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说说外包/外派岗位那些事。
上一回说到,Sheldon争取到大厂工作的机会,其实是世界500强外资银行H,委托某上市人力外包公司C招的外派岗位。
外包/外派的本质
在H银行的经理口中,外包/外派员工们都被称为contractor。
为什么很多大公司招外包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1. 经济和技术都在发展,没有人能预测未来。
2. 很多新创公司,短期员工需求量更大,不跟自己签合同则更好。
3. 大公司短期项目也是一样,缩减预算时,能降低对公司声誉的冲击。
跟正式员工的区别
两年半前,Sheldon在选择offer之前,曾向某位程序员大佬请教过这个问题,大佬回答如下:
1. 薪酬福利等物质待遇远不如同岗位正式员工
2. 当遭遇裁员等情况时,外包/外派会首先被裁
当时Sheldon还有另一个offer(正式员工),虽说面向各地供电公司提供服务,但技术栈过于小众;
H银行用主流技术栈(Kotlin,MVP等),团队规模较大,开发流程规范,也能满足进入外企工作的梦想;
两个offer薪资差不多,H银行是传说中WLB(Work Life Balance--工作与生活平衡)公司,且不需要出差。
为了职业发展,Sheldon带着大佬的建议,选择和C公司签劳动合同,并外派到H银行从事安卓开发工作。
外派工作经历
网上有很多文章说做外包/外派,只会安排从事一些并不重要模块/功能。从Sheldon在H银行的工作经历来看,并非如此。
在H银行工作的时候,他的工作内容、要求跟同级别正式员工差不多。为了赶第一版应用上线,刚进去时几乎每周加班。
还好H银行有较为完善的CI系统,还有代码审核机制,能保证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还会根据每个人输出能力,加上一定缓冲时间,来安排开发进度,所以加班并不严重。
第一版应用上线后,工作进度没那么赶,变成了极少加班的状态,再加上Sheldon所在的小组组长比较和善,组员间也愿意互相帮助,曾让他以为,能一直在H银行工作下去。
但Sheldon记得大佬的提醒,为了下一次跳槽(无论是主动或被动),他主动请缨,争取到设计及实现app2app模块的任务,这个模块将会有五十多万用户使用。
他根据H银行的信息安全要求,设计出一整套调用流程,对相关方要做的事进行初步计划,并形成全英文的技术方案文档,还写了一个demo app用来调试。
由于准备充分,开发过程中没太多问题,最后功能模块顺利上线,让更多用户能用上简便的登录方式。
被离项经过
最近H银行因为大规模缩减预算,释放掉一大批外包/外派员工。五六家人力外包公司,接近两千多人受到了影响,在十一月初,Sheldon收到有可能离项的通知。当时他的心情是这样。
在正式离项前两天,还发生了一件让Sheldon伤心、愤怒和绝望的事。当天下午需要去陪妻子去看产科医生,上午同时跟直线经理D(H银行)和人事F(C公司)请假。
D经理很快同意了请假申请并表示理解;但人事F表示不同意,说是冻结工时表再去修改,会挨骂,还把他的请假申请拒绝了。
后面人事F还是让Sheldon重新提出请假申请,并通过请假申请。
但接下来种种事情,让Sheldon对C公司彻底失望,并发誓不再当C公司的员工。
据Sheldon说,国内外包公司(包括C公司),用各种手段,逼被释放的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只为白嫖被释放员工的离项赔偿。
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手抄手册,手写回答超过每日输出速率的问题,每天密集到没休息时间的培训,总是PUA你但不一定真实存在的面试,甚至转为待岗状态只发基本工资。
欧美人力外包公司T,按照法规要求,痛快的给离项赔偿。
对于C公司这样的行为,Sheldon内心的表情是这样
结论
对于缺乏大厂经验,或半路出家的程序员,外包是较容易进入大厂的方式。对比起正式员工,外包/外派员工能力要求较低,面试难度较低,较为容易通过。
对于外包/外派岗位,Sheldon的个人建议如下
1. 尽可能去有自有产品/服务的公司。
2. 为了修炼开发基本功,经验不足的可以去外包公司。
3. 如果同一个大厂,既有国内人力外包公司,也有国外人力外包公司在招,尽可能选择外资外包公司,毕竟外资公司会把员工当人看。
4. 无论在哪个公司,主动承担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任务,下次跳槽时,简历上有亮点可写。
参考资料
HR说这职位是“contractor”,啥意思?说待遇跟正式工一样,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