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好,我是GISer Liu😁,一名热爱AI技术的GIS开发者。本系列文章是我跟随DataWhale 2024年10月学习赛的Python量化交易学习总结文档;在现代社会中,投资已成为个人、机构和政府追求财富增长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投资行为贯穿于经济的多个方面,如实物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以及教育、健康和情感等非物质投资。本文旨在系统梳理经济学中的投资概念,重点解析金融投资和量化投资;
💕💕😊
一、宏观经济学基础概念
宏观经济,就是在宏观范畴以全局视角观察经济现象,分析其中的经济总量。该宏观范畴所包含的范围可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由众多微观个体组成的一个经济体,而这里面的微观个体可以指一个家庭、一个公司或企业。与宏观经济对应存在着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研究的就是微观个体之间供需关系、交易关系,核心反映的市场的价格理论。通过宏观经济的由来可能更容易去理解。
1. 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1.1 微观经济学时期与古典理论
- **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提出“看不见的手”,认为市场中的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市场会自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市场均衡。
- 萨伊定律(1803):供给创造需求,认为生产总会创造出与其相等的需求。只要企业能生产商品,市场上就不会出现需求不足,因此市场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
例子: 在萨伊的理论下,如果一家工厂生产汽车,只要工人通过工资收入获得购买力,市场需求就会自动匹配供给,经济便能自我调节。
1.2 宏观经济学的开端与凯恩斯革命
- 1929年经济大危机:自由市场理论在这次危机中遭遇了失败。大量公司破产,失业率大幅上升,经济陷入长期萧条。这表明市场并非总能通过自发调节实现平衡。
微观经济学角度:有效需求不足 → 资源被闲置 → 工厂减产 → 工厂解雇,失业增加 → 消费降低 → 库存积压,闲置增加 → 工厂减产 → 工厂解雇,失业增加 → 消费降低 → ……
- 凯恩斯革命(1936):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核心原因。他认为,需求不足会导致生产萎缩和失业上升,因此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宏观经济学角度:有效需求不足 → 资源被闲置 → 工厂减产 → 工厂解雇,失业增加 → 消费降低 → 库存积压,资源闲置增加 → 工厂减产 → 工厂解雇,失业增加 → 政府投资、货币政策 → 增加就业 → 消费恢复 → 资源利用增加 → 工厂生产恢复
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理论框架
2.1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 经济危机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如何产生的?
-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
2.2 GDP: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的衡量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公式:
[ \text{GDP} = C + I + G + (X - M) ]
- C(消费):居民部门的日常消费支出。
- I(投资):企业用于厂房、设备等的资本支出。
- G(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 X - M(净出口):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例子: 假设中国一年的GDP由居民消费50万亿元、企业投资20万亿元、政府支出15万亿元和净出口5万亿元组成,则GDP = 50 + 20 + 15 + 5 = 90万亿元。
3. 核心理论与模型
3.1 边际消费倾向(MPC)与消费的递减
- 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者用于消费的部分。
公式:
[ \text{MPC} = \frac{\Delta C}{\Delta Y} ]
MPC通常小于1,因为消费者会把一部分新增收入存起来。
例子:
一个人月收入增加100元,但他只增加了80元的消费,则MPC = 80 / 100 = 0.8。
3.2 IS-LM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 IS曲线(投资-储蓄):描述了利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投资和储蓄相等。
- 投资函数:[ I = e - dr ](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 **政府支出增加**会推动需求上升,IS曲线右移。
- LM曲线(流动性偏好-货币供应):描述了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
凯恩斯将人们愿意持有货币L(或存款)的动机。是指货币具有更强的使用灵活性,人们愿意将一部分财富以货币形式持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动机有三种:
- 交易动机:个人或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 预防动机:预防意外的发生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
- 投机动机:为了抓住某一可能快速盈利的投资机会。
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用L1表示,并与收入Y成正比:
L1=kY;
而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L2取决于利率r,
L2=−hr;
h为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负号表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变动存在反向变化关系。所以总的货币需求为:
L=L1+L2=kY−hr
- 货币需求函数:[ L = kY - hr ](收入上升,货币需求增加),r是利率,Y是收入
- **货币供应增加**会导致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
图解:IS曲线向下倾斜,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两者的交点即为总需求均衡点。
4. 宏观经济与投资理财的关系
4.1 宏观经济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 经济上行:政府提高利率,债券价格下降,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增加股票配置价值。
- 经济下行:政府可能通过降息和货币宽松,推动债券市场上涨。
例子:
如果利率上升,银行存款和债券收益率增加,投资者可能减少股票配置,转而增加债券投资。
4.2 宽基指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 通过分析PMI、社融、M2等指标判断经济所处周期,可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例如,宽松政策下,股票市场通常表现较好,而紧缩政策则有利于债券。
5. 五部门经济框架
5.1 五个经济部门的定义与职能
- 居民部门:代表消费者,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 企业部门:负责生产和投资活动,受利润最大化驱动。
- 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调控经济。
- 金融部门:提供融资渠道,并通过贷款和利率调节经济活动。
- 国外部门:进出口与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5.2 部门间的互动关系
- 金融部门:通过发放贷款支持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
- 政府部门:调控利率、税收影响市场需求。
- 国外部门:净出口增加会提高国内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6. 投资与宏观指标的实际应用
6.1 社融与M2增速
- 社会融资规模(社融):代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社融增速高于M2:说明企业融资活跃,经济有较强的扩张需求。
- M1与M2的增速差:M1主要指企业活期存款,反映企业的经营活跃度;M2是广义货币总量。
- M1增速高于M2:表明市场流动性充裕,有利于股市活跃。
6.2 利率变动与市场反应
- LPR下降:企业借贷成本降低,促进投资和生产活动。
- SHIBOR上升: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可能导致信贷紧缩,经济活动减缓。
总结
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需求、供给、投资、利率、货币政策等因素,解释经济的运行和调控机制。从凯恩斯革命揭示的需求不足,到IS-LM模型的均衡分析,再到GDP、社融和M2等指标的应用,宏观经济学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还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了解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以及金融市场如何受宏观政策影响,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在经济周期中做出更明智的投资与规划。
1. 需求(Demand)与供给(Supply)
1.1 需求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需求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核心影响因素:
- 价格: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需求规律)。
- 收入水平:收入增加会提高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如电子产品),但可能减少劣质品(如廉价面包)的需求。
- 替代品与互补品:替代品(如苹果手机与三星手机)价格降低,会减少本产品需求;互补品(如咖啡和糖)的价格上升,则会抑制需求。
- 消费者偏好:流行趋势或文化会改变需求。
例子: 当牛奶价格从5元/升涨到8元/升,很多家庭可能会减少牛奶购买,转向豆浆等替代品。
1.2 供给的定义与影响因素
供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核心影响因素:
- 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供给规律)。
- 生产成本:如原材料、工资和技术设备的价格。如果成本上升,供给减少。
- 技术进步:提升生产效率,扩大供给。
- 政策与税收:高税收或严法规可能限制供给;而补贴则激励企业增加供给。
例子: 政府对新能源车企业进行补贴,生产成本降低,使得市场上的新能源车供给增加。
2. 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2.1 市场均衡的概念
市场均衡是指在某一价格水平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没有短缺或过剩。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交易数量为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
均衡图解:
- 横轴:数量
- 纵轴:价格
-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均衡点。
例子: 假设某品牌咖啡的价格定在20元/杯,此时每天的供给和需求都刚好为1000杯。若价格升至25元,则需求减少,供给过剩;若价格降至15元,则需求增加,但供给不足。
2.2 市场失衡:短缺与过剩
- 短缺(Shortage):当价格低于均衡水平时,需求大于供给。
- 例子:打折时商场里的某款鞋子卖得特别好,但库存不足,顾客无法购买。
- 过剩(Surplus):当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供给大于需求。
例子:商家大幅提高水果价格,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水果滞销。
3. 弹性(Elasticity)
3.1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定义:需求价格弹性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敏感程度。
公式:
[ \text{需求价格弹性} = \frac{\text{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text{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
- 弹性分类:
- 弹性需求(Elastic Demand):弹性系数 > 1,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
- 例子:奢侈品的价格略有下降会导致需求量显著上升。
- 无弹性需求(Inelastic Demand):弹性系数 < 1,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
- 弹性需求(Elastic Demand):弹性系数 > 1,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
例子:药品等必需品,即使价格上升,需求量变化也不大。
3.2 供给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定义:供给价格弹性表示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敏感程度。
例子:如果苹果的价格突然上涨,但由于种植周期长,农民短期内无法大幅增加供给,这说明苹果供给的价格弹性较低。
4.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定义: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放弃的其他收益。换句话说,选择一项行动时,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即为机会成本。
例子: 一名学生选择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放弃了同时工作的机会。那么其机会成本就是攻读学位期间所放弃的工资收入。
5.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与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5.1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定义:一个经济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如果其单位成本或生产效率高于其他经济体,则拥有绝对优势。
例子: 如果国家A能比国家B用更少的时间生产同样数量的汽车,那么国家A在汽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5.2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定义:即使一个经济体在所有商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在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领域上仍具有比较优势。
例子: 国家A和国家B都生产衣服和电脑。虽然A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都高于B,但A生产电脑的机会成本较高,因此A专注于生产衣服,而B生产电脑,这样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6. 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
6.1 GDP的定义与分类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分类:
- 名义GDP(Nominal GDP):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的GDP。
- 实际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基年价格)计算的GDP,剔除了通货膨胀影响。
例子: 如果2023年中国的名义GDP为120万亿元,而实际GDP为110万亿元,这意味着有一部分经济增长是由价格上涨导致的。
6.2 GNP的定义与区别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不论是否在国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值。
- 区别:GDP只计算国内生产的价值,而GNP则包含该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收入。
7. 通货膨胀(Inflation)与失业(Unemployment)的关系
7.1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 影响:过高的通胀会削弱购买力;但适度通胀则刺激消费。
7.2 失业与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
- 通胀上升 -> 失业率下降
- 失业率上升 -> 通胀下降
例子: 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加货币供应量,导致通胀上升,短期内失业率下降。但长期来看,这种关系可能失效。
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市场价格和交易量;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影响资源配置和国际贸易;而GDP与通货膨胀揭示了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在理解这些概念的同时,通过实际例子和公式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逻辑与应用。
二、货币金融学基础概念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作者整理为表格格式:
概述
货币金融学是研究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学科。本文将详细介绍货币金融学的基础概念,包括金融市场、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金融市场 | 资金从盈余方转向短缺方的市场。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金融通,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
债券市场 | 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债券是“借款的欠条”,借款人承诺在未来定期支付一定现金。 | 国债、公司债等。 |
股票市场 | 已经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场所。股票是“所有权的凭证”,持有股票者拥有索取一定公司收益、资产的权力。 | 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等。 |
货币与通货膨胀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 | 在付款或还债等经济活动中被普遍接受的物品。货币具有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的功能。 | 现金、银行存款等。 |
通货膨胀 | 物价水平(一个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的持续性上涨,可以以CPI、PPI等指标加以衡量。 | 2022年全球通胀率上升,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政策 | 一国的中央银行(在美国是美联储)用以管理该国货币和利率的政策。 | 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经济活动。 |
财政政策 | 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的决策。根据支出和收入的大小关系,一国财政运行有三种情况:预算赤字(支出>收入)、预算盈余(支出<收入)与预算平衡(支出=收入)。 | 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 |
外汇市场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外汇市场 | 各国货币兑换的场所。资金要跨国转移,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兑换。 | 美元兑换欧元、人民币兑换日元等。 |
汇率 | 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报告汇率时,常用单位外币兑换多少本币来计算。 | 在岸人民币报7.2525,意为1美元兑换7.2525人民币。 |
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直接融资 | 借款方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卖出有价证券(如股票)给贷款方,直接获得资金。 | 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
间接融资 | 存在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中介机构向借款方发放贷款,向贷款方借入资金。 | 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 |
金融市场的结构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一级市场 | 发行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借款人首次出售证券时形成的市场。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
二级市场 | 证券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对已发行证券进行买卖、转让、流通的市场。 | 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 |
货币市场 | 交易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工具。 | 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 |
资本市场 | 交易一年后到期的长期债务工具。 | 股票、公司债券等。 |
金融市场工具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市场工具 | 距离到期日不到一年,风险较低。 | 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 |
资本市场工具 | 距离到期日一年以上,风险较高。 | 股票、公司债券等。 |
金融中介机构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存款机构 | 接受存款,发放贷款。 | 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 |
契约型储蓄机构 | 保险公司等。 | 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等。 |
投资中介机构 | 共同基金等。 |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 |
货币
货币的定义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 | 在付款或还债等经济活动中普遍接受的物品。 | 现金、银行存款等。 |
货币的功能
功能 | 定义 | 举例 |
---|---|---|
交易媒介 | 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产品或服务。 | 用现金购买商品。 |
记账单位 | 货币可以用于衡量物品或服务价值。 | 商品标价以货币单位表示。 |
价值储藏 | 货币可以储存价值并在未来转化为购买力。 | 储蓄账户中的存款。 |
货币的计量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M0 | 流通中的现金。 | 公众手中的纸币和硬币。 |
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人信用卡存款。 | 活期存款、旅行支票等。 |
M2 |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定期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 | 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 |
M3 | M2 + 金融债券 + 商业票据 + CDs等。 |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等。 |
利率
现值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现值 | 未来某笔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 | 一年后收到的100元,在利率为5%的情况下,现值为95.24元。 |
信用市场工具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普通贷款 | 到期向贷款人归还本金,支付额外利息的贷款。 | 个人消费贷款。 |
固定支付贷款 | 在一定期限内,借款人每个期间(如每个月)偿还固定金额(包括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 住房抵押贷款。 |
息票债券 | 每年向持有人支付固定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券。 | 公司债券。 |
贴现债券(零息债券) | 购买价低于面值,到期按票面价值偿还的债券。 | 美国储蓄债券。 |
永续债券 | 无到期日,不要求进行本金偿还,借款人无限期定期支付固定金额利息的债券。 | 英国统一公债。 |
到期收益率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到期收益率 | 以特定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能获得的报酬率。 | 购买面值1000元,年息50元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为5%。 |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名义利率 | 央行公布的,不对通货膨胀做出调整的利率。 | 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 |
实际利率 | 根据预期的物价水平变动(通货膨胀)做出调整的利率。 | 考虑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 |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违约风险 | 借款人无力支付利息或本金的风险。 | 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 |
风险溢价 | 到期期限相同的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差。 | 国债与公司债的利差。 |
流动性 | 以较低成本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 流动性好的国债与流动性差的垃圾债券。 |
所得税因素 | 税率越高的债券税前利率一般越高;存在税收优惠的债券利率一般相对低。 | 免税市政债券的利率较低。 |
利率的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利率期限结构 | 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种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 短期国债与长期国债的利率差异。 |
收益率曲线 | 将期限不同,但属性类别相同的债券收益率连成的曲线。 | 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表示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
货币供给过程
货币供给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供给 | 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收缩)货币的过程。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货币供应。 |
货币供给量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供给量 | 银行以外的企业、个人、外国持有的通货(流通中的货币)以及其他可以随时取用的存款货币的总和。 | M1、M2、M3等货币层次。 |
货币供给过程的三位参与者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中央银行 | 监督银行体系、负责实施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中国人民银行。 |
银行(存款机构) | 作为金融中介,接受存款,发放贷款。 | 商业银行、储蓄银行。 |
储户 | 存款者。 | 个人和企业存款者。 |
准备金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准备金 | 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来自存款等)按一个比例(不小于法定准备金率)存放在中央银行的部分。 | 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 |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及负债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商业银行 | 资产包括:准备金、贷款、政府证券;负债包括:银行存款、贴现贷款、资本金(即银行资本)。 |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中央银行 | 资产包括:政府证券、贴现贷款;负债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准备金。 |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
基础货币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基础货币 | 流通中的现金(C)和准备金总额(R)的和。 | 基础货币的计算。 |
公开市场操作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公开市场操作 |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二级市场债券,以增减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 央行购买国债以增加货币供应。 |
多倍存款创造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多倍存款创造 | 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增加会引起存款多倍的增加。 | 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存款。 |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中央银行 | 非借入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正相关;法定准备金率与货币供给负相关。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货币供应。 |
银行 | 借入准备金与货币供给正相关;超额准备金与货币供给负相关。 | 银行通过贷款增加货币供应。 |
储户 | 现金持有水平与货币供给负相关。 | 储户持有更多现金,减少存款。 |
货币乘数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乘数 | 基础货币变动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比例。 | 货币乘数的计算。 |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回购(公开市场操作) | 正回购是央行向市场卖出证券,并约定未来某日期买回该证券的交易行为。逆回购相反。 | 央行通过回购操作调节市场流动性。 |
准备金率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 | 央行降低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应。 |
利率政策 | 通过影响基准利率,影响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储蓄利率,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 央行调整基准利率以影响经济活动。 |
货币政策效果
中央银行工具、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联系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中央银行工具 | 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率、准备金利息、大规模购买资产等。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 |
政策手段 | 准备金总量、利率。 | 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影响经济活动。 |
中介指标 | 货币总量(M1/M2)、利率(短期和长期利率)。 | 央行通过监控M2和短期利率来评估政策效果。 |
目标 | 物价稳定、高就业、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稳定、利率稳定、外汇市场稳定。 |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
泰勒规则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泰勒规则 | 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依经济状态而进行调整的方法。 | 央行根据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调整利率。 |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货币数量论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数量论 | 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 货币供应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
货币流通速度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流通速度 | 货币流通速度V的计算公式为:[ V = \frac{(P * Y)}{M} ] |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 |
通货膨胀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通货膨胀 | 在货币数量论下,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与总产出增长率之差。 | 货币供应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
货币需求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货币需求 | 人们持有货币源于日常交易动机、预防意外动机、以及在证券市场上投机的动机。 | 利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收入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AD)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总需求 | 总需求曲线是总需求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向下倾斜。 |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自主性货币政策、政府购买增加、税收增加、净出口增加、消费意愿更强、投资增加、金融摩擦加剧等。 |
总供给(AS)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总供给 | 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 或 AS)向上倾斜,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是一条过自然产出率水平(Y^)的垂直线。 |
总供给的影响因素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短期总供给 | 受预期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通货膨胀冲击影响。 | 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
长期总供给 | 受资本总量、劳动供给量增加、自然失业率水平降低、科学技术进步等影响。 | 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 |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的均衡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短期均衡 | AD与SRAS的交点形成短期均衡,此状态下有均衡的总产出水平和均衡的通货膨胀率。 | 短期均衡的形成。 |
长期均衡 | 短期均衡点会不断移动,直到达到潜在产出水平。 | 长期均衡的形成。 |
均衡的变动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总需求冲击 | 引起总需求曲线右移的冲击(反之左移)。 | 自主性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 |
暂时性供给冲击 | 均衡在长期内不变,只影响短期,并会在中期逐渐调整回去。 | 暂时性负面供给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 |
永久性供给冲击 | 同时影响长期、短期均衡。 | 长期性负面供给冲击使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都左移。 |
货币政策理论
面对总需求负向冲击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不作为 | 经济会先经历一段实际总产出低于潜在水平,失业问题严重的时期;长期内产出恢复,但通胀永久降低。 | 政府不采取措施,经济经历衰退。 |
自主性宽松货币政策 | 为了短期内消除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中央银行实施自主性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实际利率水平,从而刺激投资,使AD曲线右移。 | 央行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
面对永久性负面供给冲击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自主性紧缩货币政策 | 政府可以采取自主性紧缩货币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左移,直到产出缺口为零。稳定通胀和稳定经济此时不冲突。 | 央行提高利率以应对供给冲击。 |
面对暂时性负面供给冲击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不进行政策反应 | 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失业率上升且通胀严重,总产出低于潜在产出。长期内恢复。 | 政府不采取措施,经济经历短期困难。 |
稳定通胀 | 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使通胀回到目标值,但是相比无政策反应,此情况下总产出偏离潜在产出更加严重,不能稳定经济活动。 | 央行提高利率以稳定通胀。 |
稳定产出 | 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产出回到潜在产出,但相比无政策反应,此情况下通货膨胀更加严重,不能稳定通货膨胀。 | 央行降低利率以稳定产出。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传统利率渠道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传统利率渠道 | 货币供给M影响利率r,利率r的变化通过影响筹资成本影响投资I,最终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 | 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 |
其他资产价格渠道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汇率影响净出口 | 汇率影响净出口,从而影响总需求。 |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总需求上升。 |
托宾q理论 | 影响企业新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 | 股票价格上涨,企业投资增加。 |
信贷渠道
概念 | 定义 | 举例 |
---|---|---|
信贷渠道 |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贷款发行量,影响借款人资金的筹集,影响投资与总支出水平。 | 央行降低准备金率,银行贷款增加,投资上升。 |
三、投资学基础概念
1. 投资和投资学的关系
1.1 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为了获得可能但并不确定的未来值(Future value)而作出牺牲确定的现值(Present value)的行为。投资学大师威廉·F·夏普(William F. Sharpe)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投资的定义为:投资是为了未来可能的收益而牺牲当前的消费。
投资有三大特点:
- 投资的时间性:资金具有时间价值,是牺牲当前消费(Reduced current consumption)和计划未来消费(Planned later consumption)之间的权衡。
- 投资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也即风险性,如果证券没有风险是否意味着没有收益?实际上,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
- 投资的收益性:增加投资者的财富来满足未来的消费。
1.2 什么是投资学?
投资学(Investments)是研究投资行为及均衡定价的科学,又分为微观金融学(Finance)和宏观金融学(Macro-Finance)以及交叉学科。
- 微观金融学:包括公司金融、投资学、证券市场微观结构。
- 宏观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收支理论、金融体系稳定性研究、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
- 交叉学科:包含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和法律与金融(Law and Finance)。
2. 投资学的主要内容
2.1 金融市场与投资环境
2.1.1 金融资产
实物资产:取决于该社会经济的生产能力,为经济创造净利润,如土地、建筑物、机器以及可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知识。
金融资产:对实物资产的索取权。金融资产主要分为四大类:
- 固定收益型或债务型证券:如国债、公司债券。
- 普通股或权益型证券:如股票。
- 基金:如共同基金、ETF。
- 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互换。
2.1.2 债券市场的意义
债券市场具有直接融资的功能,具有交易流动性(非单纯货币流动性,被央行利用,如QE),是重要的投资标的(大类资产配置中重要一员),债券市场是市场利率的均衡价格产生中心。
普通证券:普通股证券代表了证券持有者对公司的权益或所有权,证券持有者的收益并不固定,权益投资的绩效取决于公司运营的成败。
衍生证券:其收益取决于其他资产(股票和债券)的价格,通常用来规避风险。
2.1.3 金融市场与经济
- 信息作用:促使资本流向前景良好的公司。
- 消费时机:通过购买金融资产来储存财富,将来卖出这些金融资产以供消费。
- 风险分配:投资者可以选择满足自身特定风险偏好的证券。
-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获得稳定性的同时也引发了代理问题。
2.1.4 投资过程
- 资产配置:对资产大类的选择。
- 证券选择:在每一资产大类中选择特定的证券,证券分析包括对证券进行估价和决定使投资组合集中在那些最具吸引力的资产上。
2.1.5 竞争性的市场
竞争性的市场有效市场,通常分为积极型与消极型两类。
- 积极型管理:发现误定价的证券,把握投资时机。
- 消极型管理:无需花费精力去发现低估的证券,无需把握证券投资时机,持有高度多样化的投资组合。
2.1.6 市场参与者
- 公司:净借款者。
- 家庭:净储蓄者。
- 政府:既可能是借款者又可能是储蓄者。
- 金融中介: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包含投资公司(公募、私募、财务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
- 投资银行。
- 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
2.1.7 主要的市场
主要的市场主要分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贵金属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
#2.2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 规模大:全球债券市场规模超过120万亿美元,场内场外市场将互通。
- 利率债和信用债:利率债如国债,信用债如公司债。
- 到期收益率:是重要指标,可以参考国债期货。
- 投资方法:被动投资和积极投资。
债券价格的六大原理
-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变化成反比。
- 债券价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大小,与初始市场利率的高低成反比(低利率时期,市场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变动造成更大影响)。
- 长期债券的价格受市场利率的影响大于短期债券。
- 债券价格受市场利率影响的程度随到期期限的延长而递减。
- 债息率越低债券受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越大。
- 市场利率下降使债券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市场利率上升使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方式
到期收益率是债券价格的逆运算,是债券的支付现值与其价格相等的折现率。到期收益率通常被视为在购买日至到期日之间持有债券所获得平均收益率的测量。
2.3 外汇市场
- 美元指数: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
-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 避险货币:如瑞士法郎、日元。
- 商品货币:如澳元、加元。
- 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
2.4 贵金属市场
- 黄金和白银:与美元指数有关,具有避险功能,与通胀相关,与大宗商品有色金属关联,与风险资产负相关。
2.5 大宗商品市场
- 石油:如布伦特原油、WTI原油。
- 有色金属:如铜、铝。
- 黑色系:如铁矿石、焦炭。
- 化工:如乙烯、丙烯。
- 农产品:如大豆、玉米。
- 软商品:如咖啡、糖。
2.6 股票市场
在股票市场中,举例:2021年A股呈现以下特点:
- 高波动性:A股市场一直以来都有较高的波动性,价格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数据、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等。投资者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并做好风险管理。
- 相对较高的估值:与一些发达市场相比,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可能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被看好,以及境内外资金流入的影响。
- 行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也影响了A股市场的行业结构。一些新兴行业,比如新能源、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等,可能受到更多市场关注。
- 政策影响:政策对A股市场有很大影响力,一些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及时关注政策动向,并据此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学是一门研究投资行为及均衡定价的科学,涵盖了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交叉学科。投资的核心在于通过牺牲当前的消费来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时间性、不确定性和收益性。金融市场是投资的重要环境,包括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贵金属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投资者需要通过资产配置和证券选择来构建投资组合,并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进行积极或消极的管理。理解这些基础概念,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规避风险,实现财富的增长。
四、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详细代码请看:数理统计代码
为什么量化交易要学习数理统计?
量化交易是一种依赖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来制定交易策略的投资方法。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于量化交易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1. 市场行为的随机性
金融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价格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数据、政治事件、市场情绪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市场行为具有随机性。概率论提供了描述和分析随机现象的工具,帮助量化交易者理解和预测市场行为。
2. 风险管理
量化交易的核心之一是风险管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提供了评估和管理风险的工具。例如,通过概率分布可以估计不同交易策略的风险水平,通过置信区间可以确定交易策略的稳健性。风险管理是量化交易成功的关键,而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
3. 策略开发与优化
量化交易策略的开发和优化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提供了分析这些数据的工具,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假设检验等。通过这些工具,量化交易者可以识别市场中的模式和趋势,开发出有效的交易策略。
4. 模型验证与回测
在量化交易中,模型验证和回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提供了评估模型性能的方法,如均方误差(MSE)、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等。这些方法帮助交易者判断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确保其在实际交易中的表现。
5. 高频交易与算法交易
高频交易和算法交易依赖于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提供了处理大量数据和实时决策的工具,如蒙特卡洛模拟、贝叶斯推断等。这些工具帮助交易者在毫秒级别做出决策,捕捉市场中的微小机会。
6.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提供了分析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情绪的工具,帮助量化交易者理解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并利用这些行为开发交易策略。
7. 多因子模型
多因子模型是量化交易中常用的模型,用于解释资产价格的变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提供了构建和验证多因子模型的工具,如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这些工具帮助交易者识别影响资产价格的关键因素,并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
8.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量化交易策略依赖于这些技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基础,提供了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评估的工具。通过这些工具,量化交易者可以开发出更复杂、更智能的交易策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量化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工具,帮助交易者理解市场行为、管理风险、开发和优化策略、验证模型、处理高频数据、分析投资者行为、构建多因子模型以及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因此,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成为一名成功的量化交易者的必要条件。
拓展概念
1.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的科学。它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2. 主要统计概念
-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数据。
- 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 均值:数据的平均值。
- 方差: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表示数据的波动性。
3. 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
- 正态分布:钟形曲线,描述许多自然现象。
- 二项分布:描述重复独立试验中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 泊松分布:描述在固定时间或空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
4.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某个假设。步骤包括:
- 提出假设: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 选择检验统计量:用于检验假设的统计量。
- 计算p值: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原假设。
- 做出决策:根据p值决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最后,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作者学习使用,切勿作为实践案例进行使用;若造成损失,作者可不负责哦!🙂
相关链接
- 项目地址:AlgoQuant-CookBook
- 相关文档:专栏地址
- 作者主页:GISer Liu-CSDN博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三连+关注便是对我创作的最大鼓励!或者一个star🌟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