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识要点
综合知识
案例分析
1.SSM框架
2.MVC模式,XML
3.MVC架构脆弱性
4.容器技术的优势
5.对象关系映射ORM技术
知识要点
一般来说,架构可以分为表现层、中间层和持久层三个层次。
- 表现层:表现层主要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对用户的输入、输出进行检查与控制,处理客户端的一些动作,包括控制页面跳转等,并向用户呈现最终的结果信息。表现层主要采用 MVC 结构来实现。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决定应该调用哪个模型来处理;然后,模型根据用户请求调用中间层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并返回数据;最后,控制器调用相应的视图来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数据,并通过视图呈现给用户。
- 中间层:中间层主要包括业务逻辑层组件、业务逻辑层工作流、业务逻辑层实体和业务逻辑层框架四个方面。 - 业务逻辑层组件分为接口和实现类两个部分,接口用于定义业务逻辑组件,定义业务逻辑组件必须实现的方法。通常按模块来设计业务逻辑组件,每个模块设计为一个业务逻辑组件,并且每个业务逻辑组件以多个 DAO 组件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对外提供系统的业务逻辑服务。 - 业务逻辑层工作流能够实现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促进此目标的实现。 - 业务逻辑层实体提供对业务数据及相关功能的状态编程访问,业务逻辑层实体数据可以使用具有复杂架构的数据来构建,这种数据通常来自数据库中的多个相关表。业务逻辑层实体数据可以作为业务过程的部分 I/O 参数传递,业务逻辑层的实体是可序列化的,以保持它们的当前状态。 - 业务逻辑层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核心组件,采用容器的形式,便于系统功能的开发、代码重用和管理。
- 持久层:持久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持久化存储,主要负责将业务数据存储在文件、数据库等持久化存储介质中。持久层的主要功能是为业务逻辑提供透明的数据访问、持久化、加载等能力。
边缘计算的业务本质是云计算在数据中心之外汇聚节点的延伸和演进,主要包括云边缘、边缘云和云化网关三类落地形态。
常用的数据访问模式:在线访问模式、Data Access Object 模式、Data Transfer Object 模式、离线数据模式和对象/关系映射(Object/Relation Mapping)模式是数据持久层(数据访问层)架构设计中常用的数据访问模式。
- 在线访问的模式:查询返回的数据量并不是很大,同时也不频繁;
- 在线访问模式和离线模式相结合:返回的数据量较大,且较为频繁,可通过离线数据的缓存来提高查询的性能;
- 离线数据访问的模式:批量修改将更新信息返回至数据库。此类数据应用的特点表现为:与数据库交互的次数并不频繁,但是每次的数据量相对较大;同时,也希望能够使得本地操作有较好的交互体验。针对这种情况,往往适合采用离线数据访问的模式,DTO 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