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简述数据库的设计阶段?(简要回答数据库设计步骤?)((数据库设计有哪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2.数据库设计一般有哪几个过程?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数据库设计各阶段设计要点)(2001研招,章节7)
(1)数据库设计一般包括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2)各阶段任务如下:
①需求分析: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需求
②概念结构设计: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独立于具体的DBMS和机器的概念模型
③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ER图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步骤
①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②将关系、网状、层次模型转换为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③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④物理结构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步骤
①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是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② 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效率⑤数据库的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和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选择)
⑥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和修改
注:
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依赖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3.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章节一、2003期末)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是元数据,而不是数据本身
基本内容:
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5个部分
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一个数据结构。
数据字典是通过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作用: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是下一步进行概念结构设计的基础,并在数据库设计阶段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数据流程图(DFD)是为了描述结构化方法中需求分析阶段的工具。(选择)
4.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试述概念结构的特点和设计策略
概念结构是信息世界的结构,即概念模型
概念结构的特点:
(1)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
(2)易于理解,与用户之间交流意见的工具
(3)易于更改,当环境变化时,容易对模型进行修改和扩充
(4)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设计策略:
自顶向下:(先定义全局,再逐步细化)
自底向上:先定义局部,再集成起来,得到全局结构
逐步扩张:先定义核心,在向外扩充
混合策略: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先定义全局,以他为骨架再自底向上设计局部概念结构
5.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的内容?
(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2)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3)数据库性能的监视、分析和改造
(4)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6. 规范化理论对数据库设计有什么指导意见?
(1)在需求分析,用数据依赖的概念分析和表示各个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2)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以规范化理论为工具来构造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设计ER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3)在逻辑设计阶段,以规范化理论来设计和评价模式
7.数据库中常见的存取方法(关系模式的存取方法)
索引方法、聚簇方法、HASH方法
(索引b+索引,hash索引是数据库中最经典的存取方法)
8.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库模式(课后题、选择题)
(1)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DBMS的概念模型,即ER图(选择)
(2)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ER 图装变为具体的数据库支持的数据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基本表),然后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建立视图,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3)在物理结构阶段,进行物理存储安排,建立索引,形成数据库的内模式
9.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规则,如何处理实体型间的联系
(1)一个1:1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两边的码+联系的属性,其中候选码为每个实体的码①②),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2)一个1:n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两边的码+联系的属性,其中候选码为n端实体码)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3)一个m:n的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两边的码+联系的属性,其中候选码为两端实体码的组合)
(4)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5)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6)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A:概念数据库设计:创建E-R图
B:需求分析:手机需求和整理理解需求
C:逻辑数据库设计:关系模型设计,建立逻辑模型
D:物理数据库设计:Create Table 创建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