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来理解管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抽象、类(父类、子类)、变量、属性和方法、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等。通过这些理解 统筹 管理需用gtd工具(可以看下面的使用心得)。管自己gtd还好,要管一个团队就要更好但工具了。
估计下周产品就ok了,运维这个产品可不简单,需要团队做,但是在一线城市招人租办公室绝对是很吓人的,主要是成本太高了!于是决定到周边城市建立运营中心,同时数据技术在另外的城市,这几个月又不是全职于是乎决定用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从兼职开始,同时也偶尔发现了 rework 这本书,书描述的场景就是一个团队在不同的大洲一起做一件事情,这就是我这两天一直思考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工作方式:利用技术连接在一起!中小阶段,以目标为核心 跨区域没问题
下面是这几天的一些小结:
分类:
事务性的: 包括 oa 出差 报销 打卡这些,比如钉钉就是属于这一类的。
**项目协作类的:**主要是分配项目,我理解就是传统desktop版项目管理在云端的应用。
个人觉得其实事务性的应该服务于项目协作类的,否则就成为纯oa,没有项目只管人这也许是典型的大公司病症状之一吧。
**选择:**36kr有个栏目不错,收集了各类好用的工具 next的一个产品集标签
写到这里也分享一个国外新兴应用的网站收录:producthunt
teambition worktile 两个看起来最强,同时到了一定的功能阶段也都需要收费了,目前还是选择了worktile,原因如下:
1,打造产品的人必须切实有相关的需求。创始人背景: 有过切身相关需求 办公 技术 互联网 来自应用需求 并且核心成员多
2,有专业的团队维护:30多人 有好的社区和博客 相关教程 本身就实践了okr的想法
3,理念:连接一切,这是对的方向。
4,功能惊艳:日历邀会可以寻找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办公oa的模块化;请假可以提醒到相关人等,这些其实比传统公司oa还好,相信正是前面三点才会有这样的不错结果。
5,顺便收获:其创始人看了rework,这正是我想要找的工作模式;整合了很多第三方服务,这类似36kr的next
6,参数:非常重视前期各项参数的设置,这为后面的方便易用提供了可能与基础。
最后想说一下,我在集团管理过各个区域公司的职能(我做专业管理、区域总经理做行政管理,想插手的还是区域说了算,不想插手的或者想省事的就是我说了算),在公司也直接管理过未知的工作,而且日常也经常记录,其实很少有细致到这个颗粒度的。但是我相信会有一些场景需要到这样的颗粒度:
1,例如之前的项目商务和工程条件都需要邮件记录,这就是为了防止扯皮的。
2,例如目前我正在开发的产品,技术经常会说之前没有这么说过啊,其实UI或者聊天记录里面有,这些也是扯皮,我自己用了omini但是我自己看到没用,如果用这个工具就没有麻烦了。
我相信在具体的工程领域就需要这样的颗粒度,有这样的工具这么细致可以深可以浅,最好的是现在虽然用的浅但今后可以深!
如果只是中观工作加上日程,其实outlook功就够了。对于具体的项目经理要了解细节的,必须更细致。如果是 聊天+项目管理+任务分配+人员管理+网盘那这个就更好了,后面收费版的成长性也很强。
最后在分享一个桌面分享产品:teamviewer
云是一个基础设施的革命,带来了sass产品,良好的硬件进步+高速网络将很多专业级桌面产品带给团队,okr则是一个管理和整合工具,这就像一把倚天剑!当然也需要使用者有能力玩得起来!
使用心得:
首先明确gtd与okr的关系,可以说okr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而gtd则是组成这些目标的若干个任务,如果仅仅gtd那么就像一本没有中心思想和目录的书再多也是散乱的,但肯定比没有强,如果是有了okr再有gtd那么就是有中心思想和目录下的落地了,可以帮助识别重点难点这些。
gtd:这周开始这么用感觉不错:
准备工作:首先将gtd分类,一个基础包例如这段期间的主要事情、做事的原则等等,一个烂笔头就是专门用来收集日常所得和日常任务的,一个周任何和一个第二天任务。
目录工作:每天打开基础包看一遍将需要这周做的记录到周任务同时将烂笔头记录的也放到周任务,然后看哪些是当天需要做的,按照四象限法(紧急性和重要性)和时间精力做好,然后设置个番茄
开始干:当天没有做完的或者新的要做的放到周任务,下班建立第二天的任务并设置日历。
okr的任务归并功能:将探索和正规合并,平时有些任务可能是感悟或者没有在之前体系的,可以称为探索,有了归并功能也帮助更加正规化。
在使用worktile之前也用脑图、项目管理工具、gtd,但是okr工具确实能够更好的帮助落地。
大概流程这样的:
第一、 有一个初步的事情结构,这个来自自己的flag 或者单位的要求等等,最好能整合起来。做个脑图先
第二、 烂笔头:用gtd记录下来,最好每周都丰富到脑图
第三、 分配到gtd,其中自己要做的事情一部分,团队要做的事情还需要okr工具,或者项目管理工具
第四、 根据外界变化例如目标微调,执行总结等做迭代
第五、 持续优化包括okr、项目管理工具的选择等等,螺旋进步
整体来说,这些工具结合使用效果最好,从特性来说:
场景1 探索:脑图:灵活、头脑风暴、确定方向搭结构
场景2 每天自我落地:gtd:自我事项的具体落地管理,注重当下要完成,例如时间分配、番茄工作法。
场景 3 具体目标管理
**ork:**框架确定,时间不确定,灵活与沟通,更适合每次不同的工作,例如互联网的敏捷。
**pm:**具体项目管理,时间资源确定,关键路线清晰,项目越大越复杂灵活度越低越适合,非常适合标准化操作,例如工程装修。
**结果:**就像学生时代开始学习前的前沿目录,复习预习,每天早上早到10分钟把一天学习安排:简单回顾昨天要点,知道今天的要点。谁都无法避免走思这样每天只要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慢慢形成正循环就会越来越轻松。
okr:今天感觉看得更懂了:以项目为核心的为驱动的方式,包含日历、人员、任务、消息等,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电子邮件就是非常好的解决方式,直到现在的outlook日历提醒(结合到ios上也不错),to \ cc \附件 \ 分组 \ 按照各种维度排序(时间、发件人等)用好了也能提高效率,而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和更好的im沟通方式,解决方式从电子邮件到了真正的okr,并且有相关的应用来支持!
看下图:
元素:
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okr应该是项目分解成任务并归属到人,设置时间,期间有网盘分享、有简报跟进、有消息和电话沟通,同时各种属性也是各个入口用来排序、归类等,worktile都有各种暖心功能。
对比一些大公司(既包括那种财大气粗传统公司找外包的 也有互联网公司)发现大公司都神奇的将任务(更不要说项目)干掉了,都变成了一个管理工具例如考勤等,可能是就不想要任务、可能是害怕泄漏、可能是别的,总之大公司普遍没有这个功能。
只有把真正的okr方式落地才可能实现rework,享受互联网技术的红利、工作在云上。
不做广告的推荐:
高效团队,你必须知道的秘密
高效沟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