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的几年,一直保持着写生日寄语的习惯,复盘一年的得失,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
2010年读研前买了个如下截图的笔记本,手写记录研究生的生活、求职经历、恋爱结婚、工作经历、生活琐事,每年都会产出10几篇甚至几十篇短文,一直坚持到 2016 年。
2012年开始在网上公开写博客后,上面的小本就基本封存,手写的少了,基本都是 PC 端撰写发文,也就是读者们看到的铭毅天下博客(elastic.blog.csdn.net)以及铭毅天下 Elasticsearch 公众号。
为了迎接 2022 年,当然也为了总结 2021年,我把珍藏在床底的小本又拾起来,拍拍灰尘,把之前每年写过的“生日寄语”、“年终总结”通读了一遍。
工作前的文章多是技术总结、学习复盘、笔试面试、对未来工作的憧憬等的思考和总结,充斥着口号式的标题或者结语,现在看来的确有点“不经世事”,甚至不乏“年少轻狂”,看的过程中,满满的场景式的回忆和记忆涌上心头。
工作后的文章大多强调了对工作、技术、写作、家庭等的总结,他们分散在:
2020年:靠写作杀出一条“血”路——我的2020年终总结
2019年:2019,被催更了!2020,干就是了!
2018年:我的2018,用一年的时间写一份年终总结!
2017年:持续精进——我的2017年终总结
2016年:而立之年——三线城市程序员的年终告白
2015年:偏执的坚持远方—我的2015小结
2014年:别了,2014;你好,2015!
2013年:多么痛的领悟!——我的2013拾遗总结
前几日的大雪,我们一家人和50岁+的出租车大姐聊了一路,她提到自己91岁的婆婆经历了 72岁、84岁的槛儿,我们听着惊心动魄、惊险刺激,仿佛跟着鬼门关前走了一圈。
联想到明年自己 35 周岁了,到了程序员职业生涯规划的“35 岁槛”的年龄,若有所思,才有了今年年终总结的题目。
1、我的2021
1.1输入
精读了《费曼学习法》、《绝非偶然》、《未来算法》《俞敏洪:我的成长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断舍离》,其他是泛读。
值得一提的是:我通过关注前前Hulu全球副总裁、畅销书《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的作者诸葛越老师的公众号,得知她出了算法的新书并第一时间购买,读完且通过公众号发布了读书笔记。
对我来说这是多么稀松平常、司空见惯的举动,没想到读书笔记得到中信出版社编辑老师的认可,公众号后台联系我并赠送了两本中信的大部头厚书。让我仿佛看到了“回头钱”,因为等价于买书不光不花钱,还赚钱。
这进一步让我更加笃信了写作、长期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1.2输出
1.2.1 博文输出
ps:8月份发布了十几篇之前语雀文档中总结的文档,所以数量偏多。
细数了一下,2021年原创博文:64篇,90%+和 Elastic Stack 技术栈相关。基本依然保持:每周一篇文章的进度。
1.2.2 视频输出
从2020年的 第1次直播开始,2021年直播+录制视频近20 次
。
输入、处理、输出相辅相成,输出倒逼输入,没有输入何谈输出?所以,对于我而言,提升输入质量是保证高质量输出的关键。
直播装备
1.3 被上了一堂法律课
2020 年中 7 月份,我撰写的电子书教程《Elasticsearch 最少必要知识》被某知名培训机构某老师搬走,做成了近2万元一次的付费课程。我几乎一夜未眠,连夜详细梳理了来龙去脉、截图取证,公众号发文给出了举证说明。
文章只存在12小时,阅读量11258、浏览量108、在看数 115、点赞数249,相比于当时只仅17000人+粉丝的公众号,这是天文数字。
N 多网友私信提供了各种“证据”,有的帮忙联系律师,400多人新增关注了公众号,40多人加入了星球,近10个河南读者免费入星球。338.34元打赏我凑整500元后,捐赠给河南红十字会用于灾后重建。
注意:几乎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感同身受、竭尽全力的帮助,真的让人很感动。
我的感慨就一句:还是好人多。
当时还有网友知乎发帖关注这个事情:
此次事件以对方涉事老师私信道歉结束,之后,我做了深度复盘,见文:
https://articles.zsxq.com/id_4v5uag6c9k2j.html
复盘文章末尾,我引用了老罗的话,罗永浩说:“在大家都是小鸡的鸡圈里,你做一只鸡是不够的,甚至你做鹤都是不够的,只有你成为鸵鸟,竞争对手看到你直接就瘫倒、服软。”为了成为鸡群里的一只鸵鸟,不懈努力吧!!
最近读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他在《把事做对,创造10倍价值》章节这样写道:“当你比别人只强一点时,或许他人会嫉妒、不服,会攻击你,甚至诋毁你。然而,当你足够强大以致远远超过他人时,他人连嫉妒的勇气都没有,剩下的只是对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们会爱你、怕你、敬你”。
此事件我不去评说,从这个事件我学会了很多,比如:
法律的证据才叫证据;
类似事情先找律师,在律师协助下处理;
所谓成功人士道歉变得非常不容易甚至不可能,这点非常“油腻”和恶心。
上述事件只会让我变得更强,老罗提到的鸵鸟和刘润老师提到的“足够强大且远超他人”已然成为我的奋斗目标,我也深信:“把自己变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2、检视自己
2.1 博文
2012 年开始 CSDN 写博客,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 日,访问量近:523 万(较去年增加:78 万+),排名:145(较去年前进 134 名),关注读者数:18836(较去年同期新增:4061人)。
以下是 2016 年制定的年度目标。
检视发现:2021 初步达标。但进入全国前 100 依然会非常非常难,惟赖于非内卷化、高质量的输出和读者的认可。
2.2 公众号
2017 年国庆节前后开始写公众号,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关注用户数:19882(较去年增加:5798 人)。
在自己原创的基础上,加了社群小伙伴集体输出系列文章,收录到了《群智涌现》模块,效果也非常好。
2.3 社群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走的更远。我创建的死磕Elasticsearch 知识星球已汇聚全球近 1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社群共累计带领 82 人通过 Elastic 认证专家考试,较去年新增 46 人,平均下来几乎以每周都新通过 1 位的速度在迭代。
社群得到了阿里大佬较高的评价:“这样优质的高质量社区,能不能再给我来一打儿”。
继续低调运营,不做营销式的推广和宣传。克制、克制再克制,提升社群质量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发挥社群的群体智慧是当下和未来持续要做的事。
如下是我在星球打卡100天的截图记录,我要以身示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个人进步一小步,大家进步一大步!
3、“35岁”青年人的年度反思
老龄化严重的今天,其实 35 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是当打之年!所以,我没有称呼“中年人”,而是写了“青年人”。
3.1 多方紧急事情的难应对
2020 年 7、8月份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写博客,老婆说肩膀疼(她工作是核酸检测,每天防护服加身,非常辛苦),让我给按一按;闺女不知道因为啥哭了;在我正准备从书房走向客厅的时候,老爸打来电话说忘记带钥匙回不了家了,让赶紧送钥匙过去。
一下三个紧急的事情都发生,都需要我去处理,我不可以乱也必须不能乱!
我的处理是:带着孩子给我老爸送钥匙,然后回来给老婆按肩膀。后来老婆买了筋膜枪,可以实现了机械化按压,基本不再需要我帮助了。
这个事情虽然是小事,不值得拿上台面去讲。但是我感触很深,“上有老、下有小”之前只是书本上的话或者是别人嘴里的话,当下正发生在我的身上。
老人和孩子都要照顾到,是一个35岁“青年人”的日常,也是我应该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3.2 抗风险能力弱
年中一次聚餐,谈到薪资、房贷等相对敏感问题,在询问了我的基础情况后,老教授长者的一句:“你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如晴天霹雳一般锤醒了我。
抗风险能力是指应对突发变故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对殷实的收入能一定程度抵御风险。
的确,这点貌似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没有考虑过不可预知的风险,当然也没有考虑过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风险。
年轻人,咋搞?可见的范围内给老人买医疗保险,给自己和家人买大病保险以应对不时之需......
当单线工资收入陷入瓶颈后,不要死磕,提升自己的软技能为王道。
3.3 时间不够用
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巨忙,各种事情纷至沓来,工作的事、社群的事、孩子的事焦头烂额、不可开交。
什么时间的四象限法则,什么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什么番茄时钟法貌似都不凑效,很是被动。
后面我的解决方案就是给大家呈现的“打卡”,列出周目标,每天落实跟进。现在反思来看,效果不错。
目标稍微大一些也没关系,大了比小了好,小了比没有好。
应对焦虑,唯有打卡。
时间不是等出来,是一点一滴似海绵的水一般挤出来的。此刻已凌晨0:19,本文我已经修改了第三遍。
3.4 体力已无法支撑熬夜
30岁+之后体力明显不如上大学20多岁的年龄段的体力,晚上11点多、12点左右休息,就会有浑身乏力,体力不支甚至体力透支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我自己感触很深。可能会因人而异,我平时的确运动不多,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年龄、体能可能是某些互联网公司招聘时着重关注的点。互联网从业者“35岁危机”多半和这个有关系。
这也是我这一年感触比较深的地方。体力拼不过年轻人,35 岁+该拼什么?
拼经历、拼经验、拼阅历、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拼持久力、拼定力、拼多维组合能力、拼软技能、拼写作、拼创新......
所以,势必要转换思维,从心底出发,找准自己的优势点,重点发力且坚信“大力出奇迹”,逐步化解 “35 岁危机”。
4、认知升级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说过:“认知到自己的无知程度,需要相当程度的知识”。的确,认知升级、迭代认知是一项痛苦却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2021年我升级了如下几个认知:
4.1 勇于做需要很久才能获得收益的事情
上面的标题来自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我受益很大。
写博客就是很久获得收益的事情,我马上写了10年,几乎每周都没有间断,到现在为止,仅靠博客收益甚微。但,我还要不要写?依然要写。为什么呢?因为已然深入骨髓,10年的习惯真的成了自然。
我现在每周不写成一篇短文,会很痛苦、心神不宁甚至“狂躁不安”,爱发脾气。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哪里悬着,而写完后就会很释然。
如果写了就有收益,我相信这个赛道会塞满人。但,实际情况你会发现:
写了一年,没人关注且没有收益,很多人就放弃了,
写了二年,关注者少且没有收益,也有部分人放弃了,
写了三年,写了五年,写了十年,你会发现真正连续写十年以上的人不多。
其实,我说上面的话为时尚早,应该再过十年后的2031年,我认为自己才有资格“说教”。
换句话说,本来看似拥挤的赛道把时间拉长后会很宽敞。
凡是积累的事情,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凡是积累的事情,都可能会产生复利效应。而一切经验的习得,不靠别的,也靠积累。
公开写作的好处之前我也反复强调过,类似开源项目,别人能看到你的每次提交,能看到每一行代码的质量。公开写作也是的,没有掖着藏着,我写的就是我做的;我践行的就是我之前承诺过的。写作属于职场软技能,长久来看,属于“少有人走的路”。但,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选择少有人走的路,选择最难的少有人走的路,坚持下去,会越走越容易。
读书也是需要很久才能获得收益的事情,尤其对于我而言,读书会打开我的认知,让我的思维和视野不再局限和困顿在一个小城市里,而是放眼全国甚至放眼全球。
我的樊登读书年度总结
纸质书和樊登读书、得到APP 等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我把:“达克效应”、“心流”、“刻意练习”、“坚毅”、“断舍离”、“扫除道”、“有限无限的游戏”、“第一性原理”、“躬身入局”等概念搞清楚并内化于心后,我才会清楚的认识到读书有用,并且读的越多越有用,读的越久越有用。
4.2 永葆好奇心
上图中右边的小朋友是我家闺女,左边清理鱼内脏的是我们也不认识的路边大爷。
小朋友的好奇心非常重,只要她没见过的任何新鲜事物,她都有耐心看十几分钟甚至更久,三岁左右更是会不停的问“十万个为什么”。
相信有孩子的家长读者会深有同感。
我好奇的是:所有小孩小时候都充满好奇,为啥大了之后就不好奇了呢?好奇心是怎么泯灭的呢?
所以,当孩子观察鱼的时候,我会观察孩子且在思考。
为什么好奇?是因为新鲜事物之前没见过、新的道理之前不知道。
我个人肤浅的认为不止是小朋友,成年人尤其程序员也需要永葆好奇之心。
当别人代码调优后有性能提升,我们需要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做了哪些优化?
当别人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好奇:他是如何发现的?
当别人能搜到某个好玩的内容,我们需要好奇:他是如何搜到的?
当别人选了新的技术架构选型,我们需要好奇:他从哪里习得的?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想想的确有道理。只是成年后,我们不屑于问问题,感觉会丢面子、不会也无所谓等等林林总总的原因或借口给我们的“不好奇”找好了台阶。
全才达芬奇、物理学家费曼等都是好奇心非常重的人,也正是有了足够的“好奇心”贯穿终生,他们才有了非同寻常、举世瞩目的成就。
4.3 践行刻意练习+费曼学习法
为了搞清“输出倒逼输入”的源头,我拜读了今年的新书《费曼学习法》。然后,我又对费曼这个人非常感兴趣,想知道费曼学习法的源头,基于樊登读书我了解到了费曼的一本自传《别逗了,费曼先生》,我购买并略读了该书部分内容。继续基于对费曼的好奇,我听完了卓克老师的《卓克·科学人物课·费曼》,才算对费曼及费曼学习法了解个七七八八。
我之前从《暗时间》摘抄的警句:“如果一个问题,你不能和别人讲明白,十有八九是你自己还不懂!”,这一句非常扎心的话极大的可能出自费曼。
费曼学习法的精髓是:
选择一个你要学习的内容;
如果你要将这些内容教授给一名新人,该如何讲解?
如果过程中出了问题,重新回顾下这个内容。
简化,让你的讲解越来越简单易懂。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相见恨晚的学习方法,我准备花很长很长时间去践行,直到灵活运用为止。
吴军老师在《硅谷来信》中曾强调:“在任何时代能把事情解释清楚不仅是一个有用的本领,而且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这也侧面佐证了我坚持的必要性。
刻意练习的精髓是 3F 原则(如下三条提炼自《刻意练习》)。
第一个 F 指 Focus,代表专注。一定要足够的专注。
第二个 F 指 feedback,代表反馈,找人给反馈。反馈给你指出练习做的那块好,哪块不好?
第三个 F 指 fix it,代表当你发现有问题的时候,改正它。
刻意练习对于我这种“笨人”有了变“聪明”的方法,如果相同时间我比不过你,那就拉长时间,通过刻意练习慢慢掌握一项技能。
费曼学习法+刻意练习相得益彰,最终期望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产生心流的体验。
我最近在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刻意准备上课内容,效果非常好。前几日,我在梳理跨集群复制的时候遇到一个细节问题一直搞不定,干脆我直接开启了视频录制,从搭建集群讲起到讲到配置问题所在,边思考边讲,边讲边验证,结果反复推演揣摩就找准了问题所在,直到问题彻底解决。这极有力的验证了费曼学习法的妙处。
近期学员的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让我受宠若惊、欣喜万分,感觉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
大学阶段听过前新东方校长、现新航道创始人胡敏的现场报告,很是震撼!怎么会有人对英语四六级、英语类考试研究的这么透?当时引发了我的好奇,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喜欢新东方文化、崇拜俞敏洪老师的原因。
研究生阶段非常佩服一位数学老师,她讲课从来不打开文字讲义,也不用 PPT,全程板书,即便非常复杂的题目她都能记下来。一节课下来全程高能,至少我听完会大呼过瘾,佩服的同时也感叹这样的好老师太少。我的这位老师本质上不止是“备课”,而是“备课”+“背课”两位一体,内化于心。
学员的一句不经意的留言反馈使得“行云流水”式的讲课成为我追求的终极目标。
这其实很难,看着东西任何人都能讲,拿掉讲义、拿掉PPT、拿掉一切文稿资料,仅凭头脑记忆敲出来或者讲出来的东西才是学生或学员爱听的干货。
这也是很多 B 站头部课程、很贵的收费课程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这条路依然很难,依然少有人走,但我愿意尝试、刻意练习和坚持。
4.4 先把一件小事先做到极致
樊登老师在讲解稻盛和夫的著作《干法》中讲过这么一段话:“任何一个行业,你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经济景气不景气,什么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不激烈,是一个朝阳产业还是一个夕阳产业?只要你沉浸在里面成为一个专家,你进入到任何一个产业里面,你横扫!”
我近几年发力点依然围绕:Elastic Stack 技术栈展开,尝试把自己遇到和社区、社群里大家遇到的共性问题提炼出来,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形成解决方案,必要时形成讲解视频。
这件事的确足够小,但,想做好不容易,想做到极致更是难上加难。
并且,其实是有风险的。我身边好几位朋友对我做过善意的提醒,“还死磕呢?”、“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能给我说道这些的朋友我真的非常感激和感谢。
我当然不是只押宝一个技术栈其他完全不知道,其他相关技术栈、技术体系我也要了解、学习和实践,只是近几年我的重心依然放在大数据存储和检索领域。
我一直摸索、探讨和实践的一种工作后的普适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的本质是:把小事做实、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到极致,一步一个脚印。
即便哪天博客没了,公众号被召回了,我依然能结合积累的方法论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快速的崛起。
这件小事依旧是短期没有回报,长期看可能会有价值的事情。我坚信这是贝壳创始人左晖强调的“难且正确的事情”,这也是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强调的“延迟满足的事”。
不着急,等着时间的回报。
5、倔强的相信未来
关于 IT 圈流行的“35岁陷阱”我始终认为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不是 34 岁、33 岁、36 岁、37 岁?
往小了说,一代代的超过 35 岁大龄职场人不也都活的很好吗?
往大了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处处都有危机,当然处处也有机会。
我不会关注所谓的 35 岁职业瓶颈,我更多的会关注:自己的哪些能力待提升,每年的总结内容、制定的目标、升级的认知有没有去践行?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哪有时间蹉跎岁月,耗费光阴,干就完了。
10 年前的 2011年12月31日,当时我的笔记本记录片段如下:
当时的自己肯定想不到 10 年后 2021年的样子,正如现在的我无法想象 10 年后 2031 年的未来的样子一样。
吉姆·罗恩在《雄心的力量》说道“大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 1 年内能做到的事情,也低估了自己 10 年内能做到的事情。”
刘润在“进化论”的演讲中提到:“所有理所当然的现在,都是曾经不可思议的未来。所有现在不可思议的未来,可能都是明天理所当然的现在。”
未来不可预知,未来往往被低估,预见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
未来早晚会来......
未来一定会来......
未来必然会来......
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35岁充其量不到人生旅程的二分之一、未来可能不到三分之一,后面依然有大把的时光。
过往的经历让我清醒的人知道:我如何利用时间,时间就如何回报我。
我用时间碎片化刷视频、刷新闻,时间就会给我碎片化的认知;
我用时间体系化的梳理知识点,时间就会给我体系化的认知。
所以,哪怕 35 岁有“槛”,我依然会做时间的朋友,倔强的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相信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相信未来,相信有问题必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必然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相信未来,相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必然会得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回报......
最后,以我的偶像俞敏洪老师经常吟诵的著名诗人食指的朦胧诗《相信未来》结束今年的总结......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
......
2022年,和 20000+读者一起精进 Elastic St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