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演变 1.1. 每个社会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适应世界的方法 1.1.1. 适应的核心,是有关人类心智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 1.1.2. 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1.1.2.1. 这种能力通过知识获得,同时也受到知识的内在限制 1.2. 即使某个时代或某种文化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即认为人类的理性既无法感知宇宙的广度,也无法理解现实的深度,理性的个人作为最有能力理解和塑造这个世界的世俗存在,也仍然被赋予了头等重要的地位 1.2.1. 人类通过识别自己可以研究并最终解释的现象(从科学上、神学上或两者兼而有之),对环境做出回应,并与之达成了和解 1.3. 在西方,对理性的核心推崇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 1.3.1.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信徒们探索了数学与自然内在和谐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追求提升为一种深奥隐晦的精神学说 1.3.2. 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建立了一种可与现代科学方法媲美的探究方法,这种方法后来启迪了早期现代科学先驱者 1.3.3. 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全面分类 1.3.4. 托勒密首创的地理学 1.3.5.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1.3.6. 表明了一种基本的自信,即人类心智至少有能力发现和理解世界的实质层面 1.3.6.1. 这些作品及其逻辑风格成为教育的工具,使接受教化的博学之士能够进行创造发明,增强军事防御,设计和建造大城市,而这些城市又进而成为学习、贸易和对外探索的中心 1.4. 古典世界还是感知到了一些似乎有些费解的现象,仅凭理性是无法充分解释这些现象的 1.4.1. 这些神秘体验被归因于一系列神祇,只有虔诚的信徒才能在象征意义上了解这些神祇,也只有虔诚的信徒才能参与随之产生的仪式和典礼 1.5. 一个航行在海上的商人可能会通过其船队经年的实践形成对潮汐和海洋地理的基本认识 1.5.1. 他仍然会寻求祭祀海神,以及那些庇佑安全出海和返航的神灵,并相信这些神灵控制着他将经过的环境和看到的现象 1.6. 一神论宗教的兴起改变了理性和信仰的平衡,而理性和信仰长期以来主导着传统的探索世界的过程 1.6.1. 古典哲学家们对神性的本质和自然的神性都进行了思考,但他们很少提出一个可以明确命名或崇拜的单一基本人物或动机 1.6.2. 古典世界所努力感知的隐秘真实被认为是神圣的存在,只能通过对神的崇拜而被人类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触及 1.6.3. 对于那些遵循“正确”信仰并坚持这条智慧之路的人,承诺的奖励便是进入“来世”,即一个比我们可观察到的现实世界更真实、更有意义的存在层面 1.6.4. 在西方,人类首先寻求的是认识上帝,其次才是世界 1.7. 神学的宗旨就是过滤和整理个人对他们面前的自然现象的体验 1.7.1. 教会仍然是正统的仲裁者 1.7.2.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基督教世界应该在神学和政治上统一起来,但现实却与这种愿望相悖,各种林立的宗教派别和政治团体之间从一开始就争论不休 1.7.3. 在解释宇宙方面,进展明显缓慢得多。每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无论巨细,都被归因于上帝的杰作 1.7.3.1. 伽利略等便因胆敢忽略作为中介的神学而受到惩罚和迫害 1.8. 人工智能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这场探索中创造了一个强大的新参与者 1.8.1. 当下,已崭露头角的人工智能时代正日益对现实的概念构成划时代的挑战 2. 革命 2.1. 印刷机的发明使人们有可能用广大民众理解的语言直接向他们传播材料和思想,而不再借助学者阶层掌握的拉丁语,从而打破了人们长期依赖教会为他们解释概念和信仰的状况 2.1.1. 在技术的加持下,新教改革的领袖们宣称,个人有能力(事实上是有责任)为自己定义神性 2.1.2. 一旦一本书可以很容易地由一台机器和一个操作员印制和分发,而不再需要僧侣抄写员代价高昂的专业化劳动,新思想的传播和扩散就会超过对它们的遏制 2.1.3. 宗教改革让基督教世界就此分裂,也证实了个人信仰独立于教会仲裁而存在的可能性 2.2. 中央集权都已无法再阻止印刷技术的扩散,也不能有效地禁绝不受欢迎的思想 2.3. 由于伦敦、阿姆斯特丹和其他重要城市拒绝禁止印刷材料的传播,那些被本国政府烦扰不堪的自由思想家就能够在这些相邻的社会中找到庇护所,并利用其先进的出版业 2.4. 随着知识和政治权威在围绕教义的争端中分崩离析,丰富的艺术和科学探索应运而生,其中部分是通过恢复古典主义的文本、学习模式和论证方法来实现的 2.4.1. 人文主义是这个时代的主导原则,它尊重个人通过理性理解和改善自身所处环境的潜力 2.4.2. 精通并擅长这些领域的文艺复兴人士,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备受尊崇 2.4.3. 人文主义被社会广为接纳,培养并促进了人们对阅读和学习的热爱 2.5. 意大利外交家和哲学家尼可罗·马基雅弗利是一名古典主义者,他认为国家利益与它们同基督教道德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他努力勾勒出合理的原则,这些原则即使不总是引人入胜,也可以用来追逐利益 3. 探索 3.1. 各个社会有着不同的神灵、不同的历史,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拥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复杂性 3.1.1. 西班牙征服者在墨西哥与阿兹特克帝国的遭遇,当地的宗教仪式以及政治和社会架构似乎可与欧洲的相媲美 3.2. 尽管当时大多数西方探险家和思想家认为,这些新接触到的社会并没有什么值得接纳的基本知识,但这些经历毕竟让西方思想的范围有所扩大 3.2.1. 在一些西方社会,这一过程产生了普遍人性和人权的概念,而到了反思的后期,这些社会中的部分人士最终开始倡导这些概念 3.3. 西方积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和经验 3.3.1. 技术和方法的进步,包括更好的光学透镜、更精确的测量仪器、更精准的化学操作,以及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研究和观察标准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更准确地观察行星与恒星的运行、物质的运动与构成,以及微观生命的细节 3.4. 当一个理论或预测可以被经验验证时,新的事实就会被揭示出来,而这又可以作为其他问题的出发点 3.4.1. 通过这种方式,新的发现、模式和联系层出不穷,其中许多可被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际方面,如计时、航海或是合成有用的化合物 3.5. 鉴于教会教义在这一时期仍然明确界定了智力探索的范围,这些进步所孕育的突破可以说相当富于勇气和无畏精神 3.5.1. 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运动定律、列文虎克对生物微观世界的记载,这些重大突破以及其他众多进展,使人们普遍认为现实的全新层面正在被徐徐揭开 3.5.2. 结果却是一种失调状态:社会在一神论中保持统一,却因对现实的不同解释和探索而分裂 3.6.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响应了这一号召,他们宣称理性,即理解、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是与环境互动的方法和目的 3.6.1. 我们的灵魂是为思考而生的,也就是为感知而生的,但这样的人必须有好奇心,因为所有事物会形成一个链条,每一种观念都前后相连,所以人们不能只顾此而不愿及彼。 3.6.1.1. 法国哲学家和博学家孟德斯鸠 3.6.2. 如果是理性产生了意识,那么人类越是理性,就越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3.6.3. 人类的认知和经验会过滤、构造和扭曲我们所知的一切,即使我们试图只通过逻辑实现“纯粹的”理性 3.6.4. 理性则借助高等理论物理学的形式,开始进一步探索康德的“自在之物”,并产生了令人困惑不已的科学和哲学结果 3.7. 现实不是由物质对象组成的,而是由上帝和心灵组成的 3.7.1. 贝克莱主教 3.8. 莱布尼茨是早期计算机器的发明者,也是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先驱,他假设单子(不能再细分为更小部分的单位,每个单子在宇宙中扮演一个固有的、神定的角色)形成了事物的基本本质,而这一假设间接地捍卫了一种传统的信仰概念 3.9. 斯宾诺莎 3.9.1. 斯宾诺莎试图仅通过理性的应用来达到相同的基本真理体系 3.9.2. 人类知识的顶峰便是心智的能力,即以理性的方式思考永恒,认识“心智本身的理念”,并通过心智认识到无限的、始终存在的“作为因的上帝” 3.9.3. 这种知识是永恒的,是知识的终极和完美形式。他称之为“对上帝的理智之爱” 3.10. 康德 3.10.1. 理性应该重新承担其所有任务中最困难的任务,即自我认识 3.10.2. 康德所谓的“自在之物”,是始终存在的,但本质上它已超出我们的直接知识 3.10.3. 由于人的心智依赖于概念思维和生活经验,它永远无法达到认识事物内在本质所需的纯粹思维程度 3.10.4. 对现实的更精确观察和对知识的更广泛编目分类 3.10.5. 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一文中带着些许的怀疑主义提出,和平可以通过应用达成一致的规则管理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3.11. 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 3.11.1. 试图在一本统一标准的书中对所有现实的现象进行编目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现象,《百科全书》中还包括一个关于“百科全书”这个词的自我指称条目 3.12. 在政治领域,各种各样的理性思维并无意得出统一结论,而是服务于各自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