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通过香港优才来的香港,当初选择了去香港,第一考虑到孩子的学习,一直认同香港的教学理念,二是北京的空气实在太差了。当初优才打分130分,属于中等吧。
如何选择小学?
说到孩子的学习,当时我们家小朋友已经是读的幼儿园大班了,起初我们和其他家长一样,面临小学的选择。除了外国家长以外,香港和大陆的家长都在本地和国际小学之间有所犹疑。香港家长考虑的主要是教学理念问题,大陆家长除了教学理念还有小朋友是否适应本地文化的问题。
我还记得当班里一位大陆小朋友的妈妈听说我给孩子选了间本地小学时,她问我:“学校里本地学生多吗?”我说:“绝大部分都是本地学生。”她听了很吃惊: “你胆子真大!” 我很理解她的担心:怕孩子因为语言问题,课堂学习会有困难,课后社交会被排斥。
这些担心我多少也有,所以实际上,我胆子没那位妈妈想的那么大。我给小朋友选的虽是本地小学,但教学语言是英语,中文科则是用普通话授課,而且学校非常重视普通话的学习,请了很多讲标准普通话的老师,还为家长开有普通话学习班。当然,毕竟是本地学校,学校有些课像数学、宗教也会用粤语教,集会时经常会有粤语讲话,同学们下课玩耍很多也会讲粤语。我把这些粤语时段看作福利:小朋友可以多学一种语言。
学会“融入”
一开始,小朋友确实对这个新集体有些抗拒,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参加一些体育运动,能很快融入这个集体。在为小朋友寻找集体体育运动时,找到了一家当地华人的青少年橄榄球会,小朋友在学校之外又有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小朋友从刚开始站在场上不知所措,到现在开始能跟着奔跑,快两年的时间里,不擅长运动的小朋友成绩并不突出,也曾被小队友们抱怨拖后腿,但教练们一直耐心教导、热情鼓励。
为什么说我“后悔”呢?因为我申请来香港主要是为了小朋友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当初我在他还未读幼稚园之前就申请的话,他就能更快的适应这个环境,融入这个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