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学习笔记记录

1.分值

马原理:24%;毛中特:30%;近现代史:14%;思修法基:16%;时政和当代:16%

2.马原理命题方式

马原理是考研政治中最难的科目,在试卷中命制4道单选题(1.2.3.4题),5道多选题(17、18、19、20、21题),1道分析题(34题),总共10道题。命题灵活多样,考点综合度非常高。

3.马原理知识框架

唯物论:唯就是本源,物就是物质,论就是理论,整体来看就是关于世界本源是物质的理论。what

辩证法:研究世界的状态。how(反面是形而上学)

认识论:讲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物史观: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科学

无产阶级:阶级属性

人类解放:研究的目的

马克思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利益这句话是错的,因为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

4.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4.2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我是谁)

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战友)

后继者:各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

阶级属性:无产阶级

研究对象:三个学说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来源)

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面性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思想渊源: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吸收其辩证法,抛弃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吸收了唯物主义抛弃了形而上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4.5马克思主义具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开放性

科学性(突出特征或者叫理论优势: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显著特征或者首要特征或者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发展自己

4.6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义词: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局限:机械性(人是机器)、形而上学性(盲人摸象,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不彻底性

代表人物:培根、费尔巴哈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独立于人和自然界之外的某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人类之外精神)    星座说

代表人物:柏拉图(“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基督教(上帝)、黑格尔(绝对观念、绝对精神)

朱熹(“理”)、老子("道")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自己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人类之类精神)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主观唯心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客观唯心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荀子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联系),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康德、休谟

(唯物主义可以和可知论画等号,唯心主义中既有可知论又有不可知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矛盾的存在

5.唯物论五观

5.1物质观

5.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

恩格斯:物、物体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问:恩格斯从什么角度理解物质?

答:物质和物体的关系及共性和个性角度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官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概念:物质即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范畴: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如果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说法就是错误)

5.3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狐狸+美女,反对直观反映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第一次)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又是马克思第一次)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原创性发现,第一个是唯物史观,第二个是剩余价值理论。

5.4运动观

    运动的含义: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等于变化)

    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和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模板:A是B的什么,B是A的什么)

   爱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真题: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犯了什么错?

     结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物质是唯心主义。

刻舟求剑:只看到物质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5运动和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是运动的衡量尺度和特殊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空间位置相对稳定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静止的本质就是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欧布里德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是却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5.6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一维性指时间的不可逆性,即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机遇)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规模)、伸张性(位置),特点是三维性。

5.7时空的具体特点

        1.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宇宙浩渺辽阔)

         2.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5.8意识观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3.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4.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劳动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绝对性作用

        2.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但不是意识本身,也不是意识的内容

5.9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2.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注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5.10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具有能动创造性

        3.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调节、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革命精神)

5.11实践观

        实践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注意:劳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12错题解析

1.”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一思想属于: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题干所引用这段话是列宁关于”两个归结“的思想,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这样就有可靠的根据说明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这一思想是列宁概括的唯物史观研究社会行态的方法。(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属于旧唯物主义,均属于唯心史观)

2.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此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从人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的,但可以被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人们不能说出物质的样子,也不能在经验世界中找到物质的原型,所以恩格斯这句话表明哲学的物质概念是通过思维的抽象撇开物质的具体特征而形成的对事物普遍本质的揭示,是思维加工的成果,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解析:静止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又是未来运动的出发点,因此,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矛盾是运动的原因和根据;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运动则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内容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时空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无始无终。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无边无际。

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具体事物,其存在的时间、占有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的和相对的统一。

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

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

 6.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6.1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6.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反对主观联系,其本质是唯心主义。

     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 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水火是直接联系的,火与鱼是间接联系)

     条件性:①条件是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作用。②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③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6.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发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6.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区别: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6.5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6.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及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及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系:一方面,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另一方面,共性也离不开个性,不包含共性的个性也是没有的。

6.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论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由一般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特殊性)社会主义(普遍性)的哲学基础。

普遍性和特殊不存在绝对和被决定关系

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高低地位差别

7.量变质变规律

质: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范围、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的统一。

8.错题分析

8.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变化属于: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解析: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变化属于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

备注: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8.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解析: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备注:斗争性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9.认识论

9.1实践的本质、结构和基本类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9.2实践的基本结构

         主体;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

9.3实践的基本类型

         生产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9.4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实践能够把想法变成现实。(认识活动只具有间接现实性)

         注意: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不需要背)

         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用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9.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题考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可以反作用实践

          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实践)和间接经验(书本和他人的理论)

          行动是老子(实践),知识是儿子(认识),创造是孙子(新的实践)——陶行知

9.6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9.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对):

       唯心主义先验论(错):

9.8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

        具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9.9认识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到理性)——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到实践)——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

 9.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只重视感性,不重视理性——经验论(经验主义)

重视理性,忽略感性——唯理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9.1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问:经过两次飞跃,认识的活动是否完成?

       答: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辩证)。经过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说它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

       中国什么时候进入新时代:2012年党的十八大

错题辨析:

9.1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括哲学,又包括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哲学或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不是永恒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9.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1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备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无产阶级的历史革命: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15.人类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9.16.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17 问: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了:价值的主体性

解析: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同,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以主体需要为中介,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

9.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包含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9.1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为实践服务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受实践检验的。

9.20负载理论:理论渗透

9.21.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其客观性是指: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10.真理与价值

         真理(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要反对“主观真理论”: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有用即真理、领导权威的话就是真理。

         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行、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0.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对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绝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客观性,相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条件性。

       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意义: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

10.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0.3真理的检验标准(选择题)

        实践之所以称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客观性)和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

10.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

        价值的基本特性:主体性(我的地盘我做主)、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不同时期价值的看法观点不一样)

10.5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实践的真理尺度(符合客观规律)

        实践的价值尺度(符合人的目的)

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方法论: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0.6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认识论总方法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1.历史唯物主义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2.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3.社会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实体性要素(基本要素)

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渗透性要素

13.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骨骼系统):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一是经济基础是指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二是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血肉系统):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3.2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  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备注: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曲折性

备注: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13.3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3.4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高频考点)

       :科学技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种情形时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怎么办: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13.5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多选)

(1)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2)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3)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4)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13.6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好人)

                           从量上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狭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备注:在当代中国,凡是用户、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物的人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13.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3.8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

          群众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政治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组织路线)

13.9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可以分为杰出人物(推动)和反面人物。

备注: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14.政治经济学(选择)

 14.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特点:自给自足的经济、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特点: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资源配置方式——自给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14.2商品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什么是商品?有用性、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劳动交换前和交换中是商品)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自然属性)、价值(社会属性)

        价值=脑力+体力(价值不是钱,价值是劳动);价格与钱有关系。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14.3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4.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4.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因素统一于商品,缺一不可。

       分析:阳光、空气(无价值)

        对立:一切商品对于消费者是为了使用价值,对于生产者是为了价值。

                 对于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14.6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行业)必要(平均)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其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计算题口诀:正比乘,反比除,增加提高用加法,降低减少用减法

      使用价值量即数量。

14.7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特别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

14.8错题解析

       (1)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解析: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即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2)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体意识和群众意识的统一、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3)正确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意义在于:科学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正确评判生产关系的变革状况,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线、方阵、政策的客观依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4)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意志、目的等精神因素,有目的的活动造成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结果,这是人们的合力所形成的社会规律规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5)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人物的组织者、领导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6)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

14.9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当金银固定充当等价物,货币形式就出现了。

 14.10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自发是市场经济,自觉是计划经济)

14.11以私有制为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14.12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一,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备注: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5.剩余价值理论

 15.1政治经济学部分字母含义

15.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15.3资本的原始积累

      实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备注:马克思《资本论》中论述资本原始积累是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5.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名词,人的能力)

       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动词,行为)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特点即A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资本家给工人的,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及特点: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新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15.5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15.6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15.7资本的本质和形态

       

 15.8剩余价值率的计算

剩余价值率(m'):m'=m/v(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15.9提升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加班):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提高工作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必然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对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单个工厂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利润):个别企业家由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这一部分剩余价值。

       关系:超额剩余价值是动机(因),相对剩余价值是结果(果)

15.10资本积累的含义和本质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15.11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V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

15.12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5.13资本周转

       含义: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

       影响资本周转的关键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价值逐次转移的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价值一次转移和通过一次生产过程价值全部收回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5.14资本主义再生产

       不断更新和不断重复的生产

        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再生产,或者说,就是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的再生产。(多)

15.15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表现: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的劳动的报酬。(假象)

       本质带力,表现无力

      当剩余价值被当成全部预付资本(c+v)这种观念上的产物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5.16平均利润率计算

      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

      P’=P/(C+V)=M/(C+V)

15.17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15.18基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乃至经济危机的根源。

15.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共产主义是绝对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5.20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5.2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控下的民主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15.2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5.23错题分析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称在其中有“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指的是:价值规律

      (2)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但是这仅仅是危机上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由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使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使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使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6.资本主义的趋势和发展

16.1垄断产生的原因(多选)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互相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16.2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多选)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16.3垄断利润的来源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国外获取利润;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16.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16.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宏观调节(美国大豆补贴)

       微观规制(类型: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16.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16.7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入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后果: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16.8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16.9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16.10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16.1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6.12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17.科社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1516-1848)从理想到现实(1848-1917)从一国到多国(1917-1989)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1989-2017)兴起的过程。

 17.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第三阶段: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7.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革命道路)

17.3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2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7.4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建党百年)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7.5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多选)

      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7.6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19选择)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7.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7.8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18.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8.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重点)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做具体描绘。

18.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差别消亡: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必然:人受规律和物的约束

      自由:主动掌握规律,摆脱规律和物的依赖

18.3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超重点)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区别。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想的社会发展目标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18.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超重点)

      首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其次,正确认识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从时间上看,两者是最终理想和阶段性理想的关系;从层次上看,两者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从范围上看,两者也是全人类理想和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hkb.cn/news/5423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长河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python 爬虫抓取网页数据导出excel_python爬虫:利用函数封装爬取多个网页,并将爬取的信息保存在excel中(涉及编码和pandas库的使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爬取了单网页的湖北大学贴吧的信息。我爱小徐子:(python小白必看!)python爬虫详细讲解:静态单网页的内容爬取 爬取对象:百度贴吧湖北大学吧​zhuanlan.zhihu.com 仔细想…

C++中cin读取数据原理解析

在网上看别人的博客关于cin的解读,有感而发!解决了我心头的疑惑,所以在此进行记录。 参考博客源地址:(23条消息) cin、cin.get()、cin.getline()、getline()的区别_cin.getline()函数_啊大1号的博客-CSDN博客(23条消息) C while(…

马原大题知识点整理

B站上的马原大题知识点 在网上没有找到对应的资料,手打了一份(可能会有部分错误) 马原大题 文章目录 一、马哲答题考核规律二、马哲答题书写格式三、马哲大题背诵概念(一)辩证法1、联系观2、发展观3、新事物4、五大基…

研究生复试之专业问答

比较 TCP与 UDP TCP与 UDP都是传输层的协议 , 且都用端口号标识数据所达的进 程。 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服务 , 提供可靠交付。且具有流量控制 和拥塞控制。可用于可靠要求高的场合如 :SMTP,FTP,HTTP等 。 UDP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 , 提供不可靠交付 , 且无确认机制。主要 用于即…

大模型总是「胡说八道」怎么办?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

随着 ChatGPT 的出现,「AI 幻觉」一词被频繁提及。那么,什么是 AI 幻觉?简单来说,就是大模型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不止 ChatGPT,其他大语言模型也经常如此,究其根本是大语言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数据偏…

美军 AI 无人机 “抗令杀人”?LeCun、吴恩达在线辟谣:假的,是炒作!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上周三,近 400 名知名专家共同签署的 22 字声明,令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 AI 可能带来的风险,有关“AI 可能灭绝人类”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 在这种氛围中&#xff0c…

谷歌CEO皮查伊暗示要裁员;华为研发投入位居首位;Android 13首个安全更新|极客头条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哇,「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整理 | 梦依丹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一分钟速览新闻点&…

易语言写微信群AI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对话、聊天、发消息

工具我们已经打包好了,关注公众号“花花爱软件”回复“csdn”下载哈。。。。支持一下,码字不易 需要的工具: l 易语言 l 精易模块V8 l 精易助手,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花花爱人,今天…

微信小程序实现分享至朋友圈的功能

微信小程序实现分享至朋友圈的功能 微信小程序从基础库 2.11.3 开始,可将小程序页面分享到朋友圈。适用于内容型页面的分享,不适用于有较多交互的页面分享。 1 设置分享状态 小程序页面默认不可被分享到朋友圈,开发者需主动设置“分享到朋友…

微信小程序开启分享给好友及分享朋友圈功能

创建一个空白模板的微信小程序,发布成功后才发现不能分享给好友 及朋友圈 查了下才知道,要有分享功能需要开启。 在小程序首页的里添加以下两个函数 //用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好友,要现在分享到好友这个设置menu的两个参数,才可以…

用python 实现朋友圈自动点赞

使用该程序只是为了熟悉pyautogui模块的应用,不是所有圈文该点赞的,请读者慎用! 我们需要pyautogui模块,pyautogui是一个纯Python的GUI自动化工具,通过它可以让程序自动控制鼠标和键盘。 1、安装 pip3 install pya…

【基于ESP8266、点灯科技集小爱同学5灯语音控制、本地按键、无线按键、离线语音的灯光控制】

集小爱同学语音控制、本地按键、无线按键、离线语音的灯光控制 电路图 代码 #define BLINKER_WIFI #define BLINKER_MIOT_MULTI_OUTLET //设置为小爱多个插座的模式 #include <Blinker.h> #define BLINKER_PRINT Serial //串口协议库 #define BLINKER_WITHOUT_S…

Blinker接入小爱同学做智能家居RGB灯

如果你有一部非小米手机&#xff0c;怎样连入米家&#xff0c;使用小爱同学语音控制家电呢 此文相关看不懂的知识点 1、esp8266无法下载程序&#xff1a;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链接 2、非小米手机小爱同学语音接入 链接 实现功能 小爱同学语音控制客厅灯开关、模式切换、亮度…

chatgpt赋能python:用Python制作游戏

用Python制作游戏 游戏开发一直是计算机编程中最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Python作为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xff0c;也可以用来制作游戏。在本文中&#xff0c;我们将介绍如何用Python制作游戏&#xff0c;并探讨用Python进行游戏开发的优点和局限性。 游戏开发的优点 Python作…

chatgpt赋能python:用Python编写游戏

用Python编写游戏 Python是一种用于编写各种应用程序的高级编程语言&#xff0c;它易于阅读和编写&#xff0c;并且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都具有广泛的使用。使用Python编写游戏可以使游戏开发人员轻松和快速地创建相当复杂的游戏&#xff0c;同时大幅度增强了游戏体验。 为什么…

chatgpt赋能python:Python怎么做3D游戏?

Python怎么做3D游戏? 随着游戏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xff0c;Python也被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者和爱好者所使用。事实上&#xff0c;Python可以进行3D游戏开发&#xff0c;并且其简单易学、离散记录和良好的结构化编程可以为游戏开发带来诸多便利。因此&#xff0c;本篇…

chatgpt赋能python:如何利用Python做游戏

如何利用Python做游戏 Python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xff0c;可以用来做许多不同的事情&#xff0c;包括编写游戏。在这篇文章中&#xff0c;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Python来制作游戏&#xff0c;并介绍如何优化您的游戏以提高搜索引擎排名。 Python中的游戏编程 Python不是专…

AIGC:OpenAI官方版AutoGPT简介

文章目录 [toc]简介一、聊天界面直接加购物车、发推特布洛克曼&#xff1a;是时候了解AGI了 简介 OpenAI官方AutoGPT&#xff0c;要来了&#xff01;就在AutoGPT项目破10万Star之际&#xff0c;OpenAI也放出重磅炸弹&#xff0c;由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洛克曼&#xff08;Greg B…

销售人员必看的书推荐

一本好的有关销售技巧的书籍可以给销售人员指明方向&#xff0c;找到销售的精髓和正确的销售方法。那么怎样才算是一本好的销售书籍呢&#xff1f;都有哪些好的有关销售技巧的书籍呢&#xff1f;笔者凭借多年的销售经验和阅读经历选出了以下7本经典销售书籍&#xff0c;值得每个…

适合企业老板看的书推荐

老板就是一家企业的灵魂与精神领袖&#xff0c;老板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大小直接决定一家企业最终能够走多远。 要想在这个变化莫测的竞争环境中拔得头筹&#xff0c;企业老板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与个人职业素养。商战宛如逆水行舟&#xff0c;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