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海洋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地质调查扮演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角色。它如同一把无形的尺子,衡量着每一寸土地的开发潜力与安全边界,不仅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在规避地质安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质环境日益复杂,如何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围绕国土空间规划,打造多场景的分析评价体系和应用系统,在管控环节上规避地质安全风险,为国土空间科学规划提供有力支撑,已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在眉睫。
地质调查:城市规划的“先遣队”
地质调查,这一看似枯燥的专业术语,实则蕴含着城市规划的智慧与远见。它如同一双锐利的眼睛,穿透地表,洞察地下的奥秘。在城市扩容或建设初期,地质调查便扮演着“先遣队”的角色,通过详尽的勘探与分析,揭示出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文、地质安全风险等关键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这些基础数据,如同城市规划的“DNA”,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乃至建筑类型。忽视地质调查,盲目开发,不仅可能触发风险、引起地质灾害或次生灾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可能破坏城市的自然生态,影响城市的安全性与宜居性。因此,城市地质调查是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确保城市安全、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为提高地质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智博创享瞄准地质调查内外业全流程的业务需求,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开发了内外业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系统(App+Web)”,不仅能满足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海洋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勘查、物化遥勘查等专业维度管理的数据采集,还与时俱进,可高效支撑“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专项调查”在项目管理、调查任务管理、调查人员管理、采集数据管理等工作的开展。
多场景数智赋能:规避地质安全风险的“导航仪”
地质调查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如何以城市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分析评价体系,从规划源头上规避地质安全风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本专题第4篇中,已介绍了城市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的流程以及各专题评价模型在提升地质安全风险识别能力上的应用潜力与相关案例。
在本专题第5篇中,已介绍了基于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监测和安全风险评价等数据成果,打造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科学辅助地质安全风险防控。
本篇将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分享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在规划管控环节规避地质安全风险的部分应用场景和成功案例。它们如同城市规划的“导航仪”,指引着城市管理者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找到安全的开发路径,确保城市规划在不破坏自然生态、不引发地质安全风险的前提下顺利实施。
1、分析评价,从规划源头上规避风险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与约束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侧重于评估区域内地质、水文、生态等自然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着眼于分析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对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程度。
基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等多要素地质调查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ZGIS“双评价”系统可辅助城市规划部门科学评估国土空间开发潜力,识别适宜开发区域,优化城市国土空间布局,从规划源头上规避防控灾害风险。例如,通过本系统,可识别适合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区域,明确国土空间的开发潜力,为城乡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无序、盲目开发触发或加剧地质安全风险。
ZGIS双评价子系统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灾害评估,在土地供应环节严控风险
针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在土地供应、用地审批时,建设单位可通过ZGIS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查询系统,快速获取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类型、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各灾害类型对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要求,让灾害风险相关信息了然于胸。
面向用地管理部门,系统支持审批各单位发起的查询申请,并提供相对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报告》,助力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及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建设用地审批、工程建设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查询结果
3、方案优选,在工程选址上过滤风险
在工程选址过程中,系统可面向不同工程类型,提供风险分析评价能力,评估不同选址方案的地质安全风险,辅助方案优选,在工程选址环节过滤地质安全风险。例如,在地质构造稳定、岩土性质良好的区域,优先选择建设重要基础设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某地下管廊选址方案
选址沿线岩性展示
地下管廊三维漫游
4、防灾减灾,在工程设计时防范风险
在工程设计阶段,基于基础地质地理、工程勘察、气象等数据,并结合地下水、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以及位移、应力等监测数据,ZGIS岩土工程三维设计系统可针对风险区域和灾害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设计方案,辅助风险治理。例如,针对靠近活动断裂带或在地质灾害极高、高风险区域无法避让的用地布局,通过本系统助力边坡支护、基坑、缓冲带、抗震结构等防灾减灾设计工作。
边坡支护设计
基坑设计
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正朝着智能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智博也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地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动态分析,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此外,还结合智慧城市平台,将地质安全防控融入城市管理全流程,实现风险的全方位管控。
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是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城市地质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双评价”体系,构建多专题分析评价模型和应用场景,为城市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灾害评估、用地审批、工程选址、施工设计等业务开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促进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