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首席数智官
hello 大家好,我们是数字化领军者都在看的首席数智官。
关注我,每天给你讲一个商业案例。
今天我们要给你讲的是:通义千问火爆全网后,为什么阿里云产品反而大降价?
「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未来,阿里巴巴所有产品都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
这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张勇在4月11日阿里云北京云峰会现场演讲时的重磅发布。
自ChatGPT之后,全世界都见识到了通用AI大模型的强大能力。「阿里版GPT」——通义千问4月7日仅仅上线邀测,便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关注。
从技术层面来看,大模型是一场「AI+云计算」的全方位竞争,是一个囊括底层庞大算力、网络、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性工程。
这种门槛,注定了大模型是一场「巨头的游戏」。
但是,如果仅有个别巨头参与,AI大模型必然不会受到今天的瞩目。「生态」永远是巨头们最值得探索的命题。
ChatGPT和Midjourney的成功,除了产品本身的能力之外,依靠的正是海量用户持续对其能力的挖掘与释放。
如何拉拢更多开发者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未来通用大模型下的新AI生态,是阿里云和通义千问必须回答的思考题。
对此,张勇给出的答案是:算力普惠、AI普及。
北京云峰会当天,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发布了ECS企业级通用算力型U实例,价格对比上一代主售实例最高可下降40%;同时推出对象存储预留空间产品,价格最多可降70%。
同时,阿里云还面向开发者推出了「飞天免费试用计划」,开放全栈云产品体验。首批推出50多款核心产品免费试用,时长最多可达3个月。
此外,周靖人还宣布未来将面向外部企业开放通义千问的能力,帮助企业打造自己的专属大模型!
也就是说,阿里云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低门槛使用AI大模型和云产品的方式。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AI大模型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距离,在ChatGPT发布之后的百余天时间里,第一次变得如此触手可及。
01 大模型背后的云计算
显而易见,自去年底ChatGPT的旋风席卷全球之后,2023年已事实上成了「AI大模型元年」。
3月,百度率先发布AI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随后,国内大模型创业浪潮迭起,王慧文、蓝振忠、周伯文、李开复、李志飞、王小川等多位AI领域大咖入场大模型创业;进入4月,阿里、华为、360、昆仑万维、商汤科技的大模型产品更是扎堆对外亮相。
大模型的成功背后,云厂商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无论是去年爆红的ChatGPT,还是今天的通义千问,背后依靠的分别是微软Azure和阿里云——算力、数据、存储、网络等一整套完整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支持。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国家倡导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爆发的宏观背景下,云计算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创新引擎,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开发者接受。
根据2022年Gartner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有云消费为33.57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51%。预计到2026年该数字将达到109.91亿美元。
与市场规模数据相互印证的,是云厂商对客户的实际体感。
在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的观察中,云计算产品正在不断完善,越来越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客户需求,真正解决各业务场景的实际问题。
「以往各行业企业都是『线下业务上云』。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直接在云上进行云原生开发。」
而人工智能大模型,正诞生于云计算。云计算为AI的模型训练与模型推理提供了必备的IT基础设施及所需要的算力。
以通义千问为例:早在2019年,阿里达摩院就依靠阿里云的算力支撑进行通义大模型研发,并曾陆续发布了通义M6、通义AliceMind、通义视觉等多个「通义家族」预训练模型,目前已应用到200多个业务场景。
例如当钉钉接入接入通义千问后,钉钉可以自动生成工作方案,也可以在会议纪要后自动生成总结和待办事项,还能拍一张功能草图自动生成小程序等。
如果按照张勇所言,「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那么如今通用人工智能的大爆发,必将进一步引爆各业务场景数字化对云计算的需求。
但与大模型的巨大需求缺口对应的,是其训练所需云计算资源的高额成本。据媒体披露,几年前OpenAI的GPT 3模型训练,就耗费了大约1200万美元。
事实上,「成本」一直都是企业IT建设的重点考量指标,尤其对中小企业与开发者而言更是如此。
阿里云弹性计算总经理张献涛在接受自媒体首席数智官访谈时表示,与以往需要进行「科普教育」不同,今天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与开发者们对云计算的认知已非常深刻,但让其上云依旧会犹豫。
「尽管我们的云产品并不贵,但对部分中小微企业而言,与能够计算固定资产与折旧的服务器采买相比,云计算的使用成本还是比较高。我们希望弥合这个鸿沟,让开发者们使用云计算不再犹豫。」张献涛直言。
02 算力普惠,AI普及
早在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就在其《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了营销领域划时代的「4P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一种观点认为,面对具有绝对竞争力的定价时,另外3个要素可以直接忽略。
回顾阿里云近10年的价格变化不难发现,阿里云对这一观点笃信不疑。
过去10年,阿里云几乎每年都会连续多次下调产品价格。翻看阿里2016年财报,阿里云曾经年内连续17次降价;去年11月,阿里云函数计算FC及vCPU等多款产品降价,最高降幅接近40%。
据张勇透露,2013年至今,阿里云提供的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近90%。
持续不断的降价,意味着中小微企业与开发者们的上云成本更低,也是阿里云坚持追求「让计算成为公共服务」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作为阿里云CEO,张勇对未来10年阿里云的战略定位简单而直接,核心就两件事:让算力更普惠、让AI更普及。
首先是算力普惠。
4月11日北京云峰会当天,阿里云推出了新款通用算力型ECS云服务器Universal实例(简称U实例)。
这是一款更接近云计算终极形态的算力产品,进一步屏蔽了传统IT的硬件参数,让数据中心真正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为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普惠的算力。
新款ECS云服务器U实例整合了多种云服务器规格,无需进行复杂的资源配置,售价相比上一代主售实例降幅最高可达40%,更适合Web应用及网站、企业办公类应用、离线数据分析、中小型数据库等典型应用场景,具备与其他同类产品一致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除U实例外,用户还可通过预留云上存储空间和锁定购买时长,来获得更低的长期存储成本。
此次新发布的对象存储预留空间产品OSS-RC,用户购买1TB/年、1PB/年的存储费用相比按量付费分别下降量36%和50%;若选择无地域属性预留空间,10TB/年、1PB/年的存储费用分别可下降64%和70%,更适用于互联网音视频、云相册、数据备份等多种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存储与管理。
大幅降价和开放核心产品的免费试用,无疑将推动产业进一步从传统IT向云计算转移。
目前,中国IT市场的云计算渗透率不到15%,中国数据中心的CPU利用率仅为10%左右。云计算可以大幅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云数据中心内的CPU平均利用率,可以达到传统数据中心的5倍以上。
其次是AI普及。
数字化时代,无数「数字原生企业」长在云计算平台上;随着AIGC带来的智能化浪潮,AI也会在云计算平台上实现大规模普及。
而云计算平台可提供超大规模智能算力、机器学习平台、丰富的开源模型和便捷的API接口,让企业的AI训练和推理更便捷。
峰会现场,张勇宣布未来阿里巴巴所有产品都将接入大模型,全面升级。
他表示,要建设全新的AI开放生态,需要从阿里内部开始。
目前,钉钉、天猫精灵已经在测试接入大模型,钉钉能实现自动写工作方案、生成应用等功能;天猫精灵接入通义千问后显著提升了智能化水平。
此外,阿里云还将面向企业提供更普惠的AI基础设施和大模型能力,开放通义千问接口,未来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通过阿里云调用通义千问的全部能力,也可以结合企业自己的行业知识和应用场景,训练自己的企业大模型。
比如,每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智能导购、智能语音助手、文案助手、AI设计师、自动驾驶模型等。
张勇直言,云计算是AI大规模普及的最佳方式。
「未来,我们希望在阿里云上训练一个模型的成本,能够降低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通过云平台获得AI大模型的能力和服务。」
03 开发者们的曙光
阿里云开放通义千问大模型以及云产品的大幅度降价,说明了阿里云希望围绕通义千问打造自身「AI+云计算」生态的战略意图。
但站在中小微企业与开发者的视角,阿里云的算力普惠与AI普及,无疑让他们在云上创新拥有更多可能。
回顾阿里云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厂商,在2009年公司成立之初,阿里云就基于对未来网络、数据和算力的趋势判断,确立了「让计算成为一种公共服务」的使命。
2009年至今的10余年,阿里云自研核心技术,全面服务中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企业从过去购买计算机,到云计算时代按需购买算力就能创业。这种变化带来的是巨大的效率提升。
而伴随IT技术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进步,各行业企业在云上对全生产要素数字化需求全面爆发,数字经济开始起步与腾飞。
不夸张的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本在阿里云上发生。更准确一点,是这些云上的开发者在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
据周靖人介绍,目前阿里云累计已有超过1000万名开发者。而且开发者社区的规模还在持续增加。
事实上,开发者一直都是阿里云最重视的用户群体。如何为开发者提供更易用、稳定、实惠、高效的云服务,一直是阿里云在攻克的方向。
例如在北京云峰会上,除了U实例和对象存储空间的降价,帮助用户优化成本外,阿里云还特意面向开发者群体推出「飞天免费试用计划」,提供包括ECS、数据库PolarDB、机器学习PAI等在内50款云产品的免费试用,时长支持1个月、3个月到长期免费。
该计划能够支持开发者构建包括在线、大数据类、AI等不同类型应用,并且支持Serverless的开发模式。同时还提供完备的产品文档、一键部署的技术解决方案、1000多门免费课程,让开发者「零门槛」体验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开发者在云上的开发门槛,近几年,阿里云持续加强Serverless与低代码、无代码技术的推进,引导开发者进行组装式开发,让非技术人员也可以参与到开发中来,成为云端开发者。
由于Serverless的持续推进,与过去相比,今天的软件研发范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软件架构从原来的主机架构迁移到Serverless架构,开发者们只需要开发业务逻辑,不再需要关心运维问题。
此外,Serverless架构可以降低软件开发门槛,提供更多的预制模块,大幅提高软件生产效率。
以高德地图为例,得益于 Serverless 的零运维特性,客户端开发人员可独立开发和发布卡片、气泡等精准服务,使用函数计算实现多变的业务逻辑。这些后端服务又能沉淀为可复用业务模块,支持独立迭代,风险大幅降低。
目前,高德采用组装式开发模式构建的新平台已承载100%的生产流量,业务规模达到百万QPS。功能交付时间从天缩短至小时,整体成本降低了38%。
04 每个业务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统揽全球云计算市场,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云厂商们普遍遭遇了增长乏力的困局。
例如海外三大云计算巨头AWS、Azure、和谷歌云,2022年四季度的营收增速环比分别下降了7.3%、4.0%和5.6%;
研究机构TrendForce今年2月也发布预警称,AWS、Azure、谷歌云和Meta四家云厂商的服务器采购量可能将从年增6.9%放缓至4.4%。
而AI大模型的出现,有望改变云厂商增长放缓的现状,打开新的增量市场。
阿里云对大模型和云计算关系的理解,并不仅限于云计算是支撑AI模型训练的算力基础设施,而是从整个云计算架构层面,对大模型和云计算进行了全新的定义。
去年11月,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了「MaaS」(Model-as-a-service ,模型即服务)概念。
而在4月11日北京云峰会上,MaaS理念再次被提及,「IaaS-PaaS-MaaS」的三层云计算架构也逐渐清晰,定义了新时代云计算的标准技术体系。
根据周靖人的观点,MaaS的核心就是要把大模型作为今天数字化的重要生产工具,通过云计算对大模型整个生命周期(模型研发,数据清洗,模型训练,测试等等)的支撑,让终端用户直接使用大模型产生业务价值,或者基于模型进行二次开发,解决各行业一系列问题。
「智能化时代,所有公司都在同一起跑线,各类业务都值得用AI大模型重做一遍。」是张勇在峰会上反复强调的论调。
据阿里云智能首席商业官蔡英华介绍,无论是星巴克这种头部消费品品牌,还是山东能源这种传统能源巨头,都在基于阿里云云智一体进行高效的企业经营和管理协同。
而在阿里云的技术普惠,一些中小企业也显出了更大的活力。
例如一家福建晋江冻干水果生产商「有零有食」。据公司CEO陈世伟介绍,以往公司内部经常面临沟通效率低、设备巡检任务重、上下游协同流程繁琐、任务跟踪难等问题。
而就是这样一家和其他4800万一样「没钱没技术」的中小企业,一位不懂技术的员工通过钉钉低代码搭建了公司信息化系统、服务商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可视化运输、订单管理,链接多方供应商,解决了上下游协同问题,订单整个成本降低50%,为公司每年省上百万费用。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基于「AI+云计算」的云智一体趋势,下一代的企业都将是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原生企业,而云计算是智能化普及的唯一方式。
去年,阿里云的战略重点是回归技术本质;今年阿里云的战略重点聚焦算力普惠、AI普及。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有望成为阿里云抢跑智能云时代的基石,进一步夯实其在云市场的主导地位。
AI大模型+云计算,This is beginning.
-END-
你听说过云计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价值,欢迎点赞分享收藏。
如果你想进一步与我交流,欢迎随时私信。
关注@首席数智官,数字化领军者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