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许多电影已经过时了,被人们遗忘了,然而,总有几部电影,还留着人们的记忆中。因为人们认为,它们具有不可磨灭的精神价值。这些电影,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电影。《摩登时代》,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电影。
在影片中,卓别林扮演一个流水线上拧螺丝的蓝领工人。当时(1930年代),人们出于对大机器生产的信仰,将自己的时代称为“Modern Times”,即“摩登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工人代表,卓别林在片中为机器日日驱使,养成了拧螺丝的古怪行为,最后发展到上街拧女人的衣服扣子。主角怪异的举止,一方面让观众们称奇捧腹,一方面却让思想者会心思考。
卓别林怪异的举止,若是在几十年前,人们会认为是机器吃人的象征,对资本家罪恶的控诉。事情果然这么政治吗?不一定。对此,老孙有自己的看法。其实,这部片子说的是——工作对人的塑造。有理论说,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卓别林在流水线上的工作,显然不止90天,而且每天高强度持续,不形成习惯才怪呢。拧螺丝的举动,其实不过是同一个动作,重复N天后,变成了习惯性的动作;
现如今,社会已经走出了卓别林的大工业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现如今,卓别林们是否依然存在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下,先来做个有趣的实验。
上面的文字,乍一看,我们便毫不费力地正确理解了;可细一看,居然没有一个词是正确拼写的。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人们不禁啧啧称奇,感叹汉字的博大精深。然而,这是人大脑的神奇,而不是汉字的神奇。
人的认知,其实就是一套程序。人的底层认知,绝对是精确的,然而,对外部事物,却有一套模糊辨别程序,能够将精确意义上的不同事物模糊地辨认出来。比如说,十年未见的朋友,可能胖了老了,变化是肯定的,可你还是能认出他来。这便是人脑辨别程序的威能了。而上面句子的解读也是一例。
实验很有趣,卓别林也很有趣,可是,这和程序员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老孙讲一个笑话,每个程序员都能心领神会的笑话:
老婆给当程序员的老公打电话:“下班顺路买一斤包子带回来,如果看到卖西瓜的,买一个。”
当晚,程序员老公手捧一个包子进了家门。。。
老婆怒道:“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包子?!”
老公答曰:“因为看到了卖西瓜的。”
程序员就是这样的一种工作。他在为电脑编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电脑编制认知判断功能。长时间的这种工作重复,他就形成了电脑思维——将自己化身为电脑,用同样的思维程序代替自己大脑的模糊辨别程序,并将外界事物精确化标识和辨识。这便是程序员买包子笑话的科学解释。
老孙以为,程序员就是新时代的蓝领工人,新ModernTimes的卓别林。差别只在于:卓别林是同一个动作,重复N天后,变成了习惯性的动作;程序员们则是同一个思维程序,重复N天后,变成了习惯性思维程序。
当我们为这则笑话会心微笑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并不可笑的真相:
——程序员,也许就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新摩登时代)的卓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