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卷在问卷网生成发布,绝大部分是通过熟人传播,具有较强的真实性。虽然数据总量偏少,但已有较强的分布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共11道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来源概览:
一、基本数据和交叉数据图以及具体分析
基本图表依次为:
单选:
多选:
分析:
*对数据的几项事先声明:
1. 一些选项是收集了一部分后新添加的,比如:谈过几次恋爱下的 0次;从现实中如何认识下的只网恋过;网络上你们怎么认识的下的只在现实中谈过,这些数据不具有参考性,也不是特别关注的数据。
2.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怎么认识的里面的“其他”,因之前没有加入只在现实中谈过,所以我认为其中的一大部分是想选没有网恋过。不过这道选择,需要日后再详细调查,人们网恋的开始点是在哪里,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3. 还有学历分布,大部分是本科,这与现实情况有很大出入,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交叉图表看一下学历对恋爱方式的影响如何。
4. 多项选择是为了照顾那些谈过多次恋爱且这些恋爱情况不同的群体。
*其中一枝独秀的数据有:“认识方式”下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如何认识的”下的同学或同事;“如何在一起的”下的相处了一段时间产生的好感;“是因为颜值或身材在一起的吗”下的双方都不是。
A: “相识途径”
谈过恋爱的人中有在现实生活谈过的大概占90%,在网络上相识相恋的有大概30% 。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其他的什么线上陌生人社交平台,而是线下的现实社交。
·线上社交的优势在于:容易接触到异性,不需要克服胆怯去问人要联系方式; 有很多很多异性,现实中身边可能只有几个异性; (认识成本很低又会造成频繁地去更换接触对象,很多人都没有社交资本,再更换也依然不能迅速产生好感,而且陌生人在一开始接触时心理上的敏感性会容易产生误解,不能充分认识彼此)
线下社交的优势在于:双方比较知根知底,不容易被骗到;
双方有充足的时间大量的事情“被动地”去接触去了解,去慢慢产生感情;
B:“网络上相识途径”
抛去只在现实谈过和其他,在那些旨在促进异性接触相恋的陌生人社交软件上相识相恋的平台上的有16人,附近的人有12人。游戏有17人,QQ群,贴吧圈子25人。因这一数据较少,所以没有很强的参考性,需要再次进行专项用户调查。
不过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陌生人社交软件目前功效不令人满意。
C:“如何在一起的”
双方或一方快速产生好感的情况有40% ,而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才慢慢产生好感的有75% 。还有一部分是没有谈过恋爱的。
毕竟有资本的人是少数,绝大部分群体是平平的,是无法在短时期内令人产生好感的。也不是靠尝试接触很多异性就能成功的。
解决思路有很多,一是多设置不同类型的社交场景,使人们多样化的优势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游戏打得好等等;二是多建立一些小群体,可以想象,如果学校有1000人,分成50个班结成情侣的数量要多于分成10个班结成的数量。要令鸡头的数量多起来(这里值得思考的是,到底多大的群体适合促成最多的情侣?);三是要令人们在没有好感的前提下,使他们能被动地持续互动,互动形式并非只有纯粹的文字聊天。
D:“是因为颜值身材在一起的吗”
在情侣关系中,有60%人的选择了双方都不是。有50%选择了一方或双方是,这与现实情况是不符合的。(猜测选择双方都不是的人只有六成的原因:自恋,不想揭短,恋人双方互夸以及最大的原因在于,还有大部分没有外在条件的人并没有谈过恋爱,数据未录入)。不过外貌应该算是稀缺资源里拥有量很多的了。必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点。
E:“如何喜欢上对方的”
聪明,团队领袖,富裕这些选项不多的人去选,原因当然不是因为这些不吸引人,而是因为这些都是稀缺资源,只有少数人拥有。还有特别值得关注的选项是:“自然相处共事”、“对我好,一直关心我”。
对部分交叉图标的分析:
A.不同性别 相识途径及网上相识途径
数据量过少,不过也有一定参考意义。抛去其他和只在现实谈过。 在陌陌探探等社交app里相识的占比不多。男女分布并无差距,毕竟双方是在相同平台相识的。
这一数据往后有机会一定要着重进行问卷调查。
B.不同性别 双方如何在一起的
男女比例几乎吻合可以看出与现实情况并无太大的欺骗或认知错误。
不过从“双方迅速喜欢上对方”看出,男性稍稍自恋或者缺少防范心理。因为女性对关系的确立更加小心一些。
无论是女是男,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群在产生好感前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互相了解,培养感情的。而在线上,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并没有提供让人长时间接触的条件,可以迅速投身下一个,是线上的优势,但绝对性的更是一个劣势。
C.不同性别 是因为颜值身材在一起的吗?
从“我是,对方不是”和“对方是,我不是”对比可看出,男性的确比女性更关注对方的外在条件。
然而大多数人的外表并不具有吸引力使得 大部分人并不是因为外在条件在一起的。
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男性在 “双方都是”项里,投票的是女性的两倍。原因为何,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点。需要进一步调查探索。但与做app可能关系不大。
D.不同性别 如何喜欢上对方的
女性更关注对方 “对自己关心,真心喜欢自己”、“幽默搞笑好玩”、“双方聊起来舒服”(幽默与聊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其实是花时间精力在我的身上,讨好我,表明是真的喜欢我)、“聪明,能力”、“团队领袖气质” 。 选择外在条件的仅有大概20%。综合来看就是一要有能力、 二要喜欢我,不会轻易抛弃我。因为能力强是比较出来的,永远是少数的,所以大部分男性只有通过满足女性第二个要求来获得对应的大部分的女性的青睐。
男性还是更关注外在条件,大部分也是被动接触才产生的情感,并不是无脑去追很多异性的。
E.线上与线下的一些比较图
此系列也特别重要,但是线上的数据有些少。以后需要特别调查
因为相识途径以及之后的选择都是多选,而且没有单独分开测,所以只要选了“网络上”的,必然绝大部分也选了“现实中”,所以数据是混着的。只能反映一种趋势倾向,没有量化的精确性。
交换坐标
线上的“相处一段时间后产生好感”少于线下的,原因线上的确不太利于人们长期相处;但“双方迅速喜欢上对方”的占比是比线下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线下,有资本的人被稀释在普通人中,在碰撞中,难以与同样稀少的同类相遇。另一方面是寻找下一个的成本很低。
我们要完善有资本的人群的匹配效率,同时,对于大部分无资本的普通人,要寻找一些手段,让他们有机会长期待一起。可以预见,最完美的比例,应该是与现实中,这些人群的比例相符合。
网络上选择“对方是我不是”的有点过多,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在外在条件这方面,线上线下 没有很大区别。
在网上交友的人群大多是因为寂寞,同时在线上选择性格,品质,自然相处陪伴等等这些需要长期交往才可以体现出的是不如线下多的。
F.线上相遇平台的比较
同样的,该数据图只能反映一种质上的倾向,没有量上的精确性。
G.不同学历还有年龄的比较
参与问卷的人群 学历绝大部分在技校,中高专和本科;年龄主要在16-25岁之间。只有这几个区间的有参考性,其他区间人数过少,基本没有参考性。
二、综合结论:
只有很少的人群具有吸引力,有资本比较迅速的产生好感。
2. 吸引力中,女性本身具有的是外在条件,希望男性具有的是外在条件,真心喜欢自己,聪明幽默有钱有能力等;男性本身具有的是外在条件,能力,主动出击,希望女性具有的是外在条件。
3.对于没有明显吸引力的大部分群体,都是需要经过被动的长时间接触互动才会产生情感。
三、本卷的不足
1.数据少
总的样本过少,导致其中一些特定人群本来就比较少的项目数据更加稀少。
年龄分布,学历分布,不均。
2.题目缺少
缺少了一项对于关系确立前主动性的考察。我想当然的会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男性更主动一些。于是错过了设置这道选项。是一个遗憾,下一次有机会一定要增添主动性的调查(双方都比较主动,双方都没有很主动,对方更主动,我更主动一些)
缺少了对这段关系的匹配度看法 (双方条件比较般配;对方比我好一些,我赚了;我比对方好一些,有点亏)
还有一项是对于大多数群体,双方都没有吸引力的前提下,到底是怎么发展成情侣的。
3.数据混杂
因认识方式网恋与现实是可以多选的,之后的答题也没有分开,导致凡是以网恋与现实为横坐标时的数据,里面都会被混入对方的一些数据。对于网恋上的一些情况,需要单独进行进一步调查。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