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考研辨析(后续整理入笔记)

文章目录

    • 体系结构
    • 物理层
      • 速率辨析
      • 交换方式辨析
      • 编码调制辨析
    • 链路层
      • 链路层功能
      • 介质访问控制(MAC)
        • 信道划分控制之——CDMA
        • 随机访问控制
        • 轮询访问控制
      • 扩展以太网
      • 交换机
    • 网络层
      • 网络层功能
      • IPv4协议
        • IP地址
        • IP数据报分析
        • ICMP
      • 网络拓扑与转发分析(重点)
      • 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
    • 传输层
      • 可靠传输
      • 拥塞控制
      • TCP建立和断开
      • UDP/TCP综合
      • 校验和报头总结
    • 应用层
      • DNS协议
      • FTP协议
      • http协议
      • 两个服务器

考完研补充题目图片进来。

方老师课程还有一些细节不够到位,不影响学习,但是初期如果想得多了,会有一些迷惑,后续要把这些补进去文章里,让文章更加好。

这里做出细化,尤其是针对数字,计算,保证无误。

体系结构

OSI模型会考,相比于5层模型,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多了表示层和会话层。

  1. 高三层=资源子网
    • 应用层是应用程序的所在
    • 表示层用于统一不同系统之间数据格式的差异
    • 会话层用于建立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
  2. 传输层,承上启下,TCP,UDP
  3. 低三层=通信子网

注意流量控制,在笔记里,我是把流量控制放在传输层了,但是实际上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都可以进行流量控制,区别在于:

  1. 传输层,端到端流量控制
  2. 网络层,整个网络
  3. 链路层,相邻结点之间

物理层

速率辨析

计算题型二:

注意奈氏准则,香农定理,以及波特率。

波特率(调制速率)是码元传输速率,因此实际速率=码元大小×波特率

实际上奈氏准则公式里的2W就是带宽为W前提下的波特率,反过来算波特率也别忘了码元。

交换方式辨析

三+1种交换的区别:

  1. 电路交换:一条路走到黑
  2. 报文交换:电路交换灵活版,一段路走到黑,但是可以分开几段走
  3. 分组交换,不仅分开几段走,数据报也要切分成分组
    • 数据报交换,最基本的分组交换(注意区分报文交换≠数据报交换)
    • 虚电路交换
      • 流程类似电路交换,先建立连接,之后分配一个虚电路号
      • 具有电路交换的顺序性,但是其他方面和分组一致,发送是很灵活的,不用分配带宽(20年真题),且不会占用(可交叉)

三种交换模式的时间计算

数据报交换,假设忽略节点处理时间以及传播时延,只关注发送的时间,那么要按照流水线的思路分析。

假设有n段,那么总时间T=第一个节点发送完全部分组+其余n-1个节点逐级转发完最后一个分组的时间

以10年真题看,首先确定有1000个分组,每一个分组有1000B。第一个节点发送要80s,而之后还要转发3-1=2级,因此还要有2×0.08ms的时间,选C

如果用报文交换呢?每一级都要消耗全部分组的时间,也就是说要3×80s

如果用电路交换呢?已经建立好链接的前提下,就是一级的时间即80s

总的来说,电路交换是最快的,报文交换比电路交换灵活点,但是损耗太大了,而分组交换相当于细分程度很高的流水线,可以逼近电路交换的速度,同时兼顾完美的灵活性。

再论2013年真题,直接用上述思路,报文交换是800×2,而分组交换是800+1

编码调制辨析

  1. RZ(归零)
  2. NRZ(不归零)
  3. NRZI(NRZ invert),翻转NRZ
    • 思想像差分曼彻斯特
    • 遇到0则翻转
    • 差异有二,NRZI反转的是电平,而差分曼彻斯特是跳变方向,其次是NRZI遇0翻转,而差分曼彻斯特遇1翻转
  4. 曼彻斯特,跳变方向代表0或者1
  5. 差分曼彻斯特
    • 曼彻斯特的导数(差分)
    • 跳变方向改变代表1,不变代表0(导数为零)

具体做题的时候,先通过波形判断是R系的,还是曼彻斯特系的,之后再内部区分。

不同调制:

  1. ASK(Amplify SK),调幅
  2. FSK(Frequency SK),调频
  3. PSK(Phase SK),调相
  4. QAM,相当于ASK和PSK杂交

链路层

链路层功能

我们学的只是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实际上链路层有三种功能,逐级递进

  1. 无确认+无连接
  2. 有确认+无连接
    • 加入重传机制,用于错误率较高的信道,比如无线
  3. 有确认+有连接
    • 这里就非常像传输层那边的可靠传输了,但是仅仅实现了停等协议

可靠传输到底在哪一层?

实际上可靠传输是很复杂的,因此实际中都是在传输层实现,正好和TCP一起,方老师是这样讲的,但是在408考纲里面,可靠传输极限情况下可以放在链路层,因此考出来的话,实际上链路+网络+传输,都可以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分类:

  1. ARQ,使用确认+重传机制确保可靠
    • 非连续ARQ:停等
    • 连续ARQ
      • GBN
      • SR

具体的讲解仍然是放在传输层里面。

介质访问控制(MA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类:

  1. 信道划分控制:
    • 是一种集中控制的思路,用户服从整体
    • 具体来说就是复用,在后面加个A就是xx多址复用
      • FDM(Frequency)
      • TDM,进阶版是STDM(Static TDM),时隙不固定
      • WDM(Wawe)
      • CDM(Code),码分复用
    • 重点是CDMA,14年真题考了,得学一下细节
  2. 随机访问控制
    • 本质是争用,用户平等,不受控
      • ALOHA
      • CSMA
      • CSMA/CD
      • CSMA/CA
信道划分控制之——CDMA

题型1:CDMA细节(14年真题)

王道考研CDMA

一个bit用一个码片表示,下图长度为8

乍一看浪费了8倍的空间,别急,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多个站点之间的码片要正交,结合线性代数的知识可以知道,8维向量,正交的向量个数最多是8个,也就是说,极限情况下可以同时让8个站点使用8个正交的码片。

这个情况下是不存在浪费的,8bit的融合数据里面能包含8×1个bit

好了,继续分析码片的性质,1对应原始码片,要表示0,就把码片01翻转,此时有趣的现象来了,这操作相当于码片对应的向量前面给负号,并不改变正交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过程很简单:

  1. 发送端,把向量线性叠加
  2. 接收端,用向量乘以接收到的叠加数据,就可以提取出我要的信号

为什么呢?根源在于所有码片是正交的,那么叠加后的数据乘以某个码片,只有对应码片才能有结果,其他码片的内积都是0,所以实际上叠8个都是可以的

所以CDMA,效果好,抗干扰,保密性好,且不浪费,优点突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举例14年真题

首先审好题,C收到A发的数据,也就是说要用A的码片去解析

随机访问控制

ALOHA,很老,简陋

ALOHA采用ack机制,如果发送方没有收到ack,代表冲突了,则经过随机事件后重发

时隙ALOHA将时间对齐,规定发送帧必须在时间片开头发送,这样可以降低碰撞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MA整个系列的都可以一起讲,最开始讲一下CSMA/CD,之后的进行简化就可以。

CSMA是弱化版CSMA/CD协议,有三种,区分一下:

  1. 坚持和非坚持的区别在于,信道忙的时候是否要暂停监控
  2. 坚持内部,1和p的区别在于信道空闲的时候立即发送的概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只列出两种情况,其实还有一种冲突的情况,就是争用期内发生碰撞,此时这几个协议都会暂停一段时间再监听,注意,这个冲突是通过监听实现的,而不是ack

CSMA/CA,CA是Avoid,CD是Detect,区别在于CD只能检测,而CA只能避免:

  1. CD,手法简陋,重点在发送过程的检测
  2. CA,有详细的预约机制和确认机制
    • 通过RTS(Request)和CTS(Clear)进行握手,实际上是建立了两个站点之间的链接,保证发送过程不被打扰。
    • 发送过程是停等协议的过程,有ack机制
    • 弱化检测,因此广泛用于无线网络(反正无线网络在发送过程中也很难检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年真题:在随机访问控制里面,ALOHA是用ack的,CSMA全系里面,只有CSMA/CA用ack

20年真题:CA的监听是通过RTS实现的,在第一个RTS被回复之前,前面所有RTS消耗的时间就是监听消耗的时间,是最长的。这道题图里给的RTS是被回复的第一个RTS,前面其实还有RTS,只不过被隐藏在IFS1里面了,因此IFS1就是最长的。

轮询访问控制

前两种MAC方式,都是平等的,但是轮询需要有一个主机,控制整个系统。

缺点在于,轮询过程本身有消耗,其次主机万一坏了就尴尬了(单点故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令牌传递协议是轮询的优化,去除了主机控制,用令牌去代替。

注意,令牌环网是逻辑环网,实际上还是星形的物理拓扑。

发送过程就是令牌在不断转圈:

  1. 如果不发送,就不断地传下去
  2. 如果发送
    • 修改占用位
    • 附加数据
    • 此时仍然是转圈,其他非目标节点接收到令牌后,发现不是给自己的,就继续传下去,直到目标节点,接受了数据,继续把令牌传下去

说白了,令牌永远都在按顺序转,只是把发送数据和商量的过程藏在了转的过程里。

虽然去掉了主机,但是仍然会有单点故障,让环路断掉,好在可以用备用机顶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扩展以太网

线缆区分看后缀(19真题)

BASE5:同轴电缆(数字后缀)
BASE-T:双绞线
BASE-F:光纤

以太网协议区分:

  1. IEEE 802.3
    • 有线以太网,和V2并称,一般混起来用
  2. IEEE 802.11
    • 无线局域网,注意4个地址,在不同情况下代表含义不同
    • 第一种情况是两个终端,两个基站转发,记忆方法是按目的-源,基站-终端来记
      • 1,RA,Receive,目的AP基站
      • 2,TA,Trans,源AP基站
      • 3,DA,Destination,目的终端
      • 4,SA,Source,源终端
    • 第二种情况是两个终端,一个基站转发,又要分两种情况,此时不区分AP和终端,怎么记呢?前两个地址代表方向,<目的站,源站>,最后一个用剩下的终端填就行
      • 发送端,基站,S,D,从S发到基站
      • 接收端,D,基站,S,从基站发到D

以17年真题为例,首先确定是一个基站,然后确定<目的站,源站,剩余>,即<AP,S,D>,所以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机

交换机两点:

  1. 自学习
  2. 无目标则广播(本端口不播)

以14年为例,首先无目标,则广播23端口
此时自学习,记录a1-1端口,因此ack有目标不需要广播

16年同理,因为自学习机制,H2会被记录,因此H4反馈ack的时候,交换机端口上只有H2所在端口会转发ack,但是注意H4在到达交换机之前,还经过一个Hub,这里无条件广播的。

网络层

这一章是重中之重,不会的话大题就没了。

网络层功能

注意SDN这个考点,22年新加入,细化了。

SDN说白了就是集中管理,并且将控制层单独抽离出来,进行软件层面的编辑,然后下放给数据层,进行转发控制

SDN控制层在中间,向上把北向接口提供给程序员,进行软件的设计,向下把南向接口提供给硬件设备,至于如何兼容,就要靠Openflow之类的南向接口协议了。

22年真题考的就是南向接口,那么如果要继续考,无非就是流表本身或者北向接口了。

IPv4协议

IP地址

首先是ABCDE类IP地址,其次是CIDR,最后就是子网划分。

注意,CIDR中,子网号没有特例,分3位就是8个子网,而网内主机号要去掉两个特例(10,11)

出于网络安全考虑,专门划分了一些IP地址专用于局域网,比如10,172,192中的一些IP地址,专用与本地,又叫可重用地址

看12年真题,网络内部全1,因此子网掩码为0的位,都要置1,不要只置最后一节(那样就会选到B)

18年真题,考虑两个特例,全0为本地,只能作为源地址,全1为网内广播,只能作为目的地址

19年真题考察变长子网号分配法,类似于计组里面的指令条数计算,因为这里是2进制的,所以当前位使用0,留出1给下一级用,因此前3级子网号为0,10,110,然后第四级要终止了,所以不留了,全用光,为1110,1111,即4位子网号

思路拓展一下,如果是6个子网呢?那就要多分一级了,前4级给4个子网号,最后一级用2个子网号,总结一下,k级变长分配,可以制造k+1个子网号。

21年的子网划分考的比较难,但是本质上无非就是两种子网划分方法的情况,考虑变长形式,3个子网就分两级,那么题干给的10,既可以作为变长的第一级,即10,110,110分法,也可以作为变长的第二级,即0,10,11分法,此时已经可以把(0,11,110,111这4个选项排除了),为什么00错了呢?因为00只能是定长,就得分00,01,10,11,4个子网了

IP数据报分析

之前说过,如果MTU=1500,那么偏移位恰好是可以满足8的倍数的,因此数据可以装满1480B

但是在21年真题里面,MTU换了一下

因此需要在数据(780B)范围内进行对齐,对8取余,把余数剪掉剩下的就是可以被整除的长度了,这里余4,776B就是极限的IP数据部分

所以切分成3个IP数据报,776+20,776+20,8+20,第二个分片总长度为796(算上报头),后面还有分片,所以MF=1

ICMP

类型区分:

  1. 终点不可达。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发不过去,最常见的错误。
    • 曾经有一个源点抑制报文,专门用于处理拥塞问题的,通知源点抑制一下窗口,现在废除了
  2. 时间超过。路由器收到TTL=0的报,无法转发而丢弃
  3. 参数问题。IP首部出错
  4. 改变路由。重定向,下次有一条更好的路走

网络拓扑与转发分析(重点)

选择题:

11年考路由表,明确路由表是针对网络的,所以为了到达所有子网,需要把那两个未达子网的目标网络号统筹起来,因此得到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下一跳是目标路由器的IP接口,即~.2,选D。注意区分下一跳和接口字段,下一跳是目标,而接口字段通常隐藏,就是从哪个门出去的意思。

15年考最长前缀匹配原则

16年考了一道看起来挺吓人的,仔细分析。通过网关和子网掩码可以提取出网络号,发现H1,H2在一个局域网,H3和H4在一个局域网。注意,对于IP通信来说,同一个局域网段的(网络号相同),才可以进行链路层通信,否则必须走网络层路由器,也就是说H1和H3要通信,就得走路由器R2,但是R2上面只给了一个网关,是给H3和H4的网关,因此H1压根就走不了网络层,更别说和H3通信了。

16年又考了一道狠的,考察了访问广域网的过程。首先是局域网发出一个分组,然后经过网关的NAT转换,变成路由器转发端口的IP,问题来了,这个IP是多少呢?关键在于30的网络号,在主机号里忽略掉两个特例00和11,剩下的就是01和10,分别对应201.1.3.9和201.1.3.10,R1占了一个9,因此这里用10。这道题综合考察了互联网转发过程,NAT,和IP地址,挺好。

18年本质上考的是ARP原理,这道题只是考了其中的MAC地址转换过程

22年真题,考网关是什么?首先,网关是一个局域网内部的IP地址,因此网关的网络号就是局域网的网络号(子网掩码同理),其次,网关要连在路由器上,所以用距离本网络最近的路由器的端口当网关

若干大题

TODO,后面写

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

这一块能出大题,所以同样重点,不可以糊弄。

这些协议都是应用层协议

  1. IGP
    • 最常用RIP,搭配距离向量算法,使用UDP
    • 规模大则用OSPF,搭配链路状态算法,尽可能精简数据,使用IP,直接把数据塞到IP数据报里面,没有UDP报头
  2. EGP
    • 最常用BGP-4,搭配路径向量算法,需要保证稳定,因此使用TC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细化一下吧,总共分为两大阶段:

  1. 邻居关系构建
    • 对于一个路由器,通过HELLO问候文组发现周围邻居
    • 进一步设置metric=成本,储存在数据库中
  2. 洪泛
    • 路由器:简要描述,发送DD(Description)数据库描述分组,发送一个简化版的数据库给邻居
    • 邻居:对比反馈,如果有更新的条目,则通过LSR(Request)链路状态请求分组,反馈给路由器,表示邻居需要更新
    • 路由器:发送具体更新条目,以LSU(Update)链路状态更新分组的形式发送
    • 邻居:更新反馈,把条目更新后反馈一个ack,以LSAck(Ack)链路状态确认分组的形式反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一下:

  • 2过程是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过程,以一个路由器为中心,其DD可以顺着网络蔓延到整个自治系统,这个过程成本比较大,所以OSPF主要在链路状态变化时洪泛,当然也可以一定时间间隔再发送,只是间隔更长
  • 每个路由器都储存了整个AS的地图,因此可以使用Dijkstrea算法构建路径,但是路由表只存下一跳的信息

选择题挺简单,最难的是16年真题,这道题考了“坏消息传的慢”的过程。

R1,R2此时都为(目标网络,2,R3),R3为(目标网络,16,-),题目告诉你,R3只向R2通告了,R1是不受影响的,所以R2会先变成(目标网络,16,-),之后又会收到R1的通告,变成(目标网络,2+1,R1),此后就是满收敛的过程了,没有继续深入考了。这道题的关键在于,R3只向R2通告,而题目说的R2更新,是包括R3,R1各自通告一次后的结果,如果只考虑R3那一次,就会选C,其实还有一次R1呢,这是命题人的目的。

还有就是,我的笔记里那个例子没有说明(a,b,c)到底是代表什么,所以我自己复习都没看懂,实际上应该是(目标网络号,距离,下一跳),后面补上

传输层

可靠传输

ACK是标记,用于表示是否是反馈,而ack是确认号

ack到底是多一位还是正好,实际上普遍是ack多一位,比如收到了100,那么就ack(101),这样比较方便,发送方直接把窗口起始位置调成ack的值就可以,非常直观。后面你看到方老师给的图,基本都是这样。

注意区分,题目给出“收到x号帧的确认”,这是一种文字性描述,代表已经收到了x,但是如果是“ack=x”,那么实际上只代表收到了x-1

题型1:传输过程分析,11,12年真题,这个简单

题型2:窗口大小限制(17年真题)

首先明确帧号(数据下标)默认从0开始,比如2bit编号,数据号就是0,1,2,3,而窗口大小,确实就是长度,从1开始

GBN和SR是统一看的,凡是采用窗口协议,nbit编码,那么两方窗口之和≤ 2 n 2^n 2n

GBN协议中,接收至少=1,那么发送端窗口尺寸最大 2 n − 1 2^n-1 2n1

考虑SR协议,两方窗口要相等才最好,因此单方窗口最大是 2 n − 1 2^{n-1} 2n1,最佳也应该是这个值。

举个极端的例子证明为什么窗口总和最大为 2 n 2^n 2n,以n=3举例,如果窗口大小为8(危险),那么最多同时发0-7,那么接下来0号帧就会有歧义:

  1. 如果确认帧正常,下一个0代表有效帧
  2. 确认帧丢失,那么0代表重传的帧

关键是接收方无法确定确认帧是否丢失,所以窗口大小要让出一个来,不可以是 2 n 2^n 2n

17年真题直接秒了

题型3:信道利用率(超高频考点,基本每年)

本质上,是单个周期内,发送数据的时间占比(剩余的时间就是空闲时间)

停等协议最好计算,一个周期=发送一个帧+RTT

GBN协议和SR本质上是流水线,因此需要让流水线跑满才能保证信道利用率最大(反之,退化为停等)

此时就要考虑传播时延,你要保证在一帧的整个周期内,数据帧发送是不间断的,即一个窗口的传输时间≥周期,左右同乘数据率,则一个窗口的数据量≥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数据传送量

以13年举例。

首先,桢长度不确定,取最小的极限情况,原因是如果帧更大,那么发送的数据量绝对满足流水线要求,但是反过来就不一定了,帧变小会导致窗口的数据量缩水,不见得可以满足。

之后计算一个周期发送的帧数量为10.4,也就是说窗口大小至少要有11,对应4bit编码

在看14年,先算一帧周期,0.08ms+2×50ms,约等于100ms,此时一个窗口的数据量为8Mb<10Mb的周期极限数据量,就知道跑不满流水线,此时效率为80%,因此实际速率是80Mb/s

15年,本质一样,你先算极限情况下一个周期可以发多少帧,单帧62.5ms,一个周期有9个帧,然后用效率卡一下是7.2个帧,也就是说至少8个帧,注意陷阱,GBN窗口大小限制 2 n − 1 2^n-1 2n1,所以最后是4bit编码

16题更简单,停等,设未知数套公式,信道利用率=传输时间/一帧周期

18年把确认帧改为1000B,因此周期公式要变长一点,所以周期是2000ms,但是注意,ACK虽然也是传输时延,但是并不是数据的传输时延,因此真正的数据发送时间只有800ms,结果为40%

拥塞控制

关于ssthresh,cwnd在慢开始过程中是指数增长的,但是ssthresh并不是指数级,比如ss=12,但是cwnd原来是8,下一轮到底是从16开始进入拥塞避免还是从12呢?

很显然,是12,符合直觉,所以拥塞避免算法的开端一定是ssthresh。

关于下调,无论是拥塞还是3ACK,都代表ssthresh不合理,通通要腰斩。区别仅在于cwnd,拥塞下调的彻底,直接归1,慢开始,而3ACK要跳过慢开始,直接拥塞避免,因此从ssthresh开始,即cwnd=ssthresh(下调后的)

TCP建立和断开

我们默认都是消耗序号的。

三次握手比较简单,四次挥手有一点细节。

就是断开连接的通知,FIN=1,而响应则FIN=0.
其次就是,被动方第一次是响应,第二次是断开,细节在于这两次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次通知分开了,为什么呢?一来,他们的ACK=1,二来他们的ack值相等,都是u+1,所以本质上算是一次的,只不过这里分开了,更加灵活。

UDP/TCP综合

前面说,TCP是面向字节流传输的,但是却是封装在数据报里面的,所以到底怎么传输的?

在窗口控制中,数据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比如一轮发送半个窗口的数据,而这些数据要传输,必然是要封装TCP报头的,如果1B数据就要一个TCP报头,很显然不合理,因此实际上是把一轮数据封装到TCP报头的,也就是一个TCP段。

所以这两者不冲突,面向字节流,指的是窗口单位是字节,而一轮GBN可以发送很多数据,这些数据被一次性打包到TCP报文里了。

再提一嘴段长的概念,其实就是有效载荷,最大段长和MSS字段一致

题型1:TCP首部细节计算

ack与seq,段长的关系,seq代表第一个字节的下标,因此本段最后一个字节的下标为seq+段长-1,因为ack要下一段的第一个字节,因此要再加一,正好和-1抵消,因此ack=seq+段长,所以ack为下一个段的第一字节,这种设定是非常优秀的,计算很简洁,如果选择题碰上了考的很细节的,不确定请务必画个图分析一下下标到底差多少。

09年真题,直接加
11年真题,1段的确认号=2段的seq,直接用3段seq-2段长度
13年真题,新的seq=收到的ack,而反馈的ack=收到的seq+段长,因此是2013,注意不要算成2014(如果真考出来可能就会有一批人错)

题型2:TCP建立连接/断开细节

三次握手中,前两次必然消耗序号,最经典的考法就是考两侧的seq和ack

进阶一点还会考第三次握手,假如第一次握手用的是seq,关键在于,第三次握手如果不带数据,就不会消耗序号,这句话其实有更深层次的统一性。如果你第三次握手不带数据,那么不消耗序号,发送第一个数据的时候,seq=seq+1,如果第三次握手带数据,则消耗序号,实际上你发送第一段数据的时候的seq也是seq+1,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否选择在第三次握手带数据,反正你第一次发数据的seq一定是第一次握手的seq+1

看20年真题,你无需管他到底第三次握手带不带数据,反正第一次发数据的seq=1000+1=1001,所以最后总数据=5000-1001+1=4000B,选C

4次挥手中,还会考C/S端的状态变化细节,就是那张图:

  1. 第一次挥手,C发出FIN后变成FIN_WAIT-1
  2. 第二次挥手,S发出ack后变成CLOSE-WAIT,C收到ack后变成FIN-WAIT-2,此时S还可以向C端单向传输数据
  3. 第三次挥手,S发出FIN后变为LAST-ACK,C收到FIN后,变成TIME-WAIT
  4. 第四次挥手,C在TIME-WAIT状态中,每隔一段时间都发送一次ack,直到一个设定的时间间隔(2MSL,两倍最长报文段寿命)后才撤掉,这样几乎能100%保证S收到ack(虽然不能完全保证)

21年真题,直接秒了,三次挥手后C变成TIME-WAIT,选B,送分。
22年真题,考了2MSL的细节知识点,最短时间的条件是2,3次挥手无间隔,也就是说S端的close-wait时间段掐没了

题型2:拥塞控制:

其实过程已经很详细了,这里再稍微多点做题细节

首先需要明白cwnd变化的时机,就是在收到ack的一瞬间就变化,以09年真题为例,第4个RTT···收到应答时,也就是说,这一瞬间cwnd已经变化了,所以在8的基础上线性增1即可,即9

其次注意发送窗口,拥塞窗口,接受窗口三者的关系,如14年真题,一看题干就是考你拥塞控制+两窗口取最小,拥塞控制结果为cwnd=12,但是rwnd=10,所以取10,选A

15年真题打烟雾弹,首先是拥塞控制初始阈值,其实就是ssthresh,然后还有一个接受窗口的隐含条件,即接收方有一个缓存,这个缓存剩余的空间就是反馈的rwnd,因为缓存数据没有被取走,所以rwnd是一直在减少的,cwnd又在增加,因此这道题考的绕了个弯,最后还是考这俩窗口的关系,最后rwnd=1,cwnd=16,取1,选A

注意“最快”,“最慢”的表述,有的题不告诉你ssthresh,让你求到达一个wnd的时间,比如17年是最快,所以慢开始,而20年是最慢,所以直接用拥塞避免线性增长。

校验和报头总结

  1. 链路层帧校验和,校验内容和首部
  2. 网络层校验和,仅校验首部
    • 因为网络层传输内容基本不变,所以校验首部最高效
  3. 传输层UDP校验和,校验内容和首部
    • 需要添加伪首部,形成一个涵盖了网络层和传输层两层首部的伪首部

应用层

DNS协议

需要区分1+4级机构:

  1. 用户
  2. 服务器
    • 本地
    • 顶级
    • 权限

16年真题,问的是域名服务器的DNS查询,因此用户那一次请求不算,从本地服务器算起,因此最少是0,最多的话,分了4段就是就是4次。具体过程为,先从根得到com的IP,然后从com得到xyz的IP,然后从xyz得到abc的IP,然后abc得到www的IP,此时已经可以直接访问www的IP了。

20年真题结合了HTTP协议考察上网过程,该过程包括了DNS解析+数据传输(TCP建立连接+网页数据传输),后者需要2个RTT,DNS解析最小和最大分别是0和3个RTT,因此选D

还需要再辨析一下TCP建立连接的消耗时间,从TCP三次握手过程来看,乍一看TCP建立连接要1.5个RTT,但是你要知道第三次握手是可以带数据的,也就是说第三次握手本身已经相当于开始与服务器进行交互了,所以第三次握手完全可以和http请求绑定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TCP链接实际上只需要1个RTT,因此从建立连接到获取数据其实是2个RTT

FTP协议

两个要点:

  1. 协议,无论是控制还是数据,都用TCP链接
  2. 端口,控制端口是服务器的21,数据端口不一定,用x,y表示任一端口
    • PORT模式(默认),服务器开放20端口,连接客户端的x端口
    • PASV模式(被动模式),服务器开放y端口,客户端用x端口链接y端口,也就是说,PASV模式下,数据端口完全就是协商而来的

http协议

不同版本的交互流程:

  • 1.0,非持久链接,建立,发送,断开
  • 1.1,默认持久链接,建立,发送多个(默认是流水线),断开
  • 2.0,加密版本的1.1

HTTP报文分析,注意如下字段:

  1. Host:目标主机
  2. Connection:连接方式,Close代表非持续链接(发完就关闭,close),keep-alive是持续连接
  3. Cookie,是服务器分配给用户的唯一标识,用户第一次被响应后会保存cookie以便下次免登录身份识别,有Cookie代表访问过

从http协议开始,已经可以从头到脚把网络走一遍了:

  1. 浏览器访问万维网URL
  2. DNS请求,获取目标服务器IP地址
    • DNS基于传输层UDP协议
    • DNS请求的过程要熟悉
  3. 进行应用层HTTP协议的访问
    • HTTP基于传输层TCP链接,要先建立连接再传数据
    • 还要注意HTTP的版本号
    • 要注意可靠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机制与拥塞控制
  4. 在23过程中,整体网络是基于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的层层转换发送的,需要不断地拆包封装
    • 网络层转发用路由表(以及硬件转发表)
    • 网络层-链路层,用IP地址获取MAC地址要用到ARP协议
    • 链路层进行交换机级别的转发,可能会用到链路层协议,广播或者PPP协议

14年真题本质上是在考这个,SMTP是应用层协议,如果不调用,那么后续就不可能用到了
15年真题考了HTTP报文,注意connection字段
16年真题考了HTTP传输过程,1.1协议下,问至少,就要用流水线传输,因此选B

拓展一下,在流水线+1.1协议的前提下,窗口是会不断增长的,如果一个文件的大小小于一个窗口,那么一轮发送多少文件呢?答案是一个,即使窗口大于文件大小,一次最多也只能发送一个对象,不然无法区分,也就是说如果考的难一点,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刚开始文件越发越快,后面文件发送速度就饱和了,一个RTT一个对象。

两个服务器

本地域名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的区别,代理服务器是针对URL资源的,比如你的b站视频,网页,而本地域名服务器是针对<域名,IP>的键值对的。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hkb.cn/news/220998.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长河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Git】在 IDEA 中合并多个 commit 为一个

文章目录 1 未提交到远程分支1.1 需求说明1.2 reset 操作1.3 再次 push 2 已经提交到远程分支2.1 需求说明2.2 rebase 操作2.3 强制 push 分两种情况&#xff1a; 一种是本地提交还没推到远程&#xff0c;这种好处理另一种是已经提交到远程分支&#xff0c;这个略麻烦 1 未提…

我的4096创作纪念日

机缘 岁月如梭&#xff0c;时光一晃已经在CSDN扎根4096天了。第一次注册CSDN好像还是在2012年&#xff0c;那会还没大学毕业。初入CSDN&#xff0c;只是把他当作自己编程时遇到问题的在线笔记记录而已&#xff0c;没想到无意间还帮助了其他遇到同样问题困扰的同学。而在这4096…

杰发科技AC7840——SPM电源管理之低功耗模式

0、SPM简介 很早以前就听过低功耗模式&#xff0c;一直没有怎么深入了解&#xff0c;最近遇到几个项目都是跟低功耗有关。正好AutoChips的芯片都有电源管理的功能&#xff0c;在此借用AC7840的SPM对低功耗进行测试。 1、AC7840的5种功耗模式 2、AC7840的模式转换 3、唤醒 在…

Java实现一个在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搜索引擎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实现的Windows文件搜索引擎的示例代码&#xff1a;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public class FileSearchEngin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earchDirectory "C:/"; // …

保护您的Android应用程序:Android应用程序安全一览

保护您的Android应用程序&#xff1a;Android应用程序安全一览 我们都知道Android是为所有人设计的——开放、面向开发者、面向用户&#xff0c;这种开放性为今天和明天的移动技术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xff0c;开放性也带来了需要妥善处理的安全风险。 安全是我们所有人都…

lua语法

lua语法 1.lua数据类型 lua 脚本输出乱码&#xff0c;将lua脚本改为UTF-8编码&#xff0c;并且需要DOS下修改代码页&#xff1a;CHCP 65001 即可。 基本语法 注释 print("script lua win")-- 单行注释--[[多行注释]]--标识符 类似于&#xff1a;java当中 变量、…

【论文笔记】动态蛇卷积(Dynamic Snake Convolution)

精确分割拓扑管状结构例如血管和道路&#xff0c;对医疗各个领域至关重要&#xff0c;可确保下游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许多因素使分割任务变得复杂&#xff0c;包括细小脆弱的局部结构和复杂多变的全局形态。针对这个问题&#xff0c;作者提出了动态蛇卷积&#xff0c;该结…

随笔记录-springboot_LoggingApplicationListener+LogbackLoggingSystem

环境&#xff1a;springboot-2.3.1 加载日志监听器初始化日志框架 SpringApplication#prepareEnvironment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s#environmentPrepared EventPublishingRunListener#environmentPrepared Simple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multicastEvent(Applicati…

MapReduce和Yarn部署+入门

看的黑马视频记的笔记 目录 1.入门知识点 分布式计算&#xff1a; 概念&#xff1a; 两种模式&#xff1a; MapReduce&#xff08;分布式计算&#xff0c;分散汇总模式&#xff09; 概念 执行原理 注&#xff1a; Yarn&#xff08;分布式资源调度&#xff09; 概述 Y…

【大模型AIGC系列课程 5-2】视觉-语言大模型原理

重磅推荐专栏: 《大模型AIGC》;《课程大纲》 本专栏致力于探索和讨论当今最前沿的技术趋势和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ChatGPT和Stable Diffusion等。我们将深入研究大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通过深入的技术解析和实践经验分享,旨在…

全链路压力测试:解析其主要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云计算的普及&#xff0c;全链路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关键的质量保障手段&#xff0c;在软件开发和系统部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链路压力测试以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压力和负载&#xff0c;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测试&#xff0c;具有以下主要特点&a…

【IDEA】Intellij IDEA相关配置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xff0c;是java编程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Java开发工具&#xff0c;尤其在智能代码助手、代码自动提示、重构、JavaEE支持、各类版本工具(git、svn等)、JUnit、CVS整合、代码分析、 创新的GUI设计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说是超…

pytorch中nn.Sequential详解

1 nn.Sequential概述 1.1 nn.Sequential介绍 nn.Sequential是一个序列容器&#xff0c;用于搭建神经网络的模块被按照被传入构造器的顺序添加到容器中。除此之外&#xff0c;一个包含神经网络模块的OrderedDict也可以被传入nn.Sequential()容器中。利用nn.Sequential()搭建好…

关于“Python”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大全26

目录 10.3.9 决定报告哪些错误 10.4 存储数据 10.4.1 使用 json.dump()和 json.load() number_writer.py number_reader.py 10.4.2 保存和读取用户生成的数据 对于用户生成的数据&#xff0c;使用json保存它们大有裨益&#xff0c;因为如果不以某种方式进行存储&#xf…

介绍Silabs一款zigbee芯片:MG21

1.1 EFR32MG21系列&#xff0c;这款芯片旨在高性能、低功耗、安全解决方案&#xff0c;符合IEEE802.15.4规范和ZigBee3.0协议标准&#xff0c;采用2.4G SoC&#xff0c;适用于ZigBee、Thread等应用 &#xff0c;96K的RAM数据存储器及高达1024k的闪存程序存储器. 1.2 典型应用…

HarmonyOS应用开发-手写板(二)

在前一篇手写板的文章中&#xff08;HarmonyOS应用开发-手写板-CSDN博客&#xff09;&#xff0c;我们通过使用Path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手写板&#xff0c;但遗憾的是&#xff0c;无法保存所绘制的图像。在本文中&#xff0c;我们将采用canvas和Path2D来重新构建手写板应用。依然只…

新手上路:自动驾驶行业快速上手指南

文章目录 1.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1.1 工业革命驱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1.2 想象中的未来&#xff1a;科幻作品中的自动驾驶汽车1.3 自动驾驶技术萌芽与尝试1.4 百花争鸣&#xff1a;自动驾驶科技巨头与创业公司并进 2.个人开发者&#xff0c;如何玩转自动驾驶&#xff1f;2.1 灵活易…

MySQL数据库,触发器、窗口函数、公用表表达式

触发器 触发器是由事件来触发某个操作&#xff08;也包含INSERT、UPDATE、DELECT事件&#xff09;&#xff0c;如果定义了触发程序&#xff0c;当数据库执行这些语句时&#xff0c;就相当于事件发生了&#xff0c;就会自动激发触发器执行相应的操作。 当对数据表中的数据执行…

02.Git常用基本操作

一、基本配置 &#xff08;1&#xff09;打开Git Bash &#xff08;2&#xff09;配置姓名和邮箱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our email" 因为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工具&#xff0c;所以每个用户都需要…

Pytorch nn.Linear()的基本用法与原理详解及全连接层简介

主要引用参考&#xff1a; https://blog.csdn.net/zhaohongfei_358/article/details/122797190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135178/article/details/118735850 nn.Linear的基本定义 nn.Linear定义一个神经网络的线性层&#xff0c;方法签名如下&#xff1a; torch.n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