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RDB持久化
- 1、概念
- 2、生成、载入RDB文件
- 3、执行时机
- (1) 执行save命令
- (2)执行bgsave命令
- (3)Redis停机时
- (4)触发RDB条件
- 4、bgsave原理
- 5、小结
- 二、AOF持久化
- 1、概念
- 2、AOF配置
- 3、AOF文件重写
- 4、RDB与AOF对比
一、RDB持久化
1、概念
RDB全称Redis Database Backup file(Redis数据备份文件),也被叫做Redis数据快照。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存中的所有数据都记录到磁盘中。当Redis实例故障重启后,从磁盘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快照文件称为RDB文件,默认是保存在当前运行目录。
2、生成、载入RDB文件
- 生成RDB文件:在执行save或bgsave命令时会生成一个新的RDB文件,在生成新的RDB文件时已过期的键不会保存到其中。
- 载入RDB文件:如果服务器开启了RDB功能,那么服务器在启动时,会对RDB文件进行载入:
- 主服务器模式:过期的键不会被载入到数据库中,数据载入的过程中会被忽略掉。
- 从服务器模式: 文件中所有的数据都会载入到数据库中(不论键是否过期都会载入)。
3、执行时机
(1) 执行save命令
可以立即执行一次RDB:save命令会导致主进程执行RDB,这个过程中其它所有命令都会被阻塞。只有在数据迁移时可能用到。
(2)执行bgsave命令
可以异步执行RDB:这个命令执行后会开启独立进程完成RDB,主进程可以持续处理用户请求,不受影响。
(3)Redis停机时
Redis停机时会执行一次save命令,实现RDB持久化
(4)触发RDB条件
Redis内部有触发RDB的机制,可以在redis.conf文件中找到,格式如下:
RDB的其它配置也可以在redis.conf文件中设置:
4、bgsave原理
bgsave开始时会fork主进程得到子进程,子进程共享主进程的内存数据。完成fork后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 RDB 文件。fork采用的是copy-on-write技术
- 当主进程执行读操作时,访问共享内存
- 当主进程执行写操作时,则会拷贝一份数据,执行写操作
5、小结
- RDB方式bgsave的基本流程
- fork主进程得到一个子进程,共享内存空间
- 子进程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新的RDB文件
- 用新RDB文件替换旧的RDB文件
- RDB会在什么时候执行?save 60 1000代表什么含义
- 默认是服务停止时
- 代表60秒内至少执行1000次修改则触发RDB
- RDB的缺点
- RDB执行间隔时间长,两次RDB之间写入数据有丢失的风险
- fork子进程、压缩、写出RDB文件都比较耗时
二、AOF持久化
1、概念
AOF全称为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处理的每一个写命令都会记录在AOF文件,可以看做是命令日志文件。
2、AOF配置
- 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来开启AOF:
- AOF的命令记录的频率也可以通过redis.conf文件来配
- 三种策略对比
- 三种策略对比
3、AOF文件重写
因为是记录命令,AOF文件会比RDB文件大的多。而且AOF会记录对同一个key的多次写操作,但只有最后一次写操作才有意义。通过执行bgrewriteaof命令,可以让AOF文件执行重写功能,用最少的命令达到相同效果。
- 如图,AOF原本有三个命令,但是set num 123 和 set num 666都是对num的操作,第二次会覆盖第一次的值,因此第一个命令记录下来没有意义。所以重写命令后,AOF文件内容就是:mset name jack num 666
- Redis也会在触发阈值时自动去重写AOF文件。阈值也可以在redis.conf中配置:
4、RDB与AOF对比
RDB和AOF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实际开发中往往会结合两者来使用。