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横扫校园?遭受封杀?
01.黑马如何诞生
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发布于2022年11月30日,随即在全球刮起了一股猛烈的旋风。市场研究机构Similarweb数据显示,2023年1月,ChatGPT独立访问用户达1.015亿,月环比暴增78%。瑞银的研报则称,图片社交软件Instagram达到相同用户数耗时2.5年,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应用TikTok花了九个月,而ChatGPT只用了两个月。
ChatGPT旋风刮进中国适逢春节,抓住了公众闲暇时光与社交场景,诸多先行者的测试体验与观察者的热烈讨论,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扩散、裂变,蔚然成风。上一次人们如此热衷讨论AI,要追溯到2016年3月,谷歌研发的AlphaGo击败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使普通人感受到了深度学习的威力。但与AlphaGo只在封闭棋局中对弈不同,ChatGPT面对的是开放场景,接纳亿级用户的需求,通用性更强、难度更大。
短短两个月,ChatGPT就翻出了人工智能圈,火出天际。而爆火的原因主要是其撬动了最具规模效应的C端(消费者)用户市场,让蓄力多年的深度学习AI研究取得了应用层面的突破。ChatGPT给人新鲜感,像真人在说话,可以联系上下文,一直和人聊下去,不会中途短路或跑题。而此前已存在多年的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百度的小度和阿里的天猫精灵,给人的体验是只对特定问题作回应,例如现在什么时间、播放某首歌、预报天气,如果问题超出范围,它就会说“抱歉,我不懂你的意思”。
ChatGPT刚刚发布时,大家还只把它当作娱乐对象,比如和它聊聊天或者请它写邮件,很难想象它还能商用,毕竟它准确性不高,有时会说错事实。随着大量用户涌进ChatGPT,摸索它的用处,其功能也逐渐被大众熟知。例如正巧你想跟一个女孩子表白,却不知道如何开口,这时它能帮你顺利完成情书的写作;可能你目前正在面临留学申请的问题,但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好,拿起申请信却不知道如何写起,这时它又发挥了功能;包括大学生也开始偷偷用ChatGPT代写作业,完成外文文献的翻译和论文写作。不止这些,ChatGPT的智能更体现在可以自主编写代码、修改程序bug、甚至是做产品方案……
一场围绕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头之战已经打响,ChatGPT对人类社会引发的新一轮技术冲击波刚刚开始。
02.教育首当其冲
教育是最先被ChatGPT冲击的领域之一。
ChatGPT已成为学术期刊的作者。据《自然》杂志新闻报道,截至1月18日,ChatGPT至少在四篇医学类期刊中署名,而且都是医学类期刊,其中一篇的作者称,已经用AI工具生成了80多篇论文,ChatGPT比以前的AI工具都好用。
学生们已经对ChatGPT欲罢不能,用ChatGPT作弊的案例屡见不鲜。美国一项对1000名18岁以上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9%的受访者承认在完成作业时用过ChatGPT。共青团中央公众号推文中也举过现实案例,大二学生输入仅20字的提问,凭借ChatGPT生成1200多字课程论文,成功取得90多分的期末成绩,拿到该门课程的绩点满分。协助成立OpenAI(即ChatGPT的研发公司)的马斯克曾在推特发帖评论道:“这是一个全新世界。再见了,作业!”
政府也在出面制定规则。2022年12月起,以保护学术诚信为由,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个州已禁止学校网络使用ChatGPT。香港大学也成为了香港地区首个明确禁止使用AI软件的大学。
ChatGPT的确在颠覆教育,但颠覆的不是某个职业——例如取代职业教师——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改变教育体系。教育目的之一是筛选学生、分配教育资源,其次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掌握。虽然该工具能够为问题提供快速简单的答案,但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对于学术和终身成功至关重要。
在家庭教育角度,ChatGPT引发了家长们对孩子职业前景的广泛讨论与担忧:未来从事什么工作,才能躲得过或者尽可能少地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孩子要在今天做什么样的准备,才能抵挡未来的机器人替代?科技源于人类,但是否可能超出人类的控制?
伴随着技术进步,尤其以ChatGPT为代表的突破性技术诞生,给人们带来的除了兴奋,还有深深的焦虑。
03.问题有待解决
有网友发现,微软在发布ChatGPT版Edge时,演示里也出现了事实错误:在分析美国服装品牌GAP的2022年三季度财报时,其营业利润率应为4.6%,而AI给出的数字却是5.9%;摊薄每股收益应为0.77美元,但AI却认为是0.42美元,而这些错误数据并无初始来源,不知道AI是如何得到的。
业界也对此有所共识:“胡说八道”是语言大模型的通病,短时间内难以改进。时至今日,ChatGPT还会像模像样地“胡诌”:“艾萨克·牛顿对引力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见证了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的出现。”
波士顿咨询认为目前版本的ChatGPT还无法完全替代搜索引擎,而是更适用于一些务虚的任务,比如撰写小说、诗歌、辩论等;该机构建议,ChatGPT应该连接一个稳妥可靠的知识库。
OpenAI也在官方资料中说明了ChatGPT的局限性:答案可能是错误的;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指引或者有偏见的内容;因为数据样本仅限于2021年之前,所以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不全面。
此外,在内容安全上,由于AI的训练数据源于现实社会,产出的内容也不可避免带有社会主流偏见。例如,ChatGPT虽然号称会拒绝回答有害内容,但用户仍能找到绕开内容审查机制的方法,使之写出歧视或者仇恨言论。
各国都在摸索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监管挑战,但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