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的起源与发展

序章:版本控制的前世今生

在软件开发的漫长旅程中,版本控制犹如一位忠诚的伙伴,始终陪伴着开发者们。它的存在,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管理的诸多难题,让团队协作更加高效,代码的演进更加有序。

简单来说,版本控制是一种记录文件或项目变更历史的系统。它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能够保存项目在不同阶段的状态,让开发者可以随时回溯到过去的某个版本,查看当时的代码情况,或者在出现问题时回滚到稳定的版本。比如,当你在开发一个项目时,可能会对代码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版本控制可以记录下每一次修改的内容、时间以及修改者,方便你日后查阅和管理。

早期的版本控制主要是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CVCS),其中以 Subversion(SVN)为代表。在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中,有一个单一的中央服务器,它就像一个 “大管家”,保存着所有文件的修订版本。开发者们通过客户端连接到这个服务器,获取最新的文件版本进行修改,完成后再将修改提交回服务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代码的集中管理和团队协作,就像大家在一个共享的文档中进行编辑,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的修改。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就像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中央服务器出现故障,比如宕机或者磁盘损坏,那么整个项目的开发就会陷入停滞,数据也可能面临丢失的风险。而且,由于所有的操作都依赖于网络连接到中央服务器,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开发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DVCS)应运而生,Git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与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不同,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采用了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在 Git 的世界里,每个开发者的本地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代码仓库副本,就像是每个人都有一份完整的项目资料,包括所有的版本历史和代码。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本地进行代码的修改、提交和分支管理等操作,而无需依赖中央服务器。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就像你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随时对项目进行修改,等有网络时再与他人同步。当多个开发者需要协作时,他们可以通过推送(push)和拉取(pull)操作来同步代码,形成多种灵活的协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开发的连续性和效率,还降低了对网络的依赖,同时也增强了项目的安全性,因为每个开发者都有完整的代码备份,即使某个仓库出现问题,也可以从其他开发者的本地仓库中恢复。

可以说,Git 的出现,是版本控制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其独特的分布式特性、高效的操作和强大的分支管理能力,迅速成为了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小型项目还是大型开源项目,都能看到 Git 的身影。

一、Git 诞生:破局的利刃

时光回溯到 2005 年,在开源世界的舞台上,一场风云突变正在悄然上演。彼时,Linux 内核开发团队一直依赖的商业版本控制系统 BitKeeper,其所有者突然决定不再免费向开源社区提供服务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乱了 Linux 内核开发的节奏。对于这个由全球众多开发者共同参与的超大型项目来说,失去免费使用 BitKeeper 的权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Linux 内核的开发规模庞大,涉及到无数的代码文件和频繁的代码变更,对版本控制工具的要求极高。BitKeeper 作为之前的选择,在分布式版本控制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如今,它的离去让 Linux 内核开发团队陷入了困境。他们急需一款新的版本控制系统,既能满足分布式开发的需求,又要具备高效、稳定等特性。

在这关键时刻,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挺身而出,决定亲自操刀开发一款全新的版本控制系统,这便是 Git 的诞生契机。Linus 对 Git 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堪称前瞻性的要求,这些要求成为了 Git 日后崛起的关键因素。

速度,是 Linus 首要考虑的因素。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的版本控制操作,如提交、拉取、合并等,如果速度过慢,将会极大地影响开发效率。Linus 深知这一点,他要求 Git 的版本控制操作必须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最好能在毫秒级内响应,这与当时一些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 SVN,其操作往往需要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在网络不佳时,效率极低。

分布式特性也是 Git 的核心设计理念之一。每个开发者都能在本地拥有一份完整的代码副本,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离线状态下进行代码的修改、提交、分支管理等操作,无需时刻依赖网络连接到中央服务器。就像在旅途中,开发者即使身处没有网络的飞机或火车上,也能继续工作,等有网络时再将本地的修改同步到远程仓库。这种分布式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开发的灵活性和连续性,还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因为每个开发者的本地仓库都是一个完整的备份,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强大的分支和合并功能是 Git 适应复杂开发场景的重要保障。在大型项目开发中,并行开发是常态,可能会同时存在多个功能分支、修复分支等。Git 需要能够方便地支持开发者进行分支的创建、切换和合并操作,让开发者可以在各自的分支上独立开发,互不干扰,最后再将各个分支的成果顺利合并到主分支。这种强大的分支管理能力,使得 Git 能够轻松应对上千个分支并行开发的复杂情况,为团队协作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简单的设计理念贯穿了 Git 的整个开发过程。Linus 追求的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设计,避免引入复杂和不必要的功能。他认为,一个好的版本控制系统应该专注于核心功能,让开发者能够轻松上手,快速掌握其使用方法。Git 的命令简洁明了,操作流程直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基本的操作。

数据完整性的保障对于版本控制系统来说至关重要。Git 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校验机制,确保每次提交的代码都不会被损坏或篡改。它使用 SHA-1 哈希算法对文件和提交进行唯一标识,只要文件内容发生任何变化,其哈希值就会改变,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数据的不一致性。这种数据完整性的保护,让开发者可以放心地进行代码的管理和协作,不用担心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在 2005 年 4 月,Linus Torvalds 带着这些明确的设计要求,开始了 Git 的开发之旅。令人惊叹的是,仅仅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就完成了 Git 的最初设计。随后的几周内,Git 迅速迭代,不断完善。到了 5 月份,Linux 内核项目已经成功切换到 Git 进行版本管理,Git 正式登上了开源世界的舞台,开启了它辉煌的篇章。

二、初出茅庐:Git 的蹒跚起步

2005 年,Git 首次发布,就像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虽然稚嫩,但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潜力。它以开源的模式面向世界,这一举措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迅速吸引了全球众多开发者的目光。

开源模式对于 Git 的发展来说,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开源的世界里,没有地域和组织的限制,任何开发者都可以自由地获取 Git 的源代码,深入研究它的内部机制,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理解进行改进和优化。这就像是一场全球性的软件开发盛宴,每个开发者都能成为这场盛宴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团队,有着不同的技术背景和思维方式,但都因为对 Git 的热爱和对开源精神的认同,汇聚在了一起。

在 Git 的早期发展阶段,开发者们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纷纷为 Git 贡献自己的代码,为其添加新的功能。比如,在分支管理方面,开发者们不断完善算法和操作流程,使得分支的创建、切换和合并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在大型项目开发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功能分支、修复分支等,开发者们通过优化 Git 的分支管理功能,让不同分支之间的协作更加顺畅,避免了代码冲突和混乱。在合并功能上,开发者们致力于提高合并的准确性和智能性,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代码合并情况,减少人工干预的工作量。

除了功能的添加,开发者们还对 Git 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工作。他们深入研究 Git 的底层代码,寻找性能瓶颈,通过改进算法、优化数据结构等方式,不断提升 Git 的运行速度。在处理大规模代码库时,Git 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快速地完成版本控制操作,如提交、拉取、合并等,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社区的讨论和交流也为 Git 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开发者们在各种技术论坛、邮件列表和代码托管平台上,分享自己在使用 Git 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让 Git 能够不断地吸收各方的智慧,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生命体,在社区的滋养下,变得越来越强大。

三、崭露头角:成长与扩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Git 逐渐在开源社区中崭露头角,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 年,Junio Hamano 成为 Git 的主要维护者,这一变动为 Git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Junio Hamano 全身心地投入到 Git 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中,他积极与社区开发者沟通交流,收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 Git 的代码进行了深入的优化和改进。在他的努力下,Git 的稳定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功能也日益丰富和完善,为 Git 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 年,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了 ——GitHub 网站正式上线。GitHub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代码宝库,它以 Git 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在线代码托管平台。在 GitHub 上,开发者们可以轻松地创建自己的代码仓库,将自己的项目分享给全世界的开发者。同时,它还提供了丰富的协作功能,比如复制代码分支(Fork)、拉拽请求(Pull Requests)、合并代码(Merging)等,极大地简化了代码协作的流程。在 GitHub 出现之前,开发者们如果要协作编写代码,需要先手动下载他人提供的代码包,在本地编写完成后,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以 “补丁包” 的形式发给原作者,原作者还需要从头到尾自行审验 “补丁包”,看是否能够混合到原来的代码中而不出错。而有了 GitHub,这一切都变得简单而高效。开发者们只需要从任何公开的代码仓库中复制代码到自己的账号下,就可以展开编辑,编辑完成后会有相应的改动记录,修改好的代码只需给原作者发一个拉拽请求,原作者如果检查改动记录没有问题,就能直接将代码合并到原文件中,实现了基于集体智慧的编程创作。

GitHub 的出现,就像在开发者的世界里搭建了一座沟通协作的桥梁,让全球的开发者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吸引了大量的开发者入驻,许多知名的开源项目,如 Ruby on Rails、jQuery、Python 等,都纷纷选择在 GitHub 上托管自己的代码。这些项目的加入,不仅丰富了 GitHub 的代码资源,也吸引了更多的开发者关注和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社区的日益壮大,Git 在开发者群体中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攀升。2010 年,Git 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强大的功能,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版本控制系统。这一荣誉的获得,无疑是对 Git 在版本控制领域地位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 Git 已经从一个新兴的版本控制系统,成长为被广大开发者所信赖和喜爱的主流工具。

到了 2012 年,Git 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达到了 100 万个仓库和 300 万个用户的里程碑。这一数字的背后,是 Git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真实写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队开始认识到 Git 在代码管理和团队协作方面的巨大优势,纷纷将其引入到自己的项目开发中。无论是小型创业公司,还是大型跨国企业,都能在 Git 的帮助下,实现高效的代码管理和团队协作,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四、大放异彩:主流地位的奠定

2013 年,Git 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0 版本,这一版本的发布,就像是为 Git 这台强大的引擎注入了新的燃料,使其在版本控制领域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这个版本中,Git 引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特性。其中,对 HTTP 协议的支持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新增了对 “smart” 传输和 “dumb” 传输协议的支持。这一改进,使得 Git 在网络传输方面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之前的版本中,当开发者通过 HTTP 协议进行代码的克隆或推送操作时,尤其是在面对大规模代码库和复杂网络环境时,往往会遇到传输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而 Git 2.0 版本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困扰。在克隆一个大型开源项目的代码库时,之前可能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在 Git 2.0 版本下,借助新的 HTTP 协议支持,传输时间大幅缩短,可能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短,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这种对不同传输协议的支持,也增强了 Git 与各种网络环境和服务器的兼容性,使得开发者无论在何种网络条件下,都能更加顺畅地使用 Git 进行代码管理。

除了在网络传输方面的改进,Git 2.0 版本还在其他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在性能方面,对多个核心命令,如 git status、git clone 和 git fetch 等,都进行了深度优化。以 git status 命令为例,在大型项目中,当项目包含大量的文件和复杂的目录结构时,之前版本的 git status 命令在执行时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扫描和分析文件状态,而 Git 2.0 版本下,git status 命令的执行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快速地显示当前工作目录和暂存区的状态,让开发者能够及时了解项目的最新情况。在处理合并冲突时,Git 2.0 也变得更加智能。它引入了新的算法和提示机制,当出现合并冲突时,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冲突的位置,并提供详细的冲突信息和解决方案建议,帮助开发者更快地解决冲突,减少了因冲突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开发延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Git 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此后,Git 团队持续发力,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每一个新版本都带来了新的功能和优化。在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Git 更是做出了诸多努力。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严峻,代码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了开发者们关注的焦点。Git 通过引入更强大的加密算法,对代码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代码不会被窃取或篡改。在验证机制方面,Git 也进行了升级,加强了对用户身份和操作权限的验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操作。同时,Git 还支持用户对敏感信息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将数据库密码等隐私信息写到一个单独的文件里,并添加到.gitignore 中,避免在代码上传时这些敏感信息被泄露。

这些持续的改进和优化,使得 Git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无论是小型的创业团队,还是大型的跨国企业,都将 Git 作为代码管理的首选工具。在开源社区中,Git 更是成为了项目开发的标准配置,无数的开源项目依托 Git 进行版本控制和协作开发,推动了开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未来展望:Git 的星辰大海

展望未来,Git 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它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云计算领域,Git 与云服务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如今,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选择将代码托管在云端,利用云平台的强大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代码的高效管理和协作。像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主流云服务提供商,都对 Git 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在这些云平台上创建和管理远程仓库,实现代码的快速部署和更新。比如,通过与云服务的集成,开发者可以在代码提交后,自动触发云平台上的构建、测试和部署流程,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未来,Git 有望进一步优化与云服务的交互,实现更智能的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例如,根据项目的活跃度和代码量,自动调整云存储和计算资源的配置,为开发者提供更加灵活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变得至关重要。Git 在大数据项目中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在数据科学领域,数据科学家们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模型。Git 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数据和代码的版本,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例如,在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训练时,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 Git 记录每一次数据处理和参数调整的过程,方便日后回溯和验证。同时,Git 的分支管理功能也使得数据科学家可以在不同的分支上进行实验和探索,而不会影响到主代码的稳定性。未来,Git 可能会与大数据分析工具和平台进行更深入的集成,为数据科学家提供一站式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解决方案。比如,与 Hadoop、Spark 等大数据框架相结合,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版本控制和协同处理。

在人工智能领域,Git 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人工智能项目通常涉及到大量的代码和模型训练,版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Git 可以帮助人工智能开发者管理不同版本的模型代码和训练数据,跟踪模型的性能变化,从而更好地优化模型。例如,当开发者对模型进行改进或调整参数时,可以通过 Git 记录这些更改,并对比不同版本模型的性能指标,找到最优的模型配置。此外,Git 还可以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源协作,让全球的开发者能够共同参与到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中。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Git 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版本控制和代码管理。比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检测代码中的潜在问题和错误,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实现自动化的代码审查和合并功能,进一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除了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拓展,Git 在自身的易用性、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也有着持续改进的方向。虽然 Git 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性能,但对于一些新开发者来说,其学习曲线仍然相对较陡峭。为了降低新开发者的学习门槛,Git 社区可能会推出更多简洁易用的图形化界面工具和详细的教程资源。这些工具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 Git 的操作流程和功能,让新开发者能够轻松上手。同时,教程资源也将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层面,满足不同开发者的学习需求。

在性能方面,随着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代码库的日益庞大,Git 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以提高操作的速度和效率。例如,在处理大规模代码库时,加快克隆、拉取和推送等操作的速度,减少等待时间。通过优化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提高 Git 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

稳定性也是 Git 未来发展的重要关注点。Git 需要确保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和操作场景下都能稳定运行,避免出现数据丢失、冲突解决失败等问题。通过加强错误处理机制和数据校验机制,提高 Git 的容错能力,保障开发者的代码安全。

Git 社区的活跃和生态系统的完善也是 Git 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今,Git 社区汇聚了全球众多的开发者,他们积极参与到 Git 的开发和改进中,为 Git 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Git 社区有望继续保持这种活跃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同时,Git 的生态系统也将不断完善,各种与 Git 相关的工具和服务将更加丰富多样。比如,代码托管平台将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项目管理工具将与 Git 实现更紧密的集成,为开发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开发流程。

终章:Git 的深远影响

回顾 Git 的发展历程,从 2005 年诞生之初的破局之举,到如今在全球软件开发领域的广泛应用,它无疑已经成为了版本控制领域的一座不朽的丰碑。Git 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软件开发的方式,让开发者们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代码,更加顺畅地进行团队协作。它的分布式特性,赋予了开发者极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工作。强大的分支管理功能,使得并行开发变得轻而易举,不同的功能开发、问题修复可以在各自的分支上独立进行,互不干扰,最后再完美地合并到主分支。

在开源社区中,Git 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开源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全球的开发者能够跨越地域和组织的界限,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来。通过 Git,开发者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开源项目的代码,进行学习、改进和贡献。无数的开源项目在 Git 的帮助下蓬勃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例如,Linux 内核项目、Python、Ruby 等知名开源项目,都借助 Git 实现了高效的版本控制和全球开发者的协作。

展望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Git 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它将继续在软件开发领域发挥核心作用,同时也会在数据管理、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对于广大开发者来说,Git 已经成为了必备的技能之一。无论你是初入编程世界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专家,都能从 Git 的使用中受益。它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组织代码,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 Git 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掌握 Git 的新功能和新特性。同时,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开源项目中,利用 Git 与全球的开发者们一起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 Git 的世界里,每一个开发者都可以成为创新的推动者,让我们一起携手,书写更加精彩的开源篇章!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hkb.cn/news/1202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长河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MPRnet》学习笔记

paper:2102.02808 GitHub:swz30/MPRNet: [CVPR 2021] Multi-Stage Progressive Image Restoration. SOTA results for Image deblurring, deraining, and denoising. 目录 摘要 1、介绍 2、相关工作 2.1 单阶段方法 2.2 多阶段方法 2.3 注意力机…

Spark的基本概念

个人博客地址:Spark的基本概念 | 一张假钞的真实世界 编程接口 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 )。Spark2.0之前的编程接口。Spark2.0之后以不再推荐使用,而是被Dataset替代。Dataset&#xff…

自动驾驶---两轮自行车的自主导航

1 背景 无人驾驶汽车最早出现在DARPA的比赛中,从那个时刻开始,逐渐引起全球学者的注意,于是从上个世纪开始各大高校院所开始了无人汽车的研发。直到这两年,无人驾驶汽车才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虽然目前市面上的乘用车还…

L30.【LeetCode笔记】设计链表

1.题目 707. 设计链表 - 力扣(LeetCode) 你可以选择使用单链表或者双链表,设计并实现自己的链表。 单链表中的节点应该具备两个属性:val 和 next 。val 是当前节点的值,next 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引用。 如果是双向…

25寒假算法刷题 | Day1 | LeetCode 240. 搜索二维矩阵 II,148. 排序链表

目录 240. 搜索二维矩阵 II题目描述题解 148. 排序链表题目描述题解 240. 搜索二维矩阵 II 点此跳转题目链接 题目描述 编写一个高效的算法来搜索 m x n 矩阵 matrix 中的一个目标值 target 。该矩阵具有以下特性: 每行的元素从左到右升序排列。每列的元素从上到…

零基础学习书生.浦语大模型-入门岛

第一关:Linux基础知识 Cursor连接服务器 使用Remote - SSH插件即可 注:46561:服务器端口号 运行指令 python hello_world.py端口映射 ssh -p 46561 rootssh.intern-ai.org.cn -CNg -L 7860:127.0.0.1:7860 -o StrictHostKeyCheckingno …

刷题汇总一览

文章目录 贪心动态规划数据结构 本题单设计力扣、牛客等多个刷题网站 贪心 贪心后悔 徒步旅行中的补给问题 LCP 30.魔塔游戏 题目使用到的思想解题分析徒步旅行中的补给问题每次我们都加入当前补给点的k个选择,同时进行升序排序,只保留前k个元素&#…

【LLM-agent】(task2)用llama-index搭建AI Agent

note LlamaIndex 实现 Agent 需要导入 ReActAgent 和 Function Tool,循环执行:推理、行动、观察、优化推理、重复进行。可以在 arize_phoenix 中看到 agent 的具体提示词,工具被装换成了提示词ReActAgent 使得业务自动向代码转换成为可能&am…

给AI加知识库

1、加载 Document Loader文档加载器 在 langchain_community. document_loaders 里有很多种文档加载器 from langchain_community. document_loaders import *** 1、纯文本加载器:TextLoader,纯文本(不包含任何粗体、下划线、字号格式&am…

浅谈《图解HTTP》

感悟 滑至尾页的那一刻,内心突兀的涌来一阵畅快的感觉。如果说从前对互联网只是懵懵懂懂,但此刻却觉得她是如此清晰而可爱的呈现在哪里。 介绍中说,《图解HTTP》适合作为第一本网络协议书。确实,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

【hot100】刷题记录(12)-回文链表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单链表的头节点 head ,请你判断该链表是否为 回文链表 。如果是,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head [1,2,2,1] 输出:true示例 2: …

Deep Sleep 96小时: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保卫战

2025年1月28日凌晨3点,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代号“Deep Sleep”的服务器突遭海量数据洪流冲击,警报声响彻机房,一场针对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来势汹汹! 面对美国发起的这场…

自动化构建-make/Makefile 【Linux基础开发工具】

文章目录 一、背景二、Makefile编译过程三、变量四、变量赋值1、""是最普通的等号2、“:” 表示直接赋值3、“?” 表示如果该变量没有被赋值,4、""和写代码是一样的, 五、预定义变量六、函数**通配符** 七、伪目标 .PHONY八、其他常…

【Three.js+React】教程001:绘制简单的盒子

文章目录 React整合Three.js创建项目绘制一个简单的盒子添加坐标辅助器React整合Three.js 在 React 中结合 Three.js 进行 3D 开发,可以使用 React + Three.js + @react-three/fiber 进行高效渲染,同时配合 @react-three/drei 提供的封装工具,让开发更加简洁。 创建项目 …

K8S集群架构及主机准备

本次集群部署主机分布K8S集群主机配置主机静态IP设置主机名解析ipvs管理工具安装及模块加载主机系统升级主机间免密登录配置主机基础配置完后最好做个快照备份 2台负载均衡器 Haproxy高可用keepalived3台k8s master节点5台工作节点(至少2及以上)本次集群部署主机分布 K8S集群主…

SQL入门到精通 理论+实战 -- 在 MySQL 中学习SQL语言

目录 一、环境准备 1、MySQL 8.0 和 Navicat 下载安装 2、准备好的表和数据文件: 二、SQL语言简述 1、数据库基础概念 2、什么是SQL 3、SQL的分类 4、SQL通用语法 三、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 1、操…

3.5.7 基于横盘结构的分析体系——缠论(背驰/背离)

背离(背驰) 本文讨论背离主要从量价和时空的角度来讨论。涉及的背离类型如下表: 角度 类型 成交量和价格 量价背离 时间和空间 MACD背离 笔背离 盘整背离 趋势背离 表1-9 背离的角度和类型。 从成交量和价格的角度,本文…

51c嵌入式~电路~合集25

我自己的原文哦~ https://blog.51cto.com/whaosoft/13241709 一、“开关电源”和“普通电源”的区别 什么叫开关电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

深度学习 Pytorch 基础网络手动搭建与快速实现

为了方便后续练习的展开,我们尝试自己创建一个数据生成器,用于自主生成一些符合某些条件、具备某些特性的数据集。 导入相关的包 # 随机模块 import random# 绘图模块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导入numpy import nu…

【文件上传】

目录 一. 介绍二. 本地存储三. 阿里云OSS3.1 准备工作3.2 入门程序3.3 案例集成3.4 程序优化 \quad 一. 介绍 \quad 三要素缺一不可 \quad 二. 本地存储 \quad 解决相同命名覆盖问题 \quad 三. 阿里云OSS \quad \quad 3.1 准备工作 \quad \quad 3.2 入门程序 \quad \quad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