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单表访问)

今天是新年,祝大家新年快乐,但是生活还是得继续。
请添加图片描述

后面也会持续更新,学到新东西会在其中补充。
建议按顺序食用,欢迎批评或者交流!
缺什么东西欢迎评论!我都会及时修改的!
大部分截图和文章采用该书,谢谢这位大佬的文章,在这里真的很感谢让迷茫的我找到了很好的学习文章。我只是加上了自己的拙见我只是记录学习没有任何抄袭意思
MySQL 是怎样运行的:从根儿上理解 MySQL - 小孩子4919 - 掘金小册

MySQL Server有一个称为查询优化器的模块,一条查询语句进行语法解析之后就会被交给查询优化器来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就是生成一个所谓的执行计划,这个执行计划表明了应该使用哪些索引进行查询,表之间的连接顺序是啥样的,最后会按照执行计划中的步骤调用存储引擎提供的方法来真正的执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CREATE TABLE single_table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key1 VARCHAR(100),key2 INT,key3 VARCHAR(100),key_part1 VARCHAR(100),key_part2 VARCHAR(100),key_part3 VARCHAR(100),common_field VARCHAR(100),PRIMARY KEY (id),KEY idx_key1 (key1),UNIQUE KEY idx_key2 (key2),KEY idx_key3 (key3),KEY idx_key_part(key_part1, key_part2, key_part3)
) Engine=InnoDB CHARSET=utf8;

为这个single_table表建立了1聚簇索引4二级索引,分别是:

  • id列建立的聚簇索引。

  • key1列建立的idx_key1二级索引。

  • key2列建立的idx_key2二级索引,而且该索引是唯一二级索引。

  • key3列建立的idx_key3二级索引。

  • key_part1、key_part2、key_part3列建立的idx_key_part二级索引,这也是一个联合索引。

#借用评论区一位大佬写的存储过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InsertRecords()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ULT 1;WHILE i <= 10000 DO
INSERT INTO single_table (key1, key2, key3, key_part1, key_part2, key_part3, common_field) VALUES
(CONCAT('Key1_', i), i, CONCAT('Key3_', i), CONCAT('Part1_', i), CONCAT('Part2_', i), CONCAT('Part3_', i), 'CommonField');
SET i = i + 1;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CALL InsertRecords();

访问方法(access method)的概念

查询的执行方式大致分为下边两种:

  • 使用全表扫描进行查询
    每一行记录都扫一遍,把符合搜索条件的记录加入到结果集就完了。
  • 使用索引进行查询
    因为直接使用全表扫描的方式执行查询要遍历好多记录,所以代价可能太大了
    如果查询语句中的搜索条件可以使用到某个索引,那直接使用索引来执行查询可能会加快查询执行的时间
    • 针对主键或唯一二级索引的等值查询
    • 针对普通二级索引的等值查询
    • 针对索引列的范围查询
    • 直接扫描整个索引
      MySQL执行查询语句的方式称之为访问方法或者访问类型

const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id = 143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ySQL会直接利用主键值聚簇索引中定位对应的用户记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single_table表的聚簇索引就是id列
B+树叶子节点中的记录是按照索引列排序的,对于聚簇索引来说,它对应的B+树叶子节点中的记录就是按照id列排序的。

唯一二级索引列来定位一条记录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注意这里是唯一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384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步:先从idx_key2对应的B+树索引中根据key2列与常数的等值比较条件定位到一条二级索引记录
第二步:再根据该记录的id值聚簇索引中获取到完整的用户记录

通过主键或者唯一二级索引列常数的等值比较来定位一条记录是像坐火箭一样快的,所以把这种通过主键或者唯一二级索引列来定位一条记录的访问方法定义为:const,意思是常数级别的,代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不过这种const访问方法只能在主键列或者唯一二级索引列一个常数进行等值比较时才有效,如果主键或者唯一二级索引是由多个列构成的话,索引中的每一个列都需要与常数进行等值比较,这个const访问方法才有效(这是因为只有该索引中全部列都采用等值比较才可以定位唯一的一条记录)。
对于唯一二级索引来说,查询该列为NULL值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这样: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IS NU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唯一二级索引列并不限制 NULL 值的数量,所以上述语句可能访问到多条记录,也就是说 上边这个语句不可以使用const访问方法来执行。

ref

对某个普通的二级索引列常数进行等值比较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b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这个查询,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全表扫描来逐一对比搜索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我们也可以先使用二级索引找到对应记录的id值,然后再回表聚簇索引中查找完整的用户记录。由于普通二级索引并不限制索引列值的唯一性,所以可能找到多条对应的记录,也就是说使用二级索引来执行查询的代价取决于等值匹配到的二级索引记录条数
如果匹配的记录较少,则回表的代价还是比较低的,所以MySQL可能选择使用索引而不是全表扫描的方式来执行查询。设计MySQL的大叔就把这种搜索条件为二级索引列与常数等值比较,采用二级索引来执行查询的访问方法称为:ref

实在不想看上面文字可以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普通的二级索引来说,通过索引列进行等值比较后可能匹配到多条连续的记录,而不是像主键或者唯一二级索引那样最多只能匹配1条记录,所以这种ref访问方法比const差了那么一丢丢,但是在二级索引等值比较时匹配的记录数较少时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 二级索引列值为NULL的情况
    不论是普通的二级索引,还是唯一二级索引,它们的索引列对包含NULL值的数量并不限制,所以我们采用key IS NULL这种形式的搜索条件最多只能使用ref的访问方法,而不是const的访问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于某个包含多个索引列的二级索引来说,只要是最左边的连续索引列是与常数的等值比较就可能采用ref的访问方法,比方说下边这几个查询: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_part1 = 'god like';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_part1 = 'god like' AND key_part2 = 'legendary';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_part1 = 'god like' AND key_part2 = 'legendary' AND key_part3 = 'penta ki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f_or_null

不仅想找出某个二级索引列的值等于某个常数的记录,还想把该列的值为NULL的记录也找出来。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bc' OR key1 IS NU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nge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IN (1438, 6328) OR (key2 >= 38 AND key2 <= 79);

当然还可以使用全表扫描的方式来执行这个查询,不过也可以使用二级索引 + 回表的方式执行
如果采用二级索引 + 回表的方式来执行的话,那么此时的搜索条件就不只是要求索引列与常数的等值匹配了,而是索引列需要匹配某个或某些范围的值,在本查询中key2列的值只要匹配下列3个范围中的任何一个就算是匹配成功了:

  • key2的值是1438
  • key2的值是6328
  • key2的值在3879之间。

这种利用索引进行范围匹配的访问方法称之为:ran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范围1:key2 = 1438
  • 范围2:key2 = 6328
  • 范围3:key2 ∈ [38, 79],注意这里是闭区间

索引列等值匹配的情况称之为单点区间,上边所说的范围1范围2都可以被称为单点区间,像范围3这种的我们可以称为连续范围区间

index

SELECT key_part1, key_part2, key_part3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_part2 = 'ab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key_part2并不是联合索引idx_key_part最左索引列,所以无法使用ref或者range访问方法来执行这个语句。但是这个查询符合下边这两个条件

  • 它的查询列表只有3个列:key_part1, key_part2, key_part3,而索引idx_key_part又包含这三个列
  • 搜索条件中只有key_part2列。这个列也包含在索引idx_key_part中。

直接通过遍历idx_key_part索引的叶子节点的记录来比较key_part2 = 'abc'这个条件是否成立,把匹配成功的二级索引记录key_part1, key_part2, key_part3列的值直接加到结果集中就行了。(聚簇索引记录要存储所有用户定义的列以及所谓的隐藏列,而二级索引记录只需要存放索引列和主键),而且这个过程也不用进行回表操作,所以直接遍历二级索引比直接遍历聚簇索引的成本要小很多,这种采用遍历二级索引记录的执行方式称之为:index

all

对于InnoDB表来说也就是直接扫描聚簇索引,设计MySQL的大叔把这种使用全表扫描执行查询的方式称之为:all

二级索引 + 回表(不知道多少周目了)

一般情况下只能利用单个二级索引执行查询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bc' AND key2 > 1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询优化器会识别到这个查询中的两个搜索条件:

  • key1 = 'abc'
  • key2 > 1000

优化器一般会根据single_table表的统计数据来判断到底使用哪个条件到对应的二级索引中查询扫描的行数会更少,选择那个扫描行数较少的条件到对应的二级索引中查询。将从该二级索引中查询到的结果经过回表得到完整的用户记录后再根据其余的WHERE条件过滤记录
一般来说,等值查找范围查找需要扫描的行数更少(也就是ref的访问方法一般比range好,但这也不总是一定的,也可能采用ref访问方法的那个索引列的值为特定值的行数特别多)
整个查询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 步骤1:使用二级索引定位记录的阶段,也就是根据条件key1 = 'abc'idx_key1索引代表的B+树中找到对应的二级索引记录
  • 步骤2:回表阶段,也就是根据上一步骤中找到的记录的主键值进行回表操作,也就是到聚簇索引中找到对应的完整的用户记录,再根据条件key2 > 1000完整的用户记录继续过滤。将最终符合过滤条件的记录返回给用户。

因为二级索引的节点中的记录只包含索引列主键,所以在步骤1中使用idx_key1索引进行查询时只会用到与key1列有关的搜索条件,其余条件,比如key2 > 1000这个条件在步骤1中是用不到的,只有在步骤2完成回表操作后才能继续针对完整的用户记录中继续过滤

明确range访问方法使用的范围区间

B+树索引来说,只要索引列常数使用=、<=>、IN、NOT IN、IS NULL、IS NOT NULL、>、<、>=、<=、BETWEEN、!=(不等于也可以写成<>)或者LIKE操作符连接起来,就可以产生一个所谓的区间

LIKE操作符比较特殊,只有在匹配完整字符串或者匹配字符串前缀时才可以利用索引

#下面两句SQL效果相同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IN (1438, 6328);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438 OR key2 = 6328;

所有搜索条件都可以使用某个索引的情况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AND key2 > 200;

这个查询中的搜索条件都可以使用到key2,也就是说每个搜索条件都对应着一个idx_key2范围区间。这两个小的搜索条件使用AND连接起来,也就是要取两个范围区间的交集,在我们使用range访问方法执行查询时,使用的idx_key2索引的范围区间的确定过程就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key2 > 100key2 > 200交集当然就是key2 > 200了,也就是说上边这个查询使用idx_key2的范围区间就是(200, +∞)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OR key2 > 200;

OR意味着需要取各个范围区间的并集,所以上边这个查询在我们使用range访问方法执行查询时,使用的idx_key2索引的范围区间的确定过程就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也就是说上边这个查询使用idx_key2的范围区间就是(100, +∞)

有的搜索条件无法使用索引的情况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AND common_field = 'ab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注意,这个查询语句中能利用的索引只有idx_key2一个,而idx_key2这个二级索引的记录中又不包含common_field这个字段,所以在使用二级索引idx_key2定位记录的阶段用不到common_field = 'abc'这个条件,这个条件是在回表获取了完整的用户记录后才使用的,而范围区间是为了到索引中取记录中提出的概念,所以在确定范围区间的时候不需要考虑common_field = 'abc'这个条件,我们在为某个索引确定范围区间的时候只需要把用不到相关索引的搜索条件替换为TRUE就好了。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AND TR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OR的情况: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OR common_field = 'ab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2 < 100 OR TRUE;
#化简一下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TR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强制使用idx_key2执行查询的话,对应的范围区间就是(-∞, +∞),也就是需要将全部二级索引的记录进行回表,这个代价肯定比直接全表扫描都大了。也就是说一个使用到索引的搜索条件没有使用该索引的搜索条件使用OR连接起来后是无法使用该索引的

复杂搜索条件下找出范围匹配的区间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xyz' AND key2 = 748 ) OR(key1 < 'abc' AND key1 > 'lmn') OR(key1 LIKE '%suf' AND key1 > 'zzz' AND (key2 < 8000 OR common_field = 'abc'))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他可能走的是idx_key1idx_key2索引列
假设使用idx_key1执行查询
like '%suf'不会使用索引

(key1 > 'xyz' AND true) OR
(key1 < 'abc' AND key1 > 'lmn') OR
(true AND key1 > 'zzz' AND ( true OR true)) ;化简一下
(key1 > 'xyz') OR
(key1 < 'abc' AND key1 > 'lmn') OR
(key1 > 'zzz') ;
x = 78 y = 79 z = 7A
a = 61 b = 62 c = 63
l = 6C m = 6D n = 6Ekey1 < 'abc' AND key1 > 'lmn'永远为FALSE
(key1 > 'xyz') OR (key1 > 'zzz')key1 > 'xyz' 二级索引(范围扫描) + 回表

假设使用idx_key2执行查询

(TRUE AND key2 = 748 ) OR
(TRUE AND TRUE) OR
(TRUE AND TRUE AND (key2 < 8000 OR TRUE))化简一下
key2 = 748 OR TRUETRUE 代表着扫描二级索引(所有记录)+回表

索引合并

#如果看不下去就先看练习把!

MySQL在一般情况下执行一个查询时最多只会用到单个二级索引,也可能在一个查询中使用到多个二级索引index merge

Intersection合并

Intersection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交集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AND key3 = 'b';

假设这个查询使用Intersection合并的方式执行的话,那这个过程就是这样的:

  • idx_key1二级索引对应的B+树中取出key1 = 'a'的相关记录。
  • idx_key3二级索引对应的B+树中取出key3 = 'b'的相关记录。
  • 二级索引的记录都是由索引列 + 主键构成的,所以可以计算出这两个结果集中id值的交集。
  • 按照上一步生成的id值列表进行回表操作,也就是从聚簇索引中把指定id值完整用户记录取出来,返回给用户。

只读取一个二级索引的成本:

  • 按照某个搜索条件读取一个二级索引

  • 根据从该二级索引得到的主键值进行回表操作,然后再过滤其他的搜索条件

读取多个二级索引之后取交集成本:

  • 按照不同的搜索条件分别读取不同的二级索引

  • 将从多个二级索引得到的主键值取交集,然后进行回表操作

虽然读取多个二级索引比读取一个二级索引消耗性能,但是读取二级索引的操作是顺序I/O,而回表操作是随机I/O,所以如果只读取一个二级索引时需要回表的记录数特别多,而读取多个二级索引之后取交集的记录数非常少,当节省的因为回表而造成的性能损耗比访问多个二级索引带来的性能损耗更高时,读取多个二级索引后取交集比只读取一个二级索引的成本更低

MySQL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可能会使用到Intersection索引合并

  • 情况一:二级索引列是等值匹配的情况,对于联合索引来说,在联合索引中的每个列都必须等值匹配,不能出现只匹配部分列的情况。

比方说下边这个查询可能用到idx_key1idx_key_part这两个二级索引进行Intersection索引合并的操作:

#官网是这样说的,实际上我并没有测出来索引合并。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AND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边这两个查询就不能进行Intersection索引合并

#第一个查询是因为对key1进行了范围匹配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AND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
#第二个查询是因为联合索引idx_key_part中的key_part2和key_part3列并没有出现在搜索条件中,
#所以这两个查询不能进行Intersection索引合并。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AND key_part1 = 'a';
  • 情况二:主键列可以是范围匹配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id > 100 AND key1 = 'a';

对于InnoDB二级索引来说,记录先是按照索引列进行排序,如果该二级索引是一个联合索引,那么会按照联合索引中的各个列依次排序。而二级索引的用户记录是由索引列 + 主键构成的,二级索引列的值相同的记录可能会有好多条,这些索引列的值相同的记录又是按照主键的值进行排序的。

之所以在二级索引列都是等值匹配的情况下才可能使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二级索引查询出的结果集是按照主键值排序的

Intersection索引合并会把从多个二级索引中查询出的主键值求交集,如果从各个二级索引中查询的到的结果集本身就是已经按照主键排好序的,那么求交集的过程就很方便啦
假设某个查询使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的方式从idx_key1idx_key2这两个二级索引中获取到的主键值分别是:

  • idx_key1中获取到已经排好序的主键值1、3、5
  • idx_key2中获取到已经排好序的主键值2、3、4

那么求交集的过程就是这样:逐个取出这两个结果集中最小的主键值,如果两个值相等,则加入最后的交集结果中,否则丢弃当前较小的主键值,再取该丢弃的主键值所在结果集的后一个主键值来比较,直到某个结果集中的主键值用完了

  • 先取出这两个结果集中较小的主键值做比较,因为1 < 2,所以把idx_key1的结果集的主键值1丢弃,取出后边的3来比较。

  • 因为3 > 2,所以把idx_key2的结果集的主键值2丢弃,取出后边的3来比较。

  • 因为3 = 3,所以把3加入到最后的交集结果中,继续两个结果集后边的主键值来比较。

  • 后边的主键值也不相等,所以最后的交集结果中只包含主键值3

时间复杂度O(n),但是如果从各个二级索引中查询出的结果集并不是按照主键排序的话,那就要先把结果集中的主键值排序完再来做上边的那个过程,就比较耗时了。

按照有序的主键值去回表取记录有个专有名词,叫:Rowid Ordered Retrieval,简称ROR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AND id > 1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这个查询可以采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我们理所当然的以为这个查询会分别按照id > 100这个条件从聚簇索引中获取一些记录,在通过key1 = 'a'这个条件从idx_key1二级索引中获取一些记录,然后再求交集,其实这样就把问题复杂化了,没必要从聚簇索引中获取一次记录。别忘了二级索引的记录中都带有主键值的,所以可以在从idx_key1中获取到的主键值上直接运用条件id > 100过滤就行了,这样多简单。所以涉及主键的搜索条件只不过是为了从别的二级索引得到的结果集中过滤记录罢了,是不是等值匹配不重要。

当然,上边说的情况一情况二只是发生Intersection索引合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即使情况一情况二成立,也不一定发生Intersection索引合并,这得看优化器的心情。优化器只有在单独根据搜索条件从某个二级索引中获取的记录数太多,导致回表开销太大,而通过Intersection索引合并需要回表的记录数大大减少时才会使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

Union合并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OR key3 =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tersection是交集的意思,这适用于使用不同索引的搜索条件之间使用AND连接起来的情况;Union是并集的意思,适用于使用不同索引的搜索条件之间使用OR连接起来的情况。
MySQL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可能会使用到Union索引合并

  • 情况一:二级索引列等值匹配的情况,对于联合索引来说,在联合索引中的每个列都必须等值匹配,不能出现只出现匹配部分列(> <)的情况。

idx_key1idx_key_part这两个二级索引进行Union索引合并的操作: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OR (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

下边这两个查询就不能进行Union索引合并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OR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OR key_part1 = 'a';

第一个查询是因为对key1进行了范围匹配,第二个查询是因为联合索引idx_key_part中的key_part2key_part3列并没有出现在搜索条件中,所以这两个查询不能进行Union索引合并

  • 情况二:主键列可以是范围匹配
  • 情况三:使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的搜索条件

使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的方式得到的主键集合和其他方式得到的主键集合交集

explain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 OR (key1 = 'a' AND key3 = '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化器可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执行这个查询:

  • 先按照搜索条件key1 = 'a' AND key3 = 'b'从索引idx_key1idx_key3中使用Intersection索引合并的方式得到一个主键集合
  • 再按照搜索条件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联合索引idx_key_part中得到另一个主键集合
  • 采用Union索引合并的方式把上述两个主键集合取并集,然后进行回表操作,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当然,查询条件符合了这些情况也不一定就会采用Union索引合并,也得看优化器的心情。优化器只有在单独根据搜索条件从某个二级索引中获取的记录数比较少,通过Union索引合并后进行访问的代价比全表扫描更小时才会使用Union索引合并

Sort-Union合并

explain SELECT * FROM single_table WHERE key1 < 'a' OR key3 > '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先根据key1 < 'a'条件从idx_key1二级索引中获取记录,并按照记录的主键值进行排序
  • 再根据key3 > 'z'条件从idx_key3二级索引中获取记录,并按照记录的主键值进行排序
  • 因为上述的两个二级索引主键值都是排好序的,剩下的操作和Union索引合并方式就一样了。

这种Sort-Union索引合并比单纯的Union索引合并多了一步对二级索引记录的主键值排序的过程。

union适用于单条索引查询出来数据很少、intersect适用于单条查询出来数据比较多。

索引合并注意事项

联合索引替代Intersection索引合并

索引合并练习

MySQL 索引合并技巧!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period = 202201 and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A ∩ B
通过执行计划可以看到走的modified索引树,拿到modified数据再回表查找period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period = 202201 or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A ∪ B
这样想象
A 走的是 period 索引
B 走的是 modified 索引
假如读到这些数据
A :2 1 4
B :3 1 2
or 需要去重 两个for循环的话是o(n次方)
排序后去重的话
排序是ologn 查找可以用二分ologn
ologn + ologn = olog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4/en/index-merge-optimization.ht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表使用or检索就很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LECT * FROM innodb_tableWHERE primary_key#主键 < 10 AND key_col1#普通索引 = 20;SELECT * FROM tbl_nameWHERE key1_part1#联合索引第一部分 = 1 AND key1_part2#联合索引第二部分 = 2 AND key2#普通索引 = 2;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period = 202201 and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period < 202201 and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period = 202201 and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and phone = '5219792774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id < 202201 and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LECT * FROM t1WHERE key1 = 1 OR key2 = 2 OR key3 = 3;SELECT * FROM innodb_tableWHERE (key1 = 1 AND key2 = 2)OR (key3 = 'foo' AND key4 = 'bar') AND key5 = 5;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id < 202201 or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集1:取出id 的主键值排序(本身是有序的)
结果集2:取出modified 的主键值排序 等值查询的时候modified相同的时候是按照主键排序的。
合并union两个结果集去重。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id < 202201 or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plain select * from order_info
where id < 201901 or modified < '2019-01-06 18:0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集1:取出id 的主键值排序(本身是有序的)
结果集2:取出modified 的主键值排序 此时范围查询,再modified索引树主键就是无序的,因此需要sort union

总结

所有结论都需要反复测试!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一起努力!
如果喜欢的话,请点个赞吧就算鼓励我一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hkb.cn/news/904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长河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汇编的使用总结

一、汇编的组成 1、汇编指令&#xff08;指令集&#xff09; 数据处理指令: 数据搬移指令 数据移位指令 位运算指令 算术运算指令 比较指令 跳转指令 内存读写指令 状态寄存器传送指令 异常产生指令等 2、伪指令 不是汇编指令&#xff0c;但是可以起到指令的作用&#xff0c;伪…

汇编基础语法及其示例

1.汇编指令 1.1汇编指令的基本格式 <opcode>{<cond>}{s} <Rd> , <Rn> , <shifter_operand> <功能码>{<条件码>}{cpsr影响位} <目标寄存器> , <第一操作寄存器> , <第二操作数> 注&#xff1a;第一操作寄存器…

FLTK - FLTK1.4.1 - 搭建模板,将FLTK自带的实现搬过来做实验

文章目录 FLTK - FLTK1.4.1 - 搭建模板&#xff0c;将FLTK自带的实现搬过来做实验概述笔记my_fltk_test.cppfltk_test.hfltk_test.cxx用adjuster工程试了一下&#xff0c;好使。END FLTK - FLTK1.4.1 - 搭建模板&#xff0c;将FLTK自带的实现搬过来做实验 概述 用fluid搭建UI…

基于物联网设计的疫苗冷链物流监测系统

一、前言 1.1 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物流行业的不断创新&#xff0c;疫苗和生物制品的运输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疫苗的冷链物流&#xff0c;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疫苗的质量和效力&#xff0c;因此高效、可靠的冷链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冷…

JVM对象分配内存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大家好&#xff0c;我是锋哥。今天分享关于【JVM对象分配内存如何保证线程安全?】面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xff1b; JVM对象分配内存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1000道 互联网大厂Java工程师 精选面试题-Java资源分享网 在JVM中&#xff0c;对象的内存分配是通过堆内存进行的。…

移动光猫怎么自己改桥接模式?

环境&#xff1a; 型号H3-8s 问题描述&#xff1a; 家里宽带用的是H3-8s 光猫&#xff0c;想改桥接模式。 解决方案&#xff1a; 1.默认管理员账号和密码&#xff1a; 账号&#xff1a;CMCCAdmin 密码&#xff1a;aDm8H%MdAWEB页面我试了登陆不了&#xff0c;显示错误 …

大数据Hadoop入门3

第五部分&#xff08;Apache Hive DML语句和函数使用&#xff09; 1.课程内容大纲和学习目标 2.Hive SQL-DML-load加载数据操作 下面我们随机创建文件尝试一下 先创建一个hivedata文件夹 在这个文件夹中写一个1.txt文件 下面使用beeline创建一张表 只要将1.txt文件放在t_1文件…

2025.1.26机器学习笔记:C-RNN-GAN文献阅读

2025.1.26周报 文献阅读题目信息摘要Abstract创新点网络架构实验结论缺点以及后续展望 总结 文献阅读 题目信息 题目&#xff1a; C-RNN-GAN: Continuous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with adversarial training会议期刊&#xff1a; NIPS作者&#xff1a; Olof Mogren发表时间…

基于物联网的火灾报警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

1 总体方案设计 本次基于物联网的火灾报警器&#xff0c;其系统总体架构如图2.1所示&#xff0c;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作为控制器&#xff0c;通过DS18B20传感器实现温度检测&#xff1b;通过MQ-2烟雾传感器实现烟雾检测&#xff1b;.通过火焰传感器实现火焰检测&#xff0c;当…

ResNeSt: Split-Attention Networks论文学习笔记

这张图展示了一个名为“Split-Attention”的神经网络结构&#xff0c;该结构在一个基数组&#xff08;cardinal group&#xff09;内进行操作。基数组通常指的是在神经网络中处理的一组特征或通道。图中展示了如何通过一系列操作来实现对输入特征的注意力机制。 以下是图中各部…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ff1a; 一、系统性强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xff0c;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xff0c;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这种方法避免了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xff0c;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

宫本茂的游戏设计思想:有趣与风格化

作为独立游戏开发者之一&#xff0c;看到任天堂宫本茂20年前的言论后&#xff0c;深感认同。 游戏研发思想&#xff0c;与企业战略是互为表里的&#xff0c;游戏是企业战略的具体战术体现&#xff0c;虚空理念的有形载体。 任天堂长盛不衰的关键就是靠简单有趣的游戏&#xf…

deepseek-r1 本地部署

deepseek 最近太火了 1&#xff1a;环境 win10 cpu 6c 内存 16G 2: 部署 1>首先下载ollama 官网&#xff1a;https://ollama.com ollama 安装在c盘 模型可以配置下载到其他盘 OLLAMA_MODELS D:\Ollama 2>下载模型并运行 ollama run deepseek-r1:<标签> 1.5b 7b 8…

electron typescript运行并设置eslint检测

目录 一、初始化package.json 二、安装依赖 1、安装electron 2、安装typescript依赖 3、安装eslint 三、项目结构 四、配置启动项 一、初始化package.json 我的&#xff1a;这里的"main"没太大影响&#xff0c;看后面的步骤。 {"name": "xlo…

每日一题-判断是否是平衡二叉树

判断是否是平衡二叉树 题目描述数据范围题解解题思路递归算法代码实现代码解析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示例示例 1示例 2 总结 ) 题目描述 输入一棵节点数为 n 的二叉树&#xff0c;判断该二叉树是否是平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定义为&#xff1a; 它是一棵空树。或者它的左右子树…

WS2812 梳理和颜色表示方法的对比:RGB和HSV

WS2812 WS2812是一种可编程的LED灯&#xff0c;具有RGB显示效果&#xff0c;可显示的颜色数量为2^24。 常用颜色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xff1a; RGB 表示 加法混色原理&#xff1a;RGB 颜色模型基于加法混色原理&#xff0c;将红&#xff08;Red&#xff09;、绿&#xff08…

一文简单回顾Java中的String、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

简单说下String、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的区别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在Java中都是用于处理字符串的&#xff0c;它们之间的区别是String是不可变的&#xff0c;平常开发用的最多&#xff0c;当遇到大量字符串连接的时候&#xff0c;就用StringBuilder&am…

对游戏宣发的粗浅思考

1.两极分化 认真观摩了mgs系列制作人的x账号&#xff0c; 其更新频率吓死人&#xff0c;一天能发几十条之多&#xff0c;吓死人。大部分都是转发相关账号的ds2或mgs相关内容&#xff0c; 每日刻意的供给这些内容来满足几十万粉丝需求&#xff0c;维护热情。 幕后是专业的公…

【数据结构】空间复杂度

目录 一、引入空间复杂度的原因 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 2.1 程序运行时内存大小 ~ 程序本身大小 ❥ 2.2 程序运行时内存大小 ~ 算法运行时内存大小 ❥ 2.3 算法运行时内存大小 ❥ 2.4 不考虑算法全部运行空间的原因 三、空间复杂度 ❥ 3.1空间复杂度的定义 ❥ 3.2 空…

实践网络安全:常见威胁与应对策略详解

&#x1f4dd;个人主页&#x1f339;&#xff1a;一ge科研小菜鸡-CSDN博客 &#x1f339;&#x1f339;期待您的关注 &#x1f339;&#x1f339; 引言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xff0c;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个人用户、企业&#xff0c;还是政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