主干网络部分,YOLOv8的设计灵感来源于YOLOv7的ELAN模块。YOLOv8用C2F模块替代了YOLOv5中的C3模块。C2F模块的设计通过增加更多的残差连接,使得模型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梯度信息。这种结构不仅提高了特征提取的效率,还在精度和延迟方面表现出色。YOLOv8的特征融合网络由特征金字塔网络(FPN)和路径聚合网络(PAN)组成,结合了BiFPN的设计理念,通过高效的双向跨尺度连接和加权特征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模型对不同尺度特征信息的提取能力。
YOLOv8的检测头部分是其最大的创新之一,采用了解耦合头结构,将分类和检测任务分开处理。传统的YOLO系列模型通常将这两个任务耦合在一起,而YOLOv8则通过两个独立的卷积分支来分别处理分类和边界框回归任务。这种解耦合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模型的灵活性,还简化了损失函数的计算。在损失计算方面,YOLOv8使用了BCELoss作为分类损失,DFLLoss和CIoULoss作为回归损失,旨在使模型更快地聚焦于标签附近的区域,提高检测精度。
与以往的YOLO版本不同,YOLOv8摒弃了Anchor-Based的检测方法,转而采用Anchor-Free的策略。这一转变使得YOLOv8不再依赖于预设的锚框,而是将目标检测转化为关键点检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在训练前对数据集进行锚框的聚类和参数设置,从而简化了模型的结构,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YOLOv8通过直接预测目标的关键点位置,使得模型在处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目标时更加灵活。
总的来说,YOLOv8算法通过引入C2F模块、解耦合头结构以及Anchor-Free检测方法,极大地提升了目标检测的性能和效率。其轻量化设计使得YOLOv8能够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适应各种实际应用场景。随着YOLOv8的推出,目标检测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了更为强大和灵活的工具,推动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1.项目核心源码讲解(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懂代码逻辑)
11.1 ui.py
以下是经过简化和注释的核心代码部分:
import sys
import subprocess
from QtFusion.path import abs_pathdef run_script(script_path):"""使用当前 Python 环境运行指定的脚本。Args:script_path (str): 要运行的脚本路径"""# 获取当前 Python 解释器的路径python_path = sys.executable# 构建运行命令,使用 streamlit 运行指定的脚本command = f'"{python_path}" -m streamlit run "{script_path}"'# 执行命令,并等待其完成result = subprocess.run(command, shell=True)# 检查命令执行结果,如果返回码不为0,表示出错if result.returncode != 0:print("脚本运行出错。")# 主程序入口
if __name__ == "__main__":# 获取脚本的绝对路径script_path = abs_path("web.py")# 运行指定的脚本run_script(script_path)
代码注释说明:
-
导入模块:
sys
:用于获取当前 Python 解释器的路径。subprocess
:用于执行外部命令。abs_path
:从QtFusion.path
模块导入的函数,用于获取文件的绝对路径。
-
run_script
函数:- 接受一个参数
script_path
,表示要运行的 Python 脚本的路径。 - 使用
sys.executable
获取当前 Python 解释器的路径。 - 构建命令字符串,使用
streamlit
模块运行指定的脚本。 - 使用
subprocess.run
执行命令,并等待其完成。 - 检查命令的返回码,如果不为0,则输出错误信息。
- 接受一个参数
-
主程序入口:
- 使用
abs_path
获取web.py
的绝对路径。 - 调用
run_script
函数运行该脚本。
- 使用
这个文件名为 ui.py
,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行一个指定的 Python 脚本,具体来说是使用 Streamlit 框架来启动一个 Web 应用。
首先,文件导入了几个必要的模块,包括 sys
、os
和 subprocess
。sys
模块用于访问与 Python 解释器相关的变量和函数,os
模块提供了与操作系统交互的功能,而 subprocess
模块则用于创建新进程、连接到它们的输入/输出/错误管道,并获取它们的返回码。
接下来,文件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run_script
的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参数 script_path
,表示要运行的脚本的路径。在函数内部,首先通过 sys.executable
获取当前 Python 解释器的路径,这样可以确保使用正确的 Python 环境来运行脚本。然后,构建一个命令字符串,使用 Streamlit 的命令行接口来运行指定的脚本。命令的格式是 python -m streamlit run "script_path"
,其中 script_path
是传入的脚本路径。
随后,使用 subprocess.run
方法执行这个命令。shell=True
参数允许在 shell 中执行命令。如果命令执行后返回的状态码不为零,表示脚本运行出错,程序会打印出“脚本运行出错。”的提示信息。
在文件的最后部分,使用 if __name__ == "__main__":
来确保只有在直接运行该脚本时才会执行后面的代码。在这里,首先调用 abs_path
函数(这个函数应该是从 QtFusion.path
模块导入的,具体实现不在此文件中)来获取 web.py
脚本的绝对路径。然后,调用之前定义的 run_script
函数来运行这个脚本。
总体来说,这个 ui.py
文件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来启动一个 Streamlit Web 应用,方便用户在当前的 Python 环境中运行指定的脚本。
11.2 code\ultralytics\data\dataset.py
以下是代码中最核心的部分,并附上详细的中文注释:
class YOLODataset(BaseDataset):"""YOLO数据集类,用于加载YOLO格式的目标检测和/或分割标签。参数:data (dict, optional): 数据集的YAML字典。默认为None。task (str): 指定当前任务的明确参数,默认为'detect'。"""def __init__(self, *args, data=None, task="detect", **kwargs):"""初始化YOLODataset,配置分段和关键点的可选设置。"""self.use_segments = task == "segment" # 判断是否使用分段self.use_keypoints = task == "pose" # 判断是否使用关键点self.use_obb = task == "obb" # 判断是否使用方向框self.data = data # 存储数据集信息assert not (self.use_segments and self.use_keypoints), "不能同时使用分段和关键点。" # 确保不同时使用分段和关键点super().__init__(*args, **kwargs) # 调用父类构造函数def cache_labels(self, path=Path("./labels.cache")):"""缓存数据集标签,检查图像并读取形状。参数:path (Path): 缓存文件保存路径(默认: Path('./labels.cache'))。返回:(dict): 标签字典。"""x = {"labels": []} # 初始化标签字典nm, nf, ne, nc, msgs = 0, 0, 0, 0, [] # 统计缺失、找到、空、损坏的图像数量及消息total = len(self.im_files) # 图像文件总数nkpt, ndim = self.data.get("kpt_shape", (0, 0)) # 获取关键点形状if self.use_keypoints and (nkpt <= 0 or ndim not in (2, 3)):raise ValueError("数据中'kpt_shape'缺失或不正确。应为[关键点数量, 维度]的列表,例如'kpt_shape: [17, 3]'") # 检查关键点形状# 使用线程池并行处理图像标签验证with ThreadPool(NUM_THREADS) as pool:results = pool.imap(func=verify_image_label,iterable=zip(self.im_files,self.label_files,repeat(self.prefix),repeat(self.use_keypoints),repeat(len(self.data["names"])),repeat(nkpt),repeat(ndim),),)pbar = TQDM(results, desc=f"{self.prefix}扫描中...", total=total) # 进度条for im_file, lb, shape, segments, keypoint, nm_f, nf_f, ne_f, nc_f, msg in pbar:nm += nm_f # 更新缺失图像数量nf += nf_f # 更新找到的图像数量ne += ne_f # 更新空图像数量nc += nc_f # 更新损坏图像数量if im_file:x["labels"].append(dict(im_file=im_file,shape=shape,cls=lb[:, 0:1], # 类别bboxes=lb[:, 1:], # 边界框segments=segments,keypoints=keypoint,normalized=True,bbox_format="xywh", # 边界框格式))if msg:msgs.append(msg) # 收集消息pbar.desc = f"{self.prefix}扫描中... {nf}图像, {nm + ne}背景, {nc}损坏" # 更新进度条描述pbar.close() # 关闭进度条if msgs:LOGGER.info("\n".join(msgs)) # 记录消息if nf == 0:LOGGER.warning(f"{self.prefix}警告 ⚠️ 在{path}中未找到标签。") # 警告没有找到标签x["hash"] = get_hash(self.label_files + self.im_files) # 计算标签和图像文件的哈希值x["results"] = nf, nm, ne, nc, len(self.im_files) # 记录结果x["msgs"] = msgs # 警告消息save_dataset_cache_file(self.prefix, path, x) # 保存缓存文件return x # 返回标签字典def get_labels(self):"""返回YOLO训练的标签字典。"""self.label_files = img2label_paths(self.im_files) # 获取标签文件路径cache_path = Path(self.label_files[0]).parent.with_suffix(".cache") # 缓存文件路径try:cache, exists = load_dataset_cache_file(cache_path), True # 尝试加载缓存文件assert cache["version"] == DATASET_CACHE_VERSION # 检查版本assert cache["hash"] == get_hash(self.label_files + self.im_files) # 检查哈希值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AssertionError, AttributeError):cache, exists = self.cache_labels(cache_path), False # 如果加载失败,则缓存标签# 显示缓存信息nf, nm, ne, nc, n = cache.pop("results") # 提取结果if exists and LOCAL_RANK in (-1, 0):d = f"扫描{cache_path}... {nf}图像, {nm + ne}背景, {nc}损坏"TQDM(None, desc=self.prefix + d, total=n, initial=n) # 显示结果if cache["msgs"]:LOGGER.info("\n".join(cache["msgs"])) # 显示警告# 读取缓存[cache.pop(k) for k in ("hash", "version", "msgs")] # 移除不需要的项labels = cache["labels"] # 获取标签if not labels:LOGGER.warning(f"警告 ⚠️ 在{cache_path}中未找到图像,训练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 警告没有找到图像self.im_files = [lb["im_file"] for lb in labels] # 更新图像文件列表# 检查数据集是否全为边界框或全为分段lengths = ((len(lb["cls"]), len(lb["bboxes"]), len(lb["segments"])) for lb in labels)len_cls, len_boxes, len_segments = (sum(x) for x in zip(*lengths)) # 统计类别、边界框和分段的数量if len_segments and len_boxes != len_segments:LOGGER.warning(f"警告 ⚠️ 边界框和分段数量应相等,但len(segments) = {len_segments}, len(boxes) = {len_boxes}。""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只使用边界框并移除所有分段。")for lb in labels:lb["segments"] = [] # 移除分段if len_cls == 0:LOGGER.warning(f"警告 ⚠️ 在{cache_path}中未找到标签,训练可能无法正常工作。")return labels # 返回标签列表
代码核心部分说明
- YOLODataset类:这是一个用于处理YOLO格式数据集的类,继承自
BaseDataset
。 - 初始化方法:根据任务类型(检测、分割、姿态估计等)设置相应的属性,并确保不同时使用分段和关键点。
- 缓存标签:该方法用于检查图像文件和标签的有效性,并将其缓存到指定路径。它使用多线程来提高处理速度,并在处理过程中显示进度。
- 获取标签:该方法尝试加载缓存文件,如果加载失败,则调用
cache_labels
方法来生成新的缓存。它还会检查图像的有效性,并根据标签信息更新图像文件列表。 - 标签检查:在获取标签时,代码会检查数据集是否全为边界框或全为分段,并在不一致时发出警告。
这些部分是实现YOLO数据集加载和处理的核心功能,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于后续的模型训练。
这个程序文件是一个用于处理YOLO(You Only Look Once)格式数据集的Python模块,主要用于目标检测和分割任务。文件中定义了几个类,主要是YOLODataset
和ClassificationDataset
,以及一些辅助函数。
YOLODataset
类继承自BaseDataset
,用于加载YOLO格式的对象检测和分割标签。它的构造函数接受数据字典和任务类型(如检测、分割或姿态估计),并根据任务类型设置相应的标志。类中有一个cache_labels
方法,用于缓存数据集标签,检查图像并读取其形状。该方法使用多线程来提高效率,并通过verify_image_label
函数验证每个图像和标签的有效性。结果会被缓存到指定路径,以便后续使用。
get_labels
方法用于返回YOLO训练所需的标签字典。它尝试加载之前缓存的标签,如果缓存不存在或不匹配,则调用cache_labels
方法重新生成标签。该方法还会检查数据集中是否存在有效的图像和标签,并在发现问题时发出警告。
build_transforms
方法用于构建数据增强和转换操作,具体取决于是否启用了增强。它会返回一个包含各种转换操作的列表,以便在训练过程中对图像进行处理。
ClassificationDataset
类则是用于分类任务的数据集类,继承自torchvision.datasets.ImageFolder
。它的构造函数接收数据集路径、参数设置、增强选项和缓存设置。类中定义了__getitem__
方法,用于根据索引返回图像和标签,支持在内存或磁盘上缓存图像。
此外,文件中还定义了一些辅助函数,如load_dataset_cache_file
和save_dataset_cache_file
,用于加载和保存数据集缓存。这些函数通过检查缓存的版本和哈希值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最后,文件中还包含一个占位符类SemanticDataset
,该类用于语义分割任务,但目前尚未实现具体的方法和属性。
整体而言,这个模块为YOLO模型的训练提供了数据集的加载、处理和缓存功能,支持多种任务类型,并通过多线程提高了处理效率。
11.3 code\ultralytics\engine\predictor.py
以下是代码中最核心的部分,并附上详细的中文注释:
class BasePredictor:"""BasePredictor类用于创建预测器的基类。属性:args (SimpleNamespace): 预测器的配置。save_dir (Path): 保存结果的目录。done_warmup (bool): 预测器是否完成初始化。model (nn.Module): 用于预测的模型。data (dict): 数据配置。device (torch.device): 用于预测的设备。dataset (Dataset): 用于预测的数据集。"""def __init__(self, cfg=DEFAULT_CFG, overrides=None, _callbacks=None):"""初始化BasePredictor类。参数:cfg (str, optional): 配置文件的路径,默认为DEFAULT_CFG。overrides (dict, optional): 配置覆盖,默认为None。"""self.args = get_cfg(cfg, overrides) # 获取配置self.save_dir = get_save_dir(self.args) # 获取保存目录if self.args.conf is None:self.args.conf = 0.25 # 默认置信度为0.25self.done_warmup = False # 初始化状态self.model = None # 模型初始化为Noneself.data = self.args.data # 数据配置self.device = None # 设备初始化为Noneself.dataset = None # 数据集初始化为Noneself.results = None # 结果初始化为Noneself.callbacks = _callbacks or callbacks.get_default_callbacks() # 回调函数初始化def preprocess(self, im):"""在推理之前准备输入图像。参数:im (torch.Tensor | List(np.ndarray)): 输入图像,BCHW格式的张量或[(HWC) x B]的列表。"""not_tensor = not isinstance(im, torch.Tensor) # 检查输入是否为张量if not_tensor:im = np.stack(self.pre_transform(im)) # 预处理图像im = im[..., ::-1].transpose((0, 3, 1, 2)) # BGR转RGB,BHWC转BCHWim = torch.from_numpy(im) # 转换为张量im = im.to(self.device) # 将图像移动到指定设备im = im.half() if self.model.fp16 else im.float() # 转换为fp16或fp32if not_tensor:im /= 255 # 将像素值从0-255缩放到0.0-1.0return imdef inference(self, im, *args, **kwargs):"""对给定图像运行推理,使用指定的模型和参数。"""return self.model(im, augment=self.args.augment, *args, **kwargs) # 调用模型进行推理def stream_inference(self, source=None, model=None, *args, **kwargs):"""对摄像头输入进行实时推理,并将结果保存到文件。"""if not self.model:self.setup_model(model) # 设置模型self.setup_source(source if source is not None else self.args.source) # 设置数据源for batch in self.dataset: # 遍历数据集path, im0s, vid_cap, s = batch # 获取批次数据im = self.preprocess(im0s) # 预处理图像preds = self.inference(im, *args, **kwargs) # 进行推理self.results = self.postprocess(preds, im, im0s) # 后处理结果for i in range(len(im0s)):self.write_results(i, self.results, (path[i], im, im0s[i])) # 写入结果yield from self.results # 生成结果def setup_model(self, model, verbose=True):"""使用给定参数初始化YOLO模型并设置为评估模式。"""self.model = AutoBackend(model or self.args.model,device=select_device(self.args.device, verbose=verbose),fp16=self.args.half,fuse=True,verbose=verbose,)self.device = self.model.device # 更新设备self.model.eval() # 设置模型为评估模式
代码核心部分说明:
-
BasePredictor类:这是一个基类,用于定义预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它包含初始化方法、预处理、推理和流式推理等方法。
-
__init__方法:初始化类的属性,包括配置、保存目录、模型、设备等。
-
preprocess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格式转换和归一化。
-
inference方法:使用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推理。
-
stream_inference方法:实现实时推理的功能,处理来自摄像头或视频流的数据,并生成推理结果。
-
setup_model方法:初始化YOLO模型并设置为评估模式,准备进行推理。
这些核心部分共同构成了YOLO模型的推理流程,能够处理不同类型的输入源并输出相应的预测结果。
这个程序文件 predictor.py
是 Ultralytics 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的一个预测模块,主要用于对图像、视频、网络流等进行目标检测。文件中包含了类 BasePredictor
,它是进行预测的基础类,封装了预测所需的各种功能和属性。
首先,文件中定义了一些使用说明,包括如何通过命令行运行预测,以及支持的输入格式和模型格式。支持的输入源包括摄像头、图像文件、视频文件、目录、YouTube 链接等,支持的模型格式包括 PyTorch、ONNX、TensorRT 等。
在 BasePredictor
类的构造函数中,初始化了一些重要的属性,包括配置参数、保存结果的目录、模型、数据集等。它还会检查显示设置,并为多线程推理创建一个锁。
preprocess
方法用于在推理之前对输入图像进行处理,将图像转换为模型所需的格式。inference
方法则执行实际的推理过程,调用模型进行预测。pre_transform
方法用于在推理之前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以确保输入图像的尺寸和格式符合模型要求。
write_results
方法负责将推理结果写入文件或目录,并在图像上绘制检测框。postprocess
方法用于对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返回最终的预测结果。
__call__
方法是该类的主要接口,用于执行推理。根据是否为流式输入,调用相应的推理方法。predict_cli
方法用于命令行界面的预测,使用生成器输出结果。
setup_source
方法用于设置输入源和推理模式,确保输入图像的尺寸符合模型要求,并加载数据集。stream_inference
方法则实现了实时推理,处理视频流或摄像头输入,执行推理并保存结果。
setup_model
方法用于初始化 YOLO 模型并设置为评估模式。show
方法使用 OpenCV 显示图像,save_preds
方法则负责将预测结果保存为视频文件。
最后,run_callbacks
和 add_callback
方法用于管理回调函数,可以在推理的不同阶段执行特定的操作,以便于扩展和自定义功能。
整体而言,这个文件实现了一个灵活的预测框架,能够处理多种输入源,并提供丰富的配置选项,适用于各种目标检测任务。
11.4 train.py
以下是经过简化和注释的核心代码部分,主要集中在YOLO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数据处理上:
import random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ultralytics.data import build_dataloader, build_yolo_dataset
from ultralytics.engine.trainer import BaseTrainer
from ultralytics.models import yolo
from ultralytics.nn.tasks import DetectionModel
from ultralytics.utils import LOGGER, RANK
from ultralytics.utils.torch_utils import de_parallel, torch_distributed_zero_firstclass DetectionTrainer(BaseTrainer):"""继承自BaseTrainer类,用于基于检测模型的训练。"""def build_dataset(self, img_path, mode="train", batch=None):"""构建YOLO数据集。参数:img_path (str): 包含图像的文件夹路径。mode (str): 模式为`train`或`val`,用户可以为每种模式自定义不同的增强。batch (int, optional): 批次大小,仅用于`rect`模式。默认为None。"""gs = max(int(de_parallel(self.model).stride.max() if self.model else 0), 32) # 获取模型的最大步幅return build_yolo_dataset(self.args, img_path, batch, self.data, mode=mode, rect=mode == "val", stride=gs)def get_dataloader(self, dataset_path, batch_size=16, rank=0, mode="train"):"""构造并返回数据加载器。"""assert mode in ["train", "val"] # 确保模式合法with torch_distributed_zero_first(rank): # 仅在DDP中初始化数据集*.cache一次dataset = self.build_dataset(dataset_path, mode, batch_size) # 构建数据集shuffle = mode == "train" # 训练模式下打乱数据workers = self.args.workers if mode == "train" else self.args.workers * 2 # 设置工作线程数return build_dataloader(dataset, batch_size, workers, shuffle, rank) # 返回数据加载器def preprocess_batch(self, batch):"""对一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缩放和转换为浮点数。"""batch["img"] = batch["img"].to(self.device, non_blocking=True).float() / 255 # 将图像转移到设备并归一化if self.args.multi_scale: # 如果启用多尺度imgs = batch["img"]sz = (random.randrange(self.args.imgsz * 0.5, self.args.imgsz * 1.5 + self.stride)// self.stride* self.stride) # 随机选择新的尺寸sf = sz / max(imgs.shape[2:]) # 计算缩放因子if sf != 1:ns = [math.ceil(x * sf / self.stride) * self.stride for x in imgs.shape[2:]] # 计算新的形状imgs = nn.functional.interpolate(imgs, size=ns, mode="bilinear", align_corners=False) # 进行插值batch["img"] = imgs # 更新批次图像return batchdef get_model(self, cfg=None, weights=None, verbose=True):"""返回YOLO检测模型。"""model = DetectionModel(cfg, nc=self.data["nc"], verbose=verbose and RANK == -1) # 创建检测模型if weights:model.load(weights) # 加载权重return modeldef plot_training_samples(self, batch, ni):"""绘制带有注释的训练样本。"""plot_images(images=batch["img"],batch_idx=batch["batch_idx"],cls=batch["cls"].squeeze(-1),bboxes=batch["bboxes"],paths=batch["im_file"],fname=self.save_dir / f"train_batch{ni}.jpg",on_plot=self.on_plot,)def plot_metrics(self):"""从CSV文件中绘制指标。"""plot_results(file=self.csv, on_plot=self.on_plot) # 保存结果图
代码注释说明:
- 类和方法:
DetectionTrainer
类继承自BaseTrainer
,用于训练YOLO检测模型。方法中包括数据集构建、数据加载、批处理预处理、模型获取和训练样本绘制等功能。 - 数据集构建:
build_dataset
方法用于根据给定路径和模式构建YOLO数据集。 - 数据加载器:
get_dataloader
方法用于创建数据加载器,支持多线程和数据打乱。 - 批处理预处理:
preprocess_batch
方法负责将图像转换为浮点数并进行尺寸调整。 - 模型获取:
get_model
方法用于创建和加载YOLO检测模型。 - 绘图功能:包括绘制训练样本和绘制训练指标的功能,便于可视化训练过程。
这个程序文件 train.py
是一个用于训练 YOLO(You Only Look Once)目标检测模型的脚本,继承自 BaseTrainer
类。它主要负责构建数据集、数据加载器、模型设置、训练过程中的损失计算和可视化等功能。
首先,文件导入了一些必要的库和模块,包括数学运算、随机数生成、深度学习框架 PyTorch 的神经网络模块,以及一些来自 Ultralytics 库的工具函数和类。这些工具主要用于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训练过程的管理。
DetectionTrainer
类是该文件的核心,专门用于处理目标检测任务。它提供了多个方法来支持训练过程。build_dataset
方法用于构建 YOLO 数据集,接受图像路径、模式(训练或验证)和批量大小作为参数。根据模式的不同,可以为每种模式自定义不同的数据增强策略。
get_dataloader
方法则用于构建和返回数据加载器,确保在分布式训练时只初始化一次数据集。它根据训练或验证模式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工作线程数量,并处理数据加载的随机性。
在 preprocess_batch
方法中,对输入的图像批次进行预处理,包括缩放和转换为浮点数。这里还支持多尺度训练,随机选择图像的大小以增强模型的鲁棒性。
set_model_attributes
方法用于设置模型的属性,例如类别数量和类别名称,以便模型能够正确理解数据集的结构。
get_model
方法返回一个 YOLO 检测模型,并可以选择加载预训练权重。get_validator
方法则返回一个用于模型验证的验证器。
在训练过程中,损失计算是非常重要的,label_loss_items
方法用于返回带有标签的训练损失项的字典,以便后续分析。
progress_string
方法返回一个格式化的字符串,显示训练进度,包括当前的 epoch、GPU 内存使用情况、损失值、实例数量和图像大小等信息。
此外,plot_training_samples
方法用于绘制训练样本及其注释,便于可视化训练过程中的数据。plot_metrics
和 plot_training_labels
方法则用于绘制训练过程中的指标和标签,帮助用户理解模型的训练效果。
总的来说,这个 train.py
文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用于训练 YOLO 模型,涵盖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训练监控和结果可视化等多个方面。
11.5 code\ultralytics\models\yolo\segment_init_.py
以下是代码中最核心的部分,并附上详细的中文注释:
# 导入必要的模块
from .predict import SegmentationPredictor # 导入分割预测器类
from .train import SegmentationTrainer # 导入分割训练器类
from .val import SegmentationValidator # 导入分割验证器类# 定义模块的公开接口,允许外部访问这三个类
__all__ = "SegmentationPredictor", "SegmentationTrainer", "SegmentationValidator"
注释说明:
-
导入模块:
from .predict import SegmentationPredictor
:从当前包的predict
模块中导入SegmentationPredictor
类,用于进行图像分割的预测。from .train import SegmentationTrainer
:从当前包的train
模块中导入SegmentationTrainer
类,用于训练分割模型。from .val import SegmentationValidator
:从当前包的val
模块中导入SegmentationValidator
类,用于验证分割模型的性能。
-
定义公开接口:
__all__
变量定义了模块的公开接口,只有在使用from module import *
时,这些类会被导入。这里公开了三个类:SegmentationPredictor
、SegmentationTrainer
和SegmentationValidator
,使得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类而不需要了解模块的内部实现。
这个程序文件是一个Python模块的初始化文件,位于Ultralytics YOLO项目的分割(segment)子模块中。文件的主要功能是导入与分割相关的类,并定义模块的公共接口。
首先,文件开头的注释部分提到这是Ultralytics YOLO项目的一部分,并且该项目遵循AGPL-3.0许可证。这表明该代码是开源的,用户可以自由使用和修改,但需要遵循相应的许可证条款。
接下来,文件通过相对导入的方式引入了三个类:SegmentationPredictor
、SegmentationTrainer
和SegmentationValidator
。这些类分别负责图像分割任务中的预测、训练和验证。具体来说:
SegmentationPredictor
类可能用于处理输入数据并生成分割结果。SegmentationTrainer
类则负责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数据准备、模型优化等。SegmentationValidator
类用于评估训练好的模型的性能,通常涉及对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表现进行测试。
最后,__all__
变量定义了模块的公共接口,指定了当使用from module import *
语句时,哪些名称会被导入。这里列出的三个类名表明,它们是该模块对外提供的主要功能组件。
总的来说,这个初始化文件的作用是将分割模块中的关键功能组件组织在一起,方便其他模块或用户进行调用和使用。
11.6 code\ultralytics\hub\auth.py
以下是经过简化并注释的核心代码部分:
import requests # 导入请求库,用于发送HTTP请求# 定义HUB_API_ROOT和HUB_WEB_ROOT的常量,通常是API的根URL
from ultralytics.hub.utils import HUB_API_ROOT, HUB_WEB_ROOT, request_with_credentials
from ultralytics.utils import LOGGER, SETTINGS, is_colab # 导入日志记录器、设置和环境检测工具API_KEY_URL = f"{HUB_WEB_ROOT}/settings?tab=api+keys" # API密钥的设置页面URLclass Auth:"""处理身份验证过程,包括API密钥处理、基于cookie的身份验证和头部生成。"""id_token = api_key = model_key = False # 初始化身份验证相关的属性def __init__(self, api_key="", verbose=False):"""初始化Auth类,接受可选的API密钥。"""api_key = api_key.split("_")[0] # 如果API密钥包含模型ID,则只保留API密钥部分self.api_key = api_key or SETTINGS.get("api_key", "") # 设置API密钥if self.api_key: # 如果提供了API密钥if self.api_key == SETTINGS.get("api_key"): # 检查是否与设置中的密钥匹配if verbose:LOGGER.info("Authenticated ✅") # 记录已认证信息returnelse:success = self.authenticate() # 尝试使用提供的API密钥进行身份验证elif is_colab(): # 如果没有提供API密钥且在Colab环境中success = self.auth_with_cookies() # 尝试使用cookie进行身份验证else:success = self.request_api_key() # 请求用户输入API密钥if success: # 如果身份验证成功SETTINGS.update({"api_key": self.api_key}) # 更新设置中的API密钥if verbose:LOGGER.info("New authentication successful ✅") # 记录新认证成功信息elif verbose:LOGGER.info(f"Retrieve API key from {API_KEY_URL}") # 提示用户获取API密钥的URLdef request_api_key(self, max_attempts=3):"""提示用户输入API密钥。"""import getpass # 导入用于安全输入的库for attempts in range(max_attempts): # 限制最大尝试次数LOGGER.info(f"Login. Attempt {attempts + 1} of {max_attempts}")input_key = getpass.getpass(f"Enter API key from {API_KEY_URL} ") # 安全输入API密钥self.api_key = input_key.split("_")[0] # 去掉模型IDif self.authenticate(): # 尝试进行身份验证return Trueraise ConnectionError("Failed to authenticate ❌") # 如果多次尝试失败,抛出异常def authenticate(self) -> bool:"""尝试使用id_token或API密钥进行身份验证。"""try:header = self.get_auth_header() # 获取身份验证头if header:r = requests.post(f"{HUB_API_ROOT}/v1/auth", headers=header) # 发送身份验证请求if not r.json().get("success", False):raise ConnectionError("Unable to authenticate.") # 验证失败return Trueraise ConnectionError("User has not authenticated locally.") # 本地未认证except ConnectionError:self.id_token = self.api_key = False # 重置无效的身份验证信息LOGGER.warning("Invalid API key ⚠️") # 记录无效API密钥警告return Falsedef auth_with_cookies(self) -> bool:"""尝试通过cookie进行身份验证。"""if not is_colab(): # 仅在Colab环境中有效return Falsetry:authn = request_with_credentials(f"{HUB_API_ROOT}/v1/auth/auto") # 获取cookie身份验证信息if authn.get("success", False):self.id_token = authn.get("data", {}).get("idToken", None) # 设置id_tokenself.authenticate() # 进行身份验证return Trueraise ConnectionError("Unable to fetch browser authentication details.") # 获取身份验证信息失败except ConnectionError:self.id_token = False # 重置无效的id_tokenreturn Falsedef get_auth_header(self):"""获取用于API请求的身份验证头。"""if self.id_token:return {"authorization": f"Bearer {self.id_token}"} # 使用id_token生成头elif self.api_key:return {"x-api-key": self.api_key} # 使用API密钥生成头return None # 如果没有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返回None
代码核心部分说明:
- Auth类:负责处理身份验证的主要逻辑,包括API密钥和cookie的管理。
- __init__方法:初始化Auth类并根据提供的API密钥或环境进行身份验证。
- request_api_key方法:提示用户输入API密钥,并进行验证。
- authenticate方法:尝试通过API密钥或id_token进行身份验证。
- auth_with_cookies方法:在Colab环境中通过cookie进行身份验证。
- get_auth_header方法:生成用于API请求的身份验证头。
这个程序文件主要实现了一个用于身份验证的类 Auth
,它提供了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包括使用 API 密钥、浏览器 Cookie 以及提示用户输入 API 密钥。文件中首先导入了一些必要的库和模块,包括 requests
和一些来自 ultralytics
的工具函数和常量。
在 Auth
类中,定义了三个属性:id_token
、api_key
和 model_key
,它们都初始化为 False
。id_token
用于身份验证,api_key
是用于访问 API 的密钥,而 model_key
是一个占位符,暂时未使用。
构造函数 __init__
接受一个可选的 API 密钥参数。如果传入的 API 密钥包含模型 ID,程序会将其分割,只保留 API 密钥部分。接着,程序会尝试设置 api_key
属性,如果没有提供 API 密钥,则会从设置中获取。若提供的 API 密钥与设置中的匹配,程序会记录用户已登录的信息;如果不匹配,则会尝试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没有提供 API 密钥且当前环境是 Google Colab,程序会尝试通过浏览器 Cookie 进行身份验证;否则,程序会提示用户输入 API 密钥。成功身份验证后,程序会更新设置中的 API 密钥,并记录成功登录的信息。
request_api_key
方法用于提示用户输入 API 密钥,最多允许三次尝试。如果输入的密钥能够通过身份验证,方法返回 True
;否则,会抛出连接错误。
authenticate
方法尝试使用 id_token
或 API 密钥进行身份验证,发送请求到服务器。如果身份验证成功,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并记录警告信息。
auth_with_cookies
方法专门用于在 Google Colab 环境中通过浏览器 Cookie 进行身份验证。如果成功获取到身份验证信息,程序会调用 authenticate
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
最后,get_auth_header
方法用于生成 API 请求所需的身份验证头部。如果存在有效的 id_token
或 api_key
,则返回相应的头部;否则返回 None
。
整体来看,这个文件的主要功能是管理与 API 的身份验证过程,确保用户能够安全地访问相关服务。
12.系统整体结构(节选)
程序整体功能和构架概括
该程序是一个完整的目标检测和分割框架,基于 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主要用于训练、推理和验证。它的架构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集管理、模型训练、推理、身份验证和结果可视化等。以下是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
- 数据集管理:处理数据集的加载、预处理和增强,支持多种输入格式。
- 模型训练:提供训练过程的管理,包括损失计算、参数优化和训练监控。
- 推理:执行目标检测和分割任务,支持多种输入源(如图像、视频流等)。
- 身份验证:管理与 API 的身份验证,确保用户能够安全地访问服务。
- 可视化:支持训练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可视化,帮助用户理解模型性能。
文件功能整理表
文件路径 | 功能描述 |
---|---|
ui.py | 提供一个接口来启动 Streamlit Web 应用,方便用户运行指定的脚本。 |
code/ultralytics/data/dataset.py | 处理 YOLO 格式数据集的加载、预处理和缓存,支持目标检测和分割任务。 |
code/ultralytics/engine/predictor.py | 实现目标检测的推理框架,处理多种输入源并提供结果可视化。 |
train.py | 管理 YOLO 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数据集构建、模型设置和训练监控。 |
code/ultralytics/models/yolo/segment/__init__.py | 初始化分割模块,导入分割相关的类(如预测器、训练器和验证器)。 |
code/ultralytics/hub/auth.py | 管理与 API 的身份验证过程,确保用户能够安全地访问服务。 |
code/ultralytics/hub/__init__.py | 初始化 hub 模块,可能包含与模型下载和管理相关的功能。 |
70+种YOLOv8算法改进源码大全和调试加载训练教程(非必要)/ultralytics/models/fastsam/prompt.py | 可能用于处理快速分割模型的提示输入,具体功能需查看实现。 |
code/ultralytics/trackers/utils/gmc.py | 可能实现与目标跟踪相关的功能,具体功能需查看实现。 |
code/ultralytics/engine/trainer.py | 负责训练过程的管理,处理模型的训练和验证逻辑。 |
code/ultralytics/models/sam/amg.py | 可能实现与 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相关的功能,具体功能需查看实现。 |
70+种YOLOv8算法改进源码大全和调试加载训练教程(非必要)/ultralytics/models/rtdetr/train.py | 可能用于 RT-DETR 模型的训练,具体功能需查看实现。 |
70+种YOLOv8算法改进源码大全和调试加载训练教程(非必要)/ultralytics/nn/extra_modules/orepa.py | 可能实现与额外模块或算法改进相关的功能,具体功能需查看实现。 |
以上表格总结了每个文件的主要功能,便于理解整个程序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注意:由于此博客编辑较早,上面“11.项目核心源码讲解(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懂代码逻辑)”中部分代码可能会优化升级,仅供参考学习,完整“训练源码”、“Web前端界面”和“70+种创新点源码”以“13.完整训练+Web前端界面+70+种创新点源码、数据集获取(由于版权原因,本博客仅提供【原始博客的链接】,原始博客提供下载链接)”的内容为准。
13.完整训练+Web前端界面+70+种创新点源码、数据集获取(由于版权原因,本博客仅提供【原始博客的链接】,原始博客提供下载链接)
参考原始博客1: https://gitee.com/qunshansj/Project-2642
参考原始博客2: https://github.com/VisionMillionDataStudio/Project-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