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云笔记
第一部分 整体性学习策略
结构
结构就像思想中的一座城市,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高大而重要的与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无关紧要的建筑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
建立知识结构是,目标就是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
提示:建立知识结构非一日之功,一次完成一个想法,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模型
模型是简化的结构,是目录,类似思维导图。
模型就像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引申出全部的知识。
熟悉的结构(成熟结构)
感知结构:图像、声音、情感构成了生活经验。
关系结构:通过故事,人物以及人物间相互作用显示我们实际生活。
基础数学结构:基础数学可以简历更深层次的数学结构,也可以用来简化其他学科里的各种关系。
比喻法:结构,模型,高速公路,整体性学习是一条龙,这三点就是脊柱。
小结:有人问我学习技巧的话,我首推上述这些成熟的结构。
高速公路
结构内部有很多路,固然有用,但无法发挥整体性大脑的真实力量,需要增加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即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不同技术,不同学科,不同书之间的联系。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 获取
- 理解
- 拓展
- 纠错
- 应用
- 测试步骤,伴随着前五个步骤。
获取
获取就是通过眼睛和耳朵,阅读,听讲,课堂记笔记以及种种经历都是获取。
获取阶段目标: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要尽量压缩(浓缩关键信息,抓住关键,摒弃杂乱不重要的信息,也是为了排除干扰,没有人能全部原封不动的记住所有信息)。
- 阅读一页材料达到90%的理解,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 一堂课,你真正注意到了多少内容?
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造成了学习能力的高低,获取阶段丢失的信息在后面环节将无法补偿。
获取信息的三个主要目标:
阅读时,尽可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很多作者和老师讲无关紧要的话对形成模型和结构毫无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掌握,就大胆跳过它。书要多读几遍,第一次抓重点,后面再丰富细节。
明白了信息简化之后,就应该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读一句话不如一页理解透彻,知道越多,理解越深,一年读100本书总比一年读两三本知道的多。
30分钟读完一本书比一个小时读完效率要高,速度看起来是与容量和简化相反,读的越快,漏掉的信息越多,信息获取也越差。好的阅读和听讲方法能使获取阶段大为改善,即使这个最早阶段,大多数人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理解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学习的基本联系。
获取而不理解信息是没任何价值的,这就是填鸭式学习,你不理解一本书,一章节,一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想要牢牢记住它或者实际生活中应用它,几乎不可能,此阶段虽然信息经过初步理解变得有意义,但是此时信息还没有很牢固的扎根于大脑中。
整体性学习对理解有三层次,层次越高越深入,理解阶段=>拓展阶段=>应用阶段
理解阶段只是理解了表面意思,举个例子,学习新数学公式,至少要知道公式里每个符号代表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重复使用公式足够多,就可能记住它。死记硬背的学习仅仅是理解阶段的学习。
这个阶段非常关键,除非先获取信息和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否则你就没有机会深入下去。
提示:如果你不能立即理解某段话,不代表你的学习不具有整体性,我建议你遇到难的课程,尝试分解为更小的问题,缩小范围,搞清楚你真正不能理解的地方,你可以深入阅读,跨过障碍。
拓展
拓展阶段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力气的地方,这一步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
是整体性学习的真正开始,人性是不只要了解字面意思,还有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好奇之心,保持好奇之心是我们学习创造的源泉。
拓展三种主要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纵向拓展。
-
深度拓展
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事物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
缺点是需要很多探索,有些学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深度拓展,但往往深度不够,有的学科根本就没提供,只是孤零零的结论。
深度探索是牢牢锁定知识的最佳方法,但同时也是最花时间的工作。
你正在探究知识的基础背景,就用深度拓展。
-
横向拓展
知识不是孤立存在,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
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简历联系,意味着你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如将发生在古希腊的一件事和另一件发生在古代中国的事情联系起来。
你正在将知识与其他类似知识相联系,就用横向拓展。
-
纵向拓展
想想看八国联军和地震的预测有什么相似之处?(地震让大清帝国雪上加霜,趁其羸弱,进行侵略?)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E·西摩尔率领联合特遣队2000余人分批由天津租界进犯北京,经廊坊之战,伤亡近300人,被迫退回天津。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7月14日,占领天津。8月4日,联军自天津出发,先后攻占北仓、杨村、河西务、通州等战略要地。14日攻陷北京,而后纵兵抢掠3天,并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此后,继续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张家口、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的京津四周要隘。联军初期没有成立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8月17日,决定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10月17日,瓦德西进京,设总司令部于紫禁城,并成立军事殖民机构“北京管理委员会”于理藩院衙门。
有相当的难度,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运用得当,速度比深度拓展探究知识的背景快得多。
纵向拓展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比喻法和内在化是进行纵向拓展最好的方法。
纵向拓展要求在结构间建立高速通道,有益于创造性思考,赋予你神奇的力量,帮助你理解知识。
就是比喻法,是整体性学习的核心。
你正在用一种知识和另一种完全不相关的知识之间建立起一道道高速公路,那就用纵向拓展。
纠错
纠错阶段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这个阶段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纠错看做是整体性知识网络中做修剪工作,添加一些特殊例子,删除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联系。
方法:阅读与你观点相反的书籍,把结论放到现实世界中看看。
应用
应用把纠错带入最后的水平,通过比较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中运行的来进行调整,如果理解不符合
现实世界,再多也无用,典型失败的例子就是书呆子,书读的好,出学校大门茫然不知所措。
测试
上述每一步都要进行测试,测试有助于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改进学习,克服缺点。
获取的测试:我以前看过或者听过这个知识吗?
理解的测试: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是字面意思)
拓展的测试: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联吗?
纠错的测试: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应用的测试: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找出薄弱环节
获取的问题:阅读和听讲速度慢,需要反复阅读。
原因:学习习惯不好,容易分心。不好记笔记,太多或太少。不理解基本名词和语法。
理解的问题:你虽然读书,但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笔记清晰完美,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原因:如果理解困难,不如寻找更好的材料。遇到不能理解的可以放慢阅读速度,寻找不同说法。
拓展的问题:缺少灵活性,已经掌握了新东西,但是没有或不会将他与其他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纠错的不足:表现为错误联系太多,要对建立的联系做足够严谨的检查。
应用的缺陷:不能在真实世界中很好的运用知识,有华丽的理论却不用于实际是无用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实践,抛开书本,走出去,去做实验,去接触生活,去融入社会。
我的弱点是获取知识和理解。学习无可替代,必须自己多多练习。
信息结构
针对不同信息,分为五种类型:
-
随意信息
看起来没有规律,无法再加工,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
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
需要理解的工作少,如果不进行反复机械记忆,非常容易遗忘。
也是最不容易进行整体性学习的。
-
观点信息
存在争论的信息。
难点在获取阶段,需要查询大量的信息寻找其中的模式。
可用的方法:速读,图表法
-
过程信息
教导你怎么行动的信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
比如:如何游泳,如何编程。
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前提是建立正确的背景概念。
应用过程信息的方法:
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点复述出来。
难点:需要实际投入大量时间用于练习,你可以对概念理解的不好,但必须实际的掌握动作。
-
具体信息
实际中可以观察到,听到,接触到的信息。
比如:生物学中大量真实的图像。
-
抽象信息
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
比如:数学,物理学,心理学,计算机。
同随意信息相反,逻辑性强,常常难以理解。
处理抽象信息要移动到具体层次,整体性学习者一般会抛弃课程中的随意信息,后者不愿尝试理解复杂知识。
难点:理解和拓展阶段显得难以忍受,如果理解困难,可以降低接受信息的速度,将前面的信息深入仔细的探究,这种知识环环相扣,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物理学介于抽象信息和具体信息之间,生物学既有随意信息又有具体信息。
大多数学科是上述各种信息的组合,比例不同而已。
如何使用五种信息类型
学习新内容时,先判断属于哪一类?
弱结构和强结构
稻草搭建的桥弱,钢铁桥一定坚固,知识结构也有强弱之分。
随意信息是最弱的结构,难以进行整体性学习,学习时间长,实际应用局限,尽量找出可能的逻辑结构,于无序中寻有序,帮助记忆。
学习众多方法,将弱信息转为强信息结构。
为什么你的课程枯燥乏味
看看电影,春风化雨。
越感兴趣,越容易。
学习的目标
想要超出知识本身,光有热情不够,要寻找各种应用知识的途径(即使现在讨厌它),知识因“用”而获得新意义,整体性学习最关键步骤就是将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第二部分 整体性学习技术
获取知识
快速阅读
- 指读法
使用食指放在要读的那一行下面。
- 练习阅读法
目的不是吸收阅读内容,唯一目的是训练自己尽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读内容。
1.找一本从未读过得书,在书上做一标记,设定3分钟,然后用指读法以稍快于自己能读懂的速度进行,时间一到,停止再做一个记号。
2.读了几行,乘以每行平均单词数(可以以第一段除以行数得出),得到总数除以3就是每分钟阅读单词量。
3.此练习测试你阅读速度提升空间有多大。
另一种,以上操作完,拿纸和笔写知识点,比对后除去错误和没写的,只留正确的除以总知识点,得出你以某速度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通过降低速度提高理解能力,实现最快和最好之间的平衡。
- 积极阅读法
备好纸和笔,读完一部分后记笔记。
需要记:
1.这一节主要观点?
2.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
3.我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开以及应用它?
每一个都如此,你将天下无敌。
熟悉以后,只针对需要理解和记忆困难的内容进行积极阅读。
笔记流
我不推崇详细和纷繁复杂笔记的人,我信奉一次学会。
笔记流:写下主要观点,用短词替代完整句子,事实,日期,细节和描写尽量减少单词量,不要写冗长段落,可以画图,标箭头呈现相互关联的关系。
记笔记为了更好理解所学内容,忘记了这个目的,笔记再漂亮,思维导图再标准也是本末倒置。
混合型笔记流
课下笔记流:传统笔记+笔记流,课堂信息量极大或者你准备课下好好复习笔记,建议采取这种方法。
评注流:上课信息量大,笔记流做不到,先评注写下最关键信息,在其他时间完善。
关键信息识别:完全记住老师的每一句话,那叫实录而非思考,要删信息,记录按自己的方式给信息分类。
联系观点
困难信息:一系列日期,一系列过程,可能是抽象信息,随意信息,联想法更记得牢。
关键信息:建筑的地基,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先学好。
比喻法
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
找比喻方法:
1.确定要理解和记忆的信息。
2.在个人经验中找到部分相似,可多找几个。
3.重复以上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要注意第一个出现在你脑海中的念头。
智力挑战:
1.两周内,每天一次读学习内容或记笔记后,写下5个观点。
2.每个观点写一个解释的比喻。
3.比喻不能完全解释观点,寻找更多比喻。
4.讲给10岁小孩听,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
内在化
在脑海中想象图像,有声音,触觉,感情。
1.明确要内在化的概念。
2.在脑海中建立图像,不习惯可以先在纸上画。
3.让图像动起来。
4.加上其他感官,拿他,摸她,去听。
5.加入更多情感。
6.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一想到它就很快回忆起知识。
图标法
流程图,概念图,图像。
第三部分 超越整体性学习
高效率的学生
能量管理
1.增加能力储备
- 每周3-5次运动,或每天运动40分钟
- 睡觉够8小时,22-6
- 不吃高糖,高脂肪,建议吃粗纤维或粗加工的食物
- 每天喝够水
- 少吃多餐,一天四五餐,每次7分饱
2.将日程表由线性的改为循环式的
- 一周休息一天,什么事也不做
- 尽量晚上不干活,把工作集中在早上
- 设定9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番茄钟)
参考:《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不要"学习"(Don't study)
要有目的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每天坐在书桌前12小时,广义的学习是阅读,做作业,记笔记,写日记,做练习,搞科研等等。
具体活动:
绝不拖延时间
周/日目标体系:最好对抗延迟的方法,我用的是 专注清单 软件
1.每周周末,列一个清单,包括所有的任务,作业,以及你想在下周完成的读书和学习活动。
2.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
好处:
- 可以缓解你做决策的应激。
- 帮助分配你的工作量。
批处理
类似,散的事情集中起来一次做完。
1.工作量,不要超过3小时。
2.一次性完成的作业,不超过8小时的作业,我一鼓作气做完。3小时就能写完的文章分成15次话费时间更多。
3.提高注意力阈值,超过某一时间,注意力急剧下降,可以逐渐提高阈值。
文章推荐《批处理:节省时间、减轻压力的20个小技巧》
有组织
1.所有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2.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必有所获。
3.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
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而且能缓解压力。
自我教育
自学编程,网页设计,采用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1.每日阅读
2.每日练习
3.每日目标
怎样养成每日习惯
1.坚持某个习惯30天,例如每天阅读40页,每天练习网页1小时。
2.坚持下去,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同样的习惯。
3.享受这个习惯。
4.寻找特殊时段,喜欢晨读。
如果你不知道哪有阅读和练习的时间,问问你自己有时间看电视?上网?刷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