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part, that’s because it’s harder to empathize with someone who feels distant or unknown than a close loved one. “The more shared experiences you have with someone, the more of a rich, nuanced representation you can draw on,” Cameron says. But empathy for someone whose experience feels alien--the person who disagrees with you online, the man in a tent outside the subway or even a cousin who spouts extremist views--is a different matter.
在某种程度上,因为相较于亲近的亲人,很难去同情那些有距离或者不认识的人。
你和某个人共同经历越多,就能勾勒出关于他们更加丰富和细腻的形象。
然而,对于那些在经历上和我们有些生疏的人,无论是你在网上和你意见不同的人,或者是在地铁站的外面的帐篷里的流浪者,甚至是你那有着极端观点的表亲,同情他们是有些困难的。
「词汇总结」
empathize - v. 同情,感同身受
distant - adj. 遥远的,不熟悉的
shared experiences - phrase. 共同经历
nuanced - adj. 具有细微差别的
representation - n. 表现,描绘
alien - adj. 外来的,陌生的
extremist views - phrase. 极端观点
「文章背景」
研究表明,自1979年至2018年期间,尽管年轻一代在理解他人情感方面有所进步,社会与生物学因素仍旧使得培养同理心充满挑战。社会的极化现象导致信任感降低,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投入精力去理解他人。在美国,孤独感、怨恨和抑郁的比率持续高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教育项目,旨在促进同理心的成长,包括课堂计划、专业培训研讨会以及静修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教育培养同理心能够提升人们跨越政治分歧进行沟通的能力。然而,真正理解他人需要付出认知上的努力,而单纯掌握技能并不足以激发同理心——它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环境的支持。神经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同理心的神经机制,涉及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同理心可能源于进化的需求,有助于构建必要的社会联系。然而,它要求高度的认知投入,尤其是在面对陌生人或疏远的人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避免这种认知负担,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的人。此外,经济差异和社会隔离也阻碍了同理心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这使得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难以理解贫困者的处境。逃避同理心所带来的复杂性,导致了社会的进一步极化,人们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生活中形成了“回音室”,减少了与持有不同观点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