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2022 年元宇宙风靡全网,作为过去一年科技界的“当红扛把子”,引多家科技巨头“竞折腰”。近日,《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在报道中指出,2030 年全球元宇宙的市场规模有望高达 5 万亿美元,2023 年可能是确定其发展方向的关键一年。那么,未来元宇宙的发展之路究竟将走向何方?我们特邀腾讯云 TVP、中赫集团副总裁、工体元宇宙GTVerse 创始人 CEO 葛颀老师,为我们分享他作为资深人士对元宇宙发展趋势的解读。
作者简介
葛颀,腾讯云 TVP、现任中赫集团副总裁、工体元宇宙 GTVerse 创始人 CEO首席架构师,拥有超过 26 年的信息科技产业管理经验。在加入中赫集团之前,曾任全球云端智能机器人独角兽达闼科技副总裁 CMO, GSMA 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和中国移动综合部副总经理、新闻中心主任。葛颀先生系高级工程师,是中国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央企投资协会数字经济首席专家,2021 年度中国产业研究青年学者百强,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得“大型通信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构建”和“基于海量信息的一体化舆情工作体系与实践”等两项中国通信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工信部 5G 绽放杯国际赛道一等奖。
地球文明几次的飞速进化,都是因为信息沟通方式有了大跨度的提升。
——郝景芳《宇宙跃迁者》
一、数字时代下互联网新主场呼之欲出
回首科技的发展史,七十年前物理学家才逐渐开始研究晶体内部的电子运动,而发展到今天,芯片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年产业规模甚至突破 5000 亿美元。60 年前速度仅为 300 bit/s 的调制解调器未来能够开启全球 GDP 超过四成的数字经济总量;15 年前乔布斯从口袋里掏出的智能手机,今天已经走进全球超过 40 亿用户的手中?
历史无一不在印证着,比特文明与原子文明共同启动了人类社会向数字时代的转型。从第三次工业革命迈向 1000 倍提升生产力效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有什么不可能即将成为可能?
在传统 IT、CT 和 OT 技术向人工智能 、大数据、区块链、交互技术、引擎、超级移动宽带、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推动下,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新主场——元宇宙已经呼之欲出。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著名的蝴蝶效应正预示着元宇宙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一本 30 年前的美国小说《雪崩》是否真将会掀起人类社会数字时代的壮阔波澜,还是可能像 Gartner 曲线里的绝大部分名字,在一飞冲天后,终究将迷失在泡沫的幻灭期?
二、元宇宙是工具而非产品
从 Web1.0 和 Web2.0 的发展范式来看,下一代互联网的主场元宇宙并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数字技术工具,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工具的使用者,即普通的消费者、百行千业和政府机构。
如何用好元宇宙,让其极大地释放生产力工具红利,促进数字化生活、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治理以完成跃迁?实际上,数字时代的生存之思、发展之术和制胜之道并不在元宇宙里,而是在每个社会主体的思想数据体里。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疑将人类社会数字化的进程显著提速。其实,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基于文本的虚拟社交游戏 MUD 问世后,元宇宙就已经完成了 2D 像素化游戏向 3D 混合平台的蜕变,妥妥坐稳了下一代互联网的王者之位,站到了全球投资、消费和创新的主阵地。
随着元宇宙发展的崭露头角,全球各公司开始争相抢滩布局。Meta、微软、谷歌、英伟达等国际科技巨头大举投资布局新形态智能硬件、引擎等元宇宙关键业务和交通、企业应用场景,反观国内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则将自己定义为元宇宙的领先者。但当通过其自身研发和产业聚集等活动识别其战略规划和业务路线时,巨头们却显得有些顾虑重重,是力不从心,还是另有隐情?这张大幕即将拉开。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著名的元宇宙商业之父马修·鲍尔在其刚刚出版的《元宇宙改变一切》中文版序言里写道,今天谁最接近元宇宙,答案不是堡垒之夜或是 Roblox,而是腾讯。支付、技术和网络是所有数字经济的基础,而游戏则处在元宇宙发展的最前沿。从这个角度观察,腾讯已经将数字技术和物理世界融合到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再加上持续多年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引擎、IP 和数字商业模式上的巨额投入,腾讯已经具备了通过全真互联网打造“最真实”的虚拟世界的系统级基本能力。
最接近元宇宙,是否就意味着最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领跑者和胜利者吗?伟大的公司定义需求,守旧的公司定义技术。元宇宙是一个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但答案显然是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答案。
三、群雄逐鹿争相领跑元宇宙
1994 年第一条 64K 国际专线在我国正式接通,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作为第一代数字原住民也亲身体验了数字化的全过程。从最开始的 MODEM 拨号上网浏览简单的网页、收发邮件,到后来在移动互联网上做社交、电商、教育,甚至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只短短用了 30 年的时间。
目前,领跑元宇宙开展投资、研发或运营工作的,主要有三类玩家。
第一类是互联网平台公司。主要以 Meta、腾讯这些公司为典型代表,他们凭借非常清晰的业务逻辑,借助积累的大量的用户和数据,也运营了非常好的平台和生态。中国联通在 2021 年就上线了元宇宙 APP,努力通过虚拟通信平台打造元宇宙内容生产运营商。2022 年微软在加大开发基于 Teams、Windows APP、Office、Xbox 和 Mesh 混合现实云等生产力平台的 VR/AR 应用的同时,更携手 Meta 将自身丰富的内容型应用产品与 Meta Quest 头显等元宇宙硬件产品深度耦合,意图打造全球首个端到端的跨平台元宇宙生态。谷歌则试图通过 Project Starline 全息视频聊天服务差异化进军元宇宙的新赛道。出于商业逻辑的基本规律,升级而不是掉队成为 OTT 的对象,甚至面对“诺基亚时刻”,是互联网平台公司元宇宙战略的重中之重。
挑战确实艰巨,如何从移动互联网向元宇宙迈进,又不损失既得的利益和优势地位,这点是没有经验和路径可以依赖的,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所有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向元宇宙赛道进军时的“第一性命题”。
第二类是多形态智能终端厂商。元宇宙作为一条全新的赛道,是一个新市场,毋庸置疑硬件就是它自带流量的入口和客户关系的天然锚点。我们可以不仅仅是通过智能手机来实现对流量的接入和把控,这点无疑对英伟达、谷歌、Nreal 等众多硬件和解决方案厂商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商业机会。但 fali 提升 Omniverse 开源平台能力,打造 “MaaS” 与宇宙即服务则是英伟达祭出的新玩法。能否淘到金子先不论,从出售淘金工具上获得第一桶金也是不错的。但对主要依赖智能手机的 iOS 和众多安卓系厂商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在实验室和生产线上为数实融合体验打造全新的多形态智能终端,那么则充满挑战。期待 HTC 和魅族的持续聚焦和发力,会最终带来眼前一亮的惊喜。
挑战依然存在,硬件能否不被场景、软件或是云网所替代成为流量的主要入口,真正成为客户关系的核心锚点,能否从多点触摸再上层楼、真正打造出全量释放生产力的 Touchless 免接触交互方式等等,这一系列非常大的问号都摆在所有人眼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三类玩家是垂直行业的头部冠军。由于平台型企业的规模优势、生态圈群和强势整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广大垂直行业通过平台 2B 2C 是最明智的选择。但这样的模式也有其先天的结构性缺陷,即距离客户始终有一厘米的距离,客户关系、服务体验和隐私保护始终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元宇宙通过分布式的架构策略,将云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商业产业资源和客户运营洞察整合在一起,打造了直接 B2C 的商业模式,工体元宇宙 GTVerse 正是在这个赛道已经起跑的选手,身边也有云上华熙等众多小伙伴们正在一起齐头并进。
为什么垂直行业可以在元宇宙打通最后一厘米,和用户实现全时、全量和全域的亲密接触?元宇宙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对客户需求和运营交付的洞察,其二便是对客户关系和客户流量的运营,在这两个关键方面垂直行业是具有竞争力的。
未来十到十五年的历史性变化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和观察的,元宇宙作为数字时代的跃迁者,是众多数字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发展势头仍然强劲,应用场景和生态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