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文章前言
- 2. 基本概念
- 2.1 主从复制的问题
- 2.2 人工恢复主节点故障
- 2.3 哨兵机制自动恢复主节点故障
- 3. 安装部署哨兵(基于docker)
- 3.1 安装docker
- 3.2 编排redis主从节点
- 3.3 编排redis-sentinel节点
- 4. 重新选举
- 5. 选举原理
- 6. 总结
1. 文章前言
(1)Redis的主从复制模式下,一旦主节点由于故障不能提供服务,需要人工进行主从切换,同时大量的客户端需要被通知切换到新的主节点上,对于上了一定规模的应用来说,这种方案是无法接受的,于是Redis从2.8开始提供了Redis Sentinel (哨兵)来解决这个问题。本章主要内容如下:
- Redis Sentinel的概念。
- Redis Sentinel的部署。
- Redis Sentinel命令。
- Redis Sentinel客户端。
- Redis Sentinel实现原理。
2. 基本概念
(1)由于对Redis的许多概念都有不同的名词解释,所以在介绍Redis Sentinel之前,先对几个名词概念进行必要的说明,如下表所示。
Redis Sentinel是Redis的高可用实现方案,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对提高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是非常有帮助的,本节首先整体梳理主从复制模式下故障处理可能产生的问题,而后引出高可用的概念,最后重点分析Redis Sentinel的基本架构、优势,以及是如何实现高可用的。
2.1 主从复制的问题
(1)Redis的主从复制模式可以将主节点的数据改变同步给从节点,这样从节点就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 第一,作为主节点的一个备份,一旦主节点出了故障不可达的情况,从节点可以作为后备“顶” 上来,并且保证数据尽量不丢失(主从复制表现为最终一致性) 。
- 第二,从节点可以分担主节点上的读压力,让主节点只承担写请求的处理,将所有的读请求负载均衡到各个从节点上。但是主从复制模式并不是万能的,它同样遗留下以下几个问题:
- 主节点发生故障时,进行主备切换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完全的人工参与,导致故障恢复时间无法保障。
- 主节点可以将读压力分散出去,但写压力/存储压力是无法被分担的,还是受到单机的限制。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高可用问题,即Redis哨兵主要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属于存储分布式的问题,留给Redis集群去解决,本章我们集中讨论第一个问题。
2.2 人工恢复主节点故障
(1)Redis主从复制模式下,主节点故障后需要进行的人工工作是比较繁琐的,我们在图中大致展示了整体过程。redis主节点故障后需要进行的操作:
- 运维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发现Redis主节点故障宕机。
- 运维人员从所有节点中,选择- -个(此处选择了slave 1)执行slaveof no one,使其作为新的主节点。
- 运维人员让剩余从节点(此处为slave 2)执行slaveof {newMasterlp} {newMasterPort}从新主节点开始数据同步。
- 更新应用方连接的主节点信息到{newMasterlp} {newMasterPort}。
- 如果原来的主节点恢复,执行slaveof {newMasterlp} {newMasterPort}让其成为一个从节点。
上述过程可以看到基本需要人工介入,无法被认为架构是高可用的。而这就是Redis Sentinel所要做的。
2.3 哨兵机制自动恢复主节点故障
(1)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Redis Sentinel能自动完成故障发现和故障转移,并通知应用方,从而实现真正的高可用。
- Redis Sentinel是一个分布式架构,其中包含若干个Sentinel节点和Redis数据节点,每个Sentinel节点会对数据节点和其余Sentinel节点进行监控,当它发现节点不可达时,会对节点做下线表示。
- 如果下线的是主节点,它还会和其他的Sentinel节点进行“协商” ,当大多数Sentinel节点对主节点不可达这个结论达成共识之后,它们会在内部“选举” 出一 个领导节点来完成自动故障转移的工作,同时将这个变化实时通知给Redis应用方。整个过程是完全自动的,不需要人工介入。整体的架构如图所示。
- 这里的分布式架构是指: Redis 数据节点、Sentinel 节点集合、客户端分布在多个物理节点上,不要与后边章节介绍的Redis Cluster分布式混淆。
(2)Redis Sentinel架构:
(3)Redis Sentinel相比于主从复制模式是多了若干(建议保持奇数) Sentinel 节点用于实现监控数据节点,哨兵节点会定期监控所有节点(包含数据节点和其他哨兵节点)。针对主节点故障的情况,故障转移流程大致如下:
- 主节点故障,从节点同步连接中断,主从复制停止。
- 哨兵节点通过定期监控发现主节点出现故障。哨兵节点与其他哨兵节点进行协商,达成多数认同主节点故障的共识。这步主要是防止该情况:出故障的不是主节点,而是发现故障的哨兵节点,该情况经常发生于哨兵节点的网络被孤立的场景下。
- 哨兵节点之间使用Raft算法选举出一个领导角色,由该节点负责后续的故障转移工作。
- 哨兵领导者开始执行故障转移:从节点中选择一个作为新主节点;让其他从节点同步新主节点;通知应用层转移到新主节点。
(4)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Redis Sentinel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 监控:Sentinel节点会定期检测Redis数据节点、其余哨兵节点是否可达。
- 故障转移:实现从节点晋升(promotion) 为主节点并维护后续正确的主从关系。
- 通知:Sentinel节点会将故障转移的结果通知给应用方。
3. 安装部署哨兵(基于docker)
3.1 安装docker
(1)安装docker和docker-compose:
- docker-compose的安装:
# ubuntu
apt install docker-compose
# centos
yum install docker-compose
(2)停止之前的redis-server:
# 停⽌ redis-server
service redis-server stop
# 停⽌ redis-sentinel 如果已经有的话.
service redis-sentinel stop
(3)使用docker获取redis镜像:
docker pull redis:5.0.9
3.2 编排redis主从节点
(1)编写docker-compose. yml:
- 创建docker-compose.yml文件,同时cd到yml所在目录中。
- 注意:docker中可以通过容器名字,作为ip地址,进行相互之间的访问。
version: '3.7'
services:master: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master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ports: - 6379:6379slave1: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lave1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 --slaveof redis-master 6379ports:- 6380:6379slave2: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lave2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rver --appendonly yes --slaveof redis-master 6379ports:- 6381:6379
(2)启动所有容器:
docker-compose up -d
如果启动后发现前面的配置有误,需要重新操作,使用docker-compose down即可停止并删除刚才创建好的容器。
(3)查看运行日志:
docker-compose logs
上述操作必须保证工作目录在yml的同级目录中,才能工作.
(4)验证:
- 连接主节点:
[root@host ~]# redis-cli -p 6379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72.22.0.3,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348,lag=1
slave1:ip=172.22.0.4,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348,lag=1
master_replid:a22196b425ab42ddfd222cc5a64d53acffeb3e63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348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348
- 连接两个从节点:
[root@host ~]# redis-cli -p 6380
127.0.0.1:6380>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redis-master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10
master_sync_in_progress:0
slave_repl_offset:446
slave_priority:100
slave_read_only:1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replid:a22196b425ab42ddfd222cc5a64d53acffeb3e63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446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446
[root@host ~]# redis-cli -p 6381
127.0.0.1:6381>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redis-master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7
master_sync_in_progress:0
slave_repl_offset:516
slave_priority:100
slave_read_only:1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replid:a22196b425ab42ddfd222cc5a64d53acffeb3e63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516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1
repl_backlog_histlen:516
3.3 编排redis-sentinel节点
(1)也可以把redis-sentinel放到和上面的redis的同一个yml中进行容器编排。此处分成两组,主要是为了两方面:
- 观察日志方便。
- 确保redis主从节点启动之后才启动redis-sentinel。如果先启动redis-sentinel的话,可能触发额外的选举过程,混淆视听(不是说先启动哨兵不行,而是观察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随机性)。
(2)编写docker-compose.yml文件:
- 创建docker- compose.yml文件,同时cd到yml所在目录中。
- 注意:每个目录中只能存在一个docker-compose.yml文件。
version: '3.7'
services:sentinel1: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entinel-1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volumes:- ./sentinel1.conf:/etc/redis/sentinel.confports:- 26379:26379sentinel2: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entinel-2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volumes:- ./sentinel2.conf:/etc/redis/sentinel.confports:- 26380:26379sentinel3:image: 'redis:5.0.9'container_name: redis-sentinel-3restart: alwayscommand: redis-sentinel /etc/redis/sentinel.confvolumes:- ./sentinel3.conf:/etc/redis/sentinel.confports:- 26381:26379
networks:default:external:name: redis-data_default
(3)创建配置文件:
- 创建sentinel1.conf、sentinel2.conf、sentinel3.conf三份文件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都放到/root/redis-sentinel/目录中.
bind 0.0.0.0
port 26379
sentinel monitor redis-master redis-master 6379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redis-master 1000
(4)理解 sentinel monitor:
sentinel monitor #主节点名 主节点ip 主节点端⼝ 法定票数
- 主节点名,这个是哨兵内部自己起的名字。
- 主节点ip,部署redis-master的设备ip。此处由于是使用docker,可以直接写docker的容器名,会被自动DNS成对应的容器ip。
- 主节点端口,不解释。
- 法定票数,哨兵需要判定主节点是否挂了。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因为特殊情况,比如主节点仍然工作正常,但是哨兵节点自己网络出问题了,无法访问到主节点了。此时就可能会使该哨兵节点认为主节点下线,出现误判。使用投票的方式来确定主节点是否真的挂了是更稳妥的做法。需要多个哨兵都认为主节点挂了,票数>=法定票数之后,才会真的认为主节点是挂了。
(5)理解sentinel down-after-milli seconds:
- 主节点和哨兵之间通过心跳包来进行沟通。如果心跳包在指定的时间内还没回来就视为是节点出现故障。
- 既然内容相同为啥要创建多份配置文件?redis-sentinel在运行中可能会对配置进行rewrite,修改文件内容。如果用一份文件,就可能出现修改混乱的情况。
(6)启动所有容器:
docker-compose up -d
如果启动后发现前面的配置有误,需要重新操作,使用docker-compose down 即可停止并删除刚才创建好的容器。
(7)查看运行日志:
docker-compose logs
上述操作必须保证工作目录在yml的同级目录中,才能工作。可以看到哨兵节点已经通过主节点认识到了对应的从节点。
(8)观察redis-sentinel的配置rewrite:
- 再次打开哨兵的配置文件,发现文件内容已经被自动修改了。
bind 0.0.0.0
port 26379
sentinel myid 4d2d562860b4cdd478e56494a01e5c787246b6aa
sentinel deny-scripts-reconfig yes
# Generated by CONFIG REWRITE
dir "/data"
sentinel monitor redis-master 172.22.0.4 6379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redis-master 1000
sentinel config-epoch redis-master 1
sentinel leader-epoch redis-master 1
sentinel known-replica redis-master 172.22.0.2 6379
sentinel known-replica redis-master 172.22.0.3 6379
sentinel known-sentinel redis-master 172.22.0.7 26379 f718caed536d178f5ea6d1316d
sentinel known-sentinel redis-master 172.22.0.5 26379 2ab6de82279bb77f8397c309d3
sentinel current-epoch 1
# Generated by CONFIG REWRITE这里的内容就是自动修改的.
对比这三份文件,可以看到配置内容是存在差异的。
4. 重新选举
(1)手动把redis-master干掉,redis-master宕机之后:
docker stop redis-master
(2)观察哨兵的日志:
(3)可以看到哨兵发现了主节点sdown,进一步的由于主节点宕机得票达到3/2 ,达到法定得票,于是master被判定为odown:
- 主观下线(Subjectively Down, SDown):哨兵感知到主节点没心跳了判定为主观下线.
- 客观下线(Objectively Down, ODown):多个哨兵达成一致意见,才能认为master确实下线了.
(4)接下来,哨兵们挑选出了一个新的master。在上图中,是172.22. 04:6379这个节点。
(5)此时对于Redis来说仍然是可以正常使用的。redis-master重启之后手动把redis-master 启动起来。
docker start redis-master
(6)观察哨兵日志可以看到刚才新启动的redis-master 被当成了slave
(7)使用redis-cli也可以进一步的验证这一点: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72.22.0.4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0
master_sync_in_progress:0
slave_repl_offset:324475
slave_priority:100
slave_read_only:1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replid:ececc285a2892fba157318c77ebe1409f9c2254e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324475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318295
repl_backlog_histlen:6181
(8)结论:
- Redis 主节点如果宕机,哨兵会把其中的一个从节点,提拔成主节点.
- 当之前的 Redis主节点重启之后,这个主节点被加入到哨兵的监控中,但是只会被作为从节点使用。
5. 选举原理
(1)假定当前环境如上方介绍,三个哨兵(sentenal1, sentenal2, sentenal3),一个主节点(redis-master),两个从节点(redis-slave1, redis-slave2)。当主节点出现故障,就会触发重新一系列过程:
(2)主观下线:
- 当redis-master宕机,此时redis- master和三个哨兵之间的心跳包就没有了。
- 此时,站在三个哨兵的角度来看,redis-master出现严重故障。因此三个哨兵均会把redis-master判定为主观下线(SDown)。
(3)客观下线:
- 此时,哨兵sentenal1, sentenal2, sentenal3均会对主节点故障这件事情进行投票。当故障得票数>=配置的法定票数之后
sentinel monitor redis-master 172.22.0.4 6379 2
- 在这个地方配置的2,即为法定票数。此时意味着redis-master故障这个事情被做实了。此时触发客观下线(ODown)。
(4)选举出哨兵的leader:
- 接下来需要哨兵把剩余的slave中挑选出- -个新的master。这个工作不需要所有的哨兵都参与。只需要选出个代表(称为leader),由leader负责进行slave升级到master的提拔过程。这个选举的过程涉及到Raft算法
(5)假定一共三个哨兵节点:S1、S2、S3
- 每个哨兵节点都给其他所有哨兵节点,发起一一个"拉票请求"(S1->S2、S1->S3、S2-> S1、S2-> S3、S3-> S1、S3-> S2)。
- 收到拉票请求的节点,会回复一个"投票响应"。响应的结果有两种可能,投or不投。比如S1给S2发了个投票请求,S2就会给S1返回投票响应。到底S2是否要投S1呢?取决于S2是否给别人投过票了(每个哨兵只有一票)。如果S2没有给别人投过票,换而言之,S1是第一个向S2拉票的,那么S2就会投S1。否则则不投。
- 一轮投票完成之后,发现得票超过半数的节点,自动成为leader。如果出现平票的情况(S1投S2、S2投S3、S3投S1、每人一票)就重新再投一次即可。这也是为啥建议哨兵节点设置成奇数个的原因。如果是偶数个,则增大了平票的概率,带来不必要的开销。
- leader节点负责挑选一个slave成为新的master。当其他的sentenal发现新的master出现了,就说明选举结束了。
(6)简而言之,Raft算法的核心就是"先下手为强".谁率先发出了拉票请求,谁就有更大的概率成为leader。这里的决定因素成 了"网络延时"。网络延时本身就带有一定随机性。具体选出的哪个节点是leader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选出一个节点即可。
(7)leader挑选出合适的slave成为新的master的挑选规则:
- 比较优先级。优先级高(数值小的)的上位。优先级是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 slave-priority或者replica-priority)。
- 比较replication offset谁复制的数据多,高的上位。
- 比较run id,谁的id小,谁上位。
(8)当某个slave节点被指定为master之后:
- leader 指定该节点执行slave no one,成为master。
- leader 指定剩余的slave节点,都依附于这个新master。
6. 总结
(1)上述的所有过程都是 "无人值守"的,Redis 自动完成的。这样做就解决了主节点宕机之后需要人工干预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一些注意事项如下:
- 哨兵节点不能只有⼀个。否则哨兵节点挂了也会影响系统可用性。
- 哨兵节点最好是奇数个。方便选举leader,得票更容易超过半数。哨兵节点不负责存储数据。仍然是redis主从节点负责存储。
- 哨兵+主从复制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可用性",不能解决"数据极端情况下写丢失"的问题。
- 哨兵+主从复制不能提高数据的存储容量。当我们需要存的数据接近或者超过机器的物理内存,这样的结构就难以胜任了。
为了能存储更多的数据,就引入了集群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