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regression
import math
import random
import torch
-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regression
: 导入make_regression
函数,用于生成回归数据集。 -
import math
: 导入math
模块,用于进行数学计算,例如向上取整。 -
import random
: 导入random
模块,用于随机打乱数据集。 -
import torch
: 导入torch
库,用于张量操作和神经网络训练。
构建数据集
def build_data():'''构建数据集'''noise = 14.6#噪声n_sample = 1000#样本数量X,y,coef = make_regression(n_samples=n_sample,n_features=4,coef=True)X = torch.tensor(X,dtype=torch.float64,requires_grad=True)y = torch.tensor(y,dtype=torch.float64,requires_grad=True)return X,y,coef
-
def build_data():
: 定义一个名为build_data
的函数,用于构建数据集。 -
noise = 14.6
: 设置噪声水平为14.6,用于生成带有噪声的数据。 -
n_sample = 1000
: 设置样本数量为1000,用于生成1000个样本。 -
X, y, coef = make_regression(n_samples=n_sample, n_features=4, coef=True)
: 使用make_regression
生成回归数据集,包含1000个样本和4个特征,并返回真实系数。 -
X = torch.tensor(X, dtype=torch.float64, requires_grad=True)
: 将生成的特征矩阵X
转换为PyTorch张量,数据类型为torch.float64
,并设置requires_grad=True
以启用梯度计算。 -
y = torch.tensor(y, dtype=torch.float64, requires_grad=True)
: 将生成的目标向量y
转换为PyTorch张量,数据类型为torch.float64
,并设置requires_grad=True
以启用梯度计算。 -
return X, y, coef
: 返回特征矩阵X
、目标向量y
和真实系数coef
。
构建数据加载器
def data_loader(x,y):'''数据加载器'''#配置参数batch_size = 16#一个批次的数量n_sample = x.shape[0]#len(x)长度n_batches = math.ceil(n_sample/batch_size)#一轮的训练次数index = [i for i in range(n_sample)]random.shuffle(index)for i in range(0,n_batches):indexs = index[i*batch_size:min((i+1)*batch_size,n_sample)]yield x[indexs],y[indexs]
-
def data_loader(x, y):
: 定义一个名为data_loader
的函数,用于加载数据。 -
batch_size = 16
: 设置每个批次的样本数量为16,用于控制每次训练的样本数量。 -
n_sample = x.shape[0]
: 获取样本数量,用于计算批次数量。 -
n_batches = math.ceil(n_sample / batch_size)
: 计算每轮的批次数量,使用math.ceil
向上取整,确保所有样本都能被处理。 -
index = [i for i in range(n_sample)]
: 创建一个包含所有样本索引的列表,用于随机打乱样本顺序。 -
random.shuffle(index)
: 打乱样本索引,以随机化样本顺序,避免训练过程中的顺序偏差。 -
for i in range(0, n_batches):
: 遍历每个批次,确保每个批次都能被处理。 -
indexs = index[i * batch_size:min((i + 1) * batch_size, n_sample)]
: 获取当前批次的索引,确保最后一个批次也能被处理。 -
yield x[indexs], y[indexs]
: 返回当前批次的特征矩阵和目标向量,使用yield
生成一个生成器,用于按需加载数据。
构建模型函数
def myregreser(x,w,b):return x@w+b#一个容器中装着的是每一条样本数据的预测值
x@w+b 跟 y = x*w+b差不多,无需多言哈
-
def myregreser(x, w, b):
: 定义一个名为myregreser
的函数,用于计算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值。 -
return x @ w + b
: 返回预测值,使用矩阵乘法@
计算x
和w
的乘积,然后加上偏置b
,实现线性回归模型.
构建损失函数
def MSE(y_pred,y_true):return torch.mean((y_pred-y_true)**2)
-
def MSE(y_pred, y_true):
: 定义一个名为MSE
的函数,用于计算均方误差(MSE)损失。 -
return torch.mean((y_pred - y_true) ** 2)
: 返回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均方误差,用于衡量模型的预测精度。
把参数初始化
def initialize(n_featrue):torch.manual_seed(666)w = torch.randn(n_featrue,requires_grad=True,dtype=torch.float64)# print(w)b = torch.tensor(14.5,requires_grad=True,dtype=torch.float64)return w,b
-
def initialize(n_feature):
: 定义一个名为initialize
的函数,用于初始化模型参数。 -
torch.manual_seed(666)
: 设置随机种子为666,以确保结果可重复,避免随机性带来的不确定性。 -
w = torch.randn(n_feature)
: 使用随机值初始化权重w
,确保模型初始状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
b = torch.tensor(14.5, requires_grad=True, dtype=torch.float64)
: 初始化偏置b
,并设置requires_grad=True
以启用梯度计算,确保偏置可以被优化。 -
return w, b
: 返回初始化的权重和偏置。
构建梯度下降函数
def optim_step(w,b,dw,db,lr):
#更新梯度,朝着梯度下降的方向去更新梯度w.data = w.data-lr*dw.datab.data = b,data-lr*db.data
-
def optim_step(w, b, dw, db, lr):
: 定义一个名为optim_step
的函数,用于更新模型参数。 -
w.data = w.data - lr * dw.data
: 更新权重w
,沿着梯度下降的方向,使用学习率lr
控制更新的步长。 -
b.data = b.data - lr * db.data
: 更新偏置b
,沿着梯度下降的方向,使用学习率lr
控制更新的步长。
使用上面构建的函数进行实战训练
def train():#生成数据x,y,coef = build_data()#初始化参数w,b = initialize(x.shape[1])#定义训练参数lr = 0.01epoch = 100for i in range(epoch):loss_e = 0count = 0for batch_x,batch_y_true in data_loader(x,y):y_bacth_pred = myregreser(batch_x,w,b)loss = MSE(y_bacth_pred,batch_y_true)loss_e+=losscount+=1#梯度清零if w.grad is not None:w.data.zero_()if b.grad is not None:b.data.zero_()#反向传播(梯度计算)loss.backward()#梯度更行optim_step(w,b,w.grad,b.grad,lr)print(f'epoch:{i},loss:{loss_e/count}')return w,b,coef
if __name__=='__main__':w,b,coef = train()print(w,b)print(coef)print(torch.allclose(w,torch.tensor(coef)))
-
def train():
: 定义一个名为train
的函数,用于训练模型。 -
x, y, coef = build_data()
: 生成数据集,获取特征矩阵x
、目标向量y
和真实系数coef
。 -
w, b = initialize(x.shape[1])
: 初始化模型参数,获取初始化的权重w
和偏置b
。 -
lr = 0.01
: 设置学习率为0.01,控制参数更新的步长。 -
epoch = 100
: 设置训练轮数为100,控制训练的迭代次数。 -
for i in range(epoch):
: 外层循环,遍历每个训练轮,确保模型在多个轮次中进行训练。 -
loss_e = 0
: 初始化每轮的总损失为0,用于累加每个批次的损失。 -
count = 0
: 初始化批次计数为0,用于计算每轮的平均损失。 -
for batch_x, batch_y_true in data_loader(x, y):
: 内层循环,遍历每个批次的数据,确保每个批次都能被处理。 -
y_batch_pred = myregreser(batch_x, w, b)
: 计算预测值,使用当前的权重和偏置进行预测。 -
loss = MSE(y_batch_pred, batch_y_true)
: 计算损失,使用均方误差衡量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
loss_e += loss
: 累加损失,用于计算每轮的总损失。 -
count += 1
: 计数批次数量,用于计算每轮的平均损失。 -
if w.grad is not None:
: 检查权重w
的梯度是否存在,确保梯度已经计算。 -
w.grad.zero_()
: 清零权重w
的梯度,避免梯度累积。 -
if b.grad is not None:
: 检查偏置b
的梯度是否存在,确保梯度已经计算。 -
b.grad.zero_()
: 清零偏置b
的梯度,避免梯度累积。 -
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计算梯度,用于更新模型参数。 -
optim_step(w, b, w.grad, b.grad, lr)
: 更新参数,沿着梯度下降的方向更新权重和偏置。 -
print(f'epoch:{i}, loss:{loss_e / count}')
: 打印每轮的平均损失,用于监控训练过程。 -
return w, b, coef
: 返回训练后的权重、偏置和真实系数,用于评估模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